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104章 秋收

作者:天远大 字数:3440 更新:2023-01-31 11:02:42

这个夏天,因为一直不下雨,大家确认今年又是一个灾荒年,所以对地里的庄稼看得更重了。

全靠肩挑手提的劳作,大家每隔两三天要给所有庄稼浇一遍水,如此才能保证庄稼能正常生长。这样高强度的劳作,令辛湖心中叫苦不已。现在她算是真正体会道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累得腰都直不起的农夫生活。

这更加令辛湖有了养马的决心。专靠种田,太累了,而且收成还得不到保障。现在是干旱,依靠这里的地理环境,有水浇。要是发水灾呢,地里只怕会真的颗粒无收。

两个月下来,她和大郎,包括平儿和小石头都变得又黑又瘦了,至于其他的大人们更加不用说了,大人们干的活只会比他们多。因为大家都明白,不保护好庄稼,明年只会更难过。所以,全村的人都只得扑在地里,不停的劳作,比照顾孩子还要精心的照顾着庄稼。

大家的付出还是有回报的,地里的庄稼都长得非常好,总算对大家有了些安慰。

夏末,辛湖提醒大郎该去挖莲藕做藕粉了。整个夏天,湖里的嫩莲藕大家没多少机会去吃它们。因为忙,也因为菜园子里的菜够吃。除了辛湖让大郎去搞过几次嫩莲藕尖回来炒的吃之外,大家都没这个空,也没这个水平去弄。

嫩莲藕尖可不象莲藕那么粗大,细细长长的,是要人潜到水里去,把它从泥沙里抽出来吃的,不会弄的人,一抽断了,还抽不到真正嫩的那一截,所以大家也懒得去弄了。

“嗯,我去找阿志和阿信。大家全部动手,多晒制些,留到冬天吃。”大郎点点头,立即去找人了。

既然大家都知道今年又是个灾荒年了,当然要尽量多贮备一些粮食了。地里的收成再好,也不可能养得起全村的人。最怕的是,这个情况继续恶化。周边的人都没得吃,肯定会四处乱窜,迟早有人会找到芦苇村。到时候,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灾民,要怎么办?

一听说可以制莲藕粉保存起来,以后再吃,全村的人都兴奋起来了。

男人开始下湖里去挖莲藕,洗干净的莲藕晒一下,再磨成浆,这些浆汁是晒莲藕粉的原料了。

“这全是汁水,要晒干不太容易啊。”刘大娘好奇的问。

“肯定不能这样晒啊。”大郎笑道,转头对辛湖说:“去拿个布袋子装些灶里的灰来。”

辛湖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了,小时候,家里做汤圆,都是先把糯米浸泡后,再磨的糯米浆水,等沉淀一会儿之后,倒掉上面的清水,再把装了灰的布袋子放在浆汁上面,第二天,灰吸饱了水份,盆子里装的浆汁结块变成固体了。

这时候,可以开始搓汤圆了。如果太稀,再换个灰袋子继续吸水份,如果太干了,可以加点水。而且吃不完的,也可以拿去晒干了,下次再加水调和了再搓汤圆。

这样做的汤圆可比直接磨的干糯米粉,做出来的好吃一些。

果然,等辛湖装了一小包灰出来了后,刘大娘与张婶婶,胡大婶全明白了。这个时候,小婴儿可没有后世的尿不湿这玩意儿可用,光用点布做的尿布是肯定会尿湿床的。所以,大家用装了干灰的布袋子铺在床单下面,或者还垫点厚尿布,让孩子睡在上面,不会把整个床铺都尿湿了。环保而且被小孩子尿过了尿的湿布,还可以拿去地里当肥料。

张婶婶家的小初八冬天用过这样的灰袋,大家都知道这事儿。

等第二天,果然盆里的莲藕汁已经结块了,可以拿到外面去晒了。不是一整块的晒,也要捏散了,薄薄的铺一层在簸箕里晒。太阳大,很容易晒干了。

如果晒不干,很快会坏掉的,会发霉,变酸。所以晒制莲藕粉,是需要天气好,太阳辣。晒好后的可装在坛子,密封保存起来了。别说到冬天再吃了,保存的好,可以吃到明年呢。

当第一次晒制好的莲藕粉,被辛湖冲出来时,大家看着碗里晶莹透亮的糊糊,全都笑了。加一点糖,味道好的很,很合适小孩子老人吃,又好消化又有营养。

大家尝过之后,都觉得好吃,连谢老夫人也说:“很不错了。和我们以前吃过的那些高级货没什么区别。不过要是加点桂花糖,更好吃了。”

“那是,可惜咱们这地方没有桂花。”大家笑道。

莲藕的制作并不难,只要天气好,能晒制成功,这么好吃的,又可以保存的东西,大家当然要多做一些啦。况且一湖的莲藕,多的大家吃不完。虽然天气炎热,也不下雨,好多小河小沟的水都干了,湖水也略有下降,但是并不影响湖里的莲藕生产。

这里可是整个芦苇林,最低的而且水最深的地方,不少地方已经干枯露出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陆地,大家时不时的还能去捡些来不及逃走的鱼回来吃,但是这里的水依旧很深。所以湖里的莲藕长得非常好,荷花也开得很漂亮,刚刚长熟的莲蓬早被摘下来,祭了大家的五脏腑。

“我们把莲子收回来,炒了吃,还可以晒干了,炖莲子汤喝。”辛湖说。

“对的,以后少摘些莲蓬回来吃了,都留着长莲子。”大郎说。

虽然大人孩子都吃莲蓬,但莲子能保存下来慢慢吃,大家不在意吃莲蓬了。毕竟炒莲子和莲子汤更加诱人。

从这天开始,大家的工作又增加了一项,是晒制莲藕粉。因为只有一副磨子,而且这副磨子还不算大,一天能磨出来的莲藕浆并不太多。所以不能集中了做,只能一天一天的来。大家干脆分了工,今天你去挖莲藕,我来磨,明天他去挖莲藕,又谁来磨,分工合作的很好。

而且因为天气热,大家下水去挖莲藕时也尽量去深水的地方挖,浅水边的要留到冬天时再挖莲藕吃。那时候,太冷肯定不能再下水啊。所以,能下水的只有大郎,阿信阿志。谢三伯与胡大哥虽然也会水,但却下不了那么深,这事用不上他们了。因为有辛湖,刘大娘张婶婶诸女将推磨,他们几个大男人可以多歇歇了。毕竟后面还有秋收这个重头戏,要大家忙活呢。

这期间,因为天气太热,一到傍晚不用干活的人想去玩水,又加上这里水多莲藕多,要采莲藕,会水更加方便。大郎和辛湖本身是会水的,也不怕平儿他们玩水,只不过还是得有人在一边看着才行,毕竟要真溺水也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大家渐渐的把小石头,平儿也带着学会了戏水。大宝,阿毛阿土三个还太小,只敢让他们在浅浅的小河沟边玩水,谢老夫人会坐在一边摇着芦苇编织的大扇子,看着他们三人玩水,水深不过膝,不会有什么危险。天气热的女人们都恨不得去水里泡着,特别是谢大嫂肚子里还揣着一个,更加怕热。

这个时节,虽然天气炎热,但家家户户的菜园子却照顾得非常不错,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缺少菜吃了。辛湖顿顿不是豆角闷饭,是弄一大锅黄瓜汤当饭吃,有时候也煮一锅老南瓜汤当饭吃。老南瓜并不多,但个头极大,一个有好几斤甚至上十斤的都有。

一户人家一天吃不完,大家都是分着吃的。老南瓜因为是是甜的,拿少少油盐炒一下,加上点儿水闷一锅,大家直接当饭吃了,甜甜的,很饱肚子。剩下来的南瓜籽,除了留了一些当种子外,还炒香了,给孩子们当瓜子吃。所以,嫩南瓜没有人敢舍得摘下来当菜吃,都等着它们长老呢。吃不完也可以晒干了,留到冬天再吃。

这样,家里的粮食得到了一定的节省。其实如果不节省点吃,家里的存粮怕也只能坚持到秋收。何况大家还想能吃到秋收后,家家都希望能多留点余粮,所以大家都是尽量多吃菜,少吃粮。

期间,谢三伯带着阿信阿志大郎又出去打过了一次猎,不过他们并没有跑多远,也不打算出去换粮了,所以第四天驮着一头野猪,一大串野兔子回来了。四户人家各分了约三十斤的净肉。家家户户象过节似的,天天黄瓜炖肉,包大肉陷的饺子吃,越发节省粮食了。

期间,辛湖又带着大家晒了一些干豆角,干茄子,干南瓜,干荷叶。这个时候,她无比怀念土豆与红薯。如果有它们,不怕缺粮食了。靠它们完全可以搞饱肚子嘛。其他的蔬菜类,晒干了也不能当粮食吃,不过是当菜来吃,最多只能贴补一下缺粮,想当主食来吃,是不可能的。

熬过了干旱炎热的夏天,秋收也开始了,因为大家下了大力气照顾庄稼,所以收获喜人,样样都很不错。收获的季节,胡大哥他们几个男人已经忙的家都不回来了,直接在地里住着,太阳辣的时候,是棚子里休息,成熟的粮食也吸引来了不少鸟,大家趁机也猎了不少回来吃。

但是算如此,所有的粮食加在一起,也不过约二千斤,平均到四户人家,也是一家能分约500斤,想吃一年,有点困难,而且还要留种子。小麦高粱这类主食肯定是要多留一些的,因为明年有多的田可以种了。大家决定小麦高粱各留二百斤当种子。其他的每样看情况,有的留个斤有的留个十斤八斤当种子。

其实还有约四百斤菜籽,现在也无法榨油,全部当成种子先放着了。如此一来,分到每家的估计也三百斤粮食。这点儿粮食要吃一整年,怎么可能,是陈家只有五个孩子也不够吃啊。

好在家家户户都贮存了一些莲藕粉,看着天气还好,这个活没停下来过。不想饿肚子,大家什么东西都想尽量多存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好想,用三年之后四个字,把前面的这些事做个了结啊。(83中文83)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