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103章 浇地

作者:天远大 字数:4182 更新:2023-01-31 11:02:37

六月里,太阳毒辣的烤着大地,知了不知疲倦的叫着,热的大家心烦意乱。

所有人都感觉到今年的夏天,出奇的热。

“怎么还不下雨?”辛湖擦了把汗,烦燥的问。

最近因为天热,也干不了什么活,她开始专心晒制虾米干,她用的方法很简单,是直接腌了晒的,反正天气热,虾米又小,暴晒一两天晒干了,然后装在坛子里密封保存。大家也全部在帮忙,家家户户都要晒一些。

多吃了几顿小虾米,平儿开始换牙了。可见孩子们是该补钙了。

“是,都有大半个月没下雨了呢?”大郎在心里数了数,才发现真的好长时间没下雨了。

“该不会今年是个干旱年吧?”刘大娘担心的说。

这天确实有些热的不正常,并且根本不下雨。按理说,六月的天,小孩子的脸,说哭哭,该时不时的下场雨才对啊。

“哎哟,要真是干旱年不得了。”胡大嫂也被说的担心起来了。

她可是才从荒年过来的人。老家是先不停歇的下大雨,后来又猛出了一段时间的太阳,地里的庄稼全死光了。然后一直干旱着,大家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谋活路。

“不能等着老天下雨了。明天开始去担水浇地,庄稼可等不得了。”胡大哥说。

芦苇村地理优势非常明显,可不比他的老家,不下雨,连小河小沟都很快干枯了。这里是湿地,这广漠无比的芦苇林,其实藏有极丰富的水资源,算不下雨,只要勤快的给庄稼浇水,地里一样会有个好收成。

胡大哥的腿基本好了,已经扔掉了拐杖,可以自由行走了。这几天,他都要去田里看看庄稼,看到越来越干燥的田地,心里也焦急的不行。现在正在庄稼生长的重要时期,大家都热烈的盼望来一场及时雨。可惜,大半个月过去了,别说是下雨了,太阳没打过阴,一天比一天毒辣,这样下去,别说是庄稼了,连人都快要受不了。而这才是夏初而已。

干旱的恐慌笼罩着芦苇村,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大家全部起床了。他们要趁着清晨凉爽,没太阳的时候,去担水浇地。

谢三伯和刘大娘,胡大嫂,阿信阿志都能挑水,自然是挑了大头,从小河边挑水过来。一担一担的水挑到田头,再由大家用小盆小桶等物舀出来,一陇一陇的往地里泼。大伙儿一趟一趟的忙活着。水一浇下去,立马□□枯的地面给吸收了。

忙活个把时辰,太阳出来了。天太热,早上为了能早点干活,大家都没吃早饭出门了,又干着体力活,这会儿都是又累又饿了。但算这样,大家也不敢歇下来。

大郎跑到田头放茶水的地方,喝了一碗凉开水,歇了一小会儿,又吃力的拎着小桶,开始忙活起来。辛湖拿着个水瓢舀着水桶的水,一瓢一瓢的往庄稼上浇,没几下子一小桶水浇完了。庄稼却象根本没喝够一样的,水一落地,被吸收了。只剩下叶子上还有几滴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又很快消失了。

一直忙活到大约上午十点钟时,辛湖和大郎快坚持不住了,张婶婶和谢姝儿也一样,干活的速度越来越慢。

谢三伯看了辛湖大郎两眼,又看看张婶婶和谢姝儿,说:“大郎和女人们先回家去吧。也要做饭了,我们还干一会儿,正好回去有饭吃。”

大郎看着才浇了一小半的田,再看着那边还没有浇到的庄稼已经秧秧的了,哪里敢回去休息。对辛湖说:“你们几个女人先回去做饭吧,我还干一会儿。”

胡大嫂也说:“我还干一会儿吧。张姐姐和谢姑娘,阿湖先回去吧,我是做惯了农活的人,可不能和她们比。”

辛湖看着大郎已经红透了的脸和完全汗湿了的衣服,哪里好意思先回去煮饭,实际上,这会儿平儿应该已经煮了早饭,烧好了茶水。她只能坚持的说:“我还再浇一桶。”

几人又坚持着浇完了一担水,才回家。这次胡大哥被胡大嫂也赶回来了,怕他干太累了,因为他的腿才刚刚好。

胡大哥和女人孩子们回家去休息和煮饭了。刘大娘与谢三伯,阿志阿信,胡大嫂却还在地里忙活。胡家换成胡大哥煮饭了,怕他的腿还不能太累,所以胡大嫂宁愿自己多干点,都得让他多休息。胡大哥虽然煮的不好吃,但大家也顾不上这些。

果然,回到家平儿和小石头已经煮好了早餐,两家都一样,很简单的稀糊糊,还拌了一盘嫩黄瓜。孩子们已经吃过了,正陪着小初八玩呢。平儿还已经把一家人的脏衣服都洗了,辛湖松了一口气,要是这会儿还真让她去煮早饭,洗衣服,她真的会累死的。

两人肚子早饿得发慌了,各人抄起早准备在桌上的饭碗呼啦啦的喝了起来,一碗已经放凉的稀糊糊,很快下了肚。辛湖才开始伸筷子去夹拌黄瓜。大郎也一样,甚至比她还更累一些,夹菜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毕竟辛湖的力气大一些。

吃完饭,辛湖打了个哈欠,说:“我们把竹床搬到后门口去,歇下午觉。”

没有电的时代,纳凉除了自己打扇子,只能寻个比较阴凉的地方了。后门口,算是屋子里最凉爽的地方,有点穿堂风吹吹。太过疲惫不歇歇,下午哪里还有力气去干活。

两人抬着竹床,放到后门口,大郎直接躺上去了,因为太累了。

“平儿,给大郎拿件干净的衣服过来。”辛湖连忙叫道。她怕大郎穿着湿透了的衣服睡觉,会生病。

平儿应声而来,拿了件大郎睡觉穿的背心,大郎脱下早湿透的褂子扔给平儿,胡乱穿上背民,很快睡着了。

辛湖却睡不下去,全身汗湿了,粘粘乎乎的,哪里睡得下去啊,还勉强支撑着身子,去打水胡乱擦了一把身子,换上干衣服,才去睡觉。这时大郎已经睡熟了,因为太累,发出了轻微的呼噜声。

前面玩闹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小初八和小石头也回家去了。

这一觉直睡到大下午,两人才醒过来。辛湖醒了也不想动弹,大郎伸展着酸痛的四肢,说:“等下天黑前,还得去田里看看,半天肯定浇不完。”

“恩,吃了饭再去吧。”辛湖答。喝了一碗多稀糊糊,睡了一觉,肚子又累了,不吃饱饭,哪里力气去干活。

晚餐是辛湖煮的,她煮的干饭,弄了块咸肉炒了个青椒茄子,很大的一盘,摘了十几个嫩青椒,再加四五个大茄子,足足烧了一大锅子。这一个菜,但因为份量足,而且放了肉,几个孩子也吃得很满意。

“平儿也和我们去干会儿活吧。”大郎抬抬自己还酸痛的胳膊,说。

人手太少了,他们几个都只能算半个劳动力,甚至是小半个。真正的主力是胡家四口,与谢三伯,刘大娘。芦苇村总共有十二三亩地,光靠他们六个人,一天半天是干不完的。

等大郎带着辛湖和平儿到地里来时,胡家四口和谢三伯,刘大娘已经干了一会儿了。

经过一天的暴晒,那些没有浇过水的庄稼,全都无精打采的垂下了头,叶子都半卷着,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而上午浇过水的庄稼,精神气明显不同,很显然庄稼非常缺水。算是浇过水的这一边,地面上依旧干枯的严重。可见,浇的这一点水,根本没有完全缓解旱情。

“你们也来啦。”胡大嫂打了招呼。

“是啊。你们来的真早。”大郎不好意思的说。

虽然已经是傍晚了,但太阳依旧坚强的挂在西边,不留余力的散发着最后的热量。他们匆匆走来,都已经满头大汗了,地里干活的几个人,可比他们热得多。

他们三人才一下地,张婶婶和谢姝儿匆匆的结伴而来了。

多了五个人,干活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一直忙活到天黑的完全看不见了,大家才摸黑回来,但是算这样,其实也还有一块地没有浇到,因为实在干不完。

回家的路上,胡大哥提议:“等下月亮出来后,我们干脆把竹床搬到田头来睡觉。明天早上可以多干会儿活。”

从家里到地里,怎么得也要走小半个时辰,这点功夫确实可以多浇一亩地了。而且不用从家里匆匆赶来,也节省了一定的体力。这个办法,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成。

“先搭草棚子吧,干活时也可以有个地方歇脚。”辛湖说。

白天大家都在太阳下暴晒着,本来有几根树,但都是水杉树,树阴根本不大,放在树下的茶水一会儿都晒热了。如果有个草棚子,不仅能遮住太阳,让大家有个歇脚的地方,是那些竹床也不用被晒得发烫,晚上不好睡。而且幕天席地的,她怎么都觉得不安全。

而且,给庄稼浇水的日子,往后只怕还不少呢。总共这几个人干活,把整片地浇一遍,得两天多。所以,浇完最后那块亩,前面浇的地又得再浇一遍。只怕这一段时间,大家天天得来给庄稼浇水了。日子还长,有个地方歇脚,大家也更方便些。

“怎么搭?”大郎有些不解的问。

“只要把顶盖起来行了。四面透风,更加凉快些。”谢三伯说。

“是啊。这样我们天天歇在这里,白天黑夜都能看着地里。而且还得扎几个草人,驱赶鸟雀。”胡大哥说。

大家说干干,当天夜里行动了。弄了几根木头,再搞了几捆芦苇。忙活了小半夜,还真的搭了间不小的只有顶盖的草棚子。当天夜里,胡家三口与谢三伯搬到田头来睡了。反正天气热,睡在外面还更凉爽些呢。是蚊子多,得点燃很多艾叶来熏。

所以,第二天早上,辛湖他们过来时,胡家四口与谢三伯已经把昨夜没来得及浇的一块田先浇了水。辛湖和张婶婶谢姝儿把提来的茶水和碗放进棚子里,直接摆在一张光光的竹床上了。大郎提着个装着十多条黄瓜的小篮子,这是辛湖要求的,大家早上都来不及吃早饭,又要干活,能有点东西吃,肯定更有力气干活。

东西才放好,五个已经干了快一个时辰的人,立马跑进喝水的喝水,吃黄瓜的吃黄瓜。昨天忙到半夜,胡家肯定是没时间烧茶水了,当然也来不及去摘黄瓜。

吃了大郎带来的黄瓜,胡大嫂说:“我们菜园子的黄瓜也多,晚上我也去摘点回来吃。”

这两天忙,她也没时间去菜园子摘菜,因为她家的菜园子离得远,可不象其他三家都在院子后面。

“我们家也有。”张婶婶和谢姝儿也说。

家家都种了十几棵黄瓜,眼下又正是黄瓜结的多的时节,虽然干旱,但大家把菜园子都照顾得很好,所以黄瓜都多的吃不完。前几天,辛湖还弄了一小坛子酸黄瓜泡着呢,得过几天才能吃。

没干多久,谢老夫人居然让平儿小石头,来送饭给大家吃了。她用两只小筐子,装了饭菜,用马送过来的。平儿和小石头骑在马上,戴着斗笠,乐哈哈的,完全不觉得自己在干活,象是出来玩似的。

“哎哟,这可太好了。肚子正饿呢。”大家笑道。

这顿饭是谢大嫂和谢老夫人合做的,两个大沙锅里装着半稠的粥,再加上三个菜,一个炒茄子,一个拌黄瓜,一个咸肉炒青椒。其中,咸肉炒青椒是跟辛湖学的。

所有人都暂时放下手中的活来吃饭,粥已经放得半凉了,大家伙很快吃完早饭,又下去忙活。平儿和小石头在大家吃饭的当头,还下地浇了两担水。等大家吃完,他俩也没有立马走,又跟着忙活了一会儿,大家怕他们人小,晒不得,让他俩收拾碗筷回家去了。

连续在这块地里干了五天,才算是把地里全部浇了两遍,胡大哥说:“可以休息两天了,暂时这里不需要浇水了。”

作者有话要说:努力把几章内容想合并成一章,早点写完小时候的生活,修改了好久,一章还是搞不惦啊。(83中文83)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