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如果我把这个想法公开,不管是耐克还是阿迪达斯都会趋之若鹜,我对自己的专利有绝对的自信。tsw”王杨的眼神又是一变,从犀利突然转变成自信,同时一股强大的气势从他身上散发开来,压迫得李宁和陈义红都有呼吸困难的感觉,“但是,我个人更希望这家企业来自于中国。这既是出于一个中国人的情感,也是出于对未来的判断,我相信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以中国为主导的世纪,那么我们必须有能够匹配它的世界级体育用品企业。这一次接受李宁的邀请,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因为李宁是国内最好的体育用品企业,也是目前最有机会将我的专利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良久,陈义红涩声说道:
“那么。。。。。。”他每一个字都像是挑了千斤担子、万钧负荷,他嚅喏道:“你。。。。。。你决定。。。。。。选择。。。。。。李宁了?”
王杨微笑着看着他和同样忐忑的李宁:“我很喜欢《亮剑》里的一段话: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xg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xg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xg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这段话同样适用于企业,一个企业的传统将决定这个企业的xg格、眼界以及所能达到的高度。我的合作伙伴,可以没有jg彩的过去、光鲜的现在,但一定要有无限的未来,所以,我选择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这家企业的创始人。”
说到这里,王杨把目光投向李宁,静静地看着他,久久不语。直到李宁在他平静的目光下坐立不安、忍不住想说什么的时候,王杨才慢慢地说道:“你的xg格中,有着大度能容的胸襟、敢打必胜的信念、壮士断腕的勇气、勇往直前的决断力、坚毅果决的执行力,你曾经是最伟大的运动员,也必将会是同样伟大的企业家,你所欠缺的只是一个契机、一份助力,而这个东西,我正好拥有,我们骨子里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45的专利,归李宁所有了。”
尽管心中早已有了准备,李宁和陈义红的呼吸还是猛地急促起来,这可是王杨将近一半的专利啊,价值两亿美金的顶尖运动科技啊,实打实的好东西,难以估量的升值空间,现在全归李宁了?!
不过接下来他们就开始发愁了,应该给王杨多少股份呢?如果单纯计算价值,即使给王杨百分之九十也不算多,现在的李宁公司根本不是后来上市后的李宁可比——三十八亿美金的庞然大物,现在的李宁能有十亿人民币的身家就算不错了。
短暂的激动过后,李宁和陈义红不约而同地陷入到了幸福的烦恼当中。
王杨也不着急,笑眯眯地坐在那里等着两人讨论,1996年李宁在公司的第一次危机过后,李宁就把公司总经理的位置让给陈义红,自己到北大上学去了,并且在ri后的管理中,李宁这种让人称奇的“放手”还会屡次出现。这种敢于放手的行为充分证明了李宁的智慧和气度;跟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数次退居幕后相比,李宁的淡出毫不逊sè。一个如此出sè的人物,绝对不会在这种小利上斤斤计较,王杨有绝对的自信,李宁一定不会亏待自己。
李宁公司在脱离了母公司健力宝集团后,就进行过一次组织机构调整,随后在1998年有进行了二次改制,最终李宁家族持有股份超过三分之二,陈义红拥有公司7的股份。这次王杨以专利入股,必然占据一个非常大的份额,无论是分割还是稀释,缩水最大的无疑还是李宁家族。
片刻后,李宁抬起头来:“承蒙小兄弟你看得起老哥,老哥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公司的控股权我无法交出,但是小兄弟你的专利价值确实远远超过公司本身,你看这样好不好?我给你30的原始股份,同时使用你的专利生产出来的产品,每一件给你05的销售提成,为期十年。”
这下子轮到王杨呼吸一窒了,别人不知道李宁的未来,作为重生者的他却再清楚不过:2003年销售额突破十亿大关,达到1276亿元,2004年在香港上市,2005年2451亿元,2006年316亿元,2007年4349亿元,2008年6354亿元,2009年8387亿元,2010年9479亿元。。。。。。简直是井喷式的增长,这还是在没有王杨专利支持下的数据,前世的李宁在专利研发上虽然投入不少,但是真正拿的出手的只有一个“李宁弓”,现在有了王杨大量更加出sè的专利支撑,这个销售额必将呈几何倍数上涨。因为王杨的专利可不是只有运动鞋减震,与体育产品相关的所有方面都有涉猎,比如运动服材料、创新设计等等,可以说,未来李宁百分之九十的产品必将运用王杨的专利,每件产品提成05,那么总共加起来。。。。。。那真是一个做能都会笑醒的数字啊。而且别忘了,王杨还有未来十三年的设计图样在脑子里呢。至于李宁的控股权,王杨压根就没想过,李宁公司之所以是李宁公司,就在于李宁本人,如果李宁对公司失去了控制,那么李宁公司必然失去它原本的价值,而且王杨必须坐镇and1,李宁的经营他没有时间也没有jg力去插手,既然如此,索xg做个顺水人情,交出控股权,落下实惠来得好。
王杨伸出手来:“就让我们联手开创一个大场面。”
李宁紧紧握住王杨的手:“还有,让世界看看中国的力量。”
大的框架敲定,剩下的细枝末节就交给比尔·达菲去琢磨了。
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也是李宁邀请王杨的本来目的:给停滞三年的李宁指点迷津。
接下来,王杨没有让陈义红说一个字,而是要过李宁近年来的所有报表用两个小时看了一遍。
看着李宁和陈义红迷惑不解的眼神,王杨扬扬手中的报表说:“现代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学会用报表说话,因为人会有疏漏,会有倾向xg,但是报表不会,它能最真实地反应一个公司的情况。”
李宁和陈义红恍然大悟,李宁深有感慨地说:“今天算是长见识了。就凭小兄弟你的这句话,至少值一亿元。”
看完报表,再结合前世记忆里对李宁的总结,王杨很快理清了思路,说白了,李宁的问题跟这个时代所有中国企业的问题大同小异。没有搞明白时觉得高深莫测,一旦捅破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
王杨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公司没有战略规划,研发几乎为零,产品科技含量低下,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资源不明确,品牌定位模糊,目标消费者混乱。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或者也可以说,没有能够做出清晰的战略规划的人。”
李宁和陈义红的脸sè非常难看,在他们听来,一家公司有这么多足以致命的问题,几乎可以宣布破产了,虽然明知道王杨说的都是事实,但感情上实在很难接受啊。
说到这里,王杨微微松了口气,继续说道:“万幸的是,事情并没有坏透。李宁的机遇仍然存在。”
“哦?”李宁和陈义红jg神一震,连坐姿也挺立起来。他们实在无法想象,都到了这般田地,还能有什么机遇。
王杨没有立即解释,而是反问道:“耐克专卖店已经打入国内了?”
李宁点点头,不假思索地回答:“耐克的第一家店面1995年已经在上海落户,当时我和义红特意赶过去观摩,开业时那种浩大的声势,真把我们俩吓了一跳,上百人天不亮就开始排队,这在李宁这边根本就不敢想啊。”
王杨淡淡一笑:“那现在呢?”
李宁奇怪的说道:“现在好像已经关门了。我和义红都很疑惑,他们的产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又针对国内市场推出了低价产品,照说应该生意火爆才对,怎么会关门大吉呢?”
王杨撇撇嘴:“就是因为他们的低价产品,不关门大吉才怪了。”
陈义红连忙问道:“怎么说?”事实上,作为总经理,陈义红对耐克的失利最上心,这对李宁来说,可是活生生的案例啊,但“战略”、“营销”、“品牌”这些在ri后中国企业发展所必须涉及的东西,在2000年的时候还只是雾里看花,真正理解并运用它的内涵距离中国的职业经理人还有一段距离。
王杨弹弹指甲:“很简单,耐克的低价战略违背了他的品牌形象。在国内,老百姓喜欢耐克,只是对国际名牌的盲目追求,据我所知,我们国家购买了耐克的那部分人里面,相当一部分只在特殊的公众场合才舍得往外穿。耐克运动鞋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体育用品,而是一种彰显身份的奢侈品。所以耐克的品牌形象就是高端高价,耐克的这一举动不仅不会扩大目标消费群,而且还有失去原有高层次消费群的危险,中国人穿耐克是追求高价位的时尚,高价变低价,消费者会认为是对自己品牌的否定,即市场策略的失败。”
其实对于这些,李宁和陈义红脑子里已经有了模模糊糊的答案,只不过缺少一种清晰的表达,王杨这么一说,两人顿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以前的很多不明白或者想不通的地方登时豁然开朗。
“今天我算是知道,什么叫人不可貌相了。”陈义红长叹一声,苦笑着说道,“王总,你真的只有十八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