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重华性子开朗,虽然时常咋咋呼呼地将“活不了”之类的话儿挂在嘴上,可也只是说说罢了。
沐兰从来不曾见她哭成这样过,一时之间又摸不着头脑,只好迭声儿地安抚她道:“莫哭莫哭,你跟我说说,出什么事儿了?”
赵重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好半日才断断续续地说出一句话儿来,“家里着我嫁给……嫁给果亲王!”
“什么?!”沐兰不由变了脸色。
因京城戒严,各家都断了走动,她已有月余没有见过赵重华的面儿了。期间通过几回信,说的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闲话儿。这事儿连一丁点儿兆头都没有,乍然听说如何不吃惊?
“你是不是搞错了?”果亲王是个什么德行,赵家人只怕比谁都要清楚,怎会将如珍似宝的女儿往火坑里推?
而且她记得赵重华说过,赵夫人给她择好人家儿了,两家私下里已经交换了婚书,只是还没过明路罢了,哪儿能说变了就变了?
提起这事儿,赵重华更是悲痛欲绝,哭得背过气去。
沐兰又是掐穴喂水,又是抚胸拍背,忙活了半日,她总算平静下来了。裹着毛毯躺在暖榻上,抽抽噎噎地将事情的原委说了。
原来赵夫人给她相好的人家不是别个,正是因弑君谋逆获罪的平昌侯府。
按理来说,赵家如今位高权重,和平昌侯府这等没落的勋贵结亲有些委屈了,赵夫人当初也是经过一番考量才应下这门亲事的。
赵重华是个直筒子脾气,说不来那些弯弯绕绕的话儿,更做不来那些勾心斗角的事。若嫁到人口复杂的人家,丈夫再是个护不住内室的,婆家的日子如何过得下去?
相较之下,平昌侯府人口算是简单的。老平昌候只有平昌候世子这一个儿子,平昌候世子膝下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赵夫人相中的便是嫡系所出的曾长孙。
平昌候的这个曾长孙少年聪颖,品貌出众,赵阁老十分看好,有意将他收归门下加以栽培。有赵家的扶助,他日后想不出息都难,再不济也还能承爵当个太平侯爷。赵重华嫁过去算是低嫁,婆家自会捧着敬着,不怕她吃了委屈。
赵家愿意提携自家子孙,平昌候求之不得,这边稍稍透个口风,便巴巴地送了曾长孙的生辰八字来。赵夫人请人一合,方方面面就没有不如意的,便私下里交换了婚书。
不曾张扬此事,也是出于求全之心。原想等新年开了科,平昌候曾长孙考出功名,再正式请媒下聘,凑个双喜临门,哪曾料到平昌侯府竟犯下弑君谋逆的大罪。
大内侍卫刚查到平昌候头上,赵阁老便料到那封婚书是个麻烦。然而事情发生得太快太突然,圣上又因刺杀一事草木皆兵,派出去经办此案的皆是死忠的心腹之人,他想寻个机会将婚书偷出来或者毁掉都没有机会。
果不其然,那封婚书很快就呈到了御前。圣上虽不至于因为一封婚书就将赵家归为平昌侯府的同党,却因正在气头上,对赵家父子大加责难,果亲王偏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惹出乱子来。
薛启礼当街戏~辱沐兰,叫圣上禁了足,一直不得迈出宫门。原本跟他那群狐朋狗友约好了,正月十五晚上往鸳鸯湖上包一艘花船,赏灯听曲儿,好生乐呵乐呵的。如今只能闷在宫里,跟那群木偶一样的宫女太监为伍,只觉郁闷之极。
无精打采地陪着朱贵嫔用过晚膳,回到自个儿的处所,要来两坛好酒,喝得个酩酊大醉。醉眼朦胧的,瞧见一个宫女同沐兰长得十分相像,一时间新仇旧恨齐齐涌上心头,拉了来欲行不轨之事。
那宫女没命地挣扎,叫他抄起酒盏砸在头上,立时不动了。他糊里糊涂地办完了事儿,便睡死过去。直到宫人慌里慌张地跑进来将他摇醒,告诉他说圣上微服出巡时遇刺,受了重伤,眼下生死难料,他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才发现自个儿搂着睡了半个晚上的宫女早已断了气,尸身都硬了。
若搁在平时,将那宫女尸身悄悄处置了,报个病故,打点一番也就遮过去了。适逢圣上遇刺,宫里比宫外盘查得还要严上数倍,大内侍卫犄角旮旯都不肯放过,瞧见两个太监抬着一个黑布袋子鬼鬼祟祟的,岂有不立刻拿下之理?发现袋子里头装着一具宫女的尸体,盘问之下,得知是叫果亲王凌虐致死的,亦不敢隐瞒,等圣上回了宫,便如实报上去。
老子在外头九死一生,儿子却在宫里胡作非为,乃至于搞出人命来。圣上气得七窍生烟,吩咐大内侍卫将那不肖子关进内刑司大牢去,叫他吃几日牢饭,好生反省反省。
朱贵嫔借着侍疾的机会替儿子求情,说起他小的时候如何乖巧可爱,说他本性并不坏,之所以变成今天这样,还不是因为在宗正院里吃了太多的苦头?他眼下年纪还小不懂事,等成了亲,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帮着劝着,总能转过性子来,云云。
圣上最听不得关在宗正院那些年的事儿,朱贵嫔哭哭啼啼地说了一大堆,字字句句都戳在圣上的心窝子上。再不好也是自个儿的种,还能真个打死不成?只平昌候谋逆一事尚无头绪,实在没有心力去细细管教儿子,只愿真如朱贵嫔所说,他成了亲便能懂事一些了。
可这一时半会儿的,往哪儿去给他寻个知冷知热的人去?曹庆见主子犯愁,斗着胆子提了一句,“圣上觉着赵家姑娘可合适?”
圣上叫曹庆一句话儿点醒了,自家儿子那副德行,京城的勋贵世家避之如蛇蝎,都赶早不赶晚地给家中女儿许了人家。便是没许,只要他说一声要给儿子指婚,人家也多半会拿了私下里定过婚约当借口推脱。作为明君,他总不能做那坏人姻缘的事儿吧?
平昌候犯下大罪,平昌候曾长孙逃逸在外,赵家姑娘的婚事算是黄了,在这短短的时日里也寻不着下家。白纸黑字儿的婚书捏在他的手里,赵家想推脱都不成。
赵家姑娘虽不如解家姑娘沉稳,却是个性子泼辣的,年纪也正相当,说不准还真能管束住他那混不吝的儿子。
他知道自个儿此举有些无赖,可谁让赵家不长眼,偏偏跟大逆罪人攀上亲了呢?为了儿子,他只能做一回小人了。再召见赵阁老,便明里暗里透出要为赵重华和果亲王赐婚的意思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