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什么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余富正未免没有想到这点,所以他在京城,在达官贵人多不胜数的地方,没有伏低做小,而是招摇过市。
让每个人都知道余家的富有,而该慷慨的地方便大笔银子甩出,也许有人会说余府是个暴发户,但有什么阴谋诡计时,也得思量思量,就像皇上,即便他要抄了余府,背地里也许会有人说,皇上是看上了余家的富贵。
皇上都说要赈灾了,余家接下来的确清减不少东西,年货少了很多,过年衣服也少了很多,便是让玉安很喜欢的上等的木炭,都减少了,屋子也冷清了很多,虽不至于冷,但也没有之前的暖气洋洋了。
从得知有冻灾发生,玉安心情便变得有些沉重,这些没有亲身经历过冻灾的人只能凭想象,可她前世却是从电视上亲眼见过的,虽没有亲临现场,可那些可怜人们的遭遇,让她心疼的同时眼泪直流。
【讲真,最近都在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除去余家公中出的银子,玉安把自己这几年攒的银子拿出大半交给余富正,现在还没有募捐,她如果想尽自己的一份心,只能把这些交给余富正,不管余富正怎么拒绝,还是说她这点银子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不必如此,玉安只是笑着推给他,只说,这代表的是她的心。
余富正收下银子的同时,心中对自己这个女儿又有另一番想法,这么小的孩子便有这样的胸襟,的确是做大事的人,这样想着,余福正在玉安走后,扬声把阿雄叫进书房,低声交代了几句。
玉安从余富正的书房出来,心知自己那千两银子对于远在西方受冻灾的灾民来说,无异于饮梅止渴,可不管怎么说,她好歹是尽了自己的一分心,求个心安吧,她深深吸了口气。
桃红在旁边瞧着玉安两日一直紧锁的眉头松开了些,脸上的神情也轻松许多,一不留神,话便脱口而出:"小姐,你把这几年的积蓄都捐了出去,我们接下来的日子怕是要省吃俭用了。"
玉安露出个笑容,小小年纪,语气中却带着一股安定人心的作用:"这有何难,我们住在余府后院,定能吃的饱,穿的暖,只是吃得差些,穿的不好些,和那些可能连这个新年都过不去的灾民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桃红想起之前没有进余府之前,自己每顿都吃不饱的情景,和后来在余府的日子相比,不由也笑了:"也对,只要能吃的饱,穿的暖,管他吃的海珍山味还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绫罗绸缎还是粗布罗衣。"
玉安房中的一切都是按照余府嫡女的惯例来布置的,当然也有很多不在明面上的东西是用自己私库里的银子买的。
五年来,张氏没有给过玉安一次例银,之前玉安手头宽裕,自是不在乎这每月十五两的银子,可现在她却是要想想办法,让张氏把之前五年的例银都交给她,且以后每个月都给她例银。
心里有了主意,玉安便静等着时机的到来,每月初一十五晚上是余家吃团圆饭的日子,这是新年到来之前最后一个十五了。
在冷风中,玉安赶到了静逸院正厅,陆陆续续莲姨娘带着余安灵,荷姨娘带着余安寿都来到了静逸院,再加上很早便到的余安乾余安顺两兄弟,余富正见人都到齐,便吩咐大家上桌,下人们开始摆饭。
玉安看了一眼桌上的菜肴,的确比之前的清减了很多,大家悄声无息的吃过晚饭,余富正摆手让大家都散了。
人陆陆续续走了,玉安却还坐在椅子上没动静,余富正见她没走,便开口问到:"安儿,怎么不会去歇着?可是有什么事?"
玉安走到余富正和张氏面前行礼,道:"确实有个事情想和母亲说。"
余富正点头,"既是和你母亲说,那为父便先走了。"说完便要起身离开。
张氏忙站起身,笑着道:"安儿是我们两个人的女儿,她有事想和我这个母亲说,你这个当父亲的总能听听吧。"
这个女儿真是没有眼色,张氏心中暗恨,现在这个时辰让余富正出了静逸院,定是会去那两个姨娘那儿,初一十五晚上本就应歇在正房,如果此时让余富正出去,明日莲姨娘怕是不得安生的得瑟了,她实在不愿看到莲姨娘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其实,张氏纯粹是多想了,余富正压根就没有去别人那儿的想法,他只是想避到静逸院的书房,等玉安走了,再过了,现在张氏这么说,他也省得在这么冷的天气跑来跑去。
见余富正复又坐下,张氏才慈爱的看着玉安,轻柔的问道:"安儿,可有什么事想和母亲说?"
玉安迟疑了一下,才道:"母亲,听说女儿每月的例银有十五两,从女儿出生到现在怎么着都有几百两了,现在西边发生冻灾,母亲可不可以帮女儿把这些银子捐给朝廷赈灾?"
张氏面色一僵,眼中暗藏不悦,之前听玉安的话,她还以为这丫头想要例银了,没想到却说出这样一番话,即便她此时心中不愿,有余富正在身边,她就不能说什么,况且这丫头的话又说的冠冕堂皇,她又怎么能不给?
不但之前五年的都要给,怕是以后的例银也要按时发到她手中了。
余富正听得玉安说的是这事儿,微感意外的同时心中也有些触动,张氏不知道玉安除了例银还有别的收入,想用例银来限制玉安,可他知道玉安这些年大概攒了多少银子,上次交给他的银子,对玉安来说确实不少,他特意让人留意了下玉竹院,这两天,玉竹院的日子和之前相比的确差了不少,没想到她现在居然还想着把例银全部捐出去。
想着之前玉安交给他银子,再加上现在的例银,余富正暗自摇头,这丫头还是年纪小,见识少,不知道叫过犹而不及啊。
再说把银子都捐了出去,遇到事情,她自己又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