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五十四章 何处不故乡2

作者:玉露生凉 字数:1270 更新:2023-01-27 01:26:32

殷琦奶奶听了这话,顿时也是满脸生辉,满面春风的说:“是啊!我太爷爷在世时,曾挣下很大一份家业呢,在信阳是排得上号的富户。而且我太爷爷并不像有些有钱人那样,为富不仁,却是慷慨仁义,做过许多善事,方圆百里都有他救济过的人,在信阳那是很有些名气的。可惜,后来到了我爷爷手上却渐渐败落,等到我出生时,陈家也就只剩下个名声在外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起一般人家,日子还是过得去的。我依旧还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姐日子。”

小满好奇心重,又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忙问:“义门陈家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太公公家的祖籍在义门这个地方,不是在浉河吗?”

奶奶听了,嘴角微微翘起,两颊笑得就像两朵花似的,目露慈光的说道:“义门可不是地名,至于陈家的祖籍可不是在浉河,就连到底是不是河南我也说不清。不过这“义门”两字的来历我倒是打小就听家里人说过,还是很有一番来头的。”

坐在床头的殷琦妈本已两眼迷离,欲睡未睡,听到这里竟也突然来了精神,坐直了脊背和殷琦她们一样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想知道这“义门”二字究竟有何说道,又有何来历?

据陈氏家谱记载,在唐朝时有一位叫陈伯瑄的陈氏祖先曾带领陈姓的一支迁徙到到江州德安县,并在那里安居乐业繁衍后代。到了宋朝,这一支人口便达到了三千七百多人。从父子两代人到第十九代人出生,此间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但这一支一直遵守祖训:不分家。三千七百多人都是同灶而食,和睦生活,留下“义门独著,百犬同牢”这个后世广为传诵的故事。当时的宋朝皇帝宋仁宗还为此赞叹说:“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聚四百年,天下无双”呢!

但最终这一支还是分了家,是被朝廷勒令分得家,据说是对官家构成了威胁,也是历史上最牛的一次分家。由宋仁宗亲自下旨,著名的包拯包大人和文彦博专门研究方案,将家产平均分配成91份,陈姓族人分至16个省15个县91个村庄。这91个村庄的陈姓族人迁徙至新家乡后,都在自家院门门头上挂上一个写有“义门世家”的匾额。

殷琦奶奶自从记事起,自家院门上就自始自终的挂着一块写有“义门世家”的匾额。后来,略大一点,便知道了这“义门”二字的来历。今晚旧话重提,不免感慨万千,心绪良多,既有些欢喜也有些惆怅,真个是俱往矣!

眼前的这帮儿孙,个个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对他们而言,江南才是他们的故乡,至于河南的故乡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有些好奇吧!哪里又真能理解的了思念家乡是什么样的心情?哪里又能懂得离乡背井人的心思?

想到此处,殷琦奶奶顿生司马牛之叹,又想到事实上父母也的确只生了她一个,在这个世上并没有兄弟姐妹,到是曾经有一个十分亲近,且青梅竹马的表哥,可惜也是不知生死下落不明。这么多年过去了,估计是早不在这人世间了,否则为什么一点音讯也没有呢?

毕竟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活一命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想到此处,脸上不禁有些悒悒之色,抬头往那挂了观音像的那面墙看去,空荡荡的,这才又想起翻修房子时,那幅画是收了起来的,便暗暗打算明天就把它给再挂上去,没事时看看,也能赌物思人,有个念想寄托。(未完待续)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