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六这天是殷琦家乡——天王寺庙会的日子,一年一度,经久不衰。这座寺原名叫丰乐寺,在茅山之南,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迁移到离浮山不远的天王镇。在唐朝中和年间,朝廷赐匾额——天王寺。千年的历史更迭,岁月的侵蚀,寺历经种种劫难,最终没了,庙会也演变成了物质交流会。一个千年古镇,唯有这时节,才会重现当年的热闹、喧腾、繁华,重新焕发出活力。
虽然明天才是正日子,但那些外地的生意人都已提前过来赶场子,摆得满大街都是货物。引得小孩子成群的满街乱转。殷琦和巧云赶到时,那些货主已经把货物归置的差不多了。她俩便这里瞅瞅,那里转转,什么也不买,就这么乐呵呵的闲逛着。
殷琦打小就总爱巴望着过节,这个刚过完,就等不及的眼巴巴的又盼着下一个。春节过后是元霄、元霄过后三月初六、三月初六过后端午节……在一个节日一个节日的转换更替中,她也渐渐长大,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但是对过节的兴致仍是有增无减。
三月初六到了,哪能不高兴呢?不但学校里会放假(交通都堵塞了,不放也不行啊),而且家里大人也都会或多或少的给一些零花钱,可以上街随心所欲的买些自己喜欢的小玩艺。既不用上学,又有满街的热闹可看可玩,岂有不开心之理?
从前,殷琦有了钱总是拉着巧云满街买东西吃,金刚脐、油担子、发糕、枣泥糕、鸡蛋糕、松松软软上面还有一圈奶油的面包……一样一样的尝过来,一样也不肯拉下。吃过再买两瓶汽水。吃饱了,喝足了,也就安心了,下个节目便是蹭免费的马戏看。
马戏团一到镇上来时,团里的花旦就特地装扮了,披着斗篷,姹紫嫣红的骑在高头大马上,满街的兜风,打广告,招揽生意。威风凛凛、英姿飒爽样子,早将小孩子们的心勾了去,忽啦啦的跟在后面追。那些天,一放学便围在毡布包外面打转转,只恨自己荷包里没有钱。
殷琦和巧云却不急,等在入口处,守株待兔,单等本村的大人来看戏。一旦有一个进去了,滑溜的很,忙紧跟在后面,那收票的要是拦阻的话,两个人异口同声救命似的“表叔、表大爷”的喊那大人。此时,那大人也就不好意思再装视而不见,忙帮着打圆场说:“这么点大的孩子能看懂什么,还要买票?”马戏团都是外地来的,久闯江湖,知好歹,强龙斗不过地头蛇,见有大人为她俩撑腰,便不再计较,放她俩进去。
这两年,电视机普及了,马戏团也不再来了。虽然有点小失望有,毕竟而她俩也是人大了些,不再注重这些,知道要好,爱美了。再赶庙会,除了看看热闹,也会买些女孩子常用的东西,丝袜、头花、珠琏等等,也不再贪恋吃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