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三爷和俩儿子关起门来哭成什么奶奶样儿已经没人再关注。
谢显拉着萧宝信的小手就回了容安堂,这一路把她这一顿夸哟:
‘卿卿对我最好了。’
‘卿卿出手保护我的样子最美了。’
‘卿卿,幸亏有你。’
……
咳咳,萧宝信回房间里就叫棠梨打了盆山进来洗手,怕谢三爷哭的眼泪鼻涕横飞再甩身上,沾到自己手上。
“……阿琰呢?”谢显突然想起来难怪自己一路上觉得有些不对劲,原来是把儿子给落下了。
萧宝信拿帕子擦干手:“阿娘抱到自在院去了。阿琰很喜欢祖母,爱和祖母一块儿玩。”
谢显看了她一眼,笑笑没吭声。
“我想,阿娘一个人也怪寂寞的,年纪也并不很大,每天念经诵佛就占去了大半的时间。难得阿娘喜欢阿琰,要不,就抱过去让阿娘养?”
“我粗手粗脚的,规矩也不好,学问也不够,不如阿娘世家出身,学问好,才情高,看阿娘把你和七娘教育的多好?我想,要不,等阿琰三岁来的,咱们再接回来给他开蒙,然后我教他功夫,你看怎样?”
安排的明明白白。
谢显问:“是阿娘跟你提,要抱过去养的?”
都不用看他,就知道这时候他肯定瞪着他一双漂亮的眼睛紧紧盯着她,好像要把她看进眼珠里,不错过任何一丝一毫她的反应。
萧宝信耸肩:“阿娘没说。我只是看阿娘很喜欢阿琰,阿琰也喜欢阿娘。”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就随你。”谢显顿了顿才道:“……只是,你一直在坐月子,与阿琰接触的少,感情……才没那么深。我只是不想你后悔……不过,如果你决定了,就随你。”
不是接触的少,也每日里相对,可就是抱的少。
没办法啊,她一个十七岁大娘子,虽然是自己儿子,可是四十多岁,比她阿爹也小不了几岁,她是真有心理负担。
事实上不只她,谢琰也很绝望啊。
比闺女还小的阿娘……
尴尬的想一头撞死。
蒙蒙其他不知情的也就罢了,知根知底的,他怎么好意思放肆。而且这位他两辈子的娘,还有能听到人心声的天赋技能,他不只身体在人家跟前是赤果的(朕表示只是随时能打开包被的意思),连心里也是赤果果的。
所以,由袁夫人抱养过去,是母子俩共同的心愿,沟通极为顺畅。
谢显想的就简单多了,月子里就不见萧宝信亲近儿子,虽说奶娘一再的叮嘱月子里不让产妇多抱孩子,怕以后手腕落下病症,可是不让多抱不是不让抱,萧宝信根本就不愿意亲近孩子,或者说不会
他看着人家娘俩手拉手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但感觉上就不像袁夫人那样喜欢亲亲抱抱。
或者是年纪还小的关系。
谢显看破并不说破,一切随萧宝信的心,她小没关系,不成熟也没关系,有他宠着惯着就好。
“真的?”萧宝信没想到谢显这么好说话,笑容过于灿烂,一把就抱住了谢显,把他未完的心声听了个大概全。
心里顿时化成了一滩春/水。
也就是现在还没完全恢复,不然说什么都要扑倒他!
想是这么想,眼神却已经出卖了她,满眼的熊熊烈火啊……
“现在还不行。”谢显小声在她耳边说:“再过阵子,医生们说时间太近了,对你身子不好。”
萧宝信的脸臊的通红:“你想多了!”咬牙声咯吱咯吱,转身拢拢头发,浑身都是被人一眼看穿的恼羞成怒气息。
不管怎么说,把老儿子顺利出手了就是个好消息。
“我听宣城说,过不了多久就要下旨让宝树回建康了。”
谢显装作看不出来萧宝信在转移话题。害羞了,这是。
就像个没长大的小娘子一样,都成亲生过孩子了,这些话题还是听不得,一提脸就红。当然,他也是愿意逗她,看她脸红就是了。
“长公主的话该是错不了。”尤其事关她未来的夫婿。
过年期间整一个月谢显都跟着萧宝信一道坐月子,于宫里消息虽然没断,但还不至于事无巨细。
过了今天,谢显也该把假消了,上朝了。
虽然坐了一整个月子,但是该干的他却是一样没少干。
郗廷尉致仕的折子已经上了昨日上了第三回,如果不出意外,这两日皇帝就该同意批示了。吏部在年后郗廷尉第二次上致仕折子的时候就已经将人选名单递上去了。
蔡启肯定是不在名单之上的,另外三人礼部齐尚书是谢家女婿,天然在这种排位就要往后靠,而且齐尚书家族曾出过叛军,即便永平帝再宽仁,尚书位已经足够,往上提的可能不大;而中书监褚怀仁一年前才调回建康擢升的中书监,再往上升不是不可能,时间上不会这么紧。
大抵还是郗尚书有机会升任,一则有郗廷尉的脸面在,好歹任过永平帝一年多的恩师,虽然没教过什么吧,至少在场面上永平帝始终没差过事儿,很是礼待郗廷尉。再一则便是……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iiread安装最新版。】
谢显都没脸说,那就是郗家在某种程度上与谢家闹掰了。
永平帝年纪小小的,心却大,总想着把他老爹那一套平衡术学以致用。他也知道萧谢两家坐大,又是两家姻亲,所以急哄哄的把长公主嫁进萧家,用以拉拢萧家。
反观与谢家有姻亲的,倒是不甚得重用。
愿意用蔡启,究其原因在蔡七郎,永平帝自小与蔡七郎的交情,不会不知道谢蔡两家虽是姻亲,但一直关系不睦。
翅膀没硬,就已经想飞了啊……
志向是远大的。
谢显心生感慨。至于能力么,他就不予置评的,做那些个事也不知道量力而为,事事都让人看破,算计在里面,你说你做的是什么?
什么能力做什么事,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永平帝还是不懂。
他崇拜先皇帝玉衡帝,总想把那一套学以致用,应用到实践之中。却不看看今非昔比,玉衡帝能做的事那是他能掌控在内的,哪怕被人看出来也无济于事,多少年积威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