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凤凰”相邻的是“重明鸟”。“重明鸟”给我的第一感觉像是“玄鸟”,但“重明鸟”外貌形似鸡,鸣声如凤,有两只眼珠子,又叫“重睛鸟”。“重明鸟”的力气很大,能够搏遂野兽,辟除妖物。石柱上记载说:“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双睛言在目。状如鸡,鸣似凤。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飞。能驱逐兽狼,使妖群不能为害。”石柱上雕刻的“重明鸟”,两只眼睛发红,身子后面还留有长长的尾巴。
紧接着是“毕方”。“毕方”是来自竹子和木头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也有说“毕方“是木精所变。它既是火神又是木神,居住在树木或者青水间,有‘百鸟之王’之称。“毕方”外貌形似丹顶鹤,但只有一直腿,或者说只有一只翅膀,身体是蓝色的,在身子上面还有红色的斑点,喙为白色。石柱记载说:“毕方不吃谷物,却吞吃火焰,毕方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大火即将到来。据说黄帝在泰山聚集鬼神的时候,乘着蛟龙牵引的战车,毕方伺候在战车的一旁边。”
最右边的是“黄鸟”,“黄鸟”属于禽类,形状如袅,头部长有白色的羽毛,眼睛很小,嘴巴很尖,却又很短,石柱上的记载说:“黄鸟的叫声很温和,让人长生一种很欢快的心情。不过黄鸟躲在早上五点多叫,象征着人们一天愉悦的心情。”
“凤凰”的左边依次为“鸰妖”、“袅鸟”、“青耕”。
“鸰妖”的形状和山鸡一样,长长的尾巴拖着红色的羽毛,青色的嘴,头上有一个红色的鸡冠,眼睛很小,石柱记载说:“鸰妖的叫就像是在呼喊自己的名字,能让人产生幻觉,是人不患梦寐。”
“袅鸟”和“鸰妖”相比却显得有些奇怪了。
“袅鸟”有三只眼睛,两个耳朵,没有鼻子,嘴巴可以进行呼吸。“袅鸟”的三只眼睛则是中间两个下面一个,呈三角对立状。石柱上记载说:“袅鸟的叫声犹如鹿鸣,喷出来的气让人的一种湿气病,但它却也可以治疗人们的疾病,亦非善兽、恶兽也。”
最左边是“青耕”。
“青耕”长着青色的羽毛,白色的嘴巴,黑色的眼睛,红色的尾巴。它的眼镜很大,仔细看时才发现,里面有两个圆圈重叠着,耳朵则是覆盖在头部。石板上的记载说:“青耕以谷子为食,可以控制瘟疫的流传,阻挡蝗虫的爆发,能治百病。”
第三排的中间是从“麒麟”开始。
“麒麟”,从外部形状上来看,龙首、麋身、牛尾、马蹄、鱼鳞。头部有两角,极其坚硬,呈现浅黄色,是为“龙角”。它与“凤凰”、“神龟”、“天龙”并称为“上古四大四灵”,“麒麟”是“上神”的坐骑。石柱上雕刻的麒麟则更加细致,龙首、麋身、牛尾、马蹄、鱼鳞都是用透亮的晶石雕成的,龙角是用一种看似竹竿的东西一步步搭接而成的。
与“麒麟”紧挨的是“犼”。
“犼”是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形状如兔子,两耳尖长,有几尺,它的叫声溺体即腐,狮子听到了更是恐惧。也有几只“犼”的身体和牛一般,尾巴和团扇差不多,口很大,和盆子那样大,它的四周长有红毛,长数尺。石板上记载说:“犼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由于它对天咆哮,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名朝天吼,据说它是观音菩萨的坐骑。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康熙二十五年夏间,有犼从海中遂龙至空中,斗三日三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墜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两尺,形类似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万余丈,盖即犼也。”
接着是“陵鱼”。石柱上的“陵鱼”倒是和传说中的“美人鱼”很相像,下半身是鱼的身子,却有手足,上半身是美丽的女子。石柱上记载说:“陵鱼只是人鱼的一种,它的泪水中有珍珠,能孕育后代,是女娲娘娘用晶石补漏天宫时,掉落下来的,之后便成了美丽的陵鱼。”
然后是“鱼人”。
“鱼人”身似猕猴,长有足爪,脚为白色,足趾相对,头部很人的头部很相像,眼睛里面还发着亮光。石板上记载说:“鱼人的叫声可以使人不患疑心病,能够增强勇气和体力。”
“麒麟”右边的是依次为“旋龟”、“雷鸣”和“龙鱼”。
“旋龟”形似“古兽神龟”,但“旋龟”的头部呈鸟状,嘴巴突出,长有很明显的两只耳朵,尾巴很长和蛇一般。石柱上记载说:“用象木头敲击,然后佩戴胸处,不仅能防耳聋,还能治疗脚茧。”
“雷鸣”有着龙神人头,头是红色的,身子是白色的,四只脚站立于地,宛如“神明”。石柱上记载说:“当其拍打肚皮时,立有一阵雷鸣从耳边划过。”与之相比的“龙鱼“则更加神奇了。
“龙鱼”长有四只脚,身子很长,但能站立,不仔细看时很可能当时是“尾蛇”给人一种很恐惧感觉。但石柱上却记载说:“龙鱼头部长有一只角,是水陆两栖动物,一双鱼翅排在左右,等到龙鱼长大的时候,鱼翅便可化为羽翅,圣人骑它不仅能够飞到天上,而且还能益寿千年。”
我刚看到这里,“噗通”的一声巨响从旁边传了过来,三子喊道:“大事不好了。”
原来从陵洞的上面掉下来一块很大的石板,掉下来的石板刚好落在前方不远处的一片水池里面,我们听到声向后,便朝着水池走去,水池不算太大。
我们看到时,水池里面激起了一层层的卷浪,水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从下面游过去,但被掉下来的石板和激起的卷浪给掩藏了起来。
忽然间,一声很奇怪的音响,从石柱边传了过来,我扭过头时,一个黑影“嗖”地躲进了石柱之间,我和三子朝着那四十九块石板跑去。刚走的过来,我和三子再次被这石柱上的图案给吸引了过去。
除了之前看到的“白泽”、“獬豸”、“天狗”、“灌疏”、“熠熠鱼”、“孟极”、“耳鼠”、“凤凰”、“重明鸟”、“毕方”、“黄鸟”、“鸰妖”、“袅鸟”、“青耕”、“麒麟”、“犼”、“陵鱼”、“鱼人”、“旋龟”、“雷鸣”和“龙鱼”外,我们在后面的石柱上看到的则大多为上古时期的荒兽。从后面最左边到最右边依次往前的古兽分别为“夔”、“梼杌”、“饕餮”、“腓腓”、“诸犍”、“混沌”、“庆忌”、“蜚”、“穷奇”、“冉遗”、“夸猪”、“邪狼”、“牛蛇”、“骅鱼”、“长乘”、“西王”、“帝江”、“神武罗”、“山十神”、“山十四神”、“东山神灵”、“晶鸟”、“鸾鸟”、“绮鵒”、“当扈”、“跂踵”、“维鸟”、“数斯”。
最左边的为“夔”。“夔”的全身是黑色,只有一只脚站立着,形状如牛,头上无角,身子巨大,全身则和白泽相反。石柱的下面记载说:“夔是一种恶兽,能释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叫声犹如雷鸣般,是雷神的坐骑。夔出生于东海流波山,夔的全身是黑色的,有一只脚支撑着,故又名‘独角夔’。早在商代及西周就有传说‘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形象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在钟鼎彝器的青铜器上经常会释有夔纹。外形像是夔,声音如雷,仅有一足。’但是到了后来黄帝却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将夔杀死,以其皮制成了战鼓。”
“梼杌”形状像老虎那样,身上的毛是卷着的,身长两尺,是人的面貌,老虎的牙齿,野猪的嘴巴,后面还带有长长的尾巴,扰乱与荒乱之中,故名“梼杌”。石板的记载说:“颛顼有不才之子,不可教训,不知拙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也就是说“梼杌”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又名“傲狠”,和“穷奇”一样,是四大凶兽之一。
“饕餮”的身子像是羊那样,眼镜在腋下,有虎齿、人爪、大头和大嘴。它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石板上的记载说:“西南方有人焉,身子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为饕餮。周期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