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0217章 海塘坚固

作者:乐港船长 字数:3159 更新:2023-01-26 05:26:20

茅元仪在秦皇岛乘船出发,航行到江华岛下船,再骑马到汉城与朝鲜总督袁可立见面。

沿途的路上,茅元仪能看到大量的明军士卒在维持秩序,表面上是平静的,暗地里是否激流湍急就很难知晓。

见到袁可立之后,茅元仪先是恭恭敬敬地向这位得圣上信赖的封疆大吏行礼。

“茅员外郎,不必多礼。”袁可立如此称呼茅元仪,是因为皇帝给他的官职是兵部员外郎,从五品。茅元仪的差事是测绘朝鲜地图。

“总督大人,陛下在我临行前,还嘱咐我带了一封密旨给您。”

袁可立听完之后,将圣上的密旨放在供桌上,认真拜了三拜,才打开观瞧。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就三件事:

第一、彻底摧毁汉城的宫殿、寺庙等标志性建筑物。其余朝鲜大城的建筑物也同样照此办理。

第二、根据驻扎在此处的锦衣卫提供的线索,捕杀朝鲜百姓痛恨的贪官污吏,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审判,然后再将他们处死。要把大量缴获的财物分给当地穷苦百姓。

第三、从贪官污吏手中没收肥沃的田土,为大明军士的屯田做准备。

皇帝的命令,袁可立认可第二条和第三条,这第一条嘛,把那些精美壮观的建筑物焚毁,是有点可惜的。袁可立作为一个儒家士大夫,他为这样的事感到惋惜。

茅元仪看出了总督的犹豫,大胆说道:“总督大人,陛下说了非如此不能纳朝鲜入大明天下之地。对了,在下官临行之前,皇上特地嘱咐我告知您,您的好友董其昌在锦衣卫的诏狱里颐养天年,身子骨还算硬朗。”

听到这段讥讽,袁可立身体有些发抖,这是皇帝对他的警告。他定了定心神,厉声说道:“员外郎,刚才本官只是思索做事的步骤而已,没有一点想违抗陛下命令的意思,你不要胡思乱想以至于胡言乱语。”

“总督大人说的是,下官胡言乱语,请老大人不要见怪。”茅元仪乖巧地说道。

大明天子下的第三条命令,既需要袁可立的治理,也需要茅元仪的测绘。茅元仪准备先从庆尚道开始测绘。

朝鲜是个多山的地方,它的北部和西部都是山脉,只要东部和南部有平原。正因为朝鲜的北部都是山脉,所以从那里进军都必须走义州城这一条路。从南面开始测绘,若是出现叛乱,大明士卒可以乘着海船迅速出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七月末。

这个月,浙江的杭州府、嘉兴府、绍兴府刮大风、下暴雨,海潮涌上陆地。还好,左光斗在那里修了海塘,损失没有往年的大。

东南沿海的江、浙、闽、粤等省受潮汐的影响很大。潮水不但侵蚀海岸,恶化土壤,破坏农业生产,严重的还会直接威胁百姓的生命安全。

钱塘江潮水是世界著名的自然

奇观,但也带来很大的危害。钱塘江河口平面呈喇叭口形,在海宁县附近河底有沙坎隆起,海潮倒灌,受地形收缩影响而致潮头陡立,最大潮差可达两丈五尺,蔚为壮观。

各代朝廷为了与海潮侵袭作斗争,逐渐建成了规模宏伟的江海堤防工程——海塘,有些地方称之为海堤。其中尤以浙江海塘规模最大。

左光斗在治理黄、淮、运河时,也到钱塘江处考察了当地情况,他申请整修海塘。这得到了皇帝的重视,朱由校分别派出数理院的水利专家、御史、锦衣卫调查当地情况,最终拨款五十万两修河塘。

万历三年的潮水灾害毁坏农田八万余亩,需要修补的海塘有两千三百七十八丈。万历五年海宁知县苏湖主持修复。

海盐至平湖一段海塘是塘工的重点。这一带潮势汹涌,灾害频仍。自大明开过以来,已经修筑了二十一次,其中较大工程有五次。

成华十三年,浙江按察使司副使杨瑄负责筑造两千三百余丈斜坡式石塘,用竖石斜砌,堆垒碎石在内支撑,来抵御海潮。这被百姓们称为“陂陀塘”。这种结构适用于潮势平缓的地区,一遇到剧烈的潮灾就会被冲垮,因此这段海塘实际只使用了十余年。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安卓苹果均可。】

后来的继任者持续研究海塘的铸造,终于在嘉靖二十一年,浙江水利佥事黄光升升级改进了筑塘方法,首创五纵五横鱼鳞石塘。

黄光升在自己的书籍《筑塘记》中指出,修建海塘的主要技术问题有两个,一是“塘根浮浅”,基础不深,仅仅依靠木桩支撑,很容易损坏;二是“外疏中空”,塘身结构不紧密,因而很容易受到海水的淘刷和侵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光升采取的施工方法是:首先清理基础,挖去四尺浮沙,在实土基础上打桩、夯实。然后砌石,石料最下面两层要求纵横各五块,交错安放,最外一层要垂直于塘身方向,也就是纵向安放。

此后各层的石料排放顺序是:第三、四层,五纵四横;第五、六层,四纵五横;第七、八层,纵横各四;第九、十层,三纵五横;第十一、十二层,纵横各三;第十三、十四层,三纵二横;第十五层,二纵三横;第十六层,纵横各二;第十七层,二纵一横;第十八层,一纵二横。

石块尺寸为长六尺、宽二尺、高二尺,一律凿磨平整,内外纵横交错布置,呈丁字形,上层石块要压在下层两石接缝处,成品字形,以增强墙身整体性。各层砌石要逐级内缩成阶梯状。石塘背后加培土塘,以进一步增强抗冲刷能力。

黄光升在海塘管理方面的一大贡献是他把海盐县的二千八百丈海塘按《千字文》的顺序编为一百四十号,每号二十丈。

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于管理,因而为后世所沿用。他主持修建的鱼鳞石塘很坚固,但造价也很高,每筑塘一丈,需要用银三百两。因此,黄光升实际上只能把两成的土塘改建为鱼鳞石塘。

万历初中期的修造者都是沿用鱼鳞石塘抵御海

潮的侵袭。

河道总督左光斗拥有丰富的治水经验和知识,他改进了鱼鳞石塘。

首先是在塘基的处理更严格了,密集排列的梅花桩和马牙桩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临水面的双排马牙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抗御潮水淘刷塘基。在桩基上再筑三合土,然后砌石。

砌石一般为十八层,用五尺长、一尺宽、一尺高的条石丁顺相间而砌,各层只见参差压缝。塘身高一丈八尺,顶宽四尺五寸,底宽一丈二尺。每隔一层用铁锔、铁锭嵌扣,另用石灰糯米汁拌成三合土作为胶结材料。这种结构的海塘每一丈的工料费用银三百两。

左光斗修了八里的鱼鳞石塘,有效保护了沿海百姓的安全。

七月份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台湾的郑芝龙归降福建巡抚南居益,向大明朝廷投降。

南居益对郑芝龙一直按皇帝的命令做事,一方面是极力地劝降,另一方面是派出战船打压郑芝龙的海上贸易。郑芝龙的收益主要靠的是中外贸易,这下子他的软肋就被掐住了。

郑芝龙投降以后,朱由校就要考虑在台湾设置卫所,移大陆的百姓给过去居住。这番事务极为重要。

正在皇帝勤于国事之际,一位风尘仆仆的旅客来到了北京,他就是徐霞客。

徐霞客来京城,是因为他的老母亲住在京城,受朝廷的赡养。

上一次徐霞客见到他妈,还是一年前的事情了。考虑到自己的老母亲已经八十四岁高龄,徐霞客决定不再出去探险,专心致志地侍奉娘亲,尽一尽孝道。

说起来,徐霞客敢于远行,也是得到他娘的全力支持,不管是财力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回到家的路途中,徐霞客见到北京城街道干净整洁,都是硬实的石板路,两侧的排水沟也挖的非常深,没有污泥淤积。这大明的国势兴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街道两旁的店铺生意兴隆,人如流水马如龙,穿梭不断。朝着自家走着,徐霞客听着沿途的叫卖声。

忽然一个节奏性很强的叫卖声吸引了他,“五香——兔——安肉啊!卖五香兔安肉”的吆喝。

原来北京附近多产野兔,因此每天都有不少小贩,头顶一只装满兔肉的五屉竹篮,手中摇晃着一盏标明自己姓氏以示区别的牌子,在大街小巷中往来兜卖。

对吆喝很有讲究的专家们指出,“兔”字发音太平,无法拖长,一定要在它下面加个过渡音“安”字,把这一声延长,在空中长时间地荡漾着,才合于叫卖之用。

经常在野外探险的徐霞客非常喜欢吃兔肉,他急忙花钱买了两只。他身上背着书筐,手里提着兔肉回到了皇帝为他准备的宅子里,看望母亲。

回家时,朝廷指派的名医喻嘉言正在为徐母诊脉,确定老人家无事才离开。徐霞客向母亲跪拜道:“娘啊,不孝子回来侍奉您老人家了。”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5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