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时,明珠数落着:“你这个当舅舅的,跟她爹一样,成天就知道惯着!!看以后嫁不出去,得愁死你们!”
南昭吃了口菜,和卫慈小酌了一杯。很是不以为意的样子:“咱们家的女儿若是还愁嫁的话,天底下就没有能嫁得出去的了。”
明珠听了觉得也对,但想着还是不能太放纵:“行吧,就看你以后是打算让她嫁人,还是嫁祸于人了。反正我家阿娇将来要是过得不好了,可不得赖你这个舅舅?!”
“嫁祸于人?”南昭一听这话,便知道明珠最近一直焦虑不安的症结所在了。便正色道:“明珠,阿娇才两岁,你就开始愁她将来婚后的生活。人一辈子那么长,那你不得一直愁下去?日子不过了?”转头又面对卫慈:“阿慈,她这样你也受的了?!”
卫慈看了妻子一眼,想着她最近情绪起伏不定。便给了她一个安慰肯定的眼神:“明珠很好。只是最近孩子们稍微有些调皮,她又要忙着掌家,便开始习惯多说几句。一家子人都在宠孩子,幸好还有她能管管。其实明珠很辛苦了。”
忍下了一股莫名的酸意,明珠使劲眨了眨有些泛红眼睛。
自从宝宝周岁后,明珠开始掌家。哪怕有李嬷嬷在一旁策应,原先的那份游刃有余,依然一下子就消失了。虽然不是什么大家族的宗妇,说起来镇国公府的主子包括两小,也就六个人。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iiread安装最新版。】
但事务真的很多!首先是府里百多个下人和府内的大事小情,然后是公中、嫁妆大大小小的各处产业。
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她麻瓜的是人情往来!这对习惯了前世人与人之间情分淡薄的她,简直就是地狱级的难度!要知道,前世她连一个简单的婆媳关系都没处理好,情商其实也就一般般。
而现在这个时代,尤其讲究人情世故,礼尚往来!就一个简单的收礼回礼,就让明珠学了好几个月。回一份礼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比如:对方送礼的原因、往日双方走礼的情况、近期两家关系的变化、对方有什么秘辛忌讳、对方职位身份的变化
就算明珠已经学得很认真了,可她依然出了好几次错误。
比如,镇国公府有一位远房亲戚,据说双方关系走动得也很频繁。收到他家年礼的时候,明珠发现对方的礼物虽然十分简陋,却很是用心的样子。便想着在回礼当中接济对方一些,于是,准备了一些精致漂亮又实用的金银锞子作回礼。
结果到了开年,对方却不来家里拜年了,一副不再往来的姿态。
后来李嬷嬷才告诉她,这家亲戚虽然过得贫苦,却是个硬骨头。回礼太重,便不好意思攀附了。为此还惊动了太夫人,亲自遣人去请人来家里,编了个下人送错礼的蹩脚借口,才圆了回去。
明珠很不理解,感觉这是不是有点矫情?可没办法,人家都觉得这样才是正常的。
当然,有这种心思刚硬的,也会有个别喜欢占便宜打秋风的。
对这种人,明珠直接就赶了出去。结果莫名又做错了,以至于让太夫人又多塞了些银子。明珠气不过,太夫人告诉她,这个人虽然可恶,辈分却高。人过古稀,随心所欲。反正一年也来不了几次,又不是给不起。何必做那恶了名声的事儿?
此类鸡毛蒜皮的琐事儿,不胜枚举。还没法儿与人抱怨,毕竟周围的贵女出嫁后大多都是这样的。看看表姐苏玉灵,几十口人的一大家子,全要她操持不说。身为宗妇,更是要处理不少宗族事务。她不也一样能过得舒心惬意?这一比起来,明珠的忙碌真就和过家家一样了。
因此明珠越来越烦闷,每每看到阿娇无忧无虑的调皮捣蛋,便会产生一种将来阿娇终究也会面临这些事情,现在不好好准备起来,以后恐怕要吃亏的焦虑感。大概类似于,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感觉。
想到这些,明珠便对自家的老娘和兄长格外的感激。若不是他们为前身挑了这样好的一位夫婿,她此时恐怕不知道要为难成什么样了。(浑然忘了,只要她想,完全可以放手不管,谁还能强迫她?无非还是现在心有牵绊罢了。)此时听了南昭和卫慈的对话,明珠这才惊觉,自己的情绪终究还是让身边的人担心了。
一把将阿娇抱到自己的膝盖上,啵儿∽了一下:“好吧,是娘亲想多了,以后你就惯着吧。”阿娇“咯咯咯”的笑了起来。明珠又不好意思的看了卫慈一眼,最近承受自己情绪最多的就是他了。
卫慈接收到了她歉意,宠溺的看着她笑了,夹了一块她爱吃的菜心到她碗里。
太后胃口颇好,又让盛了一碗米饭。
南昭帝却只是闷头恰柠檬。
---------------------------------------------------
午膳过后,阿娇阿宝小睡了一会儿。明珠一家便告辞了。
出了宫门,马车却没有回府,而是往明珠的外祖家文国公府驶去。
一般上人家里拜年,都是上午去,若是拖到下午,便是一种怠慢了。当然,情分深重来往频繁的至亲之间,自然就不必讲这些虚礼了。两厢便(bian)宜即可。
到了文国公府门口,才将阿娇阿宝放下来,还不等通报,阿娇便轻车熟路的往里面跑。
“太公!太婆!娇来啦”
一行人到了主院,此时里面已经是热热闹闹一大群人了。
“孙婿/明珠给外祖父、外祖母拜年,祝二老福寿安康。”
阿娇阿宝此时也想起了交待,赶紧分别从太公太婆的膝盖上爬下来。按排练好的开始下跪行礼:“阿娇/阿宝给太公太婆,舅公舅婆,舅舅舅母拜年啦。”
为了记住慈宁宫那句和现在这句拜年的话,两个小宝宝花了好几天时间。这会儿总算是都用完了。
老文国公捋一捋胡须,和老伴儿一起大笑起来:“乖,都乖,来太公给你们发红包啦。”
一番热闹问候,大家便各自闲聊起来。
明珠对一旁的表嫂秦怀玉笑道:“你今天怎么不在娘家多玩儿会儿?这可是难得正大光明偷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