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实世界的逐渐毁灭,林易东所在的游戏世界也在逐渐毁灭。
而在现实世界彻底毁灭之前,林易东所在的游戏时间便先一步彻底毁灭了。
四周到处都是“0”和“1”,以及世界毁灭后留下的一堆残渣。
林易东随手捡起一块涂鸦转头,而后将其捏成了一堆的“0”和“1”。
林易东随手捞起一把“0”和“1”,而后看着它们在手里静静地躺着。
事实证明,“0”和“1”并不是沙子。
但也正因为如此,林易东心想,也许自己可以用“0”和“1”整点啥。
整根火柴?
不对,应该先弄一些基本构造。
如此想着,林易东开始试着捡起一些“0”和“1”,并将他们拼凑在一起。
“0”后面加个“1”,“1”后面加个“0”,“0”后面加个“0”,“1”后面加个“1”,诸如此类。
“0”是0,“00”是0,“000”是0;“0”是0,“01”是1,“011”是3;“1”是1,“10”是1,“100”是1;诸如此类。
“计算机语言?”
林易东眼前一亮,
“二进制?!”
林易东开始在自己脑子里不断地寻找着,
“也许我真的可以整点啥。”
林易东清楚的记得,计算机能处理二进制,二进制是处理器的“母语”。
或者说,它们只能理解二进制,这叫“机器语言“或“机器码“。
在计算机早期阶段,人们必须用机器码写程序。
具体来讲,会先在纸上写一个“高层次版”。
比如,伪代码。
而在纸上写好后,他们便会用“操作码表”把伪代码转成二进制机器码。
一顿操作后,他们便可以将自己想要的程序喂入计算机并运行。
但这么实在过于繁琐,所以人们很快就厌烦了。
于是,人们整出了“助记符”。
“助记符”后面紧跟数据,形成完整指令。
当然,cpu表示:
“我根本不能理解文字,我只能理解二进制。”
但这不是问题,人们很快就解决了它。
人们意识到,他们可以写二进制程序来帮忙。
它可以读懂文字指令,自动转成二进制指令。
这种程序呢,它就叫汇编器。
汇编器读取用“汇编语言”写的程序,然后转成“机器码”。
随着时间推移,汇编器有越来越多功能,让编程更容易。
林易东记得,其中一个功能是自动分析jup地址。
然而,即使汇编器有这些厉害功能,比如自动跳转。
但是,汇编只是修饰了一下机器码。
想着想着,林易东想到了更多东西。
林易东想到了纺织业,以及雅卡尔织布机。
当时的人如果只想织一块红色大桌布,可以直接放红线进织布机。
但如果想要图案怎么办?
比如条纹或者方格。
这时,工人就需要每隔一会儿调整一次织布机。
因为非常消耗劳动力,所以图案纺织品很贵。
而特定位置有没有穿孔,决定了线是高是低,横线是从上还是从下穿过。
为了让每行图案不同,纸卡连成长条,形成连续指令。
而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编程。
事实证明,穿孔纸卡便宜、可靠、也易懂。
近一个世纪后,穿孔纸卡被广泛用于人口普查。
一张卡存一个人的信息,比如性别、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出生地等等。
针对每个问题,人口普查工作者会在对应位置打孔。
当卡片插入汇总机,孔会让对应总和值“+1”。
可以插入整个国家人口的卡片,在结束后得到各个总值。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汇总机不算计算机,因为它们只做一件事。
那就是汇总数据,操作固定,不能编程。
穿孔纸卡存的也不是程序,而是数据。
之后很多年,这些机器被不断加强。
可以做减、乘、除,甚至可以做一些小决定。
举个例子,比如决定何时执行某指令。
为了正确执行不同计算,程序员发现自己需要某种控制面板。
他们构思了一种控制面板,在这块面板上有很多小插孔。
他们希望自己可以插电线,让机器的不同部分互相传数据和信号。
但不幸的是,这意味着运行不同程序要重新接线。
所以程序员们不断改善着“插线板”,并最终使它变成了可拔插的。
这一创举,让编程更方便,也可以给机器插入不同程序。
比如,一个插线板算销售税,另一个算工资单。
某段时间内,这样做非常的流行。
但因为早期计算机非常昂贵,停机几个星期只为换程序,这一点人们完全无法接受。
因此,人们急需更快、更灵活的新方式来编程。
“是什么呢?”
一边回想着自己当初上课时看的书,林易东的双手一边也在无意识的拨动着,
“到底是什么呢?”
对了,是因为内存变得价格下降,容量上升。
于是人们发现,与其把程序存在插线板,存在内存似乎可行。
而且这样做,程序也更易于修改、也更方便cpu快速读取。
而这类机器,似乎叫做“存储程序计算机”。
如果内存足够,不仅可以存要运行的程序,还可以存程序需要的数据。
包括程序运行时产生的新数据,程序和数据都存在一个地方。
“叫啥来着?”
林易东挠了挠下巴,
“啥啥诺啥啥曼结构?”
命名好像是来自一个杰出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那位老兄好像曾说过:
“我在思考比炸弹重要得多的东西,计算机。”
“我在思考比计算机重要得多的东西,造物。”
如此想着,林易东看向了自己身前这台笔记本。
打开笔记本后,林易东发现里面啥都没有。
挠了挠头皮后,林易东把笔记本合上了。
林易东很清楚,编程的目的是完成既定的需求。
换言之,编程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满足需求的过程。
而在完成需求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它们被称为风险。
一名程序员如果可以提前识别风险,并会在真正开始编码之前解决掉风险,那么他就算是迈入了架构师的门槛。
解决复杂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问题进行拆解,将其转换为简单问题或已知问题,并逐一解决。
人类目前所有的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中。
计算机的整个知识体系,自然也不例外。
这也就意味着在编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在认知范围内可以解决的。
甚至可以借鉴一些特别朴素的生活经验,来帮助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iiread安装最新版。】
想到这里,林易东再次想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抽象出“阴阳”的概念。
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越发理性化。
有一种与“阴阳”相同的事物一直被人们所使用,那便是二进制。
乾卦,表示111;兑卦,表示110;
离卦,表示101;震卦,表示100;
巽卦,表示011;坎卦,表示010;
艮卦,表示001;坤卦,表示000。
正所谓: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简简单单的阳爻和阴爻,似乎就能够组成世间万物。
“也许,我可以靠着简简单单的‘1’和‘0’创造一个世界?
属于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