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像一棵树苗,要想让他茁壮成长就要付出辛勤的培育汗水,这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主要是自己,自己要学,自己努力向里面钻,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任何困难都能解决。二、一位好师父的领导,他能指引你走向正确的道路,事成功半,让你有信心,不害怕,有步骤,合情合理地做好每一件事。一位行业内部不通的人,他不知道前后顺序,杂乱无章永远做不好。所以师父是多么的重要,优秀的人不教不用就会平庸。阿天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释义: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解释中庸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的人只有教才能修成正道。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的人要以美德处世,他们达到了吗?很少有人达到,已经等了很久了。当时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个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合乎周礼的社会秩序,然而没达到他想要的效果,只有弟子颜回能理解他。
我是一位高中生,文化知识比较浅,从切身的感受和自身的环境来解释一下“中庸之道”。
我认为90%的人是中庸之人,5%的人是上智之人,5%的人是下愚之人。中庸之人因为没有高境界,常常认为自己是上智之人,别人是下愚之人。
以人民政府为例,他们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纪检委组成。如果党委的决定,通过人大下达到政府,政府下达到镇,镇下达到村委,村委下达到农民。党委要求一个镇必须1个自然村实行。具体哪个自然村实行,哪些村民,是不是由镇和村委决定了?
反过来,农民的一个很小的项目要做,村委、镇上、政府都有一级一级的要求,层层加码。78万人口,各行各业,
以七十二行为例,一位木匠帮一位司机装修房子,木匠认为司机不懂,该赚的赚了,质量好坏司机也看不出来。同样司机送木匠,多跑点路、多挣点钱也很容易。木匠和司机利用自己的专业多挣了点钱,都沾沾自喜。中庸之人大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公不公正他们很容易改变立场。
另一位木匠手艺比这位木匠好,但他没有机会做。这位木匠挣到钱了,人们就会认为另一位木匠没用,甚是可怜。
同样在一个家庭,哪怕你是博士,父母是农民。农民的想法,中午在家吃饭,省钱。你说在酒店吃,他们也许会认为浪费,没必要。这样的小事,解释又有什么用?
一位市高官和农民的区别,一位受到了高等教育,一位把田种的很好,他们如果都是中庸之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反过来,让农民从小受高等教育,他也能把一个市管好。
中庸之人都是浑沌的,只有在自己专业的领域不断地进取,才会找到方向。每个人必须有份工作和心灵的爱好,才能抑制他们自律的行为。不断地学习,拼搏向上,不断地教育,才可能达到理想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