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曾经见过一面,并且相谈甚欢,可容光真没想过,会和张照忠一起合作节目,估计局座同样也很意外吧?
窦闻涛同样感到意外:“张教授、容导,你们以前认识?”
俩人点点头,张照忠解释道:“我们曾经巧遇过,并且愉快的交流过。”至于具体的详情,包括相遇在海军基地,那就略过不谈了。
见话题似乎有些越拉越远,窦文涛连忙说道:“容导,你似乎就挺年轻的?而且学历也不高,你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导演吧?”
“努力有,没想到那么快!”
“是不是对成功很意外?”
“这要看哪一方面了。其实我这个年纪,还是对当大明星比较感兴趣。怎么突然当导演了呢?”容光开了句玩笑。
笑声中,容光笑着解释说:“我还以为,如果自己能够在40岁左右当上导演,那人生已经很圆满了。”
“那你看过最近的评论文章没有?就是质疑你们70后、80后的导演?尤其是韩函,他应该刚过20岁吧?”
“这不是年龄问题,而是时代问题。”容光就开始了下猛料,“他们已经被时代迅速的淘汰,无非现在还能发挥余热。不信你们看,等十年后,如果有谁发表同样的言论,都不会有人来驳斥你,老百姓只会用关爱智障的眼神来看待你。”
“哈?”窦闻涛吃了一惊,“关爱智障?容导,提醒你,《铿锵三人行》虽然鼓励畅所欲言,但你这用词……?”
“似乎感觉到这是骂人的话?”容光呵呵笑道,“但我描述的就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闻涛、张教授,时代变化的实在太快,许多人已经跟不上脚步。我们都知道,现在正处在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可是以我个人判断,以无线通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也许几年后就会开启。”
“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回连张照忠都是大吃一惊,“小容,你这个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个人数字终端。目前距离成熟产品也就是几年了吧?”容光解释说,“也就是智能手机,不仅仅有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以后就像是随身带着一台电脑,可是上网、可以娱乐,看电影玩游戏什么的,可以购物,甚至可以电子支付,也就是电子钱包,衣食住行无所不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窦闻涛笑道:“科技方面的事咱们暂且不论。容导,那和年轻人当导演有什么关系呢?”
“闻涛,我纠正你一点,并不是年轻人当导演,而是导演这一行的要求变得完全不同。”
“哦?”
“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剧组的各项分工越来越细,也就是越来越专业。像以前那种——一台摄像机走天下的情况?不是没有啊,但肯定不会是主流。”
窦闻涛和张照忠都点点头,这点很容易理解。
容光继续道:“第二、门槛越来越低。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以后进入到智能手机时代,理论上说,拿着自己的手机就能拍部电影?那么人人都可以当导演吧?”
窦闻涛乐了:“这想法确实不错,我也想当导演啊?可拍出来的应该没人看吧?那种电影的质量……?就没必要讨论了吧?”
容光笑着点点头:“这又回到了第一点——分工越来越细!如果剧组配备一个很专业的团队,你闻涛就提供个创意,并且按照你的要求和审美观来拍摄,烂片不烂片的先不说,起码是一部合格制作的电影吧?”
见窦闻涛和张照忠若有所思,容光接着道:“第三、竞争越来越激烈。打个比方,就咱们国家,起码就有上亿人有这样的条件,他们都有手机啊?拍不了长片,但可以拍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短片吧?当然,绝大多数人都是业余爱好,但其中总会有人有想法。这个人口基础就是几百万吧?在这上亿人中,或者几百万人中脱颖而出?门槛确实低了,竞争的难度就更大了吧?”
张照忠点点头:“你也别说,电影的事我不懂,不过小容的说法听起来还是挺有道理。”
容光说道:“其实一法通百法通。我说的是电影,其实已经影响到各行各业。就说部队吧!专业兵种是不是越来越细化?指挥官的要求,已经不像文艺作品里的灵机妙算、掐指一算什么的,我有位部队的朋友说,你们现在要求就是工程师、数学家?”
张照忠大笑:“还真是这样!咱们部队里……”
也不能容光一个人唱独角戏,应该让张照忠也有机会发表一些观点。
仨人讨论了一番时代变化,主要是感叹变化的太快,让人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容光适时的又接过话题:“我这里说一句,时代真的不同了。原先我们的文化圈就是精英文化。这里的门槛是比较高的。如果文学作品要发表,你首先需要编辑通过?想要制作一部电影,那流程就更多,光是剧本审核,就需要一层层的反复开会研究。其实就是文化精英层完全掌握了渠道。现在就变得完全不同。你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写网文,直接打通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通道。你拍的电影,观众直接就能在论坛上评论,根本不需要什么影评家,观众对你的集体评价,那就是最客观的评价!”
“你说的就是平民文化吗?”窦闻涛询问道。
“平民文化这个词不怎么妥当。似乎和低级庸俗有了关联。我想说的是全民文化。完全打破了精英层的垄断,会出现一种崭新的面目。”
“那里面应该也是良莠不齐吧?”
“当然,而且情况会更加严重。但我们只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绝不能逆潮流而为。否则的话,难道又回到一支笔写小说,一台摄像机走天下的年代吗?绝不可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