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都元帅李时白兵败逃亡,大将李曙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后金的汗王莽古尔泰与议政王此刻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夜间的突袭让他们大获全胜,攻下了朝鲜的前军与后军大营,只是朝鲜中军守卫相对严密,他不愿付出过多的代价,因而没有强攻。
夺下了朝鲜人的军粮,坐等敌人溃败,再尾随攻击是最好的选择。
两人一商议,决定先休息吃饭,下午再到离朝鲜大营五里处扎营,逼迫朝鲜出来决战或者撤退。
后金停止进攻,促使李曙下了决心,那就是撤退!
几年前“丁卯胡乱”的阴影还在,部将对辽东鞑子恐惧已深,目前局面无胆再战;部下不敢战,李曙又如何敢与以鞑子为主的叛军野战,便趁着叛军休息的机会,下令往平壤撤退。
刚开始还好没有人干扰,朝鲜人还算有序的撤退,几路纵队小步快跑沿着官道,进入了海岸西侧的群山。
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后,闻讯赶来的叛军骑兵出现了大营外;在大营准备出发朝鲜人本就焦虑不安;听到轰隆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随之而来的是辽东鞑子骇人的尖叫声,几年前的噩梦在老兵的脑海苏醒,绷得太紧的弦断了。
“鞑子来啦!”
尖叫声四起,朝鲜人在大白天炸了营!
营内的朝鲜兵尖叫着,疯狂的往营门挤去,混乱在军营蔓延;一名军官拔出腰刀,想要制止混乱,可话还没出口,胸口就出现带血的刀尖。
鲜血刺激了疯狂的神经,无路可去的人彻底崩溃,拿起身边的武器,嚎叫着扑了出去,大营成了血肉战场。
人人都想离开这该死的地方,任何阻挡自己的人、物都是“敌人”,营内到处乱窜、疯狂砍杀的人群。
这样的做法肯定影响撤退的秩序,守在营门附近的李曙也不敢回营镇压;只
控制住营门一带,组织军士将惊慌失措的朝鲜兵隔开没收武器,棍棒制服再带走。
李曙这波操作手法虽然安全,但效率却不高,更引起外围敌人骑兵的注意;危急关头,一位勇武的朝鲜军官,带领千余骑兵对来敌发起了反攻,如同扑向大海的浪花,没掀起什么波澜,但也为大军撤退争取到一些时间。
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
战后统计,朝鲜十万兵马折损六成,只有不到四万人撤到平壤和铁原,其中有武器的不到一半,经过此战朝鲜基本被解除了武装。
两天后,汉城,庆德宫
北去和谈的使者洪瑞凤春风满面回到京城,带回了咸镜道叛军的和平愿望,朝鲜的政治中心崇德殿,此刻坐满喜气洋洋的朝鲜君臣,谈的就是如何回应咸镜道叛军要求。
主导和谈的吏曹参判崔鸣吉神气活现站在大殿中央,得意的看了周围同僚一眼,鞠躬行礼大声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洪瑞凤此行不辱使命,这条件依臣看可以答应;先把名分定下来,以后怎么样,还不是大王一句话的事。”
坐在上位的朝鲜国王仁兴君李瑛也是兴奋,此事若成将是自己的一大功绩;他正准备说上两句表达下自己的意见,对立双方又卯上劲了。
全面学习大明文化的朝鲜,从制度到衣冠都是抄袭大明,儒家为本、文官制国是根深蒂固,连“党争”都学了去。
礼曹判书金尚宪做为“主战派”如何甘心,不等崔鸣吉说完,又一次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大声反对到:“大王!崔鸣吉此言大谬,此乃误国之言,大王切不可轻允。”
好个竖子,如此无礼!
见人打断自己发言,李瑛有点不高兴了;看着对方也算是勾股重臣,刚掌握到部分权力,根基不稳暂且忍耐。
李瑛干咳了一下,阻止准备出言反对的崔鸣吉,温言道:“崔大人
先退下吧!既然金大人有不同见解,听听也无妨,兼听则明。”
金尚宪不屑的看了眼气急败坏的崔鸣吉,昂首出列正准备开口。
“咸镜道急报!咸镜道急报!”
一阵急切的呼喊声从宫门慢慢传过来,崇德殿朝鲜君臣凝固了,急报?咸镜道?出事什么了?
是的!出事了!出大事了!
随着焦急的叫喊声,一个疲惫的朝鲜军士冲进了王宫,高举着插着三根羽毛的书信往崇德殿跑来,看来是真的出事了。
连日长途跋涉,劳碌过度身体已极度疲惫,这位军士在崇德殿前一个踉跄没有站稳,哗的一下摔在地上。
几位王宫侍卫连忙跑过去,想将摔得满脸鲜血的军士扶起;这位军士挣扎着护住书信,推开几位好心的侍卫;坚持自己站起来,摇摇晃晃走到殿门口,单膝跪地高举书信,憋着劲大喊道:“咸镜道急报!敌军趁和谈偷袭元山,大军力战不支,不得已退往平壤;请汉城早做准备,提防敌军偷袭!这是详细军报,请大王过目。”
“啊!”
殿内的正在庆祝和谈成功朝鲜君臣两颊生疼,这耳刮子被人抽得哗哗做响;这?这怎么可能?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iiread安装最新版。】
和谈的使者洪瑞凤刚还是众星捧月,现在就落入万丈深渊;如何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前脚回京报喜,军报后脚跟来唱丧,戏文里也没这么唱啊!
他努力控制着身体的颤抖,发抖的手指着报信的军士,怒道:“你说得不是真的!是吧!不是真的!”
那军士也不反驳,只高举着手中的书信,再次大声说道:“臣大将李曙部将李兴,受大将委派前来报信,不敢隐瞒,请大王过目。”
这是硬杠上了,不信请看书信,白字黑字还有大将的印信!容不得你不信!
事情就摆在面前,不容反驳,如果这事是真的,朝鲜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