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赵小宁,我的老同学,也是我们国影厂的镇厂之宝。”
江若平笑眯眯的介绍着一位身形瘦削,相貌有些不起眼的男人。
“赵老师,久仰大名。”
“陈导,哪里哪里,我才是久仰你的大名啊。”
陈景行和这个男人边握手边恭维道:“有赵老师掌舵,我对这部电影的制作就更有信心了。”
当然陈景行这话也并不完全是客气,眼前这位老人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顶级摄影师,是京影摄影系最早一届学生,原本是西京电影制片厂,后来被秦中和拉到了国影。
不止国内包含金马金像的五大电影奖项都拿了个遍,国外奖项也拿了不少,足以称得上是摄影大师。
国影的大业伟业三部曲便是赵小宁担当摄影师的,第五代导演还有姜闻基本都合作过,江若平所说的国影镇厂之宝倒并不算夸张。
不过近几年赵小宁主要以艺术指导的身份露面,在剧组中也以培养新人为主,更为低调,基本上不在公众场合露面,即便是金鸡奖这种颁奖晚会也不会出席。
所以陈景行和赵小宁都听过对方的鼎鼎大名,但这还真是第一次见。
《一九五一》由梦工厂与国影联合出品,而因为拍摄方法的特殊,这个项目对制作班底的要求是相当苛刻的,所以国影也是尽己所能,派出了精兵强将,甚至把赵小宁这样的大师也派了出来,是有些出乎陈景行意料的。
当然梦工厂自己有顶尖的摄影师,比如跟着陈景行刚刚拍完了《星际穿越》的摄影师王川,金鸡百花也都拿遍了——最近四年的金鸡、百花奖,包括最佳摄影在内的技术类奖项大都进了梦工厂的口袋,这也让梦工厂拥有了一支国内顶尖的制作班底。
而且王川本人其实也能算是赵小宁的徒弟,事实上,赵小宁的徒子徒孙确实是遍布半个电影圈的。
只是梦工厂的摊子也大,大制作也多,再加上《一九五一》确实是连陈景行自己都心里打鼓,挑战性过高。
让国影光出钱只分账也太便宜他了,放在眼前的人才不用白不用,而且国影内部是有大神的。
国影这样的国有制片厂在创新和产出上稍显僵化,但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代表人家没有高水平的人才。
对于《一九五一》的制作班底,陈景行的原则是高水平的人才来者不拒,肯定要组建一个豪华的创作团队。
赵小宁也对眼前这个传奇的年轻人很好奇,这个近五年来国内影视产业最大的弄潮儿的影响力简直无所不在,他自己的学生和同行们都跟他说过有关陈景行、梦工厂的事情。
他对陈景行的印象是经历过好几次变化的。
最早陈景行是以一个脑洞比较大的创意型导演的身份出现的,以烧脑或创意故事取胜,至于电影本身的构图、色彩、光影以及学院派重视的镜头语言是乏善可陈的。
当然这跟陈景行本身的非科班非电影行业出身也很匹配。
彼时,赵小宁对其是不怎么关心的。
但从《源代码》开始,陈景行的电影就有了不小的变化,构图、色彩、光影、镜头语言有了长足的进步。
直到《地心引力》,那几个长镜头,以及令人惊艳的视听语言让他感到极为震动。
尽管《地心引力》几乎可以说是一个cg动画电影了,所谓的长镜头也不是实拍出来的,但这正是让赵小宁惊叹的原因。
因为这可以排除摄影师的贡献,分镜头脚本是导演设计的,那几个堪称经典的长镜头和全篇都具有极高水准的构图景别能够被cg特效呈现出来绝对是导演的功劳。
陈景行在赵小宁眼中直接就变成妖孽了。
一个有着极高创意编剧才华的导演又有了大师级别镜头语言的能力,这是什么概念?
而之后的《矩阵》、《火星救援》也都一再证明了《地心引力》绝对不是某个高人突然加持的结果。
这种一夜之间突然在视听语言的呈现上有了巨大飞跃的现象很难让人接受,这还有突然开窍一说吗?
通常镜头语言确实是天赋,但这是初出茅庐就肯定能展现出的天赋,很难说能慢慢培养训练出来。
所以很多影评人、影迷都很倾向于陈景行之前不是没有镜头语言上的天赋,只是其拍的是烧脑科幻小品,不想喧宾夺主,想要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故事上。
再回过头来看看《致命身份》和《信号》,中规中矩的拍摄手法便有了种大巧不工的感觉。
赵小宁对陈景行的好奇越来越大,所以江若平跟他说有一部献礼片拍摄挑战度比较大,而且导演还是陈景行的时候,他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不过眼前的阵容还是有些超出他的预料。
“小川……老胡……老丁……咱们好几年都没这么聚过了吧。”
“老师,林老师身体还好吧……”
娱乐圈很小,电影圈就更小了。
在梦工厂和国影的努力下,这间会议室确实是坐满了互相熟悉的人。
每一个人都是业内最顶尖的专业人才,手中都至少拿过华语五大奖项的奖杯。
赵小宁环顾一圈,跟老熟人、徒弟依次打过招呼后有些好奇:“这是要拍什么电影啊?恺歌导演的《我的一九四九》都没这么夸张吧?”
在陈景行的示意下,《一九五一》的副导演将剧本依次摆到了众人面前。
“一九五一?”
“还挺神秘啊,我现在才看到剧本。”
“老师有所不知,梦工厂的保密措施一直很严,《星际穿越》整个摄影组也只有我看过完整的剧本。”
《一九五一》其实从理论上来说其实不需要太保密,毕竟跟《盗梦空间》或《星际穿越》不同,哪怕剧情泄露出去,也没有什么意义,甚至也无所谓剧透。
本身剧情就很简单,就像《地心引力》一样,故事简单,但电影的重点在于如何表现故事。
所以实际上《一九五一》的保密措施并不算严,毕竟剧本都不是用特殊纸张制作的,只是对赵小宁等非梦工厂班底的人来说很新鲜。
陈景行一边看着众人浏览剧本,一边道:“这部电影之前剧本一直在创作中,国影和梦工厂都没有向外透露太多消息,所以肯定有很多老师对这么兴师动众感到困惑不解。
毕竟像《我的一九四九》、《烽火云山》、《上甘岭》、《长津湖》这种投资巨大的电影都没有这么大动干戈。
我要说的是这部《一九五一》制作成本和规模并不比《烽火云山》、《长津湖》大,甚至还要更低,这不是一部超级大片。
我想很多不管熟悉我还是不熟悉我的人都应该知道我这个人是那种喜欢折腾,喜欢挑战的人,我喜欢新的想法,喜欢有创意的元素。
我随之之前没拍过类似的战争题材电影,但对于《一九五一》这个项目,我的想法同样是拍一部有挑战性的战争电影。
这次之所以邀请到了各位才华横溢的老师,就是我想要将电影美学与战争题材这两大元素进行一个史无前例的组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化学反应。
这部电影我要呈现出一镜到底的效果!”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
“一镜到底?战争电影?”
“陈导你是说不要剪辑?”
“太夸张了吧。”
“陈导,我知道你很有想象力,但这太疯狂了,没有可执行性。”
“有意思……”
陈景行拍了拍手,压下了众人震惊的议论:“注意我是说呈现出一镜到底的效果,而并非真的一镜到底拍摄,这是目前无法实现的。”
世界上是有一镜到底的很有实验性的电影,但那通常是在固定且平稳的场景中实现的,像战争电影这种场景调度大,演员众多的影片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九五一》的拍摄方法按照我的预想将采用银幕内外时间同步的方式,然后通过后期抹去剪辑的痕迹,使得全片由一个看起来连续不断的长镜头构成。
所以,《一九五一》当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镜到底,它仍然要由多个较长时间的镜头拼接而成,只是需要将镜头间剪辑的痕迹巧妙地隐藏起来,只是对于观众营造出一种一气呵成的流畅的视觉体验。
我想有的老师从剧本上已经看出了端倪,整个剧本只有十九幕,二十三场,每一场都是一个take。
当然这只是《一九五一》的上部,这是一个上下两部剧情连续的电影,而一镜到底只是上部的拍摄方法。”
赵小宁快速将剧本翻到结尾,一共六十页,不由自主的震惊出声:“两个小时?
我再确认一下,预定两个小时时长的电影,一共只有二十三场,每一场只有一个take,也就意味着整部电影只有二十三个镜头?”
陈景行颔首:“没错,这是经过我们预制部门反复推敲划分出来的,否则剪辑出来的一镜到底可能会有破绽,理想状况下确实只需要二十三个镜头,当然实际拍摄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未必能实现,但我们需要朝这个目标努力。”
“两个小时,二十三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五分钟?”
赵小宁既有些兴奋又有些难以置信的感叹道:“这是要拍一部战争话剧啊?陈导,你的这个挑战性是往珠穆朗玛峰上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