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确实是个本格推理的模子,但是感觉……不够黑镜。”
“我觉得从立意来说很黑镜啊,而且全程通过桌面来展示,这种形式很酷,而且很前卫,国内肯定是没有前例,国外应该也没有类似的影视剧吧?”
“这个创意我觉得是个电影剧本的好苗子诶,放到《黑镜》是不是有点浪费了?”
“不一定,我倒觉得跟《彗星》有点像,故事确实是好故事,但是在院线未必出彩,这个创意的亮点其实就在于用桌面镜头来表现,是一种伪纪录片的新形式,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用这种形式来拍摄,事实上这都不能算是拍摄,根本没有镜头语言可言,没有光影变化,就算拍出来也不是一部影院电影。”
“故事好看就有票房啊,国外也不是没有票房大卖的伪纪录片电影啊。”
“话不能这么说,故事好看和票房未必成正比,为什么观众要花几十块钱去电影院看一段几十分钟的影像呢?电视上电脑上不能看吗?
如果是桌面镜头剪辑出的一部电影,那其实质感连电视都不如,就算有票房以咱们公司现在的地位和品牌形象,拍出一部电视电影收上几千万上亿的票房还不如不拍。”
“……”
陈景行倚靠在椅背上,看着围坐桌前的编剧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在议题有些跑偏之际说出了自己的意见:“电影也不是只有影院电影这一种形式嘛,而且谁说《黑镜》就不能是电影呢?
国外,尤其是好莱坞关于院线和流媒体的争论这几年越来越激烈,大家也都看到了,国内是没有这些探索,但咱们梦工厂干的不就是开路的事吗?没必要自陷窠臼。”
陈景行作为这次剧本创意讨论会的主持人,他的意见自然是有着近乎一锤定音的力量的。
这倒并非是由于陈景行董事长的权威所致,即便有也不是主要原因。
跟剧本围读一样,梦工厂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剧本创意研讨会,就是就某个创意召集编剧进行讨论,讨论是否有可行性、可落实性,当然大多时候都是陈景行提出的创意,毕竟创意和能够付诸落实的创意区别很大。
这其中涉及到了剧本化、影像化、过审、可执行已经市场评估等多个方面,有想象力的人并不缺乏,但能把一个创意变成结构完整的可拍摄的剧本,并且还能制作出一部高完成度的有市场潜力的影视作品,这中间就是个大漏斗、大过滤器。
靠谱的创意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点子而已,必须得是一整套故事架构或者故事逻辑,把点子融入进一个故事中,一个有商业价值的逻辑合理的故事中这才是最难的。
否则“缸中之脑”的哲学命题早几十年前就有了,智械危机也早就有了,但将其化作一个高完成度的有市场潜力的影视作品却难上加难。
一个有趣的创意点子到成型的剧本,再到一部影视作品之间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而陈景行的“金手指”却都是闯过了八十一难的可行性创意,直接就是灵山的真经,不仅有创意,还有能将创意表达出来的故事架构,而且还都是融入了充分商业化元素的故事结构。
这就让本身以民主讨论为宗旨的创意研讨会越来越变成了陈景行的个人秀了,梦工厂的这些编剧们也都越来越佩服陈景行的才华,只要陈景行发表定见,大家都是心服口服的,即便暂时心不服,但事实总会证明陈景行的正确。
不过陈景行不想仅仅靠着众人的信服让这场争论落下帷幕,毕竟他还是要编剧们来对故事进行填充和落地化的完善的,必须要解释清楚。
这次研讨会讨论的就是《黑镜》第二季的剧本,第一季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甚至因为不是院线电影,还借助了网飞的平台,在国外的反响还是相当大的。
推出第二季自然是理所当然的,而第二季也初步定下仍旧是五集,陈景行的想法是宁缺毋滥,因为他对《黑镜》的期待并不仅仅是普通的电视剧而已。
陈景行对《黑镜》的定位是流媒体电影,也就是所谓的非影院电影,放到国内的环境就是网大。
国外的流媒体与院线的拔河从几年前就开始了,而且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了各自站队的立场表态,不知有多少电影人都公开表态抵制流媒体电影。
相反国内到很少有这种争论,即便有个别互联网公司的高管大放厥词,院线和电影人反应也很平淡。
无他,国内的网络电影实在是上不来台面,网剧的格调都开始渐渐提升的现在,网络电影却仍旧是粗制滥造且低俗的代名词,陈景行的《彗星》已经是国产网大的巅峰了。
流媒体与院线的争执是利益的争执,国内的院线或许从理论上能认识到网络电影对他们的威胁,但是国产网大的现实摆在这里,又让人实在生不出威胁感,就算这些网络电影想在影院上映,院线都不想接纳呢。
在陈景行前世位面也是因为一个巨大的黑天鹅事件到来,让一部货真价实的院线电影突然卖给了流媒体,并且网络首播,这才激起了华国的院线流媒体之争。
而国外,准确的说就是网飞这样的流媒体巨头就不一样了,人家背靠成熟的电影工业,与华国影视产业自家都人才良莠不齐、滥竽充数、作坊式经营不同,好莱坞电影工业培育出的成熟人才是过剩的,是溢出的——拜好莱坞的寡头化所赐。
网飞不缺钱,他能请来的制作班底就是好莱坞工业的制作班底,甚至是奥斯卡奖拿到手软的电影人。
网飞拍影视剧和好莱坞大厂拍影视剧没什么不同,因为制作班底可能都是一批人,一个编剧,一个导演,同一家特效工作室。
只要是在同一个工业流水线上,网飞自然也能生产出水准之上的商品。
北美院线显然都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反应激烈,甚至不惜用道德绑架或者卖惨来让好莱坞的杰出电影人不要为网飞效力。
但不管华国美国,不管水平高低,流媒体电影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甚至是一派生机勃勃的。
院线对流媒体的恐惧不是流媒体会消灭电影院,电影院是消灭不了的,视听体验或者说视听奇观是目前的小荧屏所给不了的。
但是可能有一天,电影院中将只剩下能给观众带来“视听奇观”的电影,那些没有特效的不主打视听体验的,不管在影院还是电脑上看都没什么区别的电影将从影院内消失,直接上线流媒体。
既然在影院看在家里看都没啥区别,干嘛要花几十块钱去影院呢?你又不是《阿凡达》,你又不是《地心引力》。
如此一来,电影院的市场会被大大削减压缩,可能消灭不了电影院这个行业,但一定会消灭很多个体。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
但陈景行认定了网络电影是大有可为的,起码他在穿越前的那个位面就听说了一些网络电影盈利其实相当可观,堪称闷声发大财。
一部网大的网络票房——付费点播分账超过千万的不少,顶尖的甚至能超过五千万,如果再加上其他收益,比大多数所谓的院线电影挣得都多。
院线是上限高,平均回报还真未必能比得上网络电影。
陈景行又怎么会不眼馋,不未雨绸缪呢?
投资数千万乃至数亿的电影自然不会走这条路,但是梦工厂正好有一个项目就很适合,那就是《黑镜》。
虽然是电视剧,但每集都是独立的,而且都是脑洞大开且制作精良,这不就是现成的网络电影基础吗?
事实上,陈景行已经与各大网络平台联系了,虽然流媒体对此还有疑虑,但是陈景行的立场是坚定的,那就是《黑镜》第二季必须走点播分账的网络电影模式。
不管观众是不是平台会员,《黑镜》第二季的每一集都是一部单独的网络电影,得付费点播。
但这就需要《黑镜》第二季的制作要再往上提一个档次了,《黑镜》的第一季有“神剧”之称,但那是以电视剧的标准来看待的,如果定位成网络电影,陈景行自然是认为水准不太够。
不仅是时长不够,一部电影,哪怕是网络电影起码得有90分钟,而且故事也要更复杂,经费也要显得更加爆炸一些。
而这次研讨会就是在讨论陈景行提供的第一个创意——《网络谜踪》。
《网络谜踪》讲述一个高中女孩突然与单亲父亲失去联系,父亲遍寻不得,开始登陆女儿的所有社交媒体账号自己试图挖掘线索,最终救出了九死一生的女儿的过程。
无论故事的设置,悬念的铺排,反转的接续,《网络谜踪》都是一部教科书式的悬疑片。
从立意来说,这部电影很《黑镜》,形式上来说是采用的电脑镜头加桌面画面来构成整部电影,没有摄像机,没有光影,没有镜头语言,整个故事都能发生在小小的电脑屏幕上,是一种另类的伪纪录片风格。
而且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由社交网络反射出的所有人际关系、情感模式以及生活所面对的各种可能性的异化,甚至有对互联网的黑色讽刺,对互联网解构甚至消解现实生活的讽刺,从某种意义上讲和《黑镜》第一季首集的“艹猪”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从结局来看又确实感觉不太《黑镜》,首先是happyendg的大圆满结局,这就很不《黑镜》,而且也确实少了一些黑色的残酷的东西。
不过这些都是可以改的,陈景行也是让编剧们出出主意,如何让这个故事能变得更加《黑镜》一些。
就在陈景行和编剧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网络谜踪》的故事创意的时候,秘书敲门进来看着陈景行道:“陈董,陈四成导演来了,正在会客室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