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明泉山上故人无
正文
听到石郡守这样说,周院长抬起手,往下按了按,笑着对石郡守说道:“元庆呀!你言重了,我就是简单地过来问一下,要是元庆你不知道,那便算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石郡守听得周院长这样说,脸上的神色,也是放松了一些。
接着,周院长向石郡守问道:“元庆呀!你对周明周同学,有多少了解?”
石郡守回道:“回周老,周明周贤侄,是我一故人之徒,这位故人是我极为尊重的一位前辈,与我有救命之恩。昔年,我游历于东海之上,适逢海难,落于孤岛之上,幸得这位前辈施以援手,才使元庆得以回到九州。如此大恩大德,元庆始终铭记于心。因此,我对周贤侄,也算是爱屋及乌。
而且,周贤侄虽在我这里短短数日,却也能看出他品性纯良。我对他也算是有些爱才之心。”
随后,石郡守向周院长拱手问道:“不知周贤侄有何独到之处,竟能入周老的眼?”
周院长笑道:“周同学怎么说呢!具体的才学,我还了解的并不多,不过他这一来,却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石郡守这时也是渐渐放松了下来。轻声对周院长问道:“不知周贤侄,有幸帮了周老什么忙?”
周老对着石郡守笑道:“周同学写出了《死牛诗》。”
石郡守有些疑惑地问道:“周老,不知这《死牛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让您为其奔波?”
周院长听得此话,眼中流露出几分追忆神色,只见他缓缓说道:“这《死牛诗》也算是我的一番私心。今年这一道有关《死牛诗》的试题,是我心血来潮,临时添加到书院入学试中的。我也没想到,这心血来潮的一次,却是让我这多年来的夙愿,有了分实现的希望。”
石郡守郑重地拱手回道:“但请周老直言,元庆必尽我所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周院长对此摇了摇头,无奈苦笑道:“元庆呀!之前我就说了,就是过来随便问问你,你要是知道,自然是皆大欢喜;你要是不知道,就这样过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用不到你去赴汤蹈火。”
石郡守听着这话,讪讪地笑了笑,而后拱手回道:“周老,刚才是我激动了,您慢慢说,我慢慢听。”
周院长继续说道:“这《死牛诗》是我认识的一位先生所作,这位先生学究天人,只恨我资质愚钝,与先生分别时,仍未能入先生法眼,不能以先生门下弟子自居,实属生平憾事。写出这道《死牛诗》的试题,便是想看看这九州之上的学子,有什么人,能够有先生的些许风姿。将这样一个可塑之才,收入门下,悉心教导,也算是聊以慰藉了。若是能为大夏培养出一位栋梁之才,也算是老夫为大夏尽的一份绵薄之力了。”
石郡守对此敬佩道:“周老一心念着大夏,实是我辈之楷模。”
周院长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向石郡守开口道:“好了,元庆,我来找你就一件事,你与周同学的师父还有联系吗?知道他住在哪里吗?”
石郡守轻声问道:“周老,您的意思是?”
周院长回道:“我觉得周同学的师父,颇有那位先生的风姿,希望将其引为知己。甚至有可能,周同学的那位师父,便是我一直要找的那位先生。”
石郡守回道:“这是好事呀!若真是如此,可就真的是皆大欢喜了。”
随后,石郡守便是说道:“周老,这位前辈就在城外明泉山住着,您去了,说不准就能碰见了。不过我这几个月也没有去拜访那位前辈,说不定这位前辈去云游了。”
周院长回道:“没事,此去见到最好,没有见到,就当是一次郊游嘛!”
说罢,周院长向石郡守告别道:“元庆,我就不多留了,带远达和崇五一起去见见那位周同学的师父。”
石郡守回道:“周老,这天有些凉了,要不为你准备一辆马车?”
周院长摆了摆手,对着石郡守说道:“不用了,这去见先生,总是要带几分诚意,再说了,我这身子骨,还不至于爬个山就散架了。”
石郡守听了周院长这话,没有说些什么,只是叫来小梅,吩咐她准备些吃食,供周院长等人路上吃。
过了一会儿,周院长带着蔡院长,崇五先生走了出去。一旁跟着一些婢女侍从,手里提着一些包裹。
周院长一行人走着,渐渐远离了纵横交错的街道,街市上的喧闹声,慢慢消失,耳边变得清净了起来。
一行人静静地走着,走到了城门口,守在城门口的官差照例上前询问。郡守府的几个婢女侍从,上前处理。
接着,周院长一行人便顺利地走出了城,期间也没有发生什么事,一切都很平静。出了城,便看不到熙熙攘攘的行人了,放眼望去,是一片片空旷的原野。
在这空旷的原野上,有着几条平坦的驰道,通向四面八方。其中有一条驰道,是直通明泉山的。当初周明来明泉城时,走的也是这条路。
现在,周院长等人沿着这条驰道往明泉山走。一路上有一些人走过,是这城边的乡民。他们也不认识周院长一行人,自顾自地走了过去。偶尔也会在驰道上,出现几辆马车,呼呼地跑了过去。
周院长等人徒步走着,十一月的寒风吹在众人身上。保暖的长袍穿在身上,众人继续走着。
边走,周院长就边和其他人,说着自己与那位先生的事。不知不觉间,众人就一连走了十几里地,全民尚武的好处在这时也是展现了出来。
众人来到明泉山脚下,青石制成的界碑上,上面清晰地刻着三个大字“明泉山”。周院长看着界碑,嘴角边勾起一抹会心的笑意。
周院长老当益壮,率先走上了山道。蔡院长等人跟在后面,不急不缓地走着。
山道上的行人很少,山间更多的是枯败的落叶。周围静悄悄的,忽然是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啼,似乎是周院长一行人的到来,打扰了林间的安静。
周院长走在前面,迎面看见一个光头小和尚,穿着一身干净的白色僧袍,在那里拿着扫把,清扫着山间的落叶。周院长心情不错,笑着对小和尚问道:“小师父,打扰一下,老夫想问一下,这山上住人吗?”
小和尚听着周院长的话,对其双手合十,客气回道:“阿弥陀佛!老施主客气了。这山上除了我们明泉寺的僧人,还有一些山民住在上面。”
周院长也是双手合十,客气地谢道:“谢谢小师父了。”
小和尚双手合十,嘴里回道:“老施主客气了,我继续扫山道了,阿弥陀佛!”说完,小和尚便就拿着扫把,继续扫起山道来。
周院长带着众人一直往山上走。一直走到了山顶的明泉寺。
进入寺庙,周院长也没有去在意这寺庙透露着的阵阵禅意,直接就是找到,明泉寺的住持。
这位明泉寺的住持同周院长一样,一头白发,一脸银须。不同的是,这位住持的眉毛也是白的。
周院长礼貌地双手合十,客气地向住持问道:“师父,我此次前来,是为一事,烦请师父解惑。”
住持伸手做请,嘴里说道:“施主请说。”
周院长说道:“师父,我想知道,这明泉山上,可有一位‘青柏道人’在此地静修。”
住持回道:“阿弥陀佛!施主是问的青柏道长吗?”
周院长回道:“是的,师父。还望师父告知。”
住持面带歉意地回道:“阿弥陀佛!抱歉了施主,青柏道长数月前,就离开明泉山,不知去那里云游了。我等都是在道长走后几天,才是知道的。”
周院长听完住持的话,心中大失所望,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对其问道:“师父,那青柏道长住在哪里,我想去看一看。”
住持回道:“好,我这就让人带施主过去。”说着,这位住持吩咐了一个眉眼清秀的光头小和尚,让他引周院长等人过去。(这个小和尚叫做了空)
随后,了空带着周院长一行人,走出明泉寺。
在周院长一行人走出明泉寺时,正好就碰上了刚才那个扫山道的小和尚,他依旧是手里拿着扫把,身上穿着干净的白色僧袍。
两个小和尚相互见了礼,然后了空对拿着扫把的那个小和尚说道:“了明,我带这几位施主,去看看青柏道长住的地方,你扫完山道,就先回去吧!”
了明回道:“好的,了空师兄。”随后,了明同周院长等人见礼后,也就拿着扫把进寺里了。
了空带着周院长一行人,朝着半山腰的道观走去,那里便是青柏道人与周明曾经住的地方。
山路斗折蛇行,刚才走上的时候,还没有发现。现在往回走,才是发现,这山顶到半山腰,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很快地,了空带着周院长一行人来到了道观。
道观里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些青砖黛瓦,静静地站立在那里。
周院长看着这些青砖黛瓦,走上前,轻抚过去,眼中透着几分遗憾的神色。
在这道观里待了一会儿,蔡院长提议道:“周老,我们坐下来吃点东西吧!”
周院长听后说道:“也好,吃点东西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