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先生经常去图书室,路过奉献箱,也会投点钱,但不多。
后来找冯菲菲结账,她是总干事,在办公区他看到了奉献箱,也投入一些。他很清楚,捐的乐意的人,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益处。
郭子旭当上了校长,他的称呼后面被人尊敬地加上“校长”两个字,颇为得意,嘴上说不要不要,心里巴不得喊这称谓。
姚凤鸣被人称为秘书长,姓没带上,这个说法没毛病,称呼不带长,说话都不响,她身为秘书长,比以前更谨慎,要写的东西越来越多,一般都是她亲自捉笔,实在忙不过来,就安排其他秘书,或者其他写作能力强的老师代写,只要写,她都给表扬,并认真斟酌修改,有的作者看走眼,写出来的东西没法看,也没法改,只有放弃重写。
她也找过她的学生罗马先生,他现在很有名,请他写,他也一定写,因为是老师请的,老师的面子要给够,尊重老师,这是应该做的,这就挤占了他的时间,他不埋怨,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
罗马先生发现在办公区多了爱心箱,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可能新校长的新举措,实际是姚凤鸣的建议。主要是方便捐款,有爱心的人,走到哪里都要献爱心。
姚凤鸣当选为总秘书长,她和郭校长的合作还在继续,因为她还是愿意写点东西的,郭校长没想到在这个时代,文字的作用竟然这么强大,他非常开心,不怎么费力就拿下总干事,然后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校长,这些好事,都源自能写出好文章。这些是他最得意的。只有姚凤鸣知道,并亲自来写,其他秘书都不知道,也不会让其他秘书知道,仅限于两个人知道,合作继续进行,姚凤鸣继续得稿费,郭子旭继续出资金支持。
郭子旭的钱越来越多,因为当了校长,名气也越来越大,他还是十分冷静,理智地处理一些事,不会随便投资,或者随便相信。和人打交道,他表面上嘻嘻哈哈,实际心里明镜儿似的,非常清楚,只是看破看透,就是不说破也不说透。
办公区的走廊里阳光充足,窗户很大,光线毫无阻碍进入室内,当人走过去,就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果遇到阴天没太阳,也比室内的光线要好的多。
办公区内飘着清香,像是香水,又像是白色花开花的花香,给办公区增添了一些温馨美好的气氛。有的人带着气来办事,这些绿色的植物和清香的花朵,可以让人心情好起来。自从姚凤鸣当上秘书长之后,她的心情一直不错,被冯菲菲弄走,然后修炼,不断进步,最后来一个王者归来。
走廊比较以前,看起来干净得多,有清洁工来做卫生,可能方法不对,总是觉得怪怪的,清洁工只管地上,墙裙不管,姚凤鸣来了之后,每天都要将墙裙擦一擦,看起来一尘不染。
以前人从走廊走过,就走过,没有什么特别的,现在走过去,墙壁上竟然有很清晰的人影。看来不像一个人在走,而是两个。
后来,姚凤鸣去学习回来,风闻冯菲菲写了好的工作总结,好奇心害死人,让她觉得意外,就想拿过来读一读,但是又不好意思找冯菲菲,她心里的坎儿还是没跨过去,被冯菲菲冤枉,等于有五年时间在清冷的图书室里坐冷板凳,这个罪真受罪,这个仇要是搁别人身上早就要报,唯独姚凤鸣下不了手,还是采取了原谅的态度。
姚凤鸣不计较谁写的总结,她希望找到写总结的人,凭她的直觉,她认定这是一篇代笔之作,因她研究了语法和用语习惯,以及出现的高频词。这些都不是冯菲菲的风格,不符合她的日常习惯,冯菲菲很少写报告,特别是总结,不可能一气呵成,滴水不漏,她觉得冯菲菲肯定找了枪手,找到枪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找到,就会消除后顾之忧,如果没找到,冯菲菲遇到要写文章的时候,还会去找这个人,也就是枪手。时间一长,容易露馅。
她在怀疑,但没有证据。不过,她有耐心,证据会来,她很清楚,专门去找的,还找不到,不想找的,自己会送上门。
这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明白这个道理,心里有一个想法,总有一天会实现。需要的是时间,需要忍耐,或者需要耐心,有的时候需要付出,才有回报。也许有一千种期待,只能实现一种。
姚凤鸣很清楚,找到这个人,等于找到了一个人才。人才难得,如果能把人才挖过来,又是一个得力助手,那么,这么多要写的东西,就有人来操作了。
当然,首先要确定这个的存在,并在可以寻找的空间范围内。如果没有,就无法查找。
姚凤鸣凭着她的敏感,知道这个人的存在。
从清北大学写作培训研修班回来,她就开始积极想办法在学校开始运作培训活动。
她给校长提议说:“现在的作者太少,有才华的更少,勤奋的也不多,急需要培养一批作者,请郭校长考虑。”
“这个,这个,哦,对了,我想起来了,有一个人以前提过,需要培养一批作者的,我忘了叫什么名字,哦,对了,我这里有一本通讯录,我看上面有没有。”郭子旭说。
他一边说,一边拉开抽屉,找到了通讯录,哗哗哗地翻开,动作之快,准,让人想不到。
不一会儿,他就找到了,说:“就是安德鲁先生,对,就是他,来自港岛一家机构的负责人,是一家报纸的总编辑,退休了。他成立了一家基金会。专门用来帮助作者的,像这样的培训,他已经提过,如果需要资助,他肯定会解囊相助。培训费用,还有一些奖品,他都能提供。”
“不错,还有这样的机构。我真是开了眼界。现在有了钱,有了场地,就是需要人,需要培训老师,还有参加培训的学生。”姚凤鸣说。
“培训老师,我看你就最合适。学生嘛,可以找一找,你看要遴选哪些人参加?”郭校长问。
“培训老师我来找,参加培训的学员就交给别人吧。”姚凤鸣说。
“嗯嗯,我也这样想,你看交给谁好呢?”
“这事最好和头儿说说,有的人恐怕你叫不动。”姚凤鸣说。
“说的是,我明白了。谢谢提醒。”郭校长说。
“这事就这样吧,我去准备。郭校长,资金和场地还有参加培训的学员可都交给您了。不要耽误了。”姚凤鸣说。
“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任务。”郭子旭说。
“呵呵,校长真幽默,您是校长,我咋能给您布置任务呢?”姚凤鸣说。
“你的建议很好,我就把这当成任务去完成。”郭子旭说。
“好,希望第一次办培训一举成功,如果成功,还可以继续办。”姚凤鸣说。
“一定成功!秘书长很牛叉,你办事,我放一百个心。”郭子旭说。
“过奖过奖,我做事的原则是,受人之托,做到尽善尽美,不留遗憾,能力有限,敬请谅解。”姚凤鸣说。
“很好,很好,现在就是缺少这样的人,又有才,又有德,德才兼备,世间罕有。”郭子旭说。
“过奖过奖。我去忙了。”姚凤鸣说完,转身离开,留下一阵风。
自从她当上秘书长,工作繁多,走路都快,不然,就要延迟交作业了。
姚凤鸣一走,郭子旭就开始忙碌,和安德鲁取得联系。
“安德鲁先生吗?您好!”
“是我,请问您是……?”电话那头问道。
“哦,我是郭子旭啊!”
“哦,郭子旭啊,我知道,我知道,你现在还是总干事吗?”
“不是。”
“咋了,下来了?”
“哎,说来话长。”
“那,暂时就别说了,我晚点过来,我们见面再详谈好不好?”
“好!”
“找有啥事?”
“谈谈合作的事。”
“什么合作的事?”
“就是您以前不是要培养写作人才吗?就是写作通讯培训班。”
“哦,我知道,怎么样?有这个计划了?校长同意了吗?”
“是的,有这个计划,校长同意了。”
“那太好了,没想到那个老家伙总算开窍了。写作人才奇缺,无法记录时代记录历史,这个老家伙总是故意拖延,生怕出事,要知道,不弄清楚永远被动。你倒好,将这个计划启动,看样子,你是很有眼光的。”安德鲁说。
“你说穆校长他不同意?”
“这个你是清楚的。”
“我忘了。”
“当然,你不是负责人,完全没必要操心,也就没印象,这是正常的。如果你不在那个位置,操心那个位置的事,就麻烦了。可以理解,可以理解。”安德鲁说。
“安先生,我邀请您来,支持学校的培训工作。争取合作,第一次成功,第二次但三次就好办了啦。”
“我说小郭啊,请原谅我,冒昧地这样称呼,你以前还是总干事,现在下来了,我呢,也就不说啥了,你这么热情,是不是得到了他的授权,如果他没让你弄,你偏要弄,恐怕吃力不讨好。他是不支持的,甚至是反对的,你在瞎操心,弄半天最后不让弄,不是全瞎了吗?”
“这个我知道,我既然请您,就有一定的把握,没把握的事我不干。有把握的,我才去干。您就瞧好吧!我办事,您不要担心,一定成功。”郭子旭说,电话里说,不看对方的脸,也就不担心什么,总之,这个就是一种默契,安德鲁很看好郭子旭,但是对职场上的事,他也把握不准,特别是现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对未来更是扑朔迷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那好,抽空我来一趟,刚好,我还要去襄阳去看看诸葛先生耕读的地方,看看到底是什么让诸葛孔明的大名名扬天下的。”安德鲁说。
“这个,有很多种的说法,如果您来了,我给您详细介绍,再说,襄阳距离江城不远,现在交通发达,很快就能有一个往返。”郭子旭说。
“我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我到了江城后,先和你见面。那个穆老头,就不见他了,见了他也没用。你发表的文章我也看到了,非常细腻,看不出来,你是张飞穿绣花针。”
“这个咋说?”
“粗中有细。”
“哈哈哈,谢谢!”
“这是你的特点,你表面上嘻嘻哈哈,心里有数,表面粗糙,是纯爷们儿,心思却细腻,值得学习。我不说废话了。等见了面再说。”
安德鲁说完,郭子旭等他挂了电话,他才挂。
这是基本礼貌,安德鲁很在意这个。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个,礼仪之邦,要求的就是这个。
安德鲁很喜欢江城,这个城市在中间位置,到哪里都方便,交通发达。关键是很少有地震等自然灾害,四季分明,春华秋实,人也爱憎分明。
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不少,经过这个地方的也不少,名声在外,实际到了这里,发现自己的渺小,这座城市,让人感到自己就像一粒灰尘,或者是一片树叶,微不足道。
有的树叶却自以为是,感到自己的心能装下天下,这个人和疯子差不多,可是疯子横行的地方,正常的就成为疯子。
在安排妥当这件事后,安德鲁果然订好了机票,从港岛起飞,看地图上的距离和地名,就看到了襄阳。这座令人向往的城市,不是说铁打的襄阳拒绝投降元军,单说诸葛孔明,被刘关张三顾茅庐,就是一段佳话。这样的地方,这样的人,让人感兴趣。
特别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襄阳,诸葛亮,成为一个符号,当提到襄阳,就想到诸葛先生,当提到孔明,包括孔明灯,就想到了襄阳,襄阳和诸葛亮之间像是画上了等号。
安德鲁对历史感兴趣,因为金庸写到的小说,很多故事都发生在襄阳,后来襄阳市就把形象大使的桂冠给了金庸先生,金庸成为推广襄阳的又一支大军,增添了力量,提升了襄阳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