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一百八十六章 善后,荆南节度使

作者:从南游 字数:4270 更新:2023-01-30 06:27:03

郡城既下,后续统一永山全郡也就水到渠成了,没有哪家大户在这个时候还不识相。

最主要的是由于赵家气运反噬,与之相近的家族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牵连,这时还真就没一个家族敢跳出来。

李隆大军每至一县,这一县的城门都大开,士族与百姓都是一副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场面。

主要是军事威慑太吓人了,永山郡还从没见过这等大军,甲械之利,人数之多根本提不起任何反抗心理。

当然李隆也不是一味的强硬,而是张弛有度,他派原永山郡尉吕高驰的侄子吕璧实行怀柔之策。

由他去和各县的县令县尉谈话,给他们讲解李隆的政策,原地留任是不会了,需要派去郎陵学习。

愿意学习,接受李隆执政理念的,考核通过保留原有品级,异地任官。

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准许辞官修养,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去学习考核。

至于那个时候还有多少空位,可就说不好了。

吕高驰吕壁都是永山大族吕家出身,虽然如今已经被赵闫夷平,但吕璧的话还是有些可信度的。

派这样一个人来和他们交谈,也算是表明了李隆的诚意,并不是将你们弃之不用。

所以永山的这些郡县高官大都接受了安排,被送往郎陵郡城统一学习考核。

至于空出来的位置,则是由郎陵调任,要么升,要么平级调动。

李隆入永山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文治武功里面的武功已经不用怀疑。

而在眼下的乱世,武功自然是第一位的,有位枭雄说得好,兵强马壮者为王。

加上在李隆攻伐的前夕,赵家集体出事,似遭受天谴,更给李隆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李节度可能是真龙,凡事和真龙作对的都不会有好下场,这种说法在永山大族中十分有市场。

天命在身,还不奉迎,更待何时!

凡是永山有名有姓的家族都出了最优秀的人才,去参加节度府的属官考试,想搏一搏那从龙之臣的机缘。

时间进入兴平七年八月,永山最后一点战火消弭于一处大山中,至此李隆彻底完成永山一统。

没有了外部威胁,李隆开始全力整顿内政,照搬郎陵的施政模式。

郡县主要官员安排到位,下面的那些低品官员甚至文吏,李隆也没放过。

每一城安定,跟在军队后面入城必定是一批郎陵士子,他们都是这两年储备的人才。

其中包括了一些需要解决官身级别的小吏,在这两年的施政中他们表现优秀,被李隆提拔为永山郡的乡级官员。

在郎陵设立的乡一级,在永山一样要设,即使现在永山人口还不丰,但在一片废墟上搭起架子远比以后容易。

永山郡可供耕作的土地不少,治平年以来一直缺乏劳动力去开垦,导致不少田地都荒废了。

有足够的熟地,吃得饱肚子,没人愿意去费心费力,地开出来了结果被官府一言收回,那不是亏大发。

鉴于此,也为了保持士卒的战斗力,李隆决定分田。

正兵和民兵都分,只要参战立功就有田分,一辈子属于士卒,并且可以传承。

这次拿下永山,李隆给全体参战士卒记集体功勋,提升职级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正兵每人分田三亩,辅兵每人一亩。

另有杀敌斩首等功绩的,按功绩大小奖赏田地和银钱,最高的一人在击破赵军东征主力一战中有夺旗之功,得了白银五十两以及二十亩良田。

还有三人立有先登之功,获奖白银二十两及十亩良田,其余有斩首、刺探、潜伏等功绩的士卒都获田不少。

这些可不是集体功分的田,集体功分的都是荒田,无人耕种多年,需要自己去翻耕蓄养田力。

立下先登、斩将夺旗等奇功大功奖的都是赵家的族田,是质量上佳的水田。

发放田契赏钱时,李隆还特意召开了一次赏功大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把田契发到功勋之辈的手中。

当然,只有立奇功大功的士卒才配李隆亲自发奖,其余人都是由什长伍长发下去。

在众人的瞩目下,获得节度使的亲自授奖,这是何等的荣耀,这让底下的众军士无比羡慕,心底暗自下定决心杀敌立功。

很多人在这次赏功大会后有些可惜,因为永山除了前半段有些鏖战,后面都是顺风顺水,少了很多大功可立。

别的枭雄军队都是畏难,畏惧敌军过于强大,可李隆这么几手下来,全军都恨不得多打几次攻坚克难之战,才能多出一些大功名额。

当随军出征的一万辅兵回到郎陵家乡后,十万民兵沸腾了,原来跟着李节度打仗好处这么多。

不仅有赏钱拿,居然还有田分,虽然分在永山,可只要多立几次功,那也是能兑换回来的。

再不济,田多了带着一家老小,去永山当个“地主”过上富足日子不好吗?

古夏以来,土地就是所有夏人最为珍视的东西,种田更是所有夏人刻在骨子里的天赋。

处于夏收时节,夏粮入库是一等一的大事,更何况永山人心也需要沉淀。

所以五万正兵,李隆也没有全留在永山,而是分批轮流回家休息帮助家中务农收粮。

许多立功的士卒被当地县衙乡治知道了,都是由当地的县尉或者巡检亲自送归乡里,惹得诸多乡邻瞩目夸赞。

当兵的荣归故里,不仅光宗耀祖,更带来了实惠的好处,“大头兵”不再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职业。

各县各乡均修建忠烈祠,放在城隍庙土地庙旁边,得神君亲自照看。

凡是有不幸阵亡的将士都列入忠烈祠,享受官府定期祭祀以及万民香火,使其无死后之忧。

烈士遗孀也不用担心,李隆令节度府制定烈士遗孀供养条例,从府库专门拨款,专款专用。

每一户烈士家属都能获得一块烈士门牌以及烈士证明,凡有盗贼地痞敢骚扰贴着烈士门牌的住所,官府必将从重从严处置。

如果逃逸无踪,阳世官府而不能制,城隍祭酒刘土对外放言,将奏请神君派遣神灵治罪,祸及阴福。

至于烈士证明就更好用了,无论是领取每年每月的钱粮补给,还是家中小孩入学都会优先处理。

凭烈士证明报官,而官府不予受理,或者判罚不公者,一经查出就一撸到底。

这么强硬的烈士优待政策,死了儿子丈夫的家庭也不再惶恐甚至怨恨李隆,只觉家中男儿为他卖命值!

在李隆明里暗里的推动下,军人职业成为了香馍馍,就连以前需要村长强制挑人的民兵也被人抢破了头要当。

整个郎陵永山掀起一股从军为荣的风潮,街面上乡间道里的游侠儿不见了踪影,都去钻研正兵考核项目了。

李节度今岁还要招收正兵五万,可不能把名额让给永山那帮人,说什么也要当个正兵挣一份功劳。

现如今在郎陵,还有哪家男儿能拒绝先登夺旗、勇冠三军、光宗耀祖、功勋之家、荣归故里……

每所小学的夫子都会教学生这几个词,而学生又会向娘亲奶奶等人念叨。

当自家小子瞪大眼睛,望着你说:“爹爹,我们家是功勋之家吗?爹爹,光宗耀祖难不难啊?”

面对这种情况,哪个男儿不想提三尺剑去军中一搏。

那些浪荡的游侠儿,再也顾不上游手好闲,走在路上看到一身玄甲的正兵连头都不敢抬,生怕是幼时的玩伴。

鼓动军事建设的同时,李隆也没忘记抓教育,在郎陵大户的“支持”下,他们的族学私塾都被改为公学。

也就是李隆规划教育中的小学,这些大族家中的夫子被重金聘请至乡治小学,为乡治学童启蒙。

他没有弄什么义务教育,还要对外扩张打天下,现在还没那个财力实现这种全免教育。

李隆只是定下了一个家中有学童上小学,减免一半赋税的政策。

即使这样仍然不会改变大部分乡民的观念,但总会给一个穷人家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今李隆治下没那么多苛捐杂税,正常家庭除了缴纳当年赋税之外,只要稍微节省一点便能供出一个脱产学童。

毕竟有陈尧的照拂,郎陵连续大丰,家家户户有存粮,如此要是还短见不知重视教育,那只能继续穷第二代。

等李隆平定天下,义务教育普及强制入学时,一切都晚了,你的邻居已经领先一大步。

小学之后是县学,成绩合格小学毕业的学子可以进入县学读书,县学毕业相当于获得秀才身份,可以直接参加节度府属官考试。

当然县学的毕业要求就难上很多了,没有学年限制,什么时候考过了毕业考试才许毕业。

县学的毕业考试同样由官府监考,考不过就一辈子读县学,钱粮自费。

成绩优异者,目前也不说升什么郡学了,以后应该会有,但现在没有。

要么去节度府参加考试再做官,要么直接由县衙分配,毕业成绩好的分的地方好,成绩差的分的差。

县学毕业学子一般的学问已经合格,只要再观政实习一段时间,当个文吏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也能帮李隆快速积累基层人才,以后扩张快起来,他们都是李隆体制的坚实根基。

时间就这样在李隆的内政治理中流逝,他对永山的统治也逐渐稳固。

他不是没想过攻占桂阳,但现在的桂阳着实是个烂摊子,特别是桂南,被黄虎和彭庆的几番蹂躏打成荒地。

眼下桂阳虽然是夏收,可饿殍遍地,全靠官府赈济。

田里没种粮,你要老百姓吃什么,黄虎正为之头疼,李隆也暂时还不想接手。

为了寻条出路,黄虎不得已举兵攻打湘郡孙奇水,这位治下还有不少粮食。

在扎实根基期间,李隆给牧伯姬允上书,告知自己夺取永山的无奈。

实在是赵家父子惹来天怒暴毙,永山动荡,匪徒四起,郡民几次三番邀请,他这才入主永山安民。

李隆还详细列举了赵家私自出兵攻打邻郡,扣留赋税,自设刑狱等等罪过。

总之他是吊民伐罪,乃是义师,请牧伯代为向朝廷解释,并承认他对永山的统治。

随同书信过去的,还有李隆奉上的一些黄金及珍宝书画,道路被叛贼黄虎阻塞,无法输送夏税请朝廷体谅。

李隆自认为不算太过分,起码是给朝廷给他州牧留了面子,比如今天下很多军阀的做法文明多了。

那徐州牧杨敬,在州郡征讨异己,根本不管是不是忠于朝廷,只要是不忠于他的,都出动大军占领。

如此赤裸裸的野心,不给朝廷留丝毫体面,可朝廷屁都没放一个。

再有荆南黄虎这位明着造反,早早地举反旗的大叛贼,对比之下姬允对李隆的包容确实大多了。

但他也不可能真听李隆的,向朝廷请封,把永山也封在郎陵节度使的范围内。

然而,马上朝廷就打他的脸,不用他请,圣旨到了。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

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兹特授尔为荆南节度使,锡之敕命于戏,威振……。”

看到这封圣旨时,不仅李隆懵了,知道这封圣旨内容的姬允也懵了。

怎么朝廷这般“乱命”,荆南荆北节度使都有了,还要他这个军政一体的州牧干什么。

最关键的朝廷也给同在荆南的黄虎发了一封同样的,也是荆南节度使,这是诏安?

那也没必要这么大方,直接封一个荆南。

难道是想李隆和黄虎因为这个名分争起来,然后朝廷坐收渔利?

真相究竟如何,不是地方上的他们这些军阀能知晓,关键还是镐京那边发生了什么。

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朝廷的圣旨满天飞,全皇城的太监都派出去充当天使。

整个大虞,旬月之间多出了数十节度使,以及几位实封侯伯。

直到兴平七年九月,镐京昭告天下一则消息传来,各地诸侯这才了然。

丞相,燕国公应鸿羽,在获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三项特权后,被皇帝封为秦王。

大虞开国以来,第一位异姓王诞生,还是一字亲王。

如此,这位秦王接下来又要做什么?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0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