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生命更贵重!特别是在那黑暗的封建时期,要想活得长久、活得大富大贵、有所作为,眼光就必须放得长远。(.in.).
刘涣深知,许多时候,人不能太聪明,更不能太糊涂。从来没有神坛上的人,从来没有完美的人,因为人只有不停地犯错,不停地改正,才算是一个人。
他涣哥儿也是人,可不是神,更不是妖孽。他要给赵昚一个全新的、平凡的、真实的人的印象。只有如此,以后才有前途,才有发展的空间,官家也才不会时不时地猜忌你,也才会认为你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有了进步和修整的空间,有了可以被人利用的地方,你才能在一个君主专治时代的庙堂之中活得长久这便是刘涣为何要拍案而起,惊扰赵昚的原因。
却说赵昚怒哼一声,等监视官收了试卷,当场有人就要安排刘涣等人退下,再请一众官员前来。
却见赵昚挥手道:“不必了,把考桌撤开,召史浩等人觐见,朕就当着尔等学子的面,与满朝重臣一道,选出个状元榜眼和探花出来!说不得今日便在这太乙宫中,了了今年科举一事罢。再有,传御膳房,备宴席,召太子和节度使前去候着,朕自有安排!”
左右得令,一一而行。刘涣却心中期待,听这口气,是要吃御膳呀,不晓得可不可口?
但赵昚这一出,使学子和官员同堂而处,还是极为少见的举动呢。他再清明、再平易敬人、再怎么海纳百川,也不该如此“离经叛道”才是,当场众人不解!
过不多时,史浩等一众等候的官员前来店中,站在中间位置,把刘涣和黄定一伙挤在右后方,是个卑微的所在……
赵昚叫来众人,说明用意。当即二话不说,把赵汝愚等人分作三拨,每一拨先行阅卷,然后选出佼佼者给他看,期间他无序抽查,若有徇私舞弊之人,严惩不贷!
哪晓得史浩却进言道:“陛下。臣有事要禀!”
赵昚皱眉道:“史爱卿,你有何事。但说无妨!”
史浩道:“这是祖宗定制,三年大比,但应殿试文章,都该由陛下亲阅才是,可不得这般草率!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昚不爽道:“爱卿大可放心,凡今日殿试文章,朕自当一一细看,若有赏识不到之处,来时定给应试者补偿!开始吧!”
史浩还想再说。可皇帝且如此承诺,他也只得遵命而从。
要说赵昚这话,说得可没底,甚么叫做“补偿”?若发觉张三的文章写得极好,到头被忽略了,等再次发觉之时,难不成赏赐他一个大官。亦或者黄金白银?关键是,不多时就要选出状元来,还当着所有应试者的面,这事情,不知要多少个时辰才能完成呢?
官员们当场忙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但小心翼翼,连文章上的一点墨迹也不放过……
刘涣等人畏缩在右下首,被官差监视着,不敢乱动。他也看到了赵汝愚的身影,暗道“这‘岳父’又长胖了,看来信州的报社赚了大钱……”
官员们或惊疑、或赞叹、或交头接耳、或鄙夷哀叹、或嗤之以鼻、或奉如至宝,所谓气象万千。姹紫嫣红。
老赵却不急不慢,坐在上首品茶,显得那般淡定,那般无所事事,像个昏君,极度不负责任的昏君!
他用余光悄悄地朝应试者们看去,只见所有人都低着头,一动不动,不敢侧身看官员们,更不敢抬头看他。他发现了刘涣,那小子居然站着微微摇晃,打起瞌睡来。
于此,老赵很不满意,暗骂道:“无礼的家伙,曾听孙儿说起,你打起麻将来整夜都是神采奕奕,而今遇到正事大事,却这般模样。你这竖子,倘若是玉,也只能算是璞玉,不加雕琢,难成大器!哼……”
这般情形不知延续了多长时间,众官员激烈讨论过后,终于选出了以为了不起的文章,放在一堆,至于看不上眼的,平凡的则放在另一堆。
按史浩的禀报,好文章有十七篇,其中出类拔萃的有三篇。至于下乘之作,大都相差无几。
赵昚道:“呈上来!”
奉命之人将试卷搬上案首,他先随意在那一堆所谓平凡的文章当中选出一篇来,定睛一看,题目就是“论叔侄情谊”,半点改动没有,然后粗读一遍,全是君君臣臣、子子父父,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大道理,文采倒还过得去,可惜正如史浩所讲,过于平实了。他面无表情,将此篇文章放归原处。
然后直接拿出百官选出来的好的一类,却看到一个叫做的赵师渊的人写的,从文采词藻上来说,却是不错,与他看的第一篇有天然之别。其赞叹一声,道:“众爱卿果然尽力,诚不欺朕也!”
最后,他看到了三个人的文章,觉得当之无愧地出类拔萃,一篇是黄定写的;一篇是黄艾写的;一篇是刘卞写得,在这三篇当中,又以黄定写的最好,他爱不释手,翻来覆去,反复细看,开口赞道:“此文之厚重与飘逸,字里行间可见天人大道!”
百官也不敢搭话打搅,不晓得他说的是哪个写的?
有人待要进言,却见赵昚一个皱眉,疑问道:“众爱卿可曾读到刘涣写的文章?”
百官闻言,当即你看我,我看你,似乎没人读到。片刻后终于有礼部官员答道:“回皇上,臣读到过的。”
赵昚道:“那鹅湖山的刘涣名声大躁,为何写的文章不在推举之中,你是何意思?难不成你与他有隙?”
那人急道:“臣不敢,臣与刘涣其人素昧平生,只是……只是……只是他那文章不堪入目,便是点题字句已然大逆不道,臣……臣没敢看下去!”
赵昚闻言怒道:“传刘涣!”
有人把瞌睡连天中的刘涣叫过来,他双眼迷蒙地绕到堂前,双腿跪下,叩首道:“草民刘涣叩见圣上!”
赵昚却道:“你这竖子,你说来,你写了甚么文章?所言何事?”
刘涣迷茫道:“回皇上。草民写的便是陛下的策题呀,怎地,陛下没有读到?”
他又是一个疑问,直把赵汝愚气得肺炸,脸都绿了。
赵昚道:“哼!你适才大逆不道之举还未治你的罪呢,且让朕看了你文章再论。若真如百官所讲,不值一提。朕看你是活罪难逃的。”
刘涣道:“草民全听陛下发落!”
赵昚怒哼一声,没再言语。而是换来一个服侍他的人,一阵急找,将刘涣的文章找了出来。那人看到落款“鹅湖山刘涣”几个人,当即抽将开来,可一晃眼尽看到那题目“去你妈的叔侄情谊”,当场一个颤抖,险些摔倒,不敢再偷看,巍巍颤颤地交给赵昚。
赵昚看着跪在地上乖张的刘涣。很是愤怒,接过刘涣试卷,定睛一看,正好看到那几个肮脏的大字再也忍不住了,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骂道:“大胆竖子!来人。将此人拖将出去砍了!罪名为大逆不道,欺君犯上!”
刘涣才一个恍惚,就被来人夹住胳膊,恐慌道:“草民冤枉,草民何罪之有?”
他一个挣扎,使出蛮力。减缓了被拖出去的速度。
赵汝愚一个惊慌,立马上前跪下,急道:“陛下开恩,饶他死罪吧!”
赵昚不理!
史浩也是爱才,当即跪地附言:“陛下息怒,但看此子因何为罪,就算他罪不可赦。念在其一介布衣,便为大宋效了力的份上,饶了不死吧!”
当场有几个人的关系和史浩与赵汝愚极好,也是跪地求饶,帮刘涣说好话。无非讲的甚么殿试开端,杀之不吉利等鬼话……
赵昚长叹一声,道:“哎……也罢也罢,且饶他一命罢,朕再看看……”
众人唏嘘,刘涣又从鬼门关走回来,心跳到了嗓子眼,暗道以后再不敢以小聪明来耍大智慧,他真心晓得错了……
哪知赵昚心底也是一个激动,暗道:“好险好险,差点杀了他……哼!看来这天下学子,满朝文武,能懂朕之心意的,一个没有!还是那鹅湖山的一介布衣,深知吾意呀,哎……甚么‘叔侄情谊’,他们都误解朕了!”
赵昚不言不语,激动的神色渐渐平缓下去,一一细看,每一个字都不放过。他读到了“叔侄”由来,心中悲愤;读到举措之策,暗叹不已。
刘涣的文章,既戳痛了他,又点醒了他……
当场众人不知道怎么了?都一炷香过去了,皇上翻来覆去且看了好多遍了,为何不开金口,他是怎么了?
便在百官急切之时,赵昚忽然很淡定、很寻常地问道:“你‘讲乡村包围城市,武装恢复国土’一策是迟缓之际,当要五年以后方能成功,可是乱说么?”
他这话讲得突然,甚么叫做“乡村包围城市”?不是写的“叔侄情谊”么?
见得刘涣不答话,赵昚骂道:“鹅湖山刘涣,朕问你话,为何不答?”
刘涣这才一个突兀,急道:“回皇上的话,小子曾用数月时间去北边看过了,此计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但稳中求进,必能成功!”
赵昚道:“怪不得了……还有,你‘这军队建设与朝政改革齐驱并驾、经济建设越思想进步不可懈怠’有何说道?要晓得我大宋时事,这般全面,恐有不足呀!”
听得赵昚语气平缓了许多,刘涣也放肆起来,对答如流……
赵昚再道:“你讲热武器的制造,可是陆游呈给朕的木疙瘩。”
刘涣道:“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唯有强我武装,以点带面,练兵练将,大计方成!”
赵昚道:“那特种战法可是未经实践,不知成效如何?”
刘涣道:“若举国训之,一年后,可达到以一敌十之效,若给三五年时间,必成惊天气势!当然,那是在武装平等的情况下!”
赵昚道:“你讲民间经济的自由化、在朝廷指引中的自由化,会不会过于放肆,出现难以把持的局面?”
刘涣道:“朝廷牵头,给予方向,民间自给自足,若有波澜,再由朝廷加以把持改正,当不会出乱子!”
赵昚道:“你又讲教育兴国,但教育不可救国,坏的教育甚至误国。从目前来看,你以为我大宋教育是好是坏?”
刘涣道:“不好不坏,若要进步,可徐徐途之,不得大刀阔斧,否则伤及根本,一事无成!”
赵昚道:“若都依你所言,大宋何时能北上?”
刘涣道:“两年之内可以北上,三年之内可以恢复,草民保守,不敢妄言!”
赵昚道:“这时间尽要三年之久,可连准备阶段算进去?”
刘涣道:“正是!从开始到最后,当在三年左右!”
赵昚与刘涣一问一答,说了许多许多……
期间,除了那一句“大宋北上”听懂以外,其他的全没有听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