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难题
许久后,李世民、魏徵二人才冷静下来,魏徵迫不及待地问道:“此言你从何听来的?”
只是他的声音中,还带着一点震颤。
“是学生心中之疑惑!在学生认知中,孔老夫子不该是那样的人!”李祐一脸谦逊地笑容,乖巧地作揖回答。
他质问道:“敢问先生,此句究竟应该何解?”
“这……”
魏徵呻吟了片刻,与李世民对了一下眼神,有些惭愧地回答,“为师亦暂不知当以何解,待为师有了答案,再为你解答。”
自汉董仲舒之后,历朝历代以儒术治理天下,《论语》作为儒家最高学问,其实解释可不仅仅是学问之事,还关乎这朝廷对天下的态度。
所以,魏徵自然不会擅自做主了!
“好!那学生期待下次节课,先生的答案。”李祐很善解人意,没有继续追问。
魏徵嘴唇动了动,本想拒绝,此事岂是一时半会能有答案的!
不过,当他看到李祐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想着自己已经拒绝过一次了,最终还是没发出声来,点头答应下来,“好!”
“不过,此事暂且不可随便乱说,”
李祐心中笑了起来,“看你,没有答案,还怎么好意思来给我上课!就算你脸皮厚,来了,我就每天问一遍,看你如何面对。”
奸计得逞,他自然是万事好商量,抱拳答应道:“学生知道了。”
“你先退下吧。”
李世民打手一挥,下令道。
等李祐行礼退出大殿,李世民和魏徵对视一眼,脸色慎重起来,问:“玄成认为,二者哪个才是正解?”
“臣不敢妄言!但,燕王所说没错,孔夫子一向推崇有教无类,并非完全言之无物。”
若非如此,也会带了此等的震撼,所以魏徵此事脑子很乱。
“不若,你我去政事堂,与众卿讨论一下。”
李世民提议道,足以见他对此事的重视,魏徵自然不无不可。
政事堂。
当诸公初闻李祐之解,个个目瞪口呆,萧瑀陷入沉思之中,嘴上不停喃喃,“此句竟可作此解!竟可作此解……”
“究竟是何人?敢说此等离经叛道之言!”
如王珪一些上了年纪的,属于顽固派,根本不接受此解,怒气冲冲地骂道。
魏徵并未隐瞒,坦然到处经过,“乃燕王殿下请教之问,老夫一时哑口无言,故回来想看看,诸位有何见解。”
“什么!此解出自燕王!”
一旁出神的萧瑀,闻言立马惊叫出来。
在场之人,和他差不多表情,有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这实在太难以置信了!
是,他们承认李祐有才,但多是在商贾之道或务实的事务上,没想到不学无术的他,学问上竟亦有此等独到的见解!
“诸位爱卿以为该取何解!”李世民坐在一旁问。
王珪站出来说:“自当是燕王错了!难不成乃以往先贤错了不成?”
“可孔夫子提倡有教无类,难道是孔夫子言行不一?”
一时间,政事堂内争吵不休,此事始终没有一个结果。
而李祐这个罪魁祸首,可不管他们吵成一锅粥,他已快马加鞭赶回别院,还急着试验发动机呢,这可是跨越时代的一步。
……
燕王别院。
马周一直守在门口,并非是担心李祐,只是他早已急不可耐,想见识一下人如何造出电来。
“师父你可算回来了,让学生好等!”
马周委屈道,这短短时间,他可谓是度秒如年,师徒二人一边往府内走,马周一边问道:“陛下突然召见师父,可是有什么事。”
“是让我拜魏公为师。”
“什么,魏公成了师父的先生!那岂不是学生的师祖了!哈哈哈,乃学生此生之幸事也!”
历史上有种说法,马周接续魏徵的风骨,可见他对魏徵的推崇。
这可把他激动坏了,一脸雀喜,完全没顾李祐黑着的一张脸。
“陛下此举,可见对师父的重视。”
李祐却似乎不领情,已经彻底死心了,“哈,现在才重视,已经晚了!再说,难说他无报复之心。”
看马周高兴的样子,李祐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恐怕!魏公是不会来上课了。”
“为何?”
说起这个,李祐便忍不住开心起来,并未回答他,只是为他指了一条明路,“哈哈,不过你身为徒孙,可以去府上请教嘛。”
马周还想问,不过师徒二人已来到院中央,面前放着个巨大发动机,几名魁梧的侍卫守在旁边。
李祐自然不会自己动手,至于马周,他比自己还履弱,根本不是干力气活的料。
他的注意力立马被吸引过来,暂时忘了这些杂念。
“师父,快些开始吧!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
马周搓了搓手说,想到即将到了这一幕,激动的手指有点发麻。
其实,李祐也差不多,嗓子有点发干,这可是历史性的一刻!
他清了清嗓子说:“开始!”
两名护卫手握巨大的摇把,开始卖力地摇起来,另一边两个电刷都接有铜线,缠绕在一根铁棒上。
在无电流表、电压表的情况下,他只能凭借涡流现象,以此来验证电流的产生。
李祐在看放铁棒的一端,附身看着,马周自然有样学样,虽不知实在在看什么,也盯着那根铁棒。
只是,第一组人已累的满头大汗,依旧没什么反应,马周不免质疑起来,“师父这当真有电?”
在他的印象里,雷电的出现总伴随着巨大动响。
这也未免太安静了!
“不信,你可以伸手试下。”李祐挪开一点距离,鼓励道。
“学生怎会怀疑师父。”
马周讪讪一笑说,其实他有认真思考过的,最终决定还是算了,雷电乃天神之力的观念,根深蒂固,贸然行事恐有性命之忧。
而且,一看师父的笑容,就不大对劲,他还特意躲开了一些。
……
专注于为科学发电的李祐,并不知道,与此同时,政事堂的架终于抄完了。
最后也没得出一个结果。
没用多久,李祐把魏公给问住了,从而引起朝中诸公争论不休,当真震惊了世人,虽然不知谈话的内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