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衡义正严辞的进谏并没有引起一旁符晓秦的共鸣。虽与周子衡私下里是莫逆之交可对于其“外察”的建议他却认为这并不是一种恰当的处理方法。这不周子衡的话音刚落符晓秦便跟着摇头道:“陛下臣以为外察一事还是应该慎重考虑才行。诚然考察是为了督促官吏清廉称职整顿地方吏制但历史上也不乏主持考察之官员借机党同伐异打击政敌。更有甚者非考察之年行考察之事以达到其清除异己的目的。而今河南事件仅从表面上看是部分地方官吏收受贿赂并与不法商贾勾结徇私舞弊。在未查清事实真相之前若贸然‘外察’很可能会让整个事件更为复杂化。因此此事还请陛下三思而行。”
“符大人你这话算什么意思。什么叫外察会使事件复杂化。地方上生这种事情就该一察到底绝对不能姑息养奸。难道大人是怕外察之后会牵连甚广因而投鼠忌器吗!”周子衡神色一拧反驳道。在他听来符晓秦这完全是在为河南的官员开脱。情急之下他也顾不得私人友情直接就将话给抖落了出来。
面对周子衡咄咄逼人的责问符晓秦只好放缓了口气婉转的解释道:“周大人在下不是说这事不要察而是觉得用外察的手段来处理河南的问题很不妥当。”
“那赶问符大人你认为该如何处理河南官吏贪赃舞弊一案?”周子衡冷哼一声反问道。这次在河南的暗察让周子衡愤怒不已恨不得立刻就从女皇手中接过上方宝剑将那帮贪赃枉法之辈一一铲除。然而同是从河南巡视回来的符晓秦却一直都显得很冷静。周子衡不明白符晓秦在知道真相后如何还能保持那样冷静。于是连带着也对他的这位好友产生一些怀疑。而这些怀疑在此刻仿佛变得更清晰了起来。
“陛下、周大人下官的意思是将河南官吏贪赃舞弊一案交由司法院通过司法途径处理。案子一桩归一桩有证据就起诉察出几人就起诉几人。最好是将这些案子公开审理即能给百官以警视也能给天下百姓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符晓秦一个抱拳进言道。事实上从河南考察回来的他心情一点都不比周子衡轻松到哪儿去。而他也不是没想过“外察”甚至“京察”。但这些念头最终还是被他一一否定了。
因为之前明朝历次京察、外察的经验告诉符晓秦这么做最多仅能起到暂时的威慑作用。而且更多的时候京察与外察给朝廷带来的只能是残酷的党同伐异。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明嘉靖丙辰的那次京察与外察。当时的权臣严嵩就是靠京察和外察将朝堂内外的异己一一铲除干净。而今的中华朝虽没有严嵩之流玩弄权势但同样存在着党派之争加之现在有又了国会之争。很难想像一次自上而下的外察会给中华朝的政局带来多大的冲击。因此在一番苦思冥想之后符晓秦觉得比起外察、京察之类的行政手段还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此事才是最稳妥最公证的选择。
然而符晓秦想法显然不能让周子衡接受。在他听来符晓秦所谓“察出几人就起诉几人”的说法简直就是在隔靴扰痒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于是他当下便不甘示弱的反驳道:“符大人此言差矣。这些贪官污吏就像是地里的蛀虫。若是依照符大人的意思捉一个算一个那未等我们捉完这群蛀虫地里的菜早就被他们吃光了。面对这种情况只有下一剂猛药洒上石灰将地里的蛀虫全都药死这样才能保全菜地。”
“周大人贪官污吏不是蛀虫一药就死他们会躲、会藏、会反咬。朝廷也不是菜地洒完一次药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周大人朝廷现在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让河南省政务恢复清明让河南的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进一步扰乱河南府县的政务。”符晓秦语重心长的强调道。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职责只是察访地方吏制情况。但一想到河南等地的情况他更是为当地百姓的生活揪心。
“符大人怎么能说外察会扰乱地方政务呢。正因为外察扫除了贪官污吏地方吏制清明了自然也就政通人和了不是吗?”周子衡连连摇头反问道。
“周大人你想得太简单啦。如若朝廷贸然下令在河南进行外察河南的官员为应付上头官员的考核势必会挖空心思的展示自己的政绩。甚至为此不惜弄虚作假。到时候苦的还不是底下的老百姓。况且外察是由内阁指派专门部门进行的内部联合考察其资料、证据都不向外公开。官员的留用与裁汰很大一部分得取决与考察他的官员。如此一来势必会在考察期间滋生新的留弊。相比之下由司法院起诉固定的几个嫌疑官员其打击力度看似没有外察来得有力但却比外察来得公开透明。”
“符大人若是不相信内阁的人。外察大可交由廉政司负责。在陛下直接指导下试问谁还敢党同伐异徇私舞弊。”周子衡据以力争道。
两位臣子互不相让的争论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对此孙露在心中亦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在感情上她同周子衡一样对河南所生的事深恶痛绝。但心中的理性告诉她此事还是应该通过司法途径处理。却见她沉吟了一声打断了周、符二人的争论道:“两位卿家所言均有一定的道理。朕看这样吧先将之前调查的材料移交司法部审理。河南那边的情况廉政司也要继续收集证据。此外你们两个再根据自己在河南调查的心得各写一份报告给朕。至于是执行外察还是交由司法部处理待朕再做定夺。”
听女皇下达了总结性的命令周子衡与符晓秦也不好再在女皇面前多做争论。只好暗自在心中盘算回去写一篇详尽的报告能说服女皇陛下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两人当下便一个拱手齐声领命道:“遵命陛下!”
送走了周、符二人已是三更深夜孙露却并没有就此入寝。依旧是独自留在自己的御书房又一直工作到丑时才休息。之所以会这样倒不是因为这些工作必须得在当天完成而是为了应对那时常在深夜中来袭的所带来的失眠。因此往往眼睛还没合多久天就又蒙蒙亮了起来。久而久之她也渐渐养成了半夜工作到丑时白天再补睡一个时辰的习惯。
翌日仅睡了一个时辰左右的孙露在洗淑一番之后照例回到了御书房阅览内阁递呈的最新报告。事实上自从孙露登基之后她便将自己以前执掌诸多权限下放给了内阁。对于内阁上奏的奏章她总是认真回复并且通常都会尊重内阁做出的决定。至于内阁没有上奏的事宜她也很少过问。总之现在的孙露更多时候是以顾问的方式引导内阁而不是以一个独裁者的身份命令内阁。可饶是如此每日从内阁和司法院递交皇帝御批的奏章仍是层出不穷。这时如果当日没有早朝孙露往往会先是粗略地阅览一番然后将比较重要的紧急的折子单独挑出做批示。至于剩余的折子则被留到晚上再行批阅。在处理完这些事宜后再回寝宫补个回笼觉。
不过此刻阅览完奏章的孙露却丝毫没有回去睡回笼觉的念头。却见她脸色铁青地注视着眼前的两份奏章过了好一会儿才以温怒的口吻向外命令道:“来人啊!传朕口谕宣内阁十二部尚书、司法院左、右督御史、礼宾司卿候方域、廉政司专使周子衡、符晓秦即刻入宫!”
难得一次见到女皇脾气的侍从们当下便战战兢兢地将皇帝的口谕一层一层地传了下去。才不一会儿的功夫陈邦彦、沈廷扬、史可法等一干内阁重臣便齐聚英武殿报到了。对于女皇突然传口谕召见自己入宫众人大多显得颇为纳闷。瞅着女皇陛下尚未出席几位内阁尚书不由在底下低声地窃窃私语起来。
“陈相你看陛下今天会有什么要事如此急着召见咱们啊?”最先沉不住气的张煌言偷偷凑上前向陈邦彦探问道。身为6军尚书的他实在是想不出哪儿出事了。然而回答他的却不是陈邦彦而是一旁坐着的外务尚书李启新。却听他便小声地嘀咕道:“莫不是哪儿的官员贪赃枉法了吧。瞧连廉政司的人都来了。”
其实不用李启新提醒众人在进来时目光就已经聚焦在了周、符二人身上。正因为如此大殿中的气氛始终充满着一种尴尬而又不安的气氛。此刻这些身居极品的大臣们不少都在心里一边叨念千万不要是自己的手下闯祸给廉政司逮到了小辫子;一边则在偷偷观察着对面座着的萧云等。不过他们所能看见的除了军务尚书那张招牌式的扑克脸外便再也读不出什么内容来了。与萧云一样陈邦彦、史可法、沈犹龙等几个内阁元老也始终是一副漠然的模样。不过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他们中的某些人也有些座不住了。却见沈犹龙环顾了一番四周之后低声询问道:“哎怎么没见枢秘部陈大人和工务部的方大人呢?不是说召内阁十二部尚书一同入宫的吗?”
“是啊陈大人和方大人一向惜时如金更何况这是皇上亲下的口谕呢。”汤来贺跟着附和道。
“陈大人和方大人此刻该不会正和陛下在一块儿吧?”海军尚书陈奇策随口插了一句道。可正当众人想要进一步探听消息时门外突然响起了侍从洪亮的通报声:“枢秘部尚书陈子龙大人工务部尚书方以智大人礼宾司卿候方域大人到!”
一瞬间大殿内十数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了门外姗姗来迟的三人。此三人之中陈子龙眼中随带着血丝却显得最为神定气闲一进门便客气的向自己的同僚客气的打招呼。方以智看上去最疲倦那通红的眼睛和苍白的面容似乎都在告诉别人他昨天熬了夜。至于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跟在最后头的候方域。无论是品衔还是职位照理说他都没资格参加这种会议。因此当他出现在英武殿时周围立即就响起一阵指点之声。却听沈犹龙当下便冲着对面的史可法玩味地问道:“史大人没想到你手下的小差役也有资格进英武殿啊。”
沈犹龙这话说响不响说轻又不轻恰好传到了候方域耳朵里。此时的他刚想找个位置座下给沈犹龙这么一说真是不知是该坐下来呢还是不坐。见此情形一直没话的史可法便斯条曼理的开口说道:“吾等都是陛下的臣子陛下既召得臣子就坐得。”
有了史可法这话候方域自然是如临大赦。但一想起自己的隐瞒之举他又心虚的低下了头连看都不敢看史可法一眼。而讨了没趣儿的沈犹龙则冷哼了一声将矛头转向了一旁刚坐下的方以智和陈子龙道:“陈大人和方大人昨晚没睡好吗?怎么看上去无精打采的?”
“咳沈大人你是不知道。这几日衙门里事多。这不才办完公务刚想躺下瞌睡一下皇上就来了口谕急召咱们入宫。沈大人你知道出什么事了吗?”陈子龙环顾了下四周反问道。
“陈大人真是辛苦了。谁叫咱们的做臣子的天大的事都要抗着呢。”沈犹龙一边打着哈哈一边暗骂陈子龙是老狐狸。此时的他已料定陈子龙、方以智、候方域三人之间定有什么秘密。或许还与皇上的这次召见有关。可正当他想要试探方以智之时内侍的一声“皇上驾到!”让群臣纷纷起身恭迎圣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一改往常的和蔼可亲女皇今日口气中明显带上了些许的生硬与温怒。而底下的一干大臣也多是察言观色之辈怎能嗅不出其中的异样。一个个自然是静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紧低着脑袋等待聆听女皇陛下的圣训。
眼看底下一片鸦雀无声孙露也不多废话而直接开门见山的向众臣开口道:“今日朕召诸位来是为了一份有关河南的奏章。董夫人你先将那本折子当着众位大人的面念一遍。”
“是陛下。”董小婉从孙露手中恭敬地接过了奏章便开始以她那婉转悠扬的声音向众人娓娓道述一个令人震愕而又辛酸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