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阴谋(三)
蒋德璟、黄景昉对朱震的弹劾并不是在上朝当庭启奏。而是写成了奏章交付文书房(司礼监下属机构,专门负责收集奏章),因为在写奏章是可以洋洋洒洒,罗列出一大堆有关朱震的不明东极、不合法的举止。而随堂启奏,不可能做到这么详细的。
但看在崇祯眼里,却便了味。很明显,便是朱震真有这么多不明动机或者是不合法举止,内阁大学士也只能照会都察院,由都察院查验后启奏。蒋、黄二人辛辛苦苦罗列出这么一大堆证据来,肯定是受了某些人指使了。如此,他便对那位锦衣卫百户的密报深信不疑了。
其实崇祯在接到锦衣卫百户的密报就开始相信了,所以他当着王承恩的面说要在皇城校场接见吴三桂和朱震这个临时的决定。其义就是在警告王承恩,你去把这件事压下去,朕暂时不想动朱震。但是接到蒋、黄二人的奏章后,崇祯便想,王承恩是不是开始和自己离心了,否则这么明显的暗示他都看不出来?
而不出崇祯所料,东厂有关朱震图谋不轨的证据密报在蒋、黄二人的奏章送上来不到半个时辰,便摆上了养心殿的龙案。崇祯拿着这二份奏章一份密报琢磨了半天,决定再给王承恩一次机会。
他把那三份文书放到王承恩面前,生气的说道:“原来朱震有这么多的劣迹,你去过山东,怎么没见你汇报过。”
王承恩见崇祯看着这三份文书大发雷霆,心想自己的计谋奏效,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皇上明鉴,奴婢一到山东,便被朱震软禁了起来。根本就没机会去了解山东的情况,奴婢和朱震的过节,便源于此处。”
崇祯大怒道:“岂有此理,朱震竟然敢软禁朝廷钦差!为何你回来是不向朕禀报。这么说来,这些事你都不知情了?”
王承恩道:“回皇上,奴婢确实不知情!”
崇祯心中暗恨,到现在你还敢跟朕说不知情。看来你真是和朕离心了,有事开始瞒着朕了。哼哼,曹化淳从信王府算起,跟了朕近二十年,朕尚且剥夺了他手中权力。论起资历,你比曹化淳差远了,你以为朕会舍不得动你?表面上,崇祯依然不露声色的说道:“你起来吧,既然此事你不知情,朕便也不怪你了。朱震胆大妄为,只凭他敢软禁朝廷钦差一条,朕便饶不了他。”
王承恩叩谢道:“谢皇上恩典!”
崇祯点头道:“你去把陈演叫来,他和朱震走得很近,朕需要好好提醒他一下。”
王承恩遵旨而去。
再说陈演,在周延儒当政时,他一直都极力巴结王承恩,每次王承恩都把崇祯对事情的态度和一些看法悄悄告诉他,然后第二天,陈演便在朝堂上顺着皇上的意思说事,每每深得崇祯信任,这便是陈演拍马屁的要诀所在了。
但在利益上没有永远的朋友,陈演当上首辅后。王承恩怕重走曹化淳的老路,开始有意无意的疏远了陈演。又害怕陈演势大,威胁到他的地位,便转而支持蒋德璟、吴景昉,打压陈演。只有朝中各势力处于均衡状态,他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体现。
陈演自然也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见王承恩不再给自己透露皇上的态度,便开始另寻出路,先是发现朱震此人不凡,可引为外援。但在宫中却一直未找到另外一个帮自己打探皇上态度的人。
前天,朱震居然派陈杰告诉他:“我已经和内官监掌印杜之轶搭上线了,还有办法搬掉王承恩!”陈演得到消息后即喜又忧,喜的是终于能在宫里找一个帮自己打探皇上态度的人了,忧的是他们要搬掉王承恩,可是王承恩是从信王府跟随皇上的老人,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多年,根深蒂固,又深得皇上信任,能搬得动么?
不过在他仔细看了朱震的计划后,还是决定堵上一把。成功了,在按照朱震原先献给自己的一石三鸟之计,顺利的把自己的人安插入内阁,这个首辅的宝座,起码可以再稳坐上年了。
和杜之轶商量好后,陈演又到大理寺问了一下吴甡案的进展,便在家里等待着杜之轶的消息。等了一天,消息终于传来了,是好消息,皇上开始对王承恩不满了,又重新启用了曹化淳。陈演大喜,马上赶到大理寺,让吴甡录了一份私下里和蒋德璟、吴景昉等勾结成党的口供,又知会了左副都御史施邦耀,让他以都察院的名义弹劾蒋、黄二人。至于王承恩,是内监,自然由杜之轶、曹化淳去对付。
做好这一切,他便安心的等待崇祯召见,凭借这么多年为官的经验,他知道,崇祯若要对蒋、黄二人动手,一定会先知会自己一声,让自己率先发难的。果然不出所料,这天下午,王承恩来到他府邸,宣旨说皇上召见。
陈演心中暗呼,大事成矣。便面上还是恭恭敬敬的招呼这王承恩,如往前般向他打探皇上召见自己是什么事,皇上又是什么态度。王承恩心中也高兴,认为皇上要对朱震动手了,若是能让陈演再参朱震一本,见效更快,便小声的说道:“皇上刚刚得到东厂密报,密报上有许多关于朱震招兵买马、收买民心等不利证据。所以如今正在气头上,首辅大人要小心了。”
陈演暗暗吃惊,东厂是王承恩在掌理,这些密报不用说是王承恩弄出来的。皇上难道相信了?待会说话可真要小心点,先试探一下皇上的口气,看是要动朱震还是动蒋、黄二人。
来到养心殿,陈演三呼万岁后,便小心的站在龙案下放,等待着皇上训示。
崇祯开口问道:“陈爱卿,吴甡一案进展如何?”
陈演一听,皇上先问吴甡案,看来是意在蒋、黄,便答道:“已有进展,但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此案还有牵扯,微臣不敢自作主张,正准备来请示皇上。”
崇祯眼睛一亮,随即便压了下去,面无表情的问道:“还有牵扯?”
陈演道:“正是,这是大理寺卿在审问吴甡时,录取的口供,请皇上过目。”说着,便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奏章,双手递给崇祯。
崇祯接过奏章,粗略看了一眼,怒气便已布满脸上,气势汹汹的说道:“怪不得当初吴甡不肯南下时,蒋德璟和吴景昉老是帮着周旋,吴甡获罪后,有一个劲的帮着求情,没想到这件事他们也牵扯在内!朕最恨人结党营私了,陈爱卿,这件事事关重大,你可要问仔细了。”
陈演叩首道:“微臣回去后,一定亲自去大理寺审理此案!”
这时候,文书房当值的小太监悄悄跑了上来,小心的把几份奏章放到崇祯面前。崇祯打开第一份,是蒋德璟、黄景昉等联合十几位大臣给皇上上的请愿书,说王永吉、马秀等案另有隐情,要求皇上重新派遣钦差大臣,去山东彻底调查此事。崇祯看了心中怒气更盛,这两件事朱震早已上报朝廷,朕也亲自批复,现在又说另有隐情,重新调查,不是要朕自己打自己一个耳光么!蒋德璟真是不识好歹。
崇祯强压住心中怒气,翻开第二本奏章,却是左副督御史施邦耀弹劾蒋德璟、黄景昉结党营私的奏章。他仔细看了一遍,心中暗喜,这个施邦耀倒是挺识趣的,这份奏章来的刚刚好。想着便把奏章合了起来,问陈演道:“你知道这份奏章是谁上的,里面有什么内容么?”
其实,各个部门上疏时,奏章上都有标识的。陈演一眼就看出那份奏章是都察院上的,便已经猜到是自己让施邦耀写的那份了。但陈演自然不能说出来,便故作不知的问道:“微臣能从那奏章的标识猜到是都察院上的,至于是谁上的,微臣不敢擅自猜测。”
崇祯把手中奏章往陈演面上一摔,冷声说道:“那你就好好看看!”
陈演接过奏章,这里面的内容是他和施邦耀协商的很久才写上的,几乎能倒背如流了。但他还是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遍,看完之后,脸上居然挤出几滴冷汗了,也不能不说他功力高深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首说道:“皇上恕罪,微臣身为首辅,没能好好监察百官,臣有罪!”
崇祯冷声说道:“好了,最不在你,朕知道。但身为首辅,你说朕该如何处理此事。”
陈演当然恨不得崇祯杀了蒋、黄二人,但是嘴上却说道:“蒋、黄等人虽有结党,事态却不严重,微臣建议,皇上可让他们自请辞归,即不伤朝廷尊严,有显示皇恩浩荡!”
崇祯不置否可的说道:“那吴甡呢!”
陈演道:“吴甡故延师期,以致楚省失守,朝廷根基震动,该发配充军。其妻妾子女应贬为奴籍!”
崇祯看了陈演一眼,心想难怪陈演要和朱震交好,想来是发现自己手段不够狠辣吧。温体仁、杨嗣昌、周延儒等哪个不是把政敌往死力整的,陈演到充当起老好人来了。
陈演却得意的想到,你们皇帝不都认为不是心狠手辣之辈便难成大事么,像我这种‘宅心仁厚’的人,应该不会对你有威胁吧!否则,你以为我不想他们全都死光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