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七十三章 紫禁黄昏(十二)

作者:面条2008 字数:6912 更新:2023-01-28 08:37:25

枪声再起

刚刚才有所平静下来的紫禁城,忽然之间又陷入一片混乱当中,隐隐约约的还传来一阵叫骂声。听动静似乎是董福祥的心腹,此刻也觉察出乾清宫这边有些不对劲,开始还试图往乾清宫这边冲过来接应,却被江毅成的部下挡住去路,死活不让靠近。董福祥所部虽没有接到董福祥的指令,也弄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这个生死关头,大家伙的脑袋都别在裤腰带上了,见情形不对,说什么也要冲到乾清宫这边,亲眼见到董福祥才罢休,两边一碰撞当即便交上火来。

乾清宫内,依旧还是一片让人窒息的沉默。

这个变化来的太过突然,大殿内的众人即便是想破脑袋,也没有料到在太后这边已经稳稳掌握住大局的时候,会忽然冒出一个江毅成出来,生生的把眼前的局面变成了一盘扑朔迷离的棋局,此刻任谁都是一脸的惊愕,只是用异常复杂的目光望着江毅成,

枪声越来越密集起来,时不时还有几发子弹打在乾清宫的门窗上,发出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

"听到外面的枪声没有?此刻董福祥的大军就在外面,就凭你刚刚那么一点子兵力,老夫倒是要看看你能熬多久?…"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不是董福祥,而是站在人群前面的徐桐,枪声响起的时候,他先是一愣,随即便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一块木板一般,腾的一下大步走到江毅成面前,一连声的冷笑呵斥道。

江毅成抬头看了一眼徐桐,抿紧嘴唇没有说话。徐桐说的倒也不完全没有道理,刚刚在殿外的时候,虽然按照事前自己的布置,让人扣住了董福祥的心腹二团团长李成威,夺取了二团的指挥权,但是陆军第十师的老底子毕竟是跟随董福祥的甘军,此刻他能够控制的也不过是外面的几百个人,整个陆军第十师其实还是掌握在董福祥的手中,此刻能够坚持多久也确实是未可知数。

见江毅成一脸的沉默,徐桐自认是一语切中要害,更加是如连珠炮般的步步紧逼。

"且不说董福祥所部在京城的兵力有一万多人,就是此刻在这紫禁城内,兵力也远大于你,你不过一个微末小臣,也想逆天意而行,把这局面扳转过来?可笑,可笑之极!老夫断定,要不了半个时辰大军就能攻入乾清宫内,到时候老夫倒是要看你束手就擒的样子…"

说罢,徐桐扬声高笑几声,脸上的神情忽然又转化成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望着江毅成徐徐说道。

"不过老夫见你年轻,尚是大有可为的年纪,何必做螳臂挡车的徒劳之举。也罢,只要你命令属下放弃抵抗,遵从太后旨意行事,老夫愿替你一身担之,保你无事,说不得太后也会有恩旨于你,何去何从,年轻人可要拿准了啊!…"

眼见着徐桐说的是口沫飞溅,又是威吓又是抚慰,把官场当中的软硬兼施摆弄的驾轻就熟,站在上面的光绪心头不觉一阵好笑。这个徐桐莫不是话本小说看多了,胆气倒是有些,可这种生死关头,两边都已经没有丝毫退路了,他还想靠动动嘴皮子就扳转局面,真真是个天大的笑话。生死之间,不过放手一搏而已!江毅成如果连这点见识和胆气都没有,又如何能做的出这样天大的事情出来?

江毅成依旧是一脸的肃然,就如同没有听到徐桐的话一般,忽然转头望向董福祥。

"陆军第十师大部分都是大人当年带出来的,大人可知他们为何此刻会背大人而去?…甲午山东战事,大人手握重兵却见死不救,坐看我大清新建陆军第三镇弹尽粮绝,几乎全军覆灭,当兵的吃粮当差,最恨的便是背后捅刀子,大人以此领军如何服众?又如何不让部属感到寒心?…大人,我等既投身行伍,无非是效死疆场为国尽忠,大人也是七尺男儿,当年已经走错了一步,今日难道还要一错再错?属下言尽于此,请大人自决之!"

董福祥怔怔的站在原地,目光茫然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废什么话,整个京城都在掌握之中,最多半个时辰外面的军队就攻了进来,本王倒是要看看你能硬气多久?!"人群当中载勋再也忍不住,一个箭步跨了出来,指着江毅成高声叫嚷道。

载勋身边的奕劻一直没有敢言语,心里却还算清明。此次兵变他并不知道内情,以他的性情即便知道也会躲的干干净净,他这个糊涂王爷其实精明的很。此刻见载勋猛地冲了出去,一伸手想拉住他却没有拉住,不觉在心头叹了口气。

徐桐是个迂腐之人,载勋更加是个二杆子,都到了这个时候还看不清楚情形,就算董福祥所部势大又如何?现在乾清宫都在江毅成的掌控之中,生死一搏的关口,连董福祥都被扣押在手中,真要是逼急了,谁能说这个江毅成会做出什么事情出来…

此刻面对载勋咄咄逼人的叱问,江毅成只是在心头苦笑,他既已走到这一步,便早已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又有什么可惧可退的。当下也不说话,举起右手猛的向身后挥了挥,守在殿外门口的几个士兵忽的一下全涌了进来,明晃晃的刺刀吓的众人连连后退。

江毅成站的笔直,目光炯炯的望着载勋。"不过一死尔,有何惧之!江某斗胆,有劳王爷出去给乱兵带个话,乱兵倘若攻进乾清宫,江某必和各位大人玉石俱焚!"

顷刻间,江毅成身后的士兵一拥而上,拽着载勋便往外拖。载勋挣扎不过,破口大骂道,"好你个江毅成,本王作鬼也不会放过你董福祥!你带的好兵啊,本王瞎了眼居然会相信你"

骂声渐渐远去,大殿内的众人都不是傻子,这个时候还能看不出江毅成的用意?刚刚江毅成那番话说的是慷慨激昂,可听在众人耳朵里面却是分外的胆战心惊。眼前的局面还有什么好说的,打,江毅成肯定是打不过的,但却是摆明了用大殿内的众人当人质,倘若外面的军队真敢攻进来,刚刚拖出去的载勋第一个便会吃枪子,自己这些人的命运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时之间,大殿内一片惊惶茫然。无论是后党一系的官员,还是忠于光绪的大臣,此刻都默然无语的站在大殿中。表面上看,江毅成临阵倒戈,局面已经往光绪这边倾斜过来,可要往深里一想,其实也不尽然。即便江毅成挟持面前这些大臣,可以暂缓外面的攻势,充其量也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没有援兵,江毅成还能坚持多久?更何况江毅成纵有天大的胆子,也未必敢血溅乾清宫,将满堂的后党官员杀个干净。

局面再一次陷入了胶着的态势,只是这一次大殿内刚刚还针锋相对的双方,此刻显然都失去了继续争辩的兴趣,局势扑朔迷离,下一刻究竟是谁血溅乾清宫,谁的人头落地,此刻又有谁能说得清呢?忽然之间,整个乾清宫内一片肃然,众人都有些相对无言的感觉。

不知何时,殿外已是暮色西沉,天边残阳如血,而整个紫禁城内的战斗依然在艰难的拉锯着,尤其是在乾清宫附近,双方都有些杀红了眼,枪声喊杀声起起伏伏响彻天空,听的人心一阵紧似一阵。大清宫廷内的这场政变进行到这个时候,先是董福祥所部的兵变,继而是江毅成的临阵倒戈,再以后是董福祥所部的拼命反扑,局面已经完全脱离了最初的轨道,混沌复杂,更兼着说不出的惊心动魄,此刻不要说大殿内的百官,甚至就连光绪自己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陈卓的大军如果不能及时赶到京城,天黑之后,恐怕就是乾清宫破宫之时,那时候乱兵蜂拥而至,指不定会出什么样的意外?刚刚才夺回来的局面,恐怕转眼就会反转过去,大势崩坏,一切就再难挽回了

正在这个时候,紫禁城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叫喊声,由远及近,像潮水一般汹涌而至。紧接着便是一阵铺天盖地的枪声,声势之大,竟然是压过了此刻乾清宫外双方的交战声。

众人都情不自禁的扭头向殿外望去,天色已然微黑,晦暗的天空下面,远远的可以看见无数密密麻麻的火把,将天边映衬的通红一片。

"董将军,可是你留在京城内的部下驰援紫禁城了?"徐桐眉眼一跳,脸上止不住的惊喜万分。

随着徐桐的话音,后党一系的官员先是一怔,继而都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一个个翘首张望。此刻京城内外,除了董福祥所部还能有哪支军队?倘若董福祥所部能够进入紫禁城控制住局面,眼前僵持的局面顷刻间便又是一番变化,大势未必没有扳转回来的可能。

"小儿辈,还不幡然醒悟更待何时?…"徐桐抚了抚颚下的胡须,望着江毅成朗声笑道。

然而笑声才刚刚落下,外面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便越来越近,刚刚还听不太真切的喧哗叫喊声,此时已经隐约听的分明了。

"陆军第一师奉旨剿灭叛乱,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这声浪由远而近,如滔天巨浪般将整个紫禁城席卷其中。

陆军第一师?陆军第一师明明在山海关,怎么会忽然出现在京城里面?徐桐惊愕的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转头望向董福祥。

而此刻的董福祥早已经呆若木鸡,神情恍惚的站在那里。从刚刚江毅成临阵倒戈,他就似乎一直没有缓过气来,此刻更是如雷击般颓然的站在那里。

陆军第一师!光绪情不自禁的往前跨了一步,整个人都有些微微颤抖,心中又是惊喜又是怀疑。

陈卓的大军终于来了?朕难道听错了?光绪屏住呼吸,直到将陆军第一师这几个字真真切切的听到耳朵里,才猛然间长长的出了口气。

大势已定!陈卓,你这个家伙让朕等的好苦啊!

"皇上使的好手段啊,居然暗中唱了这么一出…"一直沉默不语的慈禧,忽然转头望着光绪,眼神说不出的复杂。

光绪慢慢转过身,目光闪亮,不知道有多少情绪感慨涌动在其中。

"太后眼中看见的只有权术二字,可儿臣心中,看见的却是这天下的大势!太后要训政也罢,要废了儿臣这个皇帝也罢,无非是权力之争,可我大清风雨飘摇积重难返的局面,是今日这番朝局政争能够扭转的了吗?甲午之痛,北洋之恨,是靠着这些死抱着祖制不思进取的大臣,能够一雪前耻的吗?!…治理天下,靠的无非是势与术,孰轻孰重,太后心中自明!"

"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皇上现在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还有什么意思?你的军队不就在外面吗?让他们进来啊,眼前这紫禁城已经是血流成河了,也不多我这个太后。还有这满朝反对你的官员,皇上干脆也一股脑杀个干净,从今往后,就再没有人能碍着你什么事了"

慈禧一连声的冷笑,声音冰冷刺骨,目光闪动处,说不出的哀怨隐痛。

光绪只是摇了摇头,心头一阵莫名的疲惫。一连串的变故与起伏,他是真的累了,也不想再和慈禧做什么口舌之争。

"传朕的旨意,陆军第十师所部官兵,凡放下武器者,一律既往不咎,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光绪转过身,扫了一眼满朝的大臣,肃然说道。

"微臣遵旨!"江毅成凛然领命,大步走出殿外。不过片刻,皇上的旨意便在一连声的高喊中传播了整个紫禁城。

紫禁城内的枪声逐渐稀疏下来,早已经战的筋疲力尽的董福祥所部,又如何是大清最精锐的陆军第一师的对手,陈卓的大军一至,董福祥所部的军心便顿时瓦解,再加上乾清宫内又传出皇上的旨意,一时之间,董福祥所部官兵再也没有抵抗的勇气,纷纷放下武器乞降。

一会儿功夫后,乾清宫外传出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陈卓带着一群军官士兵满头大汗的走了进来,刚一进大殿,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皇上,紫禁城内的局势已被微臣所部控制,此刻京城内外,除城北尚有董福祥所部在负隅顽抗外,其余各处皆已在陆军第一师控制之下,天亮之前,京城可确保恢复平静!…"

说到最后,陈卓抬起头看了一眼光绪,双眼已是微红,声音也有些哽咽。

这个时候,一直被挡在乾清宫外的任福成等侍卫和光绪的贴身太监小德子,也急匆匆的跑了进来,看到光绪平安无事,一个个都情不自禁的送了口大气,一头跪倒在地。

"都起来吧,收拾乱兵,维持京城治安,是眼下的当务之急,陈卓,这件事情朕就交代给你了,务必不能出丝毫意外。"光绪按捺住内心起伏的情绪,淡淡说道。

这个时候,一个身影却忽然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迎着光绪的目光缓缓跪下,声音说不出的憔悴。

"皇上,此次兵变,太后乃是受人蒙蔽,兵变之事实与太后无干,臣李鸿章恳请皇上明察万一,国朝以孝治天下,当慎之!…"

"用不着你李鸿章这个时候假惺惺的说这些话!…"慈禧不等李鸿章把话说完,冷冷的哼了一声。

"兵变之事就是我下的旨意,几十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我这个老太太还有什么担当不了的!李鸿章,你好生陪着你的皇上吧,你可是有功之臣,前程无量啊!…"

这些话几乎就像是刀子一般,句句都是诛心之语,李鸿章身体一颤,眼角不觉闪出一丝泪光。

"臣李鸿章愿一死挡在皇上身前,此刻也愿一死挡在太后身前!我大清不能没有皇上,也不能没有太后!…"

一言已罢,李鸿章老泪纵横,跪伏在地上。

光绪看了看慈禧,又看了看李鸿章,心中默然的叹了口气。李鸿章的话他如何听不明白,这里面不只有对慈禧的情份,也有对国事的权衡。可慈禧未必懂得他的这份忠心啊!

"来人,太后累了,送太后回颐和园吧!"沉默片刻,光绪摆了摆手。

慈禧缓缓的站起身来,看了一眼乾清宫,身体猛地一阵摇晃,一旁的李莲英赶忙上前扶住慈禧。这时候,小德子已经乖觉的小步上前,伸手挡开李莲英,低眉顺眼的说道。

"太后,还是让奴才服侍你回园子吧"

一丝怒气顿时涌上慈禧脸颊,抬手便给了小德子一个耳光。这还有什么不明白,这场兵变过后,自己身边恐怕从此就少了李莲英这个人了。

"皇上,我这个老太太在园子里等着你的旨意!…"慈禧冷笑一声,也不要谁搀扶,缓步向殿外走去。

"太后"慈禧身后,后党一系的官员全都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太后,都是臣愚蠢之极,害了太后啊!陈卓大军这么快就能回京,分明是早就在京城附近。人家是设下了一个套,眼睁睁看着咱们钻进去,太后啊,老臣万死不能辞其罪啊!…"人声喧哗中,孙毓汶满脸是泪,说不出的悔恨哀痛。

慈禧却如同没有听到一般,头也不回,一步一步走出乾清宫,在陆军第一师的护送下,消失在殿外的苍茫夜色中。

"有什么可哭的!输了就是输了,大不了一死!皇上,毒酒还是白绫,老臣都恭候着!"徐桐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狠狠的看了一眼光绪,一甩衣袖大步向殿外走去。

老远,依然听见徐桐仰天高呼,"煌煌大清,何为天下?天下百姓恨洋人入骨,天下士子视新学如猛兽,天下百官闻新政而变色,这天下,还是天下人的天下吗?!可笑!可悲!…"

光绪二十二年秋,震惊朝野的兵变在陈卓大军回师当晚,被迅速而彻底的平息下来。随之而来的便是朝局当中的一场大清洗,孙毓汶、徐桐、载勋、董福祥等谋划兵变的首要官员,总计一十五人皆被赐死。牵涉其中的后党一系官员或罢官去职,或索拿问罪,总计不下四百余人。

不仅如此,军机领班大臣奕劻虽未牵涉其中,但也以兼管步兵统领衙门不力,被免去本兼一应差事。其余后党一系官员,但凡是在六部衙门重要位置的,皆被调换外放。后党一系原本在朝堂当中维持的局面,在这一连番的雷霆重击之下,顷刻间荡然无存。

这些都是意料当中的事情,皇上要借此重新洗牌,任用推行新政的官员,此刻朝野上下都看的再明白不过了,也没有谁敢在这样的风暴之下妄加议论。唯一让人感到一丝意外的是,此次皇上连番动作,却是丝毫也没有触及太后。朝廷明发天下的旨意中,只是提到一句太后受孙毓汶、徐桐等人挟持,便再无下文。

太后依然还是呆在园子里面看戏听曲,只是这天下,或许真的变成皇上自己的天下了…

面条又回来了,让大家久等了,面条鞠躬致歉。

首先还是汇报一下此次上海之行吧,先去的苏州,专门抽空去听了苏州评弹,吴侬软语,真的是很不错的。河畔清风,小桥明月,苏州是一个让人很容易触景生情的地方…

然后去了上海,非常的忙碌,中间去了趟世博,但是进去半个小时就出来了,天气太热,人太多,难怪有人说,恨一个人,就让他去世博,劝大家不要在这个季节去,真的很恼火。

住的地方就在距离外滩很近的广东路,晚上去看外滩的夜间,那些殖民时代的建筑依旧华丽,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这个包含着鲜明殖民时代气息的城市,历经晚清以来的种种风云变幻,一百多年过去了,那些曾经坚持过的理想和热血早就消失无踪,这个城市却不见沧桑。

或许这就是历史吧,无论曾经多么坚持的东西,最后都会消失,没有什么对或者错,真理或者谬误,都会在黄浦江的潮水中寂静无声。

我这个观点也许就是个错误,不过我只是给大家汇报一下思想,相信大家不会砸砖的,因为我看起来是非常诚恳的不是?

最后,拉拉票,要要打赏什么的,希望大家给我增加点动力,我真的想很好的写下去,下一章节将是革命党人,我很期待,这是别人没有写过的,我想试试,如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