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四十五章 万里悲秋(二)

作者:面条2008 字数:5922 更新:2023-01-28 08:36:31

"皇上,今日上午收到军情处上海司发回的密电,顾思渝从天津登船,已于昨日下午回到上海顾家。"东暖阁内,郝冷依旧如平日般沉默的站在光绪身边说道。

光绪正在折子上面加注御批,听到郝冷的话,一时有些迟疑,提着朱笔犹豫了片刻,缓缓合起手中的折子,抬起头望着宫殿外面飞檐背后的天空,半响过后才自失一笑,摇了摇头。

顾思渝倒是提过几次,想要留在京城里面,像她这样年纪的女孩子,大约是真的对上海租界里面那幢小洋楼感到厌倦了,每日社交场合烦闷的应酬来往,哪里比得上北地辽阔高远的风光,满眼里都是新鲜好奇的事物。再加上她又在国外呆了那么长时间,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巴不得一个人留在京城里面没有人约束。

她请光绪帮忙,倒不是知道了光绪的真实身份,否则她就算是胆子再大,也不至于和皇上开玩笑吧。她只是从平常的蛛丝马迹中猜测到,光绪可能是皇上身边权力很大的亲信军官,所以才缠着光绪出面帮她想想办法。

让顾思渝留在京城中,对光绪而言倒没有太大的困难,以他皇上的身份,只要他一个眼色,自然会有人把事情办的滴水不漏。不过京城这个是非漩涡圈,明里暗里各种势力纠缠在一起,着实让光绪也不能不有所顾忌。月儿就是前车之鉴,真要是有人打上了顾思渝的主意,纵然不至于出什么意外,那也是光绪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思来想去,光绪还是决定让顾思渝先回上海,另外让林启兆给津门的袁世凯打了声招呼。袁世凯正在津门创办大清第一所女子学堂,说起来取消女人缠足和创办女子学堂,这还是慈禧当初提起来的,这次借着新政光绪便一块都办了起来。

由袁世凯的北洋出面给顾思渝下一份聘书,延聘顾思渝到津门的女子学堂授课,也算是成全了顾思渝的一个心愿。这样一来既远离了京城的朝局政治,加之津门离京城又不太远,想见面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以袁世凯的精明,自然不会让顾思渝在津门出什么事情的,光绪多少也可以放心下来。

"上海那边专门安排了一组人手,负责顾思渝的安全,皇上请放心。"见光绪一直沉默不语,一向并不愿多说话的郝冷忍不住又开口道。

"这些事情你做主就可以了,"光绪摆了摆手,不想在这个问题上面让郝冷产生什么别的想法,动用军情处来办这样的事情,光绪自然有自己的意思,不过现在他并不想说明。

"广东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谭仲麟那里一直都没有折子过来,你们军情处这边可有什么消息?"光绪看了一眼郝冷,目光炯炯的问道。

"微臣也是刚刚得到消息,正准备向皇上回禀…"郝冷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份电报抄件递给光绪说道。

"两广总督谭仲麟接到皇上的密旨后,已经在日前查抄了革命党人设立在广州城内咸虾栏张公馆,以及底圣教书楼後礼堂的总部,按照皇上的意思,军情处广州司的人员提前通知了这些革命党人撤离,两广总督府除了抓到几个工人仆役外,并有抓获到革命党人。现这些革命党人大部分撤离到了香港,微臣已经安排有相关人员进行监控。"

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啊!光绪在心中苦笑了一下,脸上的神情依然是冷若冰霜。

"告诉你的人盯紧一点就是了,只有不是闹出太大的动静出来,你们军情处都不要去管,让两广总督府出面,把他们驱逐到香港就行了,以后再说吧。"

提到这件事情,郝冷心中也是有些狐疑,不明白皇上究竟是怎样一个意图。一方面派人严加监视这些革命党人,一方面又让军情处暗中通风报信,最初郝冷以为皇上此举不过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意思,可是今日听皇上的话,似乎并不是这样,隐隐的还有些忌惮的意思在里面。

"以微臣看来,这些人势单力薄,就那么一点人手根本就不能成什么气候,不过是些乱党而已。皇上不必担忧,只要皇上一道旨意,微臣有足够的把握将他们一网打尽。"郝冷试探着问了一句。

"你懂什么?"光绪冷冷的哼了一声,却是一句多话也没有说,只是埋头仔细的看着郝冷递过来的电报。正在此时,今日在养心殿值守的太监小恭子匆匆忙忙的一路小跑走了进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

"启禀皇上,康有为和谭嗣同在外面递牌子求见。"

"求见就求见,你慌张什么?"光绪抬头他看了小恭子一眼,呵斥道。

"回皇上的话,康有为和谭嗣同原本都候在殿外,奴才准备着等郝大人觐见完事后才让他们进来,可是刚才一会儿功夫,他们两人不知道为什么争执了起来,奴才又不敢上前去劝,所以…"

康有为和谭嗣同争执起来?光绪也有些不明究里,想了想对郝冷说道,"你先下去,广州那边没有朕的旨意不要动,要紧的还是日本人,告诉林轶,适当的时候,陈斌那条线可以用用了。京城里面也要多花点心思,朕怎么觉着京城里面的气味不大对劲啊?"

"微臣明白,回去后微臣立即去办。"郝冷点了点头,随即跪安退下。

不多一会儿功夫,康有为和谭嗣同两人便前脚跟着后脚走进了东暖阁内,两人都是涨红着脸,显见的刚刚的争执都动了意气。

见两人跪在下面,光绪刚准备开口询问,没料到谭嗣同忽然昂起头大声说道,"皇上,微臣有话要说!微臣要弹劾康有为!"

光绪一愣,望着谭嗣同那副怒气冲冲的样子,也很有些莫名奇妙。以康有为和谭嗣同两人的交情,即便有什么争执,也不至于闹到如此剑拔弩张的地步啊。

"你弹劾康有为何事?"光绪的脸上慢慢沉了下来。

把这两个人留到朝局当中,是有大讲究的。抛开是否施行君主立宪不谈,维新变法中的若干举措对于此时的国家,也都并非全然是纸上谈兵,清末庚子过后的新政,其实走的还不就是维新变法的老路,甚至比戊戌变法那会儿走的还远。可见事与人之间,最关键之处还是如何去施行,怎么去展布。只是今日谭嗣同忽然如此,倒是让光绪很是吃惊,不知道这个书生究竟又会弄出什么名堂出来。

"回皇上的话,微臣弹劾康有为一味迎合圣意,乘时邀宠…"说着,谭嗣同从怀中掏出一份报纸和折子递给光绪说道。

"朝廷与洋人签订条约,微臣深为痛惜,我大清岂可签如此丧权辱国之条约?故微臣写就数篇文章,以为匡正朝廷得失。却不料康有为主持时务报,却将微臣发表于时务报上的文章全部撤换,如此迎合,岂是做臣子之所为?"

光绪拿起那份折子看了几眼,通篇都是痛斥条约的文字,再抬眼看了看谭嗣同目光中激扬之气,心中已经是慢慢明白了所以。

这个谭嗣同拐了弯,原来就是冲着自己这个皇上来的。想到此,光绪冷笑着将折子扔到桌上说道。

"既是朕让康有为主持时务报,发表什么文章,不发表什么文章,他自然做的了这个主,何来邀宠之说啊?…"

谭嗣同不等光绪把话说完,便抗声辩道。"自古言路堵塞,乃朝政之大谬!皇上难道不想听到天下士人的声音吗?条约之弊,不在当前,而在以后。此条约一旦施行,洋人资本必将大举入侵我大清,我大清实业基础本就薄弱,小民生计尤其艰难,长此以往,国家经济必将为洋人所垄断,民何以堪,国何以兴?"

"我大清积弱如此,内忧外患国势艰难,尤其是经济,国库都空的可以跑老鼠了,没有银子,拿什么去振兴国势啊?以你之见,又该当如何振兴啊?"光绪不怒反笑,盯着谭嗣同慢慢说道。

"前次购买兵舰,我大清民间集资就高达800多万两,民间财力实乃大有可为之处!我大清虽然衰弱,但是只要集我大清现有之财力,埋头发展实业,变革经济,徐图为之,眼前的局面未必不可扭转。微臣以为,洋人的资本可以借用,然一味依靠洋人,终将为洋人所制!微臣恳请皇上三思。"

光绪缓缓走到谭嗣同身前,一时竟有些迟疑。

"朕真没有想到你会如此反对…朕来问你,我大清要发展实业,资金、技术、人才、机器设备,这些东西从何而来啊?我大清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洋各国了,仅仅靠我们自己关起门来发展,是永远没有希望的。这就是我大清推行了二十多年的洋务,也办了如许多的实业,却一直裹足不前毫无进展症结所在!

我大清的病根不在肌体上,而在头脑里面。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这些东西不是你们维新变法所竭力反对的吗?不要因为看到我大清给了洋人好处,就激愤不已。凡兴一利必生一弊,做事情总是要有代价的,不打开国门,国人恐怕还一直沉睡不醒。…别人这样说,朕还可以体会,朕只是没有想到你谭嗣同居然也长睡不醒,你难道以为我大清关起门来,洋人就进不来了吗?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都是空文吗?那是教训!"

谭嗣同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急切之下也顾不得什么君臣礼仪,大声说道,"皇上容臣回禀,微臣并非反对打开国门让洋人进来,微臣只是觉得大清不能让出如许多的权益,长此以往,我大清国土上都是洋人的工厂,我大清经济何以立足?何以自强?"

光绪一时也有些烦乱,不要说这个时代的人不理解,就是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刚刚打开国门的时候,也是猜疑反对之声一片,这些都可以理解,只是现在要去说服这些人确实让光绪有些头痛。

"道理是辩不清楚的,你谭嗣同何妨拭目观之!不要小看了我们这个国家的潜力,洋人资本进入确实会有冲击,可是当天下人看到利益的时候,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趋之如骛,做大事不能小家子气,这样也舍不得,那样也不愿意抛开,终究只能是一事无成。"

"微臣还是不明白,"谭嗣同昂着头,目光中半分也不肯退让,眉宇间全是那份书生意气。"皇上回京推行新政以来,微臣所见朝政全无半分新意,官制未改,法度未变,满朝大臣依旧如故,微臣以为,经济之道,只是小术,振兴之本,还在维新变法。皇上所言,微臣不敢苟同。"

光绪再好的耐性,此时说了半天也有些光火了。要是旁人,早就让人叉了出去,只是眼前这个谭嗣同虽然透着些书生气,却不失光明磊落,倒是让光绪有些发作不起来。

"做事情不能光是一个劲的冒进,撞了南墙不回头,这死了也于事无补。要学会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这就是朕今天推行新政的主旨所在,这些话朕以后不会再说了,你不明白可以,朕给你时间去看去想,但是朕绝不允许任何人动摇朕的大计!"

此时一直跪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康有为忽然开口说道,"复生,皇上既已如此说了,你就不必再争了。我扣你的文章,也是不想让满朝守旧大臣以此为柄,动摇皇上的新政大计。"

刚刚神情略微有些缓和下来的谭嗣同,听到康有为此话,顿时激愤之情跃然脸上,振声说道。

"南海所言维新变法是何意啊?不正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没有舆论,何来维新?皇上可以不同意谭嗣同的建言,但是堵塞言路却是施政的大谬。倘若皇上决意如此治国,微臣宁愿辞去差事,绝不做敷衍迎合之辈!"

"放肆!"听到谭嗣同要愤然辞官,光绪顿时按捺不住,猛地一拍桌案大声呵斥道。

此时康有为却是目光一闪,低着头再也不发一言了。

虽然是盛怒之小,但是康有为的这个动作还是落在了光绪眼角里面,心中一动,竟有些莫名的差异,隐约觉着康有为的话似乎不像是劝解,倒像是撩拨一样。只是心中一时也想不明白其中究竟。

"康有为所言不能授人以柄,这就是识大体顾大局!舆论乃喉舌,可是你们首先要弄明白了,是谁的喉舌,是朕的!政治不像你谭嗣同想的那么简单,书生意气,偌大一个国家,喊几句变法就完事了?你要辞去差事,朕不拦你"

说到这里,看着谭嗣同慨然而跪的身影,光绪终究还是有些不忍。想了想放缓语气说道。

"你不想在京城里面也好,朕正准备让刘坤一带着些官员到国外去看看,你就跟着一同去吧,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日新月异,再回来和朕讲你的道理。朕也乏了,你们都跪安吧。"

迟疑了一下,谭嗣同终究没有再争执下去,脸色有些苍白的对光绪叩头退下。

望着康有为和谭嗣同离去的身影,光绪的心忽然有些异样的感觉。

谭嗣同是个直人,多有任侠之气,今日此举倒也没有什么,可是这背后康有为又是何意呢?以康有为的见识,何故把这点子事情闹到自己面前?

光绪对康有为倒也没有什么成见,他用人向来都是择其长而用,毕竟这个时代真正的人才太少了,康有为的学识见解都算的上是人中翘楚,只是野心也存,私心亦有!他今日摆弄出这一出,究竟是何意呢?

当初康有为刚刚进京的时候,奏对之际,对于光绪要他主持创办中外政策研究所,起初也是有些异议,虽未明说,但是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光绪也明白,康有为心中所想的是入值军机,自然不会把一个毫无实权的中外政策研究所放在眼里。康有为绝不能放在军机上面,这是光绪早就想好的成算,而且这个中外政策研究所也绝非康有为想的那么简单,不仅是主持朝野舆论,更是为将来设立资政院打下基础。

考虑到康有为在朝廷购买兵舰上面,凭借一支笔,生生为朝廷募集了800多万两银子,不仅付清了购买兵舰的前期费用,余出来的那部分也刚好缓解了编练新式军队的燃眉之急。有了这样一份功劳,康有为自然有些居功的意思在里面也情有可原,光绪也没有过多的责怪,相反还给了康有为二品顶戴,准允他可以直接入宫觐见,这才算是把康有为安抚下来。

而康有为在这个位置上干的也确实不错,短短半年时间,中外政策研究所便在北洋、两江、湖广、安徽等处设立了分部,联络士绅,鼓动民气,主持舆论,正是大展拳脚的之时,这个时候,他为何和谭嗣同闹起了意气呢?

正在踌躇困惑之际,太监小恭子捧着一个黄色锦盒一路小跑着进来,气喘嘘嘘的说道。

"皇上,朝鲜军报,总参谋部陈卓大人派人急送入宫!…"

最近更新是有点慢,在忙着写毕业论文,年底了事情也特别多,说声抱歉了。只要有时间,熬夜都会更新的,也不敢要什么票票了,希望大家喜欢就好,至少自己觉得质量是有保证的。

我的小说不狗血吗?真的不狗血。甲午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有着非常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不想写成太过yy的东西,那个时代真的很艰难,那个国家也不是说强大就能够强大的,我希望能够让大家读出点不一样的味道出来。

这一卷是终卷,结尾的时候会让大家有不一样的感觉,给我点时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