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四十二章 生如夏花(六)

作者:面条2008 字数:3594 更新:2023-01-28 08:36:26

寂静的午后,阳光无遮无挡的倾斜下来,树荫青石都被灼热的阳光烤得发烫,站在贤良寺内向四周望去,酷热的天气下,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伴随着一片知了的叫声,让人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

自从进入军机后,李鸿章便一直都住在贤良寺内,一来是往常进京都住在这里,方便也习惯了此处的环境,二来也是因为此处清静,多少也可以避开朝局中那些纠缠不清的人事。不过朝局政治,既然已经是躬身入局了,又哪里是能够轻易避得开的?李鸿章此时的心境,也是无奈中惟求一份心安罢了。

今日的贤良寺内,正是晌午暑气正盛的时候,午饭刚过,李鸿章和张佩纶闲聊了几句,本打算小寐片刻养养精神,没曾想孙毓汶却不期而至,大热的天连从人跟班都不带,坐着一顶小轿便来到了贤良寺。

才一进门,还顾不得擦去额头上面的汗水,孙毓汶便一拱手含笑说道,"李中堂好清静啊,如此幽静之处,远离尘嚣,不问世事,倒是让我这个俗不可耐之人羡慕不已哦…"

李鸿章坐在椅子上招了招手,示意下人给孙毓汶拿条毛巾过来,自己拄着拐杖一笑说道,"莱山何苦来挖苦我这个老头子,从来都是清静之处不清静,我倒是真想不问世事,一甩手什么都不管,可不成啊,这人越是想要清静,这清静还就越是躲着你,难啊!"

孙毓汶微微一怔,瞬间便是呵呵笑了起来,他和李鸿章素来交好,此刻在李鸿章面前也没有什么约束顾忌,拿着用井水浸泡过的毛巾擦了把汗,又喝了一口刚沏的茶,才慢悠悠的抬起头望着李鸿章说道。

"李中堂,那日在养心殿东暖阁内,中堂给我使眼色劝阻我不要说话,毓汶这些天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没有琢磨明白中堂的意思,今日不请自来,可是要请中堂解我心中疑惑啊!"

李鸿章淡淡的看了孙毓汶一眼,清瘦的面上略微浮起一丝莫名的意味,他是何其老练深沉之人,如何不明白今日孙毓汶登门造访的目的,请自己解惑是假,来探听虚实倒是真的。说不得还是前脚从太后那里出来,后脚就到了自己这里,左右不过是想从自己嘴里捞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今时今日的处境,就算是李鸿章自己,又如何不是左右为难,一头是皇上,一头是太后,一头是振兴国势的国家大义,一头是几十年倚重信赖的情分,都一股脑乱纷纷的迎面扑来,躲不开啊…

"那日的情形你又不是没有看到,皇上的心意已决,连翁同龢都劝不了皇上,你再劝又有什么用呢?"李鸿章轻轻哼了一声,一双眸子中忽然精光一闪,盯着孙毓汶说道。

"莱山,你我二人相识多年,人活到我这个年纪,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啊?也没有什么顾虑之处了,说吧,可是太后那里有什么话啊?"

孙毓汶端着茶碗的手不易察觉的抖动了一下,心中暗自感慨了一声佩服,怪不得太后会如此信任李鸿章,自己还未说话便洞悉了自己的来意,而且话语中透出的坦坦荡荡,丝毫没有顾左右而言他的彷徨,这份眼光胸襟胆识气魄,何尝是常人可比的?

"不敢相瞒中堂,太后那里毓汶确是去过,皇上废后妃之事,我这心中一直都觉得非常蹊跷,翻开史书看看,哪里有像皇上如此行事的?所以前几日进园子里给太后请安的时候,顺便也问了问她老人家的意思,不过太后可是一句话也没有,只是说朝廷中的事情,问李中堂即可。"

李鸿章的手指轻敲着拐杖,双眼似睁似闭,竟如同没有听到孙毓汶的话一般,这一下孙毓汶有些急了,放下手中的茶碗说道,"中堂,这可是太后的原话,我是一字不漏一字不多给你复述了出来,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当中,还能有谁比你有份量?如今隆裕皇后虽然被皇上废了皇后的名位,可太后她老人家还不是把她召到园子里和自己住一块?太后那里,说到根子上,不也还是希望你能站出来说说话?"

"哦,说话?太后的意思是要让我说说话?"李鸿章睁开眼睛,目光一扫孙毓汶急切的神情,像是刚刚才听清楚孙毓汶的话般,摇着头半是困惑半是冷淡的说道。

"我能说什么话啊?说皇上废掉后妃确有不妥之处,恳请皇上收回旨意,莱山,你说说看,你是这个意思吗?太后又是这个意思吗?"

孙毓汶抚掌一叹道,"中堂是在和我装糊涂吧,难道中堂心中认为皇上此举无可厚非了?如若果真如此,毓汶也无话可说,你李中堂一言九鼎,你都认为是对了的事情,天下还有何人会说出个不字?就当我孙毓汶今日什么话都没有说"

说到这里,孙毓汶也似乎是动了些意气,站起身来一拱手便是要拔腿便走的架势。

"不然,鸿章心中对皇上此举也并非完全赞同,"李鸿章淡淡一笑,扬了扬手,"莱山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皇上骤然之间行废后妃之事,在鸿章看来确有不妥之处。然而莱山可知,鸿章为何不加以劝阻呢?"

孙毓汶微微一怔,下意识的站在原地,心中在这一刻却是波涛翻滚,暗自转了无数遍的念头,因了李鸿章的这几句话又悄然的冒了出来。

"因为这件事情没法劝阻,怎么劝啊?要让皇上不这样做,那就只能去做另一件事情,彻查巫蛊案!莱山,你也是饱读史书历经沧海之人了,你说说看,这件事情能查吗?要是一个举措不当,那得是多少刀光血影,多少人头落地的事情啊?要是再牵连到太后,你我二人如何去收场?"

孙毓汶面色一变,张了张嘴想要解说什么,李鸿章目光已经如刀光一般扫了过来,只是神情却忽然显得无比的寂寥和落寞。

"莱山,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这些事情和太后无关,本就应该查得清楚明白是吧?你啊,你啊,这样的事情是能够查得清楚的吗?不仅查不清楚,而且会越查越乱!你心中的那些猜测疑惑我都知道,今日我也不怕说句诛心之话,你要是以为皇上此举是对着太后去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想想看皇上手里握着兵权,他又年轻,他至于这么着急吗?一多半恐怕还是因为皇上最近推行的新政,屡屡遭到满朝大臣的反对,皇上想要借此告诉天下人,谁要是挡了他的道,谁就会被扫地出局!"

"中堂大人的意思莫非是说,这些事情都是皇上的一个局?"孙毓汶忽然放低了声音,也不知道是天热还是心惊,额头上面全是细密的汗珠。

"就算是,那又如何?"李鸿章叹了口气,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说道。

"这些事情背后的风风雨雨,对也罢错也罢,只要天下不乱,朝局能够稳住也就够了。人家常常说,蜗牛角上争何事?我们两个也算是半截子入土之人了,能够为朝廷保存点元气,能够巴巴的看着朝廷度过眼前的难关,又何必再去争什么呢?况且今日国家的局面,我也是赞同皇上推行新政,不变恐怕是不行了。"

"新政?!靠着手里的兵权,和康有为等人成立的那个什么中外政策咨询所,鼓吹点变法维新,就能挽救国家颓势了?"孙毓汶冷不丁的一哼,满脸都是不可抑制的怒气。

"皇上终究还是太过年轻操切了些,中堂当初办理一个北洋都是何其艰难坎坷,更何况今日面对的是一个国家,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办得好的?中堂,以我的浅见,皇上真要是想硬压着走他那条路,恐怕难的很,天下未必不会更乱!"

"莱山提到北洋,我倒是有几句话一直都想说说。我李鸿章历经二十多年的心血,一手打造出北洋这点家底,原以为也是风云不动笑慰平生的基业了,可是甲午一战,稀里哗啦全都化成了泡影。你们瞧着我在人前镇定谈笑,可我心头的这道坎何尝有一日过去过!直娘贼,老子当年也是全军万马中滚打出来的,不甘心啊!…

我也是想了许久,大清必须要变革自强了,再不变就是等死!所以皇上要推行新政,我是打心眼里赞同,甚至你刚刚说到康有为等人的变法主张,我瞧着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不过这些书生意气之人,大约总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变法维新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也不能搞一锤子买卖,所以国家不能乱,莱山,我们更不能去添乱啊!"

孙毓汶被李鸿章最后一句话呛得有些语塞,怔怔的站在原地,竟像是不认识李鸿章般,带着惊诧的神情望着李鸿章。

"莱山,说句不该说的话,别琢磨了,你们的心思我都知道,你们是斗不过皇上的。至于太后那里,我李鸿章犬马恋主之心从未曾忘,倘日后有人欲对太后不利,我李鸿章必将第一个站出来为太后尽忠。其他的事情,李鸿章不敢闻,也不敢想…"

李鸿章面色沉静,安稳的坐在椅子上面。此时此刻,万千风浪似乎都收敛在那双眼眸里,变成了此刻这句掷地有声的话。

孙毓汶一时也有些呆住了,望了李鸿章片刻,终于忍不住一跺脚,长叹一声而去。

推荐阿星的新书《修真农场》,这个家伙群里的都认识,我就不介绍了,不过他的作者名大家一定要牢记,司马迁,这个名字嘛,咳咳,大家也都懂哈。(未完待续)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