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着寒光的刺刀如林,军靴在大地上响起如雷般的脚步声,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排成整齐的方阵,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滚滚而来的时候,在这一刹那,丰台大营外围观的人群都看得有些目眩神迷,张着嘴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他们都在天子脚下的京城里呆着,多少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的,可是何曾见过这样一支完全西式操典的近代化军队?当闪着寒光的刺刀与雄壮的脚步声扑面而来,忽然之间,每个人的心头都像是汹涌澎湃着的潮水,铺天盖地的冲撞着、挤压着、翻滚着…更不要说这支刚刚成军的陆军第一师,老底子就是那支从辽东一直冲杀到辽南,横扫日军如卷席的新建陆军虎贲。那种百战沙场后的精悍和肃杀,就如同较场中央那面军旗上绘着的苍龙,在风中舒爪张牙,气吞山河!
在一阵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过后,人群当中便是再也无法抑制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皇上万岁!陆军第一师威武!万岁!万岁!"
此时此刻,整个丰台大营内外已经像烧开了的水一般沸腾起来,每个人的眼中都发着光,心口怦怦直跳,在莫名的激动与振奋中声嘶力竭的欢呼着,雀跃着…
这个国家不是没有热血,不是不能被激发出来,它是躺在过去的辉煌里面太久了,躺在一个数千年的大梦里面,习惯了在酣然沉睡中变成了一潭死水。当洋人的坚船利炮轰然开进,从大沽口直至北京城,当颐和园被烧成灰烬的时候,这个老大帝国曾经在疼痛中睁开眼睛看了看,可那一刻它也只是在梦中翻了个身,换了个睡觉的方式,便从习惯了辉煌变成了习惯屈辱。
割地?没有关系,咱大清地方大着呢,赔款?不就是银子吗?反正咱大清又不缺银子。《天津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一个又一个的割地赔款,国人在孱弱中变得麻木,在麻木中失去了血性,在昏昏然的鸦片烟雾中醉生梦死。
直到甲午,直到被一个比大清弱小几十倍的日本,生生的从大清身上割下一块块血肉的时候,这个衰老而自以为是的帝国才真正感觉到了痛楚,感觉到了茫然,感觉到了无法抑制的愤怒和屈辱!
而眼前这支崭新的军队,就像是在漫漫黑夜中劈开的一道闪电,在照亮了这个国家的衰老虚弱时,也让人看到了一种寒光出鞘的男儿血性!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个被女人的裹脚布纠缠千年的国家,终于在这个时刻,在闪着寒光的刺刀丛林和威武雄壮的脚步声中,忽然爆发出了男人的阳刚之气!
"皇上万岁!陆军第一师威武!万岁!万岁!"
此情此景,让应邀而来的各国公使们都满脸的震惊和茫然。十年后,当时在阅兵台上目睹了整个阅兵过程的英国《泰晤士报》著名记者莫里逊,在他的自传游记《帝国往事》中这样写道:
那一刻,当人群爆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欢呼声时,我忽然感到无比的震惊和迷惘。
这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阅兵仪式,或者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大清刚刚组建的陆军第一师的成军仪式,可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样一个在各国公使眼中平淡无奇的阅兵仪式,竟然会在丰台大营内外激发出如此狂热的震荡。
望着那片山呼海啸般的人群,我确信,我的大脑在那一刻出现了短暂的空白。我记忆中这个古老帝国的臣民们从来都不是这样的,他们含蓄而沉默、矜持而呆板、信守儒家的中庸之道,从来不擅于或者根本不会,用外露和热情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今天我忽然发现自己错了。
似乎是冥冥当中有一支手,把他们的胸腔一把撕开,让他们并不强壮的身体,猛然间迸发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如此的震撼人心,以至于我的直觉和我的理智都同时告诉我,这支冥冥当中的手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毫无疑问就是那位大清皇帝。
我这样认为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据说此次阅兵仪式就是在那位皇帝的提议下举行的,也是他坚持让京城里的百姓前来观看。以那位皇帝惯常的在每个关键节点上面借力用势的手段,眼前的这一切似乎更像是他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安排。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却更加感到意外和困惑,当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场面出现的时候,那位大清皇帝却并未出现在阅兵仪式上。
想象一下,他不动声色的主导了一切,用他一手创建的那支军队,激发起了他的臣民们从未有过的激情和狂热,在万众欢呼的时刻,他却又悄然消失在人群的视野之外,或许此刻正在某个地方默默注视着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情景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我相信此刻不只是我,恐怕在场的各国公使们心中都存着这样的疑问。
伴随着这个疑问的同时,是更深的困惑和焦虑。这一点在我与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的私下交谈中也感觉到了,从目前的局面上看,大清这个古老的帝国依旧古老而落后,即便是在那位睿智而强硬的皇帝带领下,它也似乎仍然停留在原地,并未真正迈向近代化国家,这个国家的基础,它的思想观念,它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过有一点却不能不让人感到费解,这个国力还很衰弱的国家正在拼命的扩充军队。
前不久那位大清皇帝公布了在5年内编练10个师的规划,根据我从欧格讷公使那里获得的信息,最快在今年年末,大清就有可能完成10个师的组建,或许真正形成战斗力还要一段时间,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位皇帝真实的想法绝不会仅仅停留在编练10个师的新式军队上,再联系到此前他已经向大英帝国订购了三艘最新式的军舰,那么我不由得不发出疑问,那位皇帝扩充军力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
难道那位皇帝仅仅想靠着一支军队,就能够引领他的帝国走向强大吗?这显而易见是荒谬的,而且也是可笑的,这个古老帝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方面,都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世界了,单一的军事手段是毫无意义的徒劳之举,我相信那位皇帝心中也不会荒谬到想用建设一支看起来还算强大的军队,去改变这个帝国的现状,否则他就真的变成了东方的堂吉诃德了。
那么,如果那位皇帝没有这样荒谬的想法,那他这样做的真实用意就显得相当可怕了,除了针对日本外,我实在看不出他还有什么别的目的。中日之间刚刚才签订合约,他就已经开始整军备战,对于这样一个结论,我也感到无比的震惊,可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或许就是即将到来的事实,尽管没有多少人会相信我这样一个结论…(以上节选自莫里逊《帝国往事》一书第十二章,1905年英国牛津出版社出版)
"皇上驾到!"随着门外卫兵的一声高喊,原本喧闹的总参谋部会议室里顿时一片肃静,所有被召集前来开会的军官们都哗啦啦全部跪在了地上。
光绪手里拿着马鞭,军靴澄亮从门外大步走了进来。环顾了跪在下面的众人一眼,光绪皱了皱眉头,手中的马鞭在桌上划了几下,似乎是在考虑什么,沉吟片刻后说道。
"都起来吧,军人,老是跪着像什么样子?陈卓,依朕看在军营当中,干脆就把这跪拜之礼给废除了吧。军人,就是要站着去死的,要有军人的荣誉感!既然现在是仿效西方进行军制改革,朕的意见,就一股脑把那些瓶瓶罐罐都打烂,留着一条遮羞布干什么?这跪拜的礼仪,恐怕迟早也是要废掉的,就先从军队开始吧…"
"微臣遵旨!"陈卓站起身来,面色沉静的说道。
光绪不再多说什么,扬了扬手,刚刚起身站立的众人,顿时肃然的坐在了长形会议桌前,光绪也缓缓的坐了下来,望着墙上那幅巨型地图,淡淡说道。"开始吧。"
今日的这次会议,是编练陆军后第一次高级军官的正式会议,除了驻防朝鲜的杜振武和远赴重洋的刑天外,陆军10个师的师一级军官都奉旨回到了京城,就连主持辽东辽南军务的聂士成和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也奉旨参加了此次军事会议。
不大的屋子里面一片肃静,陈卓站在地图前,表情严肃的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
"按照皇上的旨意,今天的军事会议有两个内容,首先是检讨甲午一战我军的得失,以为将来作战之参考。其次是未来陆军建设的规划设想。下面,我先就甲午一战我军的得失做一个简要的总结。"陈卓说着,举起手中的细长木棍,敲打着地图上辽东辽南的位置。
"甲午一战,我大清能够在极为困难的逆境中重创日军主力,总参谋部和霍斯特等西洋教官经过反复讨论后,一致认为我军反败为胜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战略战术应用得当,思路清晰,尤其是对战场宏观态势的控制方面。我军从一开始便明确了集结兵力于辽河一线,阻挡日军攻击辽西平原,然后寻机歼敌的作战构想。皇上更是亲赴田庄台督战,吸引了日军在辽东辽南的重兵集团,为新建陆军第一镇集中优势兵力重创日军第五师团,以及其后迂回包抄日军创造了条件。
二是武器装备火力配置都远远优于日军。新建陆军一个镇的火炮配置相当于日军一个师团的两倍,士兵使用的也全是毛瑟枪等优良步枪,性能远远优于日军使用的村田式单发步枪。即便是北洋淮系各部,所用之武器也要优于日军,因此我军才能够在与日军的拉锯战中压制住日军凶猛的攻势,挫败了日军以图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
三是后勤保障优于日军。我军是内线作战,后勤保障较之于跨海作战的日军,原本就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再加上皇上提前半年便让林启兆等人在锦州至田庄台一线,构建了两个重要的军需仓库,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后勤装备,还招募了数以万计的民夫运送物资弹药,有力的保障了前线的作战。特别是在刑天长途奔袭旅顺,焚毁了日军大部分后勤辎重后,日军的战略优势荡然无存,只能被迫退守辽南。此役我军能够扭转败局,后勤保障当居首功"
说到这里,陈卓略微停顿了片刻,本来就冷漠无比的脸上,眉头皱得似乎更紧了。
"除开这些客观条件外,单单以军队的战斗力而言,我只能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乏善可陈。我军无论是在士兵和军官素质,战场的作战指挥,步炮协同作战,各部之间的联络配合等方面与日军相比,都毫无优势可言,甚至还处于劣势。因此,甲午一战我们只是险胜,更或者可以说连胜利都谈不上,只是和日军打了个平手所以我的意见,甲午与日本的这一战,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本钱,如果不是刑天出人意料的攻袭了旅顺,如果不是日军受后勤保障制约无力再战,此战孰胜孰负还未可意料。我们以优于日军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预先还做了精心的准备,却只能和日军打个平手,这说到底就是输了!"
陈卓的话音未落,会议室内便传来一阵低低的躁动,新建陆军从辽东横扫到辽南,先后全歼日军大岛义昌旅团和谷川好道旅团,就连北洋各部也打得极为顽强,如此显赫的功绩此时在陈卓口中,却只是乏善可陈四个字,众人脸上不觉都有些吃惊和不平,但是以陈卓在军中的威信,和今日皇上亲自坐镇总参谋部,此时众人心中再有不满,也没有一个人敢于站起来反驳。
"不要以为打赢了几次仗,就自认为天下无敌了。这次日军所以会全线被动,有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我新建陆军并不了解,再加上此前一再大胜,犯了过于轻敌的毛病。你们在座的都是和日本人交过手的,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如果日军有我们这样的武器装备,有充足的后勤保障,以我们一个镇的兵力,敌的过日军一个师团吗?"陈卓面色铁青,冷冷的哼了一声,会议室内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而此时的光绪,依旧是一脸淡淡的神情,目光盯着墙上的地图一言不发。
"今天这个会,就是要让你们清醒一下,总参谋部刚刚获悉日军情报,日本已经开始扩军了,计划将原6个师团的兵力扩充为1个师团,如果下一次日军卷土重来,就在这里,在朝鲜,在辽东辽南,日军以至少10个师团的兵力向我大清发起进攻,你们谁能够拍着胸脯说稳操胜券?"陈卓猛地转身敲打着墙上的地图,沉声说道。
会议室内顿时陷入一片沉默当中,刚刚还有些躁动不安的众人,此时脸上都是露出吃惊的神情。如果日军真的扩充到1个师团的兵力,以大清现有的兵力,哪怕是新编练完备的10个师,胜负恐怕真的是很难说。
"都听明白了?…"光绪忽然站了起来,走到地图前仰头看了一会儿,转过身冷冷的望着众人,目光如铁。
"甲午之战,日本人虽然遭到了重创,可是他们的元气未伤,他们的实力尚在,他们并没有被真正打败。可我们倾举国之力最后是怎样的结果呢?北洋舰队被重创,我大清从此失去制海权,朝鲜被日本人占了半边,更加不要说辽东辽南和山东半岛,日本人就像进自己家门一样,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作为军人,让敌国的军队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任意蹂躏,这是什么?这是耻辱,是奇耻大辱!
这些天朕听到了不少事情,你们这些统兵大将现如今,一个个眼睛都长到头顶上去了,以为打了几场胜仗,就老子天下第一,一个个都躺在功劳簿里吃老本了…徐邦道,你们陆军第七师驻防金州旅顺,朕听说如今赌场窑子都开到军营外面去了,你们就是这样带兵的?"
坐在会议桌前的徐邦道吓得一哆嗦,赶忙站了起来,刚想开口辩白,光绪却是看也没有看他,转头又望着齐广洋。
"齐广洋,你统领的陆军第一师,是我大清的精锐,可朕看着这些日子里你们驻防京师,一个个都被花花世界晃花了眼睛了吧,军官们不在军营里面呆着,把编练军队甩手交给了洋人教官,都忙着去和官场上面应酬交际…"
光绪越说越气,手中的马鞭猛地摔到了桌上,"朕今日就给你们讲明白,再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朕要杀人了!"
哗的一声,满座的军官连同袁世凯和聂士成,都肃然的站得笔直,一句话也不敢说。
"军队必须整肃!具体的安排部署,陈卓会给你们讲,朕没有别的好说的,朕就是要你们记住了,在我大清身边,还有日本正扩充的十二个师团,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你们,在天上,还有甲午一战战死的数万英魂在盯着你们,你们身上,还背负着甲午带给我们国家的奇耻大辱,这么快就忘记了,连报仇的血性都没有了?陈卓,总参谋部立刻赶制臂章,让每个军官士兵都戴在胳膊上,就写八个字:勿忘甲午,勿忘国耻!"
说完,光绪抓起桌上的马鞭,转身大步走了出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