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八十九章 沧海横流(十八)

作者:面条2008 字数:5494 更新:2023-01-28 08:34:40

一夜之间,大雪纷飞而下,京城内外,田野山川,天地一片茫茫,透着让人万分茫然,却又寒气逼人的沉寂。

沉寂是从黎明时分才真正静下来的,昨晚一夜零星不断的枪声,惊的整个北京城都像是猛烈的摇晃了一下。大清开国至今,除了洋人打进北京城那会儿,何尝在京城里闹出这样的事端?天子居停,四方来朝的中枢之地,又有谁有天大的胆子,把枪炮都摆弄出来了?

天刚放亮,便有胆大之人悄悄从门里打开一道缝,小心翼翼的从门缝中向外望去,往日里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落满了厚厚的一层积雪,连人影子都看不到,显得寂静无比。再往街角四处看看,猛地便吓了一跳,平常无精打采,穿着钉鞋,不时吞一口熟烟泡儿的步兵衙门巡城兵丁,和大雪天清晨出来抬路倒尸体的顺天府衙役,全都不见了踪影,清一色的换成了穿着黄军服,戴着皮帽的新建陆军官兵,一个个端着枪,满身都是经过血火之后的彪悍之气,神情肃然的在街角巡视着。

莫非是皇上回京了?可昨晚上响了一夜的枪声又是为何?难道是兵变,还是有人谋反?

等到日头渐渐升高,虽然满心疑惑夹杂着提心吊胆,但到底是天子脚下见过世面的,陆陆续续便有人麻着胆子走上街道,见这些新建陆军士兵尽管满脸都是肃杀之气,却也不禁止行人走动,这心里面才慢慢像眼前化雪的光景,松动开来。茶馆酒肆,商铺店面,也陆续有人卸下门板开张营业,整个京城到了这会儿,也才似乎慢慢透出点生气出来。

而各种各样的消息,一时间也像长了翅膀般传得到处都是。据说昨夜的枪声,一多半都是从步兵统领衙门那边传过来的,兵部尚书兼管着步兵统领衙门的荣禄被生死不知,现如今步兵统领衙门的兵丁们都被缴了械,一个个像串成一气的蚂蚱,被新建陆军官兵看押起来。负责京城防务治安的步兵统领衙门居然会被一锅端了,这可真是大清从未有过的笑话,围坐在茶馆酒肆中打听消息的众人听的是满心迷糊,还没有缓过气来,比这更邪乎的消息接二连三的又传了过来。

京城西面育幼胡同载漪的府邸,昨夜忽然烧了一夜的大火,眼巴巴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愣是给烧成了残垣断壁,听说载漪府里一小半的人都给烧死在了里面,连领郡王衔的贝勒载漪都没有出来…

还不止这些,刑部尚书刚毅的府邸也被查抄了,刑部尚书刚毅畏罪自杀,可究竟是什么罪,却也没有多少人说的清楚,而刚毅、荣禄等人在朝中的亲信也纷纷被索拿…

紫禁城、颐和园外面全换成了荷枪实弹的新建陆军士兵,围的是密密实实,就连大清门左右两侧的六部、宗人府、都察院、大理寺附近也是戒备森严,严禁过往官员和行人靠近…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水电报局,世铎、奕劻等几个军机大臣的府邸门口,也有新建陆军的士兵在警戒

整个京城,一时之间就像是雪地上明晃晃的阳光,纷乱刺眼,让人睁不开眼睛。然而有一点,不管是京城中的大小官员,还是士绅百姓,到了这会儿都算是琢磨出来个大致究竟,京城的防务现如今已经被新建陆军彻底控制了,可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就在一片朝野震惊,人心浮动之时,皇上在锦州遇刺的消息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惊得京城内外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

三日前,京城中的刚毅、荣禄、载漪等人,勾结日本人行刺皇上意图谋反,所幸皇上躲过了刺杀,现日本人已经被皇上一网打尽,人证物证俱已确凿,新建陆军奉皇上旨意回京平息刚毅等人的叛乱…

刚毅、荣禄、载漪等人怎么会和日本人勾结在一起?又怎么敢行刺杀皇上的举动?朝野上下在最初的惊愕后,顿时又是一片猜疑不绝,可这个消息又是皇上行辕抵达山海关后,明发天下的电文,由不得不信。

如今的皇上,在大清溃败糜烂生死存亡之际,毅然亲征田庄台,经过辽东几场大捷后,在民间百姓中已经是有如天神一般,这大清的天下除了皇上,还能有谁底定乾坤?朝廷中有奸臣谋逆,皇上旦夕之间平息叛乱,那便如听话本小说一般,只盼着皇上能早日回京,这事情自然便有水落石出的一日。

而身陷朝局中的大小官员们,此刻却一个个噤若寒蝉,躲在家中满腹的心绪惆怅。现如今皇上的地位那是再也无可动摇了,说难听点,手中握着这样一支强悍的军队,就算是闹的天翻地覆,恐怕太后也无能为力。可一夜之间,刚毅、载漪等人都是身首异处,掌管步兵统领衙门的荣禄生死不知,一多半也是死在乱兵当中了。这样的手段未免也太过狠辣了。即便是刚毅、荣禄、载漪等人真的勾结日本人行刺皇上,那也应该明正典刑昭示天下,方显得光明正大,就这样一口气都杀了,这般的手段,怎么看也不是圣明君主所为

虽然这一番的血雨腥风,只是停留在刚毅等人身上,但是满朝上下都是被这股血腥味给吓得晕头转向,且惊、且怒,且又无可奈何。以皇上如今的强势,迟早都是要和太后摊牌的,倘若真的要用如此强硬的手段,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头落地。此时不仅是后党一系惶惶不可终日,即便是朝中一般的官员,此刻也是惊惧不安,都是同朝为官,谁和谁没有点瓜葛牵连人情往来,真要是深究下去,谁是帝党,谁是后党,能说的清楚吗?

就在大小官员都躲在家里抱着明哲保身念头,反而是大学士徐桐显出了少有的硬气,愣是一个人坐着马车跑到了颐和园门口,又哭又闹死活都要求见太后。负责警戒的新建陆军士兵早已经得到严令,怎么会放他进去。几番劝说无效后,干脆一把捆了扔在马车里面,派人送回了府中看管。

而向来以帝党领军人物自居的翁同龢,在这个时候忽然出人意料的深居不出。杜怀川连着三次去翁同龢府上递片子求见,都被翁同龢的管家给挡在了门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翁同龢这样的态度,显见得对于此次这样惊雷密雨般的手段,也是很有些怒火中烧。他是清流领袖,注重的自然是光明正大之气,皇上已然稳住了朝局,何苦用这般手段引人诟病,史笔如铁,难道真要落下一个残暴之名?

一连两天,京城内外乱得是一塌糊涂,市井民间流言四起,举朝上下万马齐喑,而此时,光绪正率新建陆军第一镇右协行进在回京的途中,距离京城还有半天的行程了,马车颠簸的厉害,光绪的眉头似乎也皱的越紧,那份深沉意味让坐在车厢对面的吴绍基,心思也随着马车忽高忽低的颠簸着,猜不透皇上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甭琢磨了,都憋了一路了,有什么话就说吧。"忽然间,翻看着奏折的光绪,头也不抬的说道。

吴绍基顿时一怔,心里猛地有些发慌,眼前这个皇上是怎样一个厉害的角色,他是体会最深的人,心中既敬又畏,更加不敢隐瞒什么。暗自吸了口气后,吴绍基缓缓说道。

"锦州围剿日本人的时候,虽然让为首几个日本人走脱了,但是锦州城内日本人的眼线却是被抓个正着,审讯之下,其口供也坐实了载漪等人与日本人勾结之事,只是"吴绍基停顿了一下,偷眼看了看光绪的表情,见光绪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神色,壮着胆子又说道。"只是微臣感觉杜大人在京城里面的手段,似乎太过狠辣了点,血光太重,恐非社稷之福啊。"

光绪这会儿才抬起头,深深的看了吴绍基一眼,良久叹了口气。"这件事情不怪杜怀川,是朕的意思,有人想杀朕,朕便用这件事情做做文章,把那些挡着朕的人和事都挪开,算不得光明正大,也是无奈之举啊…只是朕也没有想到,杜怀川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居然会有如此手段,一口气杀了那么多人"

这一声叹息浮起在行进的车厢中,似无奈,又似乎含着些许差堪玩味的意思。

吴绍基有些沉默着,低头斟酌了片刻又说道,"微臣以为山东战事僵持不下,国事为重,皇上还是早些将新建陆军第一镇调往山东,稳住山东的局面为上策。京城的防务,微臣建议可否由刑天回来接任?"

光绪心中一动,抬头望向吴绍基,见吴绍基此刻也正默默的望着自己,目光比之刚才又深了几许。

"山东的战事没得打了,眼前这种局面日本人就是把裤子当了,也打不下去了,接下来就是和谈…"光绪轻轻淡淡的一摆手,目光在吴绍基脸上注视了片刻,默然一笑说道,"你的意思朕明白,放心吧,有朕在,这天下还乱不了,也没人敢乱。"

吴绍基还想再说什么,却见到光绪已经一扭头望向了马车外面,目光中隐隐闪动着一种莫名的东西。

"苍茫天地,河山万里,国家的国运气数,终于让朕扳转了回来,可这还不是朕想要的国家,朕要走的路,该有何等艰难,又有几人明白?…"一片寂静中,传来光绪的喃喃自语,似乎有无限的哀伤。

吴绍基张了张嘴,想劝慰皇上几句,却又是不知道该说什么,皇上要走怎样的路,他心中也看的并不清楚,他只是明白,这是自己必须跟随的路。

良久,光绪缓缓转过身,忽然望着吴绍基说道,"去两江吧,都挤在朝廷中枢里扎堆也不好,两江总督,朕觉着也只有你才合适…"

…

暮晚时分,光绪的车队悄然入京,没有惊动京城中的任何人,只是在迎接皇上仪仗的杜怀川前,光绪稍微停留了片刻,交代了几句话后,便径直奔向了颐和园。

偌大的乐寿堂,此刻空荡荡的一片沉寂,光绪刚刚进来的那一刻,值守的太监宫女们都悄悄的退了下去,连平常不离慈禧身边的李莲英,也悄不言声的退下,只剩下慈禧和光绪,默然的坐在大殿中,相对无语。

窗外飞雪片片,屋内寒意逼人,灯光下面,慈禧和光绪的影子一动也不动,显得无比的寂寞。

"刺杀儿臣的幕后主使是刚毅他们吗?"不知道过了多久,光绪开口问道。

"皇上可着是说笑话了,人都杀了,现在反而来问是不是幕后主使"慈禧冷笑着,手按在椅子上面,像是激动的要站起来,却又始终都没有挪动。

站起来的是光绪,静静的走了几步,在空旷的脚步声中静静说道,"亲爸爸让人给儿臣带来密信,说有日本人意欲对儿臣不轨,却又不告诉儿臣谁人与日本人私下勾结,谁人又在幕后主使,儿臣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猜了…"

谁也不会想到,会是慈禧暗地里让人将日本人行刺的消息透露给了当时还在田庄台的光绪,那日荣禄进宫来见她的时候,把与载漪密谋的一切都告诉了她。慈禧顿时便看明白,荣禄这样做有忠心也有私心,选择这个时候奏报自己,就是想让自己即便要阻止也来不及。忠心又不能当饭吃,都不过是一群糊涂之人罢了。但是慈禧并不糊涂,她是当大清这个家这么久了,难道会没有这点轻重?

光绪顾虑朝局动荡,国家陷入纷争,在是否挥军入关上犹豫了很久。慈禧也不愿看到光绪遇刺,激起天下大乱,皇上在,她尚有满朝官员,尚有名分大义,和三十多年积累的权威来遥制朝局的退路,然而皇上一旦遇刺身亡,他手下的虎狼之师,此前就视朝廷威严如无物,眼中只有皇上一人,皇上要是没了,天下还有何人能够驾驭得了这支军队?还有天下的督抚,还有那么多的汉人,祖宗的江山社稷本就已经风雨飘摇,还能经得起几次波折?

这一刻,默然相对的两人心中都很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无干恩怨情仇,只是朝局利益而已。只是慈禧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皇上出手会如此狠辣,连一点情面都不留,权力之争原本就无情,她早就堪破了,却只是没有想到,皇上比自己看的还破

"那皇上就继续猜下去吧,还是不是要把朝廷当中,但凡沾着我这个太后一点边的人都杀光啊?"慈禧扬起头,没有震怒,反而露出奇怪的笑容。

慈禧还有一张牌,那就是皇上身边的杜怀川。那是多好的一张牌啊,这张牌慈禧要留着,留到最后,她要看着这张牌翻开的时候皇上是何等的表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是朕的天下!"光绪猝然间被慈禧那份笑容有些激怒了,心中似有风云雷动,席卷着辽河的数万英魂纷飞,就在这一刻,在冥冥中看着他的毅然绝然。

"皇上不要动不动就提天下,天下不就是咱大清的祖宗基业吗?可皇上想过没有,咱们大清的江山社稷,就好比一个衰老病弱之躯,药用的猛了,说不得当场就咽了气,药用的轻了,却又无济于事,不过是拖些时日罢了。"慈禧冷笑着,脸色却变得有些苍老和疲惫。

光绪倒是一愣,万没有想到慈禧会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迟疑了片刻,光绪走到慈禧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儿臣叩谢亲爸爸养育之恩,园子已经修好了,亲爸爸就在园子里颐养天年吧。"

说罢起身,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刚走了几步,便听到慈禧轻轻的哼了一声,"皇上放心,我就呆在园子里看戏,不过,皇上可别演砸了…"

"天下皆是舞台,朕的戏路宽着呢"光绪回头看了一眼慈禧,转身走进漫天飞雪中…

第三卷完!

‐‐‐‐‐‐‐‐‐‐‐‐‐‐‐‐‐‐‐‐

最后的几章我很满意,明天进入第四卷《正道沧桑》,这半个月写的很辛苦,可是看看订阅、打赏,还有票票什么的,心就像冬天一般寒冷。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啊。

第四卷我会更加用心去写的,如果你喜欢,给个彩,如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