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七十九章 沧海横流(八)

作者:面条2008 字数:6044 更新:2023-01-28 08:34:13

"王爷,朝廷这次可是动真格了,又是免了王爷你的差事,又是罚俸一年,王爷您这一年的俸禄是多少银子啊?"李鸿章坐在在沙发上面,一脸轻笑。

"怎么着,你这个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是不是想帮衬一下本王?都说你北洋家底丰厚,如今看来果然不谬啊…"言罢,两人相视一眼,不觉都哈哈大笑起来。

朝廷的电报是晌午时分到的,电报局的译员把朝廷的旨意译出来,转到眼前这两位手中也就半个时辰的光景,不过朝廷的这份旨意,对恭亲王和李鸿章来说,似乎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但没有丝毫的惊诧,反而颇有些闲情相互打趣起来。

尤其是恭亲王,自从《时务报》的那篇文章闹出那么大的风波出来后,恭亲王一下就成了众矢之的,举国上下要求撤职查办的呼声不绝于耳,现在朝廷明显又是拿恭亲王作了挡箭牌,安抚朝野内外的人心,按理说这心中多少还是有些说不出来的委屈和苦衷。可接到电报的恭亲王却仿佛是如释重负,一脸的轻松自在,浑不像刚刚被朝廷斥责查办的样子。

笑了会儿后,李鸿章将电报放在桌上,情不自禁的感慨道,"虽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王爷你凭白的背上这么一个丧权辱国的名声,倒真有些让人感慨万千啊。咱大清的事情就是这样,站在旁边指手画脚空谈国事的人多,真正躬身入局的却是少之又少。比如此次和谈,日本人威胁京畿安危的时候,朝野上下一片恐慌,就指着王爷你出面稳定局势,可和谈终究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这天下人又有几人能够真正看清眼前大清的危局,又有几人能够体察辗转其间的艰难啊…"

"少荃这是在宽我的心吧?我这大半辈子风雨坎坷,什么没有见过啊?说到名声,当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后,皇上和大臣们避到热河,剩我在京城里面和洋人周旋,打从那会儿起,就背上了鬼子六的名声,如今的这点风雨又算得了什么?人活到这个光景,早就过了爱惜自己羽毛的时候,还能有多少讲究和顾忌啊?"恭亲王看了李鸿章一眼,微笑着摆了摆手又说道。

"说到和谈的差事,你我二人心中都很明白,当初接手这个差事,乃是时势所迫,我这个爱新觉罗的子孙,难道也要站在旁边看笑话不成?朝廷要我便宜行事,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说白了不就是为了像今天这样的局面,有人能够出来担当?本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现如今撤了反而一身轻松。倒是当下这朝局,让我这个也是历经风雨的人,也算是开了眼界啊"

哦,李鸿章微微一愣,望着恭亲王迟疑了一下,低声说道,"王爷莫非指的是太后和皇上…"

"厉害啊,都是滴水不漏的厉害角色"恭亲王呵呵一笑,目光中闪烁着说不出来的深意,"少荃何许人也,难道会看不明白如今的这出戏?这一老一小搭班子登台,一个引而不发,一个以退为进,每一步都是又稳又狠,还都留着回旋的余地,当真是看的让人眼花缭乱,却又不得不佩服的很啊。"

朝廷眼前的这个局面,李鸿章如何不是看的一清二楚,皇上不露声色的布下这个局,朝廷里面愣是没有一个人看出来,生生的就跳了进去。眼看着朝廷颜面扫地,局势正是对皇上万分有利的时候,皇上却又出人意料的没有就汤下面。这里面的学问可大多了,引而不发的姿态,不仅避免了可能会让人诟病其落井下石,还在光明正大背后留足了后手,真真是把势和术用到了极致。而太后这边明白过来后,也是格外透出了一份老而弥辣,看起来是退了一大步,其实是不露痕迹的告诉天下人,朝廷中枢的威权还不就在太后的懿旨中,还顺手把和谈这个烫手的山芋一脚踢给皇上,至于将来的朝局,日子还长着呢,说又能说的清。

虽然心中早就看清楚了,然而自己毕竟是个外臣,身份所系,李鸿章说话自然不敢像恭亲王那边随便,此时听了恭亲王的一番感慨,低着头斟酌片刻说道,"倒也如王爷所言,眼下的朝局确实扑朔迷离耐人寻味,不过鸿章心中却是颇有隐忧,不吐不快。我大清本就国势衰弱,经过甲午这一战后,国家的局面更加是千疮百孔,放眼天下,没有一处不是走风漏气,非一朝一夕可以振兴的。这个关口再闹出帝后之争,真要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恐非社稷之福啊。"

"少荃这话倒也在理,不过言外之意恐怕不止于此吧。"恭亲王轻敲着桌面,神情中忽然显露出一丝晦涩的味道。"这往后的朝局走向如何,眼前或许还不是很清楚,不过我这心中倒是一直都有一个疑问,百思而不得其解。别的暂且不说,就说这次京城中掀起的这番风浪,皇上人在田庄台,不露声色的就布下了这么一个局,一边是辽南和朝鲜的大捷,一边是京城里的风云突变,连和谈草案都弄到了手里,这份手段和心思不要说旁人,就是你我都要甘拜下风啊我就闹不明白了,皇上不过二十多岁,终日呆在深宫里面,又没有经过什么风浪,于朝局政治也说不上有什么历练,这样的权谋心计究竟是打哪里来的啊?要说是翁同龢这个帝师教授的,我是一万个不相信。翁同龢是怎样一个人你我都很清楚,除了书法还过得去,肚子里没有半点经世致用的本事,就他那样的度量和格局,又如何能够教得出皇上这样一个学生?"

"皇上受命于天,自然是命理中就带着的一份天资聪慧"李鸿章淡淡一笑,有些言不由衷的说道。其实恭亲王的这话在他心中早就翻腾许久了,自己也是一直都悟不出其中的道理。不过有一点他却是看得很清楚,要说皇上没有历练却也未必。终日对着太后这样一个高手琢磨比划了十几年,恐怕早就历练成精了?

"既然是命中注定的,少荃又何必杞人忧天呢?"恭亲王接过李鸿章的话头,忽然呵呵一笑,"少荃的心思难道我还不明白,既盼望着国势振兴,可咱大清坛坛罐罐太多了,不免又顾虑重重瞻前顾后。我这么些年养望林下也算是悟出点道理出来,从古自今,但凡出现变局之时,必然是国家气运鼎革之际,变则通,通方能长久。今日我也说一句诛心之话,倘若皇上真能挽狂澜于既倒,自然有他的方略和主张,这次皇上在田庄台没有利用京城里面的风波作一番文章,我眼瞧着这里面就不只是权术,估摸着皇上也是不愿意看到我大清自己个再乱起来。有这样的心胸气度,我还能有什么担忧顾虑的,不过倒是少荃你,恐怕还不能像我这般放的下来,坐看云深处吧"

李鸿章正默默琢磨着恭亲王的这番话,猛然听到最后一句,不由得一怔,"王爷这话如何说起啊?"

恭亲王收起脸上的笑意,正色说道,"少荃难道还不明白,这仗恐怕是打不下去了,接下来中日之间必然是要重开和谈,虽说太后旨意由皇上来主持和谈大局,可总不能自己跑来和日本人和谈吧?放眼天下能够担得起这副担子的,也就只有少荃你了。我放下的这块烫手的山芋,就该由你来捂熟了。"

李鸿章顿时陷入沉默之中,恭亲王这番话里的意思倒并不让他意外,中日重开和谈是迟早的事情,皇上如果真要让自己出面和日本人谈判,他李鸿章自问还是有这样担当的。他忧虑的还是眼前的朝局,眼下恭亲王是跳出局外了,自然不会有那么多顾虑,可自己却依旧深陷局中。一边是皇上羽翼渐成,正是欲海阔天空的时候,而另一边太后又未必会轻易放权,自古天子之家,只要涉及权力之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李世民这样的圣明君主,都有玄武门之变,眼前这局面,何尝是恭亲王说的那么简单的啊…

…

京城内载漪府中,今日倒是分外透着清静。后院里的下人都被赶了出去,连载漪的心腹管家都留在了外面,偌大的花厅里面烧着几炉炭火,在夜色中噼噼啪啪作响,依稀火苗中,载漪、刚毅和荣禄三人围坐在一起,脸上都阴沉的吓人。

"闲话说了那么多,贝勒爷就不必卖关子了,今日巴巴的把我和荣大人叫过来,总不会为了陪你对着这炉子闲聊吧?有什么主张就痛痛快快的倒出来"沉默了一会儿后,刚毅冷冷的注视着坐在对面的载漪说道。

载漪冷不言声的一笑,却并不着急,就着炉火搓了搓手,看似不经意的淡淡说道,"太后的旨意你们也看到了,眼前这局面,太后恐怕是真的要把朝政交还给皇上了,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将来要是由皇上主持朝局,两位如何进退啊?"

"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大不了罢官去职也落的清闲,还能如何啊?难不成皇上还要对咱们怎么样?"刚毅嘴角一撇,看似轻松的样子,心里却是化不开的满腹心思。

当年丰台大营兵变引皇上入局的事情,从头到尾就有他的首尾,虽然后来没有深究此事,但是这就像一个鸿沟横在皇上和自己中间,怎么看怎么堵的慌。这还不算,这次皇上调段祺瑞部进军山东,这背后其实就是他和荣禄使的手脚,当然还有军机上的孙毓汶。不过最开始他们私下商议,倒也没有想让段祺瑞部败得那么惨,就想着小挫一下段祺瑞的锋芒,然后以这样的由头免去段祺瑞的职务,将这支军队拿过来,正好用作荣禄编练新军。只是没有料到段祺瑞会在山东死战了那几天,结果导致折损大半兵力。这件事情要是当真追究起来,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单单是一个结党擅权,贻误军机的罪名,就是要掉脑袋的。

更何况眼前这位皇上,可着就还真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在田庄台整肃军心,一口气就杀了一百多人,这要是将来整肃朝纲,自己这些人的脑袋还能不能保得住,就很难说了。即便有太后在背后镇住局面,可要紧的是,皇上现在不同于过去,皇上手中掌着兵权,这才是最要命的。

似乎是看透了刚毅的心思,载漪幽幽的叹息了一句,"可皇上手里握着兵权啊,还是大清最精锐的新建陆军,这要是皇上挥军回京,说不得立时便是风云变色…"

"贝勒爷有什么想法就明说吧,又没有外人,这样绕来绕去也没有意思。"一旁的荣禄忽然插话道。

上次载漪借他手中步兵统领衙门的人,偷偷的干了件大事情,抓的人回来一审,把荣禄都吓了一大跳。只是这件事情载漪一直都让荣禄死死压住,此时听了载漪这么旁敲侧击的话,料想载漪必定有所主张,而且肯定与这件事情有关。

载漪左右看了看刚毅和荣禄两人,忽然收起脸上的轻笑,压着嗓子低沉说道,"有些事情载漪不用挑明,二位大人心里也有数,皇上一旦回京把朝政大权拿了过来,再追究起以前的事情,我们这些太后身边的人恐怕就凶多吉少了。所以载漪以为…"

说到这里,载漪忽然停顿了下来,目光阴郁的一闪,"要是皇上回不来了呢?"

话音刚落,刚毅和荣禄顿时吓得站了起来,有些目瞪口呆望着载漪,竟然是说不出话来。

"放肆!"隔了片刻,荣禄猛然一拍桌子,"你这是大逆不道,载漪,你难道不想要脑袋了?"

载漪却似乎一点也不惊慌,慢悠悠拿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才接口说道,"载漪不仅要自己的脑袋,也想保住两位大人的脑袋。今日我也把话给两位大人挑明了吧,这次两位大人暗中使了手脚,导致段祺瑞兵败山东,五千多条人命可都着落在你们头上了,皇上将来会怎么追究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件事情皇上已经查得一清二楚了"

刚毅和荣禄心中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却又是有些半信半疑。皇上人在田庄台,又如何能清楚这边发生的事情,况且这件事情做的非常隐秘,并没有旁人知晓。

"这件事情的首尾贝勒爷未必清楚,段祺瑞兵败也怪不得我和荣禄。只是贝勒爷又是如何知道,皇上知道这件事情呢?"刚毅冷笑一声,目光死死盯住载漪问道。

"兵部行的文,军机上孙毓汶孙大人签发的。不过从字面上倒还追究不出什么来,不过荣大人给董福祥的那封密信,恐怕现在已经在皇上手里了吧。至于刚大人,你管着刑部,暗中私自从牢里放的那个已经被定为监斩侯的死囚,据说好像是董福祥的一个本家亲戚吧?"载漪没有接刚毅的话茬,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刚毅和荣禄顿时觉得身上一阵冷汗直冒,这件事情载漪如何清楚这么详尽?要是皇上真的知道了,结局怎样就很难说了。

"所以为二位大人着想,如果皇上回不来了,这件事情就再不会有人追究,自然是最好的结局,恐怕太后也不会怪罪的。"

一阵风吹过,炉子里顿时火星乱飞,刚毅被呛的咳嗽了几声,慢慢和荣禄坐下来,一颗心却是怦怦乱跳,都快到嗓子眼了。

载漪的话没有说明,但是还用得着说明白吗?皇上如果回不来,自然便是永远回不来的意思了,想到此,两人再胆大也忍不住有些心惊肉跳。

沉默了好一会儿,刚毅和荣禄相互看了一眼,抬起头望着对面的载漪说道,"敢问贝勒爷,究竟是如何,皇上才能回不来呢?"

"两位的意思载漪明白,皇上身边戒备森严,不要说旁人,就算是你我等人,恐怕也很难接近,要做起来自然艰险万分。不过明白告诉两位吧,动了这个心思的不只是咱们,还有皇上身边的人,而且还是皇上的心腹。"载漪一脸的冷笑,一字一句的说道。

"是谁?"刚毅忍不住沉声问道。

载漪的目光在刚毅和荣禄脸上闪烁不定了片刻,忽然开口道,"杜怀川!"

刚毅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指着载漪说道,"贝勒爷你是做梦吧,杜怀川是皇上身边的心腹重臣,是皇上一手拔擢起来的,说破天去,我也不相信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即便是他亲口对你说的,那其中也必定有诈。"

载漪没有说话,只是拿眼神扫了一眼刚毅身旁的荣禄,半响后,就听见荣禄默然说道,"刚大人,听贝勒爷说下去吧,这事情说不得就是真的。"

刚毅猝然一惊,回过头望着荣禄,有些回不过神来。

‐‐‐‐‐‐‐‐‐‐‐‐‐‐‐‐‐‐‐‐‐‐‐‐‐

感谢朋友们提到的治疗咳嗽的偏方,顿首拜谢!这咳嗽,唉,真的很折磨人啊!

关于今天的这章,忽然想多说两句,从开始就挖的坑,今天终于要揭开了,心里忽然忍不住小兴奋一下。现在我终于可以告诉大家,高潮真的到了,会有很多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情节,而且这个坑会贯穿整个故事的结尾,忍了很久,终于写到这里了,高举双手,明天,明天慢慢揭开谜团吧

最后,鼓足勇气要点月票什么的,那上面的月票看着一点都不养眼啊,嘿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