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外
大队大队的新建陆军官兵正沿着通往锦州的官道,滚滚的向前疾驰着,旌旗招展,军容鼎盛,让整个山海关,乃至整个天下都沸腾了。
因为在这支队伍里面,有当今天子,大清皇帝,他将率领着这支队伍出征辽东,与日军决一死战。
朝廷一直都刻意的封闭着光绪亲征的消息,世铎领衔的军机处更是一连向山海关发了三道旨意,要求山海关守将关闭山海关,力谏皇上回宫。
京城当中,翁同龢等一干清流御史已经准备动身前往山海关跪谏,无论如何都要把皇上挡在山海关。皇上一身,不仅身系天下,也维系着帝党一干人等的命运,于国于己,都是出不得半点闪失的。
然而,一切都晚了。光绪率军一抵达山海关,山海关守将即打开城门恭迎皇上。
其实早在京城中清理樱木恭太郎等日本人的时候,吴绍基便已经派出了军情处的况成杰前往山海关,而这个况成杰便是此刻山海关守将的亲侄子。
但是能够让山海关守将把军机处太后的旨意都置于一旁,当然不会是出于亲戚关系的考虑,吴绍基让况成杰带去的不仅仅是银子,还有对利害关系的暗示。
以当今皇帝的身份出征辽东,手上又握着8000多人的新建陆军,小小的山海关无论如何都是挡不住,也不敢去阻挡的。况且就连京城里的满朝大臣都挡不住皇上,朝廷日后真的怪罪下来,大不了就是罢官去职。而此时,惹恼了皇上龙颜大怒,说不得连性命都会保不住的。
抵达山海关后,光绪也不用再刻意遮掩自己的形迹了,当即以皇帝的名义诏告天下,言明誓死与日血战,绝不言和的决心。一时之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原本沉闷郁结的气氛在惊愕之后,便是为之一振,继之而来的,便是天下云集响应,要求朝廷募兵积饷,兴勤王之师于辽东,与倭寇决一死战。
整个天下,整个国家,都在甲午的一败再败中积蓄了太多的愤怒,太多的不甘,太多的愁闷彷徨,需要的何尝不是这一声惊雷,何尝不是有一个人登高一呼,力挽狂澜…
"袁世凯,朕此去锦州,你觉得朕出得去吗?"坐在马上,光绪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看了一眼身旁的袁世凯。
直到今日,直到出了山海关,直到望着眼前的滚滚铁流,跟随着自己一往无前的时候,光绪才忽然找到了做皇帝的感觉。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更何况是一国之君。
"微臣此前也是顾虑太多,一时糊涂,言语无状,请皇上恕罪。"袁世凯诚惶诚恐的答道。
虽然并不知道此次出山海关背后的细枝末节,但是从山海关守将的种种表现,袁世凯不用多想,便已经看出了背后一定藏着名堂。而皇上的用心之深,胆略之大,再一次让袁世凯震惊不已,心中多少还有些许的后怕,要是当初走错了一步,留在京城里,面对这样的皇上还有何功名前程可言。
"你没有走错步子,朕很欣慰。"光绪静静的看着袁世凯说道,"将来总有一天,朕也会让你明白,朕也没有走错说说吧,下一步,你们参谋部是如何打算的。"
"按照皇上的意思,参谋部已经拟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集重兵于田庄台一线,与日军周旋,只是"袁世凯偷偷看了一眼光绪的脸色,沉声说道,"微臣担心的是从辽东、辽南各处退下来的溃兵,要指望他们守住田庄台一线,微臣心中实在是没有把握。"
光绪心中不由得一动,已经隐约猜到了袁世凯说这些话里的意思,"依你之见,朕当如何啊?"
"朝廷集数万军队于辽东、辽南一线,旦夕之间,就被日军打的溃败,微臣以为,非三军不肯用命,而是有些统兵大将视国法军纪于不顾,不杀之,不足以震慑军心,振奋士气"斟酌了一下,袁世凯断然说道。
光绪忽然一声轻笑,袁世凯今日能够说出这样一番毫无顾忌的话,显见的此时已经摆正了自己位子,摆正了位子,步子才能迈得更稳当。
"朕已经让杜怀川提前赶赴田庄台一线,他管着军法处,知道该怎么做田庄台一战,乃是国战,但是此战能否取胜的关键却不在田庄台,这一层意思,你们都要考虑到,要从辽东、辽南的战略大局来制定作战计划。"
说着,光绪有些忧虑的抬头望着辽东,离开京城后,便再没有了陈卓的新建陆军第一镇的消息,以陈卓的智谋,当能够体会自己亲征田庄台的一番苦心啊…
…
站在远处的山脊上,依藤正握着望远镜的双手都有些微微发抖。
对面的山坡上,第十八联队全部的兵力已经用了上去,做最后的一搏了。以新建陆军最后那点兵力,是不可能挡住这一次攻势的。然而第十八联队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了,7个中队000多人的兵力,现在剩下来的已经不到1000人了,这一仗即便全歼对面的新建陆军,第十八联队也基本被打残了。
清国,何时拥有了这样一支军队,无论武器装备、战术素养,还是顽强的战斗力,都丝毫不弱于帝国的军队,如果单以人员的伤亡情况看,第十八联队其实已经败了。
此时,依藤正满脸苦涩的摇了摇头,内心中充满了一片迷茫和困惑。
忽然之间,对面第十八联队的官兵像是一头撞向了岩壁的浪头,纷纷的退了回来,山坡上面,越来越多的新建陆军官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在暮色中闪着耀眼的杀气,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从山坡上直冲下来,夏黄卡其布军装像一道滚滚的洪流,将整个第十八联队吞没其中。
援军,对方的援军到了依藤正有些绝望的张了张嘴,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战场的态势永远都是处在相对当中,一旦平衡被打破,战场的态势也瞬间被扭转过来。经历了一下午的苦战已经筋疲力尽,只是怀着决死的勇气发动最后攻击的日军,此时面对着忽然出现在战场当中的,新建陆军的这支生力军,已经完全失去了力战的勇气,开始慢慢的挣扎,退却,最后便是彻底的溃败
"大人,日军已经溃退了"站在山坡上面的杜振武,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冯国璋说道,"真玄啊,要是振武再晚来一刻,后果不堪设想。"
"左协怎么这么快就跟上来了?振武,你带了多少人过来?"冯国璋望着身边的新建陆军士兵,有些诧异的问道。
按照战前的布置,新建陆军第一镇左协最快也要在午夜过后才能跟进。再看看杜振武带过来的部队,最多000人,也是和自己一样全部轻装,冯国璋不免也感到奇怪。
"大人出发后,陈军门担心有失,便令职部率000人轻装跟进,以为后援。"杜振武笔直的站立在冯国璋身旁,正色说道,"凤凰城已经失陷,再进攻凤凰城已无可能,此刻虽然击溃了日军一部,但要是被日军后续第五师团主力咬住,就无法脱身了,陈军门有令,请大人你即刻回军"
回军?整整一下午惨烈的血战,那么多年轻士兵就这样葬身在这片无名的山坡上,新建陆军一千人付出了伤亡六成的代价,眼看着就要将眼前的日军全部歼灭
冯国璋猛地一拳击打在树干上,眼睛里都要迸出泪花出来,然而他心中也明白,杜振武说的是对的,一旦日军后续部队跟上,连杜振武带来的000多人,都有可能被日军吞下去,敌众我寡,不能不退啊。
大清,人口是日本的数倍,兵力也是日军的数倍,怎么一打起仗来,总是处于敌众我寡的境地?想到此处,冯国璋不禁仰天长叹。
"传令退兵吧"咬着牙冯国璋生生的挣扎出这句,猛地面向山坡,单膝跪地,大声喊道,"各位死难的弟兄,今生今世,冯国璋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
光绪二十年七月中旬,新建陆军第一镇一部在距离凤凰城70余里处,重创日军依藤正之第十八联队。此战,日军伤亡1500余人,超过了整个鸭绿江防御战日军伤亡的总数。
消息传回,天下为之震惊,甲午以来,朝廷屡战屡败,士气民心已经低落到了极点,猛然间闻听如此大捷,起初都是不敢相信,以为又是像叶志超牙山一战谎报大捷一样,直到驻华的各国公使通过日军随军记者发回国内的稿子,确认了此次大捷后,朝野内外才忽然间缓过神来,顿时到处都充满了一片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情状。
皇上亲征不久,新建陆军便取得如此大捷,民心人望,天下大势,骤然间像变了戏法般的空前高涨起来。原本还对皇上亲征颇多微词和顾虑的御史清流们,此时也纷纷上书,让新建陆军乘胜追击,收复凤凰城,剿灭日军征清第一军,一扫甲午每战必败的颓势。
而在连山关新建陆军第一镇的驻地,临时布置的作战指挥室里,却是一片风雷之色。
关于此战的检讨刚刚进行不久,新建陆军第一镇统制陈卓便已经勃然大怒,就差没有指着冯国璋的鼻子大骂了。
"从古自今,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歼敌三千,也要自损八百,何况是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此战,新建陆军第一镇伤亡达600余人,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只有一万人,面对着辽东日军征清第一军两个师团的兵力,是打不起消耗战的"
"此战伤亡惨重,是卑职指挥无方,请军门责罚!"冯国璋站得笔直,心中也是揪心无比。此战虽然胜了,但是却是惨胜,想着埋在那片山坡上面的600多士兵军官,他的心中便是一阵说不出的隐痛。
陈卓看了一眼冯国璋的表情,默默的在心中叹了口气。
近代战争,绝不是靠血性之勇就可以取胜的,武器装备,作战指挥,后勤保障,通信联络…新建陆军要淬炼成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何其艰难啊。
"今日是检讨此战的得失,不是追究责任。获悉凤凰城失陷后,你没有贸然进攻凤凰城,也没有慌忙撤退,在这一点上,你的指挥还是对的"陈卓扬了扬手,示意冯国璋坐下来,指着地图说道,"此战你最大的失误就是战略目的不明,既然是阻击日军,为何在击破日军一个中队的进攻后,不选择撤退,而是就地坚守?你们只有区区一千人,没有炮火支援,没有后勤保障,怎么坚守得住"
"和日军作战,不是靠军心士气就能够打胜仗的,他们的军心士气,决一死战的意志绝不比新建陆军差。此战,幸亏第十八联队的炮火火力不足,加之过于轻敌,你们想想,如果日军由足够的炮火支撑,你们一千人挤在一个连防御工事都没有的山坡上,不是摆着给日军打吗?又或者日军及时联络增援部队,凤凰城距离战场只有70余里,一旦日军后续主力赶到,恐怕连杜振武带去的000多人,都要全军覆没了"
陈卓的一番话,说得原本还有些不以为然的军官们都是肃然一惊,每个人心中仔细一想,此战确实胜得太过冒险了,要是真如军门大人分析的一样,这一仗能打成什么局面真的是不堪设想。
歇了口气,陈卓面对众人正色说道,"为将之道,首在知己知彼,日军的优势是兵力,所以新建陆军当谨记一点,无论何时何地,除非我们处于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不可与日军展开拉锯消耗战。当然,日军也不是没有弱点,他们的弱点就是后勤保障,战线拉的越长,后勤保障就越容易出问题,这才是我们击破日军的关键所在"
刚说到这里,一个参谋匆忙拿着一份电报跑了进来,"禀报军门,皇上从田庄台发来的急电。"
陈卓赶忙打开电报,刚看了一半,忽然间直愣愣的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君子以诚信为本,又一更奉上,让大家久等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