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绝对有必要,殷丞可不希望在引起曹操注意的同时,还把刘表给招惹来。这时候的刘表还是有些野心的,也想做出一点名垂青史的功绩,不然的话他不会和孙坚屡屡冲突。不过现在刘表的发展空间有些,所以他只能安安分分地待在荆州等机会。巴州临江荆州,如果正式宣告投向殷丞,无疑是平白送给刘表一个入侵益州的借口。就算殷丞可以在巴州挡住刘表的侵犯,可他组建巴州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军力,一旦荆州入侵,这个目标肯定就将化为泡影。
其实,巴州是殷丞用以阻挡荆州的一个理想屏障,即便是将来发动了益州争夺战,殷丞也希望巴州那一片能维持目前这种敌友难辩的身份。这样一来,在和刘璋打生打死之时,也不用担心刘表突然来趟这趟浑水。
制订方针是殷丞的工作,具体操作他就不管了。李严和董和商量后决定,先暂时把未来巴郡的治所定在整个巴州中部偏西的临江县,然后拟定了名单,李严带着高顺和一大批朱提官吏,走马上任去了。
本来在李严和董和定下的名单里并没有高顺,是殷丞特意让他们加上去的,而殷丞让高顺去巴州的目的,就是给自己练兵去的。殷丞很早就知道高顺对练兵很有一套,有他去巴州训练新军当然是再合适不过了,而且高顺本部的蓝鹰翼也需要多练练才会有更大的威力。
除了巴州,殷丞还有一个兵源,那就是云州的蛮族。在百纳图的招募下,殷丞得到了一万左右的各族蛮兵,这些人就不需要遮遮掩掩的了,直接带到朱提,让赵云和张任一起,好好地摔打摔打他们。
多了这三四万的新军,朱提的军力几乎到了饱和的地步,这些兵马在益州小打小闹肯定够了,想要争夺天下,显然还欠缺了一些火候。既然数量上不能再有所增加,那就只好在质量上多动些脑筋了,好在殷丞向来采用的就是精兵策略,倒也没让他产生太大的困扰。
提高部队质量,不外乎两种方法,一种是有计划、有条理的训练,还有就是改善军队的装备。殷丞手下军队的装备一直都是没什么可挑剔的,藤甲这种东西简直属于逆天的范畴,不过现在的殷丞可没有那么多藤甲来装备新军了。这些年来,灯芯蔓倒是也收集了一些,可用来防火的涂层却实在数量稀少,想要再制造一批可以成建制装备的藤甲,已经属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了。
既然藤甲无望,那就只能选择铁甲和钢甲了,三、四万套铁甲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再加上以后的战争损耗,起码要生产出五万套以上才勉强够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定笮的盐业被殷丞全面叫停,而另一项支柱行业――铁业,却在殷丞大力资助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只要有事情可做,时间过得那就飞快,短短的几个月眨眼即逝。巴州的新军已经组建完成,人数共为两万五千,殷丞给这支新军取名‘蹬萍’,主要用来攻占城池的。蛮兵新军也已定制,最终人数为一万两千人,取名‘胡佐’。这两支新军使用的盔甲都是铁甲,蹬萍军使用的兵器为小型圆盾及单手长刀,胡佐军用的兵器为长戈。这些装备也已经在定笮大量生产,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进行部分换装了。
除了外军,项书的一万内军――城卫军,也顺利完成重组。原先的一万经过训练的城卫军,都被集中起来进行屯田了,新招募的一万内军正在紧张训练中,等他们完成必要的集训后,内军也就增加到了两万。
如此一番大的动作之后,朱提的外军变成了五支,一千蓝鹰卫、一千蓝鹰翼、一万五千的强击军、一万两千的胡佐军、两万五千的蹬萍军,加起来总计五万四千人。若再加上一万内军和一万军屯后备役,朱提兵马就有七万四千人,这还不算各地方维持治安的县兵。
有了这些军队,殷丞算是真正变成了一方诸侯,再也没有人敢不把他放在眼里了。当然啦,代价也是沉重的,为了这些,殷丞的荷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萎缩下去,大有彻底成空的势态。如果不是百纳图来报说,茶马互市的商道基本已经探明,只等王绛把部分难以通行的道路加以扩展,就可以正常开展贸易,从而使朱提的经济得以复苏,只怕殷丞已经带着人马出境打劫去了。
别人都忙得四脚朝天,只有殷丞最悠闲,他习惯了当甩手掌柜,还美其名曰能者多劳。这段时间殷丞基本上都陪着家人,无聊时练练骑马,教教尔丹舞枪射箭,偶尔才召集众人询问一下事情的进展。
这天,殷丞正和董和等人在闲聊政务,突然有侍卫前来禀报,说是荆州黄卉托人寄书,来人还说要把书信亲手交给殷丞。
黄承彦倒是经常和殷丞保持联系,毕竟黄月英还一直留在朱提不肯回去,通通信,彼此了解一下近况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这次好像有些不同,平时黄承彦的家书都是直接交给黄凤的,从来没有过要求殷丞亲自接收,难道黄承彦那里去了什么状况了吗?殷丞急忙让侍卫把送信之人请入堂来。
跟着侍卫进来的是一位二十至二十五岁之间的年青人,衣着打扮也算普通,但殷丞却觉得他不像是普通的家丁。
“我就是殷丞,你可是承彦表兄差来的送信之人。”殷丞注视着堂下之人,开口问道。
“正是。在下奉黄公所托前来投书,请殷大人过目。”那人神情自如地回答道,说完从怀里取出封书信交给一旁的侍卫。
殷丞接过书信并没有马上就看:“承彦表兄有什么话让你向我交待的吗?”
“没有。”
殷丞没发现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大开书信看完后也没看出有什么大事,似乎和平时直接交到黄凤手里的家书并无不同。既然只是一封不同书信,为什么这次会要求交到自己手里呢,殷丞百思不得其解。
殷丞心里暗自思量,可眼角余光一直在留意那个送信的人。只见他不但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十分留意,甚至连殷丞身边的董和、陈宫等人都被他反复打量了好几遍。
“请问这位兄弟该怎么称呼?”殷丞越发觉得此人不简单,不由好奇地问道。
“不敢烦劳大人下问,在下单福。”那人躬身答道。
单福!这两个字听在殷丞耳朵里,就像两颗炸雷一般,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殷丞大笑着说道:“哈哈哈……难怪、难怪!我说这封信来得古怪,原来是颍川徐元直到了!”
这下该换个人吃惊了:“你、你……大、大人怎知我是徐庶?”
“那是、那是,元直大名殷某早有所闻,只是未曾有暇前去拜望,今日元直能来我朱提,殷丞喜不自禁矣。”
殷丞确实很高兴,也有理由高兴。这段日子看上去他过得无忧无虑,其实殷丞一直在担心曹操还有法正。贾诩不在,法正就是殷丞的心腹大患,现在好了,有了徐庶就不用殷丞费这个心思了,这简直就是瞌睡有人送枕头嘛。想到徐庶vs法正,殷丞就觉得有看头。
他这里是高兴了,可徐庶那边别提多迷茫了,自己很有名吗,连徐庶自己都不知道。不过,让徐庶更郁闷的是还再后面呢。
“来人,通知厨房准备好酒好菜,后花园摆宴,让大家都一起来,我们要好好地替枕……呃,元直洗尘,顺便庆祝一下我们朱提再添大贤之人。”殷丞兴高采烈地补充道。
徐庶哭笑不得地被殷丞拉着就往后去,心里有万般不愿,可嘴上却说不出来。徐庶是从司马徽那里了解到殷丞的,司马徽看在黄承彦的面子上,也向徐庶推荐去朱提谋个差事。只是徐庶觉得朱提过于偏远,好像没太大的发展余地,有心不去吧,又不愿薄了司马徽的情面。所以他在答应了司马徽的要求后,还特意跑了一趟白水,向黄承彦讨来了这份送信的差事,无非是想先偷偷观察一下殷丞,如果确实还行,到时候再正式投帖拜见。
未曾想一到这里就被人识破身份,而且看这架势,殷丞分明是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他的下属。可是,就冲这‘再添大贤’几个字,自己也不好意思当面说‘不’啊。一想到过会儿一杯水酒下肚后,自己就算是卖身给了别人,徐庶那个委屈就甭提了。
不过徐庶还不知道殷丞这么做是故意的,不然肯定就更后悔了。当听到徐庶自称是单福时,殷丞立刻想通了这是怎么回事。徐庶只报化名,肯定是想先私下观察观察自己,然后再决定是否投效自己。这点殷丞完全可以确信,徐庶这么做可是有‘前科’的。
知道归知道,可惜殷丞对自己还不够有信心,万一徐庶看不上自己怎么办呢,如果错失了徐庶这种人才,殷丞还不得哭得稀里哗啦的啊。为了以防万一,殷丞决定趁徐庶震惊于被自己识破身份,一时间还转不过弯来,直接来个先下手为强,把生米煮成熟饭。等徐庶反应过来时,估计已经是‘自己的人’了,由不得他‘从’还是‘不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