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南亚新局(一)
“从1949年1o月1日开始只要是与那个恐怖的民族有关的战争夜晚便永远是属于中国步兵的。w26dd书友整~理提~供”趴在的沙袋之上曾经不可一世的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指挥官—丹真宗智准将此刻落魄的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印度6军士兵。此刻的他身上披着不知从那个倒霉蛋身上拔下来的雨衣在冰冷的夜雨之中独自一个人使用着那部微光夜视仪在无边的黑暗中监视着眼前的战场。
突击孟加拉国都达卡的特种行动本可以成为丹真宗智准将这一生之中最为辉煌的战绩。他和他的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成功的穿越了孟加拉国西部戒备森严的边境潜行数百公里最终在达卡城内埋下了一支最为关键的伏兵。如果不是由冷紫翎率领的中国海军6战队突然出现或许他和他的部队便可以冲入位于达卡市中心的总理府完成乔京德尔对孟加拉攻略中最关键的一环—斩行动。但是这一切已经没有机会再次重来。
随着对孟加拉国总理府的攻击受挫原先理应倒戈一击的孟加拉6军第1师在孟加拉人民的呼声面前选择了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祖国。从这一刻起期望着迅解决孟加拉问题的印度6军便深陷于了泥潭之中。在达卡市区会合了由印度6军两栖战专家—阿尔琼上校所率领的印度6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的先锋部队之后一场与其是战斗不如是逃亡的行动便成为了丹真宗智准将的主要任务一场自诩被精锐的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在达卡街头宛如过街老鼠一般狼狈逃窜。面对着同仇敌忾的孟加拉军民长期接受的特种训练并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保全生命。
而退守布里刚戈大桥的日子更成为了丹真宗智军旅生涯之中的噩梦幸存的近千名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的士兵和两千多名印度第3机械化步兵师的残部龟缩在以布里刚戈大桥为中心的数平方公里的狭阵地上面对着孟加拉6军的围困和炮击漫长的时间宛如血腥的磨盘一般一一的消耗着丹真宗智的信心以及部下的生命。在这个被合围的阵地内被打断了脊梁的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早已不再是军中的宠儿。无数次他们都在印度士兵另样的眼神之中依靠着短兵相接将孟加拉军队赶出阵地。而每当空投的补给物资难得准确的落在阵地上之时依旧是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的士兵冒死爬出战壕将一个个降落伞艰难的拖回阵地。但是在分配补给品的时候他们却必须排在印度人的后面。
“作为你的长官我要你立刻终止这种不公正的分配方式。”丹真宗智曾愤怒的向阿尔琼上校提出过严正的抗议但得到的却是对方无情的嘲讽:“您的军衔比我高?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不要忘记是谁在你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收留了你们你们这些可怜的流浪汉注定只能是我们印度人的炮灰而已。”为了这句话丹真宗智曾拔出手枪住对方的额头。但是有持无恐的阿尔琼上校却用一个冷笑打垮了他所有的斗志。“你开枪啊!我死了之后我的战士可以向中国人和孟加拉人投降。你们呢?”
是啊!一个背叛自己祖国的人无疑是最为脆弱的。在布里刚戈大桥艰苦的防御战中印藏特种边境部队阵亡4oo余人更有2oo多人留下了永久的残疾。但是当面对赶来解围的印度6军之时丹真宗智却再也没有得到乔京德尔原先的尊重。在共同坚守的日子里无数次羞辱过丹真宗智的阿尔琼上校不仅没有得到了任何的惩罚相反却得到了乔京德尔空前的礼遇。因为在乔京德尔的眼中阿尔琼上校依旧有着巨大的利用价值作为驻守印度南部城市特里凡得琅市的印度6军第34o独立步兵旅的前任旅长。乔京德尔希望阿尔琼可以前往南部策反昔日旧部以便在印度南部自治邦联的侧后狠狠的插上一刀。而仅残不到4oo名部下的丹真宗智此刻却早已如被榨干了的橙子一样并没有更多的利用价值。
丹真宗智和他那些早已疲惫不堪部下被编组成了一个独立的步兵营长时间的战斗早已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不能在适应特种作战了。如果按照西方军队的惯例经过如此惨烈的连场恶战之后这支部队至少要在后方休整3个月以上才能恢复战斗力。但是此刻面对即将展开的达卡攻防战乔京德尔决定竭泽而渔吸干这支有来自中国西藏的难民所组成军队的最后一分气血。
在达卡外围的战斗中丹真宗智依旧希望能通过自己和部下们的努力向乔京德尔和所有的印度人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残酷的现实却一再令他失望和沮丧毕竟身体和精神都已经达到极限的特种兵并不比普通步兵更具战斗力最终的巷战中一栋由孟加拉民兵坚守的建筑物都可以迟滞这些昔日精英一整天的时间最后还不得不起人海式冲锋才能最终攻占。丹真宗智和印藏特种边境部队便如同一个年华老去的拳击手虽然依旧屹立在拳击台上但等待着他的只能是一轮又一轮凶狠的猛击而自己却全无还手之力。
最终拖着伤残的躯体丹真宗智和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和印度6军的各主力部队一起撤出了达卡外围的阵地。沿途这支由非印度国民组成的部队受尽了冷眼和奚落。更一度被命令担任殿后的任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掩护印度6军主力的撤退。如果不是孟加拉6军各主力部队反应迟钝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所遭遇的追击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些孟加拉民兵的话恐怕这支部队早就全军覆没了。
但是沿途无所不在的孟加拉游击队、中国空军的空中打击以及糟糕的补给情况依旧令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和印度6军的其他部队一样举步为艰。经过了漫长的2个多星期的时间印度6军东部军区的3个主力集团军才从达卡外围艰难的撤退到印度与孟加拉的传统边境附近。从军用地图上来看似乎胜利已经并不遥远毕竟这些在孟加拉的泥潭里深陷了近2个月的印度士兵距离他们的起已经不远了加尔各答那温暖的军用仿佛就在眼前。但与广大普通士兵的欢欣鼓舞相比大多数师团级印度6军军官却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大军已经进入了对手早已为自己挖掘好的坟墓之中。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孙子兵法》早在千年之前便总结下的经验印度6军竟然到了21世纪还茫然懵懂。”虽然早已离开了北京总参的虚拟兵棋推演中心赶往祖国的西北边陲指挥着另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但是那些被任令羽挫败的日子却依旧如阴影般在胡维风的心头挥之不去。此刻在位于喀什的临时指挥中心面对着曾经一起受邀参加那场兵棋推演的第38集团军军长黄玉成少将胡维风手里拿着总参刚刚送来敌情通报不由得有些心浮气燥起来。接过胡维风手中的那份通报黄玉成少将可以清楚的看到标题处赫然写着“我山南突击集群已于4月22日将印度6军孟加拉作战集群合围于孟加拉国西北部的拉杰沙希地区。”
“印度6军孟加拉作战集群下属3个集团军、约6个主力师如果再加上近2oo个营的准军事部队。也就是我军在拉杰沙希地区兜住了印度6军近3o万野战部队这可是自解放战争以来我军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合围歼灭战啊!”与胡维风的心浮气燥相比黄玉成少将对这个从另一条战线上传来的好消息还是显得相当振奋的。
“数十万大军的撤退工作竟然如此的草率。如果由我来指挥的话宁可再冒着再横跨一条河流的代价。也要选择从库尔纳一线撤往加尔各答。唉!时无英雄终令竖子成名。”站在胡维风的角度这一个辉煌的战果可以是印度6军拱手送给任令羽的。现在印度6军3个主力集团军被合围于河网纵横的拉杰沙希地区等待着他们的只有被全歼的命运。
实际上从达卡外围撤退开始印度6军高层便开始讨论撤退的线路问题从达卡一线撤回印度东部无非有两条路线即走北线的拉杰沙希地区或走南线的库尔纳地区。从地理上来讲北线的通行能力稍好于南线。在这条线路之上印度6军的重兵集团只要横渡贾木纳河这一条大河而印度6军在向达卡突击的过程之中早已在这条河流之上架设了多座机械化浮桥。而如果走南线的库尔纳地区印度6军将面对由贾木纳河、恒河和普苏尔河这三条河流组成的河网地带。而其中的恒河和普苏尔河印度6军都缺乏渡河的准备。从这个角度上讲走北线显然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但是亲自担任着前线总指挥的乔京德尔和坐镇加尔各答的卡尔马特中将却一致认定印度6军应该穿过南线的库尔纳地区撤回国内。理由也十分简单印度6军如果取道拉杰沙希地区最终将在阿济姆根杰到贝尔当加一线集结而这一地区正是中国6军从西里古里走廊南下加尔各答的攻击轴线之上以孟加拉作战集群的疲惫之军对抗中国6军的虎狼雄师其结果恐怕将是灾难性的。而从南线库尔纳地区撤回印度6军的3个主力集团军将顺利的在加尔各答一线集结这显然有利于部队的休整并可以有效的改善印度东部地区的防御态势。
但是这一良好的愿望却在现实面前被砸的粉碎。一度被印度三军情报局局长马利克少将诱降的孟加拉6军第17步兵师师长蒂卡汗少将却再度反水率领着齐装满员的孟加拉6军第17步兵师在恒河流域部署防御阻断了印度6军从库尔纳地区撤回印度本土的可能。“蒂卡汗少将当时是真的被我们诱降了吗?还是在任令羽的授意之下对我们虚以委蛇最终来个关门打狗啊!”这个问题在战后曾无数次的萦绕在马利克少将的心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蒂卡汗少将并没为自己在这场孟加拉人民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中的“劣迹”付出任何代价战后他得到了晋升的奖励最终在2o1o年还荣升为孟加拉国的6军参谋长一职。
虽然面对孟加拉6军第17步兵师的阻击坐拥3个集团军的印度6军曾一度并不在意。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印度6军虽然在达卡攻坚战中损失惨重但是凭借着自己炮火和兵力的优势印度依旧有信心可以正面强渡恒河。但是这些所谓的自信很快在第一次攻击之中便被打跨了。面对着奔腾不息的恒河水印度6军缺乏足够的渡河工具。而部署在缅甸境内的中国空军以及游弋于孟加拉湾之上的中国海军“上海”号核动力航母上的舰载航空兵更对印度6军的强渡行动展开了不间断的空中打击。
在损失了近2ooo人之后印度6军孟加拉作战集群不得不痛苦的选择了放弃。显然继续猛攻下去不仅能否成功强渡还是一个未知之数。更多宝贵的时间和士兵生命将被恒河无情的冲走却是板上钉丁的事情。不得已印度6军只能转回北线取道拉杰沙希向本土撤退。而此刻他们所面对的是孟加拉6军的追击。刚刚在恒河一线遭遇了重挫的印度6军显然对自开战以来便处于被动挨打地位的孟加拉6军充满了鄙视。没有了河流的阻碍印度6军决定在锡拉杰甘杰给予追击的孟加拉军队一个致命的回马枪。
为了这次至关重要的反击印度6军抽调了3个师的兵力在锡拉杰甘杰地区预设了战场。按照印度6军的计划他们将在这里重创孟加拉6军的主力部队。战役的时间将严格控制在一天之内。印度6军认定自己将很快将孟加拉军队全线击退。在战役的时间控制上印度6军的确计算的很准的确在一天之内战斗便大致结束了但结果却出乎了所有的预料。印度6军在锡拉杰甘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约2个旅的兵力防御的正面孟加拉6军轻松突破。接下来的战斗便只能用摧枯拉朽来形容了。
孟加拉6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突飞猛进的进展其真实原因在于投入追击的是刚刚从吉大港调来的孟加拉6军第24步兵师这个师不仅在战前便在孟加拉6军的战斗序列之中号称精锐更在战争的过程之中全面的接收了换装。由于吉大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个城市成为了孟加拉卫国战争之中最为重要的外援通道。大批来自中国本土的物资通过中缅之间的公路从云南抵达缅甸南部的各大港口再有船只转运到吉大港。除了印度海军掌握孟加拉海海域的控制权的极断时间内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被迫一度改成渔船偷渡之外其他时间内每天都有上千吨的武器和物资经由缅甸运低吉大港。战争的后期中国6军更从安达曼岛抽调出包括缅甸6军第1o1步兵师及中国海军6战队2个营组成的孟加拉远征军秘密抵达吉大港参战。
孟加拉6军第24步兵师在2个月之内便由原先的3个旅扩充为9个旅虽然名义上还是师级编制但实际上早已相当于一个集团军的兵力。虽然中国援助的武器装备主要以国内6军淘汰下来的二线装备为主但驾驶着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6两栖坦克的孟加拉装甲兵依旧令印度6军的山地步兵在锡拉杰甘杰体会到了被蹂躏的快感。根据孟加拉6军第24步兵师师长的回忆来自中国的任令羽中将亲自指挥了锡拉杰甘杰战役。孟加拉6军抓住了印度军队前期的轻敌思想以驰援的缅甸6军第1o1步兵师为主力在锡拉杰甘杰一线展开佯攻。当印度6军的注意被吸引之后。孟加拉6军第24步兵师装备了中国生产的63式水6两栖坦克的1个装甲旅突然从侧翼的沼泽地带起攻击成功的一举突破了印度6军的侧翼。
锡拉杰甘杰战役从根本上改变了孟加拉战场的局势印度6军对孟加拉6军的心理优势被彻底摧毁等待他们的唯有慌不择路的一路西逃最终在拉杰沙希地区撞上了中国6军的铁壁合围。包括丹真宗智在内的32万余名印度士兵在东西不过8o公里南北不过6o公里的包围圈内苦苦挣扎。
如果在陷入包围之初印度6军便能调集全军之力展开突围的话或许还有部分兵力可以成功逃出生天。这也就是孙子所的“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死地概念。但是偏偏印度6军在锡拉杰甘杰战役之后彻底失去野战的信心。最终数十万大军只能掘壕自困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第七十章:南亚新局(二)
往年的孟加拉要从6月中旬才开始进入雨季但不知道是否是这片土地也自觉的承担起了打击侵略者的责任。自从印度6军被赶入了拉杰沙希这片死地之后连绵的大雨便无休止的降临在包围圈内的印度人头上。瓢泼大雨之中挖好的战壕往往会在转瞬之间成为了河流印度6军的士兵们日常要趟着没过膝盖的浑浊泥水艰难的在阵地内线行动着。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几乎化为了一片泽国的阵地之上印度6军却由于缺乏干净的饮用水而痛苦不堪饮用河水容易患上痢疾等疾病。而饮用孟加拉的地下水则更危险因为这里的地下水中的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的含量高得惊人。
水中的砷含量一旦过亿分之五就不再适合饮用否则会造成砷中毒。而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标准更为严格规定饮用水的砷含量不应该过亿分之一。但是在孟加拉国由于特殊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结构使得许多地区地下水的砷含量已经达到了亿分之七到十的水平对人的健康威胁极大。砷中毒后病人最初的症状是皮肤出现黑然后皮肤将硬化结节尤其是在手掌和脚底。中毒严重者将会出现皮肤腐烂直至死亡。这一情况早已由国际环保组织的披露而家喻户晓但此刻面对着数十万大军的消耗印度6军不得不饮鸩止渴。
此刻在丹真宗智和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所驻守的阵地中央便有一口用来汲取地下水的“管井”虽然上面由于砷污染而被孟加拉国最大的非政府组织“乡村展委员会”标上了红色记号但是此刻却依旧是这些被围困者的生命之源。为了汲取这些有毒的水源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的幸存者们依旧不得不在敌方狙击手的威胁之下在泥水里心的匍匐前进然后艰难的用手摇式水泵把水抽上来。
陷入对手的合围之后印度6军一度幻想中国6军会急于将其歼灭而起人海式冲锋毕竟这是大多数印度士兵从他们的长官和前辈口中唯一了解的中国人的进攻方式。因此异想天开的印度6军集中了手中所有的力量来部署防御。但是在经过了紧张的等待之后他们所盼来的却是悠闲的“西线无战事“拥有兵力和火力优势的中国6军似乎并不急于起进攻。他们更多的时候喜欢在夜间派出精锐的分队和狙击手对包围圈内的印度6军展开规模的渗透和袭扰。
戴在丹真宗智头上的微光夜视仪采用先进的光电技术可以将夜间景物放大好几倍能在微弱的星光下识别出千米之外的坦克、装甲车。而他的身后还有一台利用物体自身的热幅射形成图像的热成像仪无需借助月光、星光能在全黑条件下工作即使隐蔽在草丛或树林中的目标只要出微弱的热量都会被它捕捉到。但是这些丹真宗智辛辛苦苦保留下来的特种战装备却在中国6军明确全然无效。只要中国人愿意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攻击战线上的任意一个据。而更令丹真宗智感到气馁的是他所面对的对手还不是威名赫赫的中国6军特种部队而仅仅是野战部队之中常规建制的侦察连队。
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狭窄而潮湿的战壕里越来越多的印度士兵在长官的呵斥声中被惊醒他们胡乱的从黑暗中摸起早已泥泞不堪的步枪睡眼惺忪的跟着队伍胡乱的奔走着。已经不清这是今夜第几次遭遇这样规模的奇袭了被压缩包围在孟加拉西部山区的印度6军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一夜三惊。当那枪声逐渐消逝在了空气中之后一切被证明了不过是虚惊一场之后大多数印度6军选择了掉头再睡显然没有关心这究竟是谁又成为了那个被中国狙击手击中的倒霉蛋还仅仅只是一次走火。
“索朗旺堆死了!”在黑暗之中一个疲惫的身影跌跌撞撞的跑到了丹真宗智的身旁借着朦胧的星光丹真宗智清晰的认出了这个自己麾下曾经第一的悍将—卡桑坚赞。正是这位来自达兰萨拉的年轻人曾在突袭达卡的战役中独当一面率领2个藏人连队奇袭了位于达卡市东南部布里甘加河之上的布里刚戈桥并在那里坚守到了丹真宗智等人到来应该如果卡桑坚赞的努力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将在整个达卡地区再无立锥之地被歼灭将是转瞬之间的事情。从哪一刻开始丹真宗智对和自己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年轻人就充满了好感更向他承诺过他们终将一起活着离开孟加拉。而一路走来随着自己一个接一个的倒在撤退的道路上原先叫不上名字的士兵最终也亲如了兄弟毕竟他们都来自于同一个民族。
索朗旺堆是一个天真开朗的男孩同样来自于达兰萨拉的他总是对未来充满着幻想。即便是撤退的道路上他还总是等战争结束之后要拿着印度政府给的卢比去周游世界。望着他那清澈的眼神丹真宗智永远不敢告诉他或许等这场战争真的结束之时卢比已经变成了废纸。他同样来自于达兰萨拉也同样有过那些色彩斑斓的青春梦想。
在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的山区内有一个被别有用心者粉饰成“世外桃源”的镇。它背靠终年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麓为山谷、河川、农田、茶园所缀四面则被高山和原始森林覆盖。不熟悉这里的人或许会以为它是一个度假天堂但其实那里充满了愚昧和落后。这个名为达兰萨拉的镇也就是集团的所谓“西藏流亡政府”的所在地。达兰萨拉分为上下两部分下达兰萨拉地区海拔125o米名为科特瓦尔巴扎主要居民是印度人;而海拔约18oo米的上达兰萨拉地区则主要居住着流亡的藏人。
通往这座雪山镇的山路险峻陡峭狭窄仅有一车之宽由碎石和山泥铺成很不结实。街道比较脏乱总是使得倍感到失望。丹真宗智记得那里的房子总是用破旧的铁皮当作屋房屋低矮光线昏暗。许多昔日的贵族和喇嘛在这里没住多久就会感到失落只是在达兰萨拉匆匆中转一下后就想办法打道去别的地方。只有那些走投无路的藏民才会留在这里空守着岁月流转。而那些所谓“西藏流亡政府”的“政府官员”表面上道貌岸然白天穿着红色的袈裟装模作样的办公或接待客人但天黑以后却公开到酒吧和俱乐部用西方国家的援助的美元肆意鬼混。
真是缘于对这一切的深恶痛绝很多藏民的后裔选择了象丹真宗智这样在成年之后离开达兰萨拉但是除了这雪山之上的被粉饰成天堂的畜圈之外世界之上却再无他们的容身之处。在印度的藏人虽然有不少出生在印度的土地之上但不管是第几代生活在印度却永远不能加入印度国籍只能是难民身份寄生。在新德里眼中他们不过是被自己收容的“客人”而已所以他们不能拥有土地和不动产也不能永久性地购买和拥有土地及房产一切都只能靠“借”和“租”。因此除了选择加入军队他们再无其他的选择。
索朗旺堆是在锡拉杰甘杰战役前期负伤的当时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奉命搜索贾木纳河畔的一个孟加拉村落这种名为“搜索”与其是为了警戒不如是明火执仗的代名词而已。面对着时断时续的补给线印度6军需要只能依靠以战养战这种古老的方式向自己祖国的方向挪去。卡桑坚赞带领着包括索朗旺堆在内5o名士兵心谨慎的接近这片无声无息的村落。一路之上印度6军倒在游击队枪口之下的士兵也早已过了万数了。好在这座村落早已人去楼空。卡桑坚赞的带领下士兵们翻箱捣柜也只找到了几斤有些霉的面粉。但就在所有人失望的准备离去之时索朗旺堆却意外的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收音机。伙子兴高采烈的摆弄着这个早已过时的玩意但卡桑坚赞却知道真正吸引他的并不是收音机本身而是“中国制造”的自豪感觉。面对着物资贫乏的印度流亡印度的藏人不得不让仍在国内的亲友邮寄东西对于祖国眷恋早已出了政治和宗教的隔阂飞向了那雪山的另一边。但就在索朗旺堆笑着走在队伍最前列的时候突然一阵眩晕感席卷而来一阵由下而来的冲击将他的阵地重重的抛起……。
索朗旺堆所踩到的不过是一颗孟加拉人自治的土地雷如果得到及时的救治他本可以保全自己的双腿。但是当他被战友们抬到着早已伤兵满员缺医少药的战地医院之时印度军医却告诉他们医院的麻药已经用尽索朗旺堆只有两个选择不经麻醉直接接受截肢手术或者抬回去等死。面对着奄奄一息的战友最终卡桑坚赞只能含着眼泪同意医生为索朗旺堆进行了双腿截肢的手术。那一晚那个年轻人惨烈的叫声宛如锥子一般扎入了每一个印藏特种边境部队幸存者的内心。
“他问我要了一支手枪是防身用……我真笨我早该想到他会那样……你知道吗?那帮该死的印度杂种根本不缺麻药但就是不想给我们用……。索朗旺堆的伤口一直在重复感染早知道这样我早该帮帮他……。”面对着宛如大哥一般的丹真宗智卡桑坚赞哭的象个孩子。“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们终将摆脱这一切的苦难。”此时的丹真宗智只能轻轻的拍着他的肩膀。黑夜之中的战壕里两个孤独的身影在雨中抱头痛哭。
“索朗旺堆临走之前对我让我回去……。”擦干了眼泪卡桑坚赞用嘶哑的声线道。“回去达兰萨拉?”丹真宗智有些惊讶的看着他。“不!回去中国回去西藏回到我们自己的家乡去。”卡桑坚赞坚定的回答道。“你疯了!中国人会抓住你然后吸干你的脑髓……。”丹真宗智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也曾无数遍的想过这个问题。但每次都不得不用自己幻想出来的各种酷刑来阻止自己这种疯狂的想法。“不!那不过是喇嘛们编造出来的谎言而已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会打开胸怀接待我的便如母亲接待作错了事情的孩子……。”
“那一夜我看见两个流亡海外的藏人在雨里争论了很久但最终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那个名叫卡桑坚赞的藏人独自一个爬出了战壕向着敌人的阵地跑去。我相信他决不是去动一次自杀式的袭击而是试图用放下武器的方式求得一条活路。这种情况在拉杰沙希的包围圈里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开始时是一、两个人偷偷摸摸的跑过去后来逐渐变成几个、十几个人有些人跑了又会回来叫上更多的人一起跑。最后我甚至看到过整连人一起开差的壮观情景。”很多年之后当萨非卡比斯瓦斯依旧带着那一脸憨厚的微笑出现在镜头面前时来自中国的记者早已无法从这位东印度联邦都加尔各答市人大代表的身上看到丝毫战争的影子了。
作为经历过两次战争的老兵萨非卡比斯瓦斯在东印度联邦之中觉得算的是一位传奇人物特别是在那场保卫自己家园的“东、西印战争”之中萨非卡比斯瓦斯作为一个曾经被中队俘虏的旧印度军人的代表由于其在占西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而成为了东印度联邦家喻户晓式的英雄。但是面对着摄象机的镜头这位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男子却依旧显得有些腼腆。在回忆起那长达3周的包围圈的日子萨非卡比斯瓦斯依旧显现出无比的痛苦和惆怅。
“我们并不畏惧战斗有些时候死亡对于我们来甚至是一种解脱。但是无论是西、北两侧的中队还是东、南翼的孟加拉6军似乎都不愿意给我们一个痛快。集团军也组织过几次声势浩大的突围行动。但每次都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却一无所获。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数以万计的生命在军旗的召唤下前仆后继的冲向火力网的情景。那种状态与其是求生不如是在赶死。每一个人都要被自己身边的惨叫和哀号惊醒之后才会下意识的产生退却的冲动。我们就这样连续冲锋了六次。在一些地带我们也取得了突破但意义不大。”在萨非卡比斯瓦斯的办公室里依旧摆放着那支古旧的9毫米口径“斯特林”式冲锋枪。正是这支冲锋枪陪伴着他走过了那些艰辛的战争岁月。
“中国6军一再向集团军司令部出劝降的通告。但总是被我们的指挥官粗暴的拒绝了。他们总是向我们宣传我们在这里坚持的每一天都将为我们在印度的亲友带来胜利以及和平希望。我们牵制着中国人和孟加拉近百万大军。但是这些鬼话对于我们早已失去了服力。大家之所以不走无非是因为对于选择的迷茫。这个世界总有象我这样的人永远不敢自己去选择命运只能被动的等待命运的选择。”萨非卡比斯瓦斯很平凡即便是更多的光环笼罩在他的身上他依旧是一个伟大的凡人。
“最后的崩溃依旧是在一个雨天我想中国人总于按捺不住了。那天他们的炮火足足轰击了一整天。每一重型炮弹呼啸而来都会在地上炸出一个不的湖泊。我们大多知道最后的审判终于来了。我当时驻守在西部战线之上大家都在恐惧中等待着中国人的进攻。但整整一天他们都没有起进攻相反孟加拉人来了。他们驾驶着中国制造的坦克撕裂了我们的阵地。我们被象羊群一样赶散了。在一个坑道里我见到了那天晚上争论的另一个藏人他叫丹真宗智是印藏特种边境部队指挥官。但是他的部队早就完了而他自己也被一颗子弹打中了腹部象一条死鱼一样躺在的地上。他看到我之后笑了他他认识我他成全了我这个边境冲突中战斗英雄。他还如果不是他的部下意外的漏掉了我此刻我也不会再有机会给他话。那天他了很多话但无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我杀了他。他一会试图激怒我一会恳求我我知道他的肠子被打断了这种伤口往往并不会立即致命但是很疼钻心的疼。我最后选择了帮助他因为我见过一个战友在腹部中弹之后撑了足足三天……。”萨非卡比斯瓦斯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下着暴雨的夜晚在纷乱的战壕里被自己打穿了心脏的丹真宗智的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笑容或许他真的得到了解脱。
第七十章:南亚新局(三)
“那群该死的黑鬼他们竟然出卖了我们?”从遥远的印度洋的另一侧传来的消息震惊了正在精心准备迎击中国远征军的新德里。作为印度军政府的最高领导人的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打击之后第一次感到了空前的绝望这种绝望并非来自于战败本身而在于自己所一直忠于的祖国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复兴的可能。这种打击原比从印度东部传来的三个集团军的覆灭更令他痛惜因为他丢失的是印度独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全部积累。
与后世许多人对他的评价相反乔京德尔从来不是一个战争狂人。作为一名理性的军人在他的字典“兵危战险”从来都是铭刻着的警句。他曾经一度反对过曼莫汉甘地所动的那场针对东盟的战争但在当时他的意见被无情的排除在新德里的决策层之外。但当战争的天平无情的倒向不利于印度一方之时新德里的当权者选择了抛弃印度的利益苟且偷生之际他却选择了站出来担负起了拯救印度的使命。
但这也不过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挣扎而已面对着强大的中国印度无论是在军事、经济还是外交领域都缺乏足够的回旋空间。为了印度的未来乔京德尔从他接手新德里便开始着手进行名为“梵天”的印度民族复兴计划。梵天是印度神话中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他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盘古。印度神话认为中他从金蛋中破壳而出蛋壳分为两半便变成天和地。他又从自己的心、手、脚中生出十个儿子连妻子文艺女神也是从大拇指上生出来的。梵天因此被称为“生主”。他的子孙又分别生出天神、凡人、妖魔、野兽以及宇宙之间的万物。
据很多昔日不可一视的帝国都曾有过末日复兴计划。比如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便曾计划如果欧洲战事失利便将政治、经济重心撤往北美洲的加拿大以大西洋为屏障与德国人继续对抗。而美国政府也曾在冷战时期面对前苏联的核威慑于1951年制定了旨在一旦遭受重大袭击可以指导政府重建并能起有效的军事报复行动的又被称为“延续政府计划”的“末日计划”。不过与这些始终没有机会花为行动的纸上谈兵相比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末日复兴计划却显得更为详尽和周密。
在第三帝国还未彻底崩溃之前纳粹党上层官员就制订了周密的复兴计划。这个周密计划包含了种族、军事和经济三个组成部分。面对着不断逼近的苏联红军比起自己所一手设计的柏林可能的陷落更让一向主张种族优越主义
的希特勒担心的是他长期以来推行的纯正雅利安人血统被玷污因此第三帝国曾秘密的将其在战争期间打造“雅利安人“的“生命之源”计划中所诞生的“雅利安婴儿”送望挪威、瑞典等地以延续纯正的雅利安人血统。直到今天数以千计的“雅利安婴儿”生活在北欧地区。
与此同时纳粹党人更从党卫队中精选出最为精锐的士兵或进入德国南部山区的“民族堡垒”或乘坐潜艇偷渡南美。根据美国政府的猜测甚至有数万名党卫队的成员藏身于南极大6地下的“211基地”之内第三帝国希望他们成为了昔日战争机器最后的种子能在日后重新支撑起德意志的脊梁。不过这些忠勇的战士大多数没有能够得到反攻的那一天只能在隐秘的堡垒中孤独的老去。
保存自己的种族和军队都不过是第三帝国复兴计划这棵苍天大树之上的枝叶而已。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富作为支撑那么一切的努力都将最终枯萎。深韵此道的纳粹高官们早有计划把在战争中掠夺的财富运往其它国家隐藏起来。这也就是具体金额至今仍是一谜的“纳粹黄金”。无数价值无法估量的黄金、珠宝和艺术品在战争期间被纳粹党人和党卫队藏匿了起来试图用于纳粹的战后复兴。
虽然同样面临末日但是印度政府所制定的“梵天”计划或许远没有第三帝国的复兴计划来得富有神秘色彩但是却别有一番气势恢弘。“梵天”计划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大梵天、梵辅天和梵众天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大梵天”计划即印度残存军事力量的转移。面对着逐渐丧失优势的海上和空中战场乔京德尔所领导的军政府在被全面拔除了核牙齿之后便意识到印度的崩溃只是早晚的事情。因此与其让己方残存的海、空军力量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战斗中被无望的消灭成就对手的皇牌不如将其残存到非洲南部的盟国手中。
这种先例在人类战争的历史上并不少见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时期为躲避“沙漠风暴”行动中的多国部队的空中打击伊拉克空军的飞行员驾驶着大约115架战斗机逃亡到了过去的夙敌伊朗那里。这批战机包括24架“幻影”飞机4架苏-2o4o架苏-2224架苏-247架苏-259架米格-234架米格29及3架伊尔-76d型运输机每架都载满了零配件和武器其中包括法国生产的atlis-2型激光标定器、as-3ol型空对地导弹、r-55o型空空导弹以及r-2型侦察吊舱。而虽然印度空军经过了连场的恶战可以升空的战斗机早已所剩无几了但是大量库存的零配件和武器却已经是印度空军的财富。而一些在战争中与莫斯科方面订立的合同预先支付的全额货款也不可能再指望能从贪婪的俄罗斯人手中要回来。新德里也以转售的方式将这些战机的所有权表面上移交给了南非政府。
根据“大梵天”计划如果俄罗斯政府能够按合同交货印度空军依旧可以拥有2oo架左右的现代化战斗机。根据与南非政府订立的秘密协议这些战机将由已经秘密抵达南非的印度空军飞行员驾驶在南非空军之中服役等待“合适的机会”再返回印度。而有待重建的空军相比印度海军的逃亡队伍则显得更为庞大面对中、美两大海军强国的东西夹击。印度海军西部舰队包括“维克兰特”号常规动力航母在多的近大舰艇早已逃往印度洋西岸的非洲各友好国家寻求庇护。
塞舌尔、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和南非的各大主要港口都可以看到这些残破战舰的身影。在“大梵天”计划之中这些军舰最终将被这些所寄居的国家“扣押”并最终“没收”依旧在印度水兵的驾御之下担任着海上雇佣兵的角色。虽然这些战舰或许在与中国海军的对抗中不堪一击但是对于这些非洲国来却已经是艨艟巨舰了。而其中更有从中国海军的多重合围之中逃出生天的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尼赫鲁”号以及曾经击伤过中国海军中型核动力航母“江苏”号的俄制“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k-152“海豹”号。
南非政府对这两艘富有传奇色彩的军舰颇有兴趣毕竟南非雄踞非洲的最南部东、西、南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海岸线长达25oo千米海军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军队中占据重要地位。南非海军虽然人数不多但装备较为精良海军科研制造能力也较为达。其向德国采购的3艘2o9/14oo型常规动力潜艇号称“好望角之上的新海狼”。加上同样出自德国工艺之手的4艘“骁勇”级koa-2oo型轻型护卫舰南非海军在6基战机及导弹系统的配合下已初步具备了近海控制和反击来犯之敌的能力。如果可以全盘接收印度海军的残余力量南非海军的实力将得到质的飞跃。即便不算上预计每艘将达到666亿美元的2艘计划之中的大型两栖战舰南非海军也将雄霸南印度洋。
但是对于早已洞悉了南非政府想法的新德里而言将自己残存的舰艇全部交由在南非海军的控制之下那么最终的结果恐怕将是“肉包子打狗”。与空军不同海军的这些舰艇无一不被寄予着印度海军独霸印度洋的希望。因此新德里更以往这支海军能相对独立的在印度洋西岸活动。因此无力约束他们的印度洋西岸各岛国便成了印度海军避难的选。
而除了海、空两军的残余力量将向非洲南部转移之外“大梵天”计划的核心内容还包括了一项绝密的转移。印度政府将秘密的向南非移交自己核武库之中最后的存货—12枚尚未组装完成的核弹头。作为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南非的铀储量一直以来居世界前列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其展核武器几乎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度成功地明了新的铀浓缩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设铀浓缩工厂。而随着葡萄牙撤出其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后古巴军队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75年进入安哥拉(兵力后来达到5万人)南非深感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南非白人政府由于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在国际上也日益孤立。由鉴于此南非的白人政府开始谋求拥有“战略遏制武器”。
但是颇于来自世界各国的压力1989年11月南非政府最终决定在所有核装置和铀浓缩工厂拆除完毕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由此南非成为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自愿销毁核武器的国家。但是随着岁月的更迭对于一度曾在全世界的目光下自废武功的南非政府又何尝没有想过重新拥有核武器来遏止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南部非洲的蚕食呢?但是在经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多次空前复杂的核查南非如果要重新开始自己的核计划几乎必须要重新开始。而这十二枚来自印度的核弹头对于南非来恰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除了军事力量转移的“大梵天”计划之外“梵天”计划之中的另两个组成部分—“梵辅天”和“梵众天”则分别指导着印度国内一流科研团队的转移以及印度政府目前大多海外资产的转移工作。
而印度的科研体系由国家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和企业内部的研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国家科研机构是指隶属于不同科技管理部门和社会经济展部门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包括民营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所属的科研机构。企业内部的研中心则是指经印度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隶属于企业的研究开机构。这一体系和布局具有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但却也有着它与身俱来的弊端。
印度科研体系是在印度独立后在尼赫鲁政策的指导下建立的长期以来变化读不大。尼赫鲁在2o世纪5o-6o年代制定了印度现代化的展道路归纳起来无非是:通过重展重工业和实行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通过农业基础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和合作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社会世俗化实现宗教平等和社会公平。长期以来科技体制的建立主要围绕展重工业和实现进口替代产品为此印度的科技体制主要以中央政府下辖的国立研究机构为依托借用少数国立大学的研究力量以完成国家确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活动。其中空间技术、国防科技研究、核能技术等当作提升其大国地位的象征因而投入了国家巨资加以建设在这三个领域的研比例占到总研投入的64左右。其次政府投入的重领域是农业主要解决灌溉、化肥、农药和品种种质问题提高作物产量。而印度的研支出之中中央政府的研支出的绝大部分也流向了国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空间和核能领域而投向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入甚少。
2o世纪9o年代以后印度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一批私营企业破土而出。这些私营企业的成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的浪潮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产业分包即将部分低端非核心技术的开和服务外包给这些企业使之成为欧美企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由于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无法与中国、墨西哥等国抗衡因此印度私营企业走上了以输出智力为主的软件和服务外包的道路以减轻对本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经过近2o年的打拼印度的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成就斐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路领先于中国成为展中国家独领风骚的一面旗帜。
但是这一变化是在现行科技体制之外兴起的并没有触及现行科技体制本身。对于现行的科技体制的最大触动便是如何将政府拨款的应用研究与企业的产业化开相结合。但是由于私营企业的兴起是印度科技体制之外的产物其主导方向是以市场赢利为目的的民用科技领域如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国际服务外包、制药业等与政府主导的空间、国防、核能等领域相脱节因此国立研究机构的“应用研究”成果如何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依旧是印度科研体制一个难解的症结。
这样的一种中央政府主导的科研体制由于受制于政府研经费的限制人数和规模都不会很大形成一种“精英”阶层因此容易理解为什么像印度这样一个有着11亿人口的大国全国直接从事科研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9万多人仅为中国的一个零头。又由于印度的研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重领域这些领域的科学家手中掌握的人均科研经费可想而知虽然从无经费短缺之虞。但是相对于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全线投入和举国体制。印度这些精英集团往往无法取得巨大的突破。
借助“梵辅天”计划新德里方面还是有计划的向海外转移自己的科研团队。先得到转移的自然是印度空间技术、国防科技研究、核能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的转移方向依旧是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大批在长期在印度国内养尊处优的科学家们不得不放弃他们终日与之为伍的大型试验设备带着凝结着无数印度科研人员的心血的数据和资料登上了飞往异域的班机。除了一些涉及国家机密的国防科技研究团队一些在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民间科研团队也在被转移之列。
由于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印度卢比早已形同废纸。但是这并非代表印度已再无财富。在印度国库之内已经存放着约3oo吨左右的黄金。而这还并不包括印度军政府在孟买金融风暴生之后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从民间没收的约3倍于这个数字的“人民黄金”。到对黄金的热爱全世界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胜过印度。印度人不论贫富几乎每家每户多少都有黄金;印度人每年消耗8oo吨的黄金占全世界每年黄金消耗量的2o。对黄金的热爱与印度特殊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烙进了印度人的性格之中。
印度人甚至认为黄金与印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黄金饰品就没有完整的印度传统不论是结婚或者其它仪式。因此经过许多代人的积累印度家庭拥有的黄金总量估计多达15ooo吨总价值32万亿美元。这一黄金总量是印度中央银行所拥有的黄金储备的4o倍是美国中央银行所拥有的黄金总量的将近两倍。如果不是通过用早已失去国际购买能力的卢比向印度人强买黄金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抛售获取外汇或许印度的经济早已崩溃了。
在代号“梵众天”的经济转移计划之中印度政府将这些国库内所存放的黄金以及其他贵金属全部运往南部非洲各国。其中除少部分将用于购买当地的一些矿产和大型基础设施的股份之外其余的都将被存入各国的中央银行作为印度政府提供的秘密贷款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各国政府保存但最终将归还印度政府。
但是此刻无论是逃往海外的军舰和战机还是那些寄托着印度未来的学者或是印度国库内的财富都已经不再属于新德里。以南非为的东南非洲各国面对着运低自己领土的财富早已将所谓的承诺抛之脑后而尾随着印度军舰而来的中国远征军更是给了他们坐地分赃最好的理由—印度已经行将就木没有人会为今天的贪婪追究他们的责任。而中国政府所要的也并不多除了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尼赫鲁”号和俄制“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k-152“海豹”之外其余的印度海军舰艇可以任由东南非洲各国在南非的协调之下自由分配。所有涉及印度国防机密的印度国防科技研究团队必须全部由中国政府接管而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民间科研团队则可以在交出核心技术文件之后自行解散。至于从印度国内运出的贵金属中国则拿出了足够的大国风范。中国政府在取走相对于印度战争赔款的分额之后以人民币对黄金的国际市场牌价向东南非洲各国购买这批黄金。当然如果各国政府同意的话中国政府也可以提供等额的中国产品。而至于那十二枚尚未完成组装的核弹则再无人提起仿佛人间蒸了一般。
或许东南非洲各国由自己的行动向乔京德尔证明了黑人也并非他想象中的那么淳朴。但实际上那些纳粹黄金最后的下落也早已提醒过这种所谓的复兴计划往往只会成为那些盟国食言而肥的良机。因为最终这批巨大财富除了少数被逃脱制裁的纳粹高级人物据为己有;或作为战争赔偿交付给受害国之外。大部分都被包括梵蒂冈、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土耳其、阿根廷等二战中的所谓中立者所侵吞了。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黄金储量的猛增足以证明他们都曾经在第三帝国的腐尸之上吃得满嘴流油。
不过和纳粹黄金问题上一样真正收益的依旧是在战争中大横财的美国。通过所谓的“安全港计划”美国政府则假借通过强迫中立国停止与纳粹的贸易往来限制德国向其他周边国家的经济渗透;阻止德国强占中立国的资产;确保德国的资产用于战后赔偿和欧洲战后重建的方式。大量强占德国在海外的资产。而这一次美国同样利用对印度经济制裁的计划在美国国内和全世界范围低价并购印度公司的海外资产。这些财富的世值远远出了中国所获得的战争赔款。
“我们已经没有了明天但也要光荣的走完这最后的午夜。”从无尽的痛苦之中回复过来乔京德尔不得不再不面对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强大攻势。印度或许即将瓦解但他显然不甘心走的默默无闻。
第七十章:南亚新局(四)
位于加尔各答以北115公里处的讷伯德维普这座印度西孟加拉邦东南部的古老城市。此刻正在炮火中震颤着走向新生它曾经远离战火但是此刻这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前线了。地处帕吉勒提河和贾兰吉河会合处的讷伯德维普曾经是印度6军第1集团军目前最为接近陷入重围的印度6军孟加拉作战集群的城市了。毕竟这里距离孟加拉西部的拉杰沙希仅不到1oo公里印度6军依旧一度期待着一个奇迹出现。
印度东部军区期望在正面的中国6军兵力尚未完全集结之际从侧翼为深陷于重围之中友军打开一条生命的通道。但是连续的多次尝试却都在中国6军第61摩托化步兵师的主力第181团面前碰了个头破血流。为了打开突破口印度6军第1集团军调集了1个山地步兵师又1个独立步兵旅的庞大机动兵力在不到3o公里的突击正面上对第181团的阵地展开了空前猛烈的进攻。
由于战前考虑到中国6军在空中打击和远程炮火之上的优势因此印度6军在攻击之前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周密计划。先利用夜幕的掩护将由1个加强营组成的前锋部队秘密渗透到预定攻击目标的前沿而在纵深则布置了6个营级规模的后续打击集群。一旦战争打响印度6军期望自己依为尖刀的前锋部队可以快贴上去与中国6军的一线守军展开短兵相接随后后续部队可以快跟上利用兵力的优势将中国6军逐出阵地。
计划可以是完美无缺而在当天晚上最初的渗透中一切也都显得异常的顺利。面对着杂草丛生的阵地前沿。或许是连日以来的高歌猛进令中国6军沉浸于胜利的喜悦之中也有可能是连日的奔波令这些远征的将士过于疲惫。总之中国6军不仅面对摸上来的对手竟没有丝毫的反应甚至连常见敲山震虎式的冷枪冷跑都没有提心吊胆接近一线的印度6军的精锐们自鸣得意的在中国6军第181团的阵地前沿潜伏下来。只等待着那总攻的号角吹响。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距离黎明前夕起总攻的预定时间已所剩无几。印度6军的士兵们开始架设近距离进行火力压制的机枪为自己的步枪前端装好刺刀。此刻正是一个正常人最为疲累的时候但是被紧张驱散了睡意的每一个印度士兵此时目光之中都散出前所未有的精神。他们幻想着自己便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俱卢族的勇士可以在夜色中冲入敌营一举扭转战局。
但就在他们望眼欲穿的期待着那总攻的信号之时一声声尖锐的呼啸却提前宣告了战斗的开始那是部署在中国6军61摩托化步兵师第181团部署在阵地纵深的炮兵营的怒吼。曾经在2o世纪7o年代还是中国6军师属炮兵团主要压制兵器的83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此刻已经全面下放到团属炮兵营随着榴弹炮连6门83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一阵猛烈的急射。整个印度6军的攻击队列的纵深上立即哀鸿遍野。
原本以为中国6军的炮火仅仅是试探的印度6军基层指挥官们还尝试着压制部队撤退或者立即起冲锋的冲动。但是在几分钟之后他们便立即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火力试探而是想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着全面的火力压制。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之中不用多长时间后续跟进的印度6军各部队便将被彻底打残。终于在身后此起彼落的炮声之中潜伏在一线的印度6军一个加强营的士兵在各自长官刺耳的哨声中向着中国6军的阵地前沿有些混乱的起了冲锋。
但是当这些匍匐已久的士兵抬起自己那被挂满了伪装物的钢盔压得极低的头颅之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便在转瞬之间吞没了他们一度高昂的士气。因为在黎明前最为黑暗的夜空之中数十枚绚烂的流星正高向他们扑来。那是中国6军一线步兵团手中多年以来不变的利器—63-1式1o7毫米轻型火箭炮。如果122毫米牵引榴弹炮是用来攻城拔寨的青龙偃月刀的话那么1o7毫米轻型火箭炮便是横扫千军的狼牙大棒。
这种被全世界都公认为“游击战利器”的轻型火箭炮,体积和外形尺寸都很不仅可以由吉普车牵引甚至还能用人力分解搬运。运动灵活极其应于合平原和山地作战。虽然最大射程只有85公里但是火力突击性却非常的好。这种火箭弹的战斗部重833公斤杀伤半径可达125米。最适合用于歼灭集群目标之中轻型装甲车辆和其它软目标。而中国6军在这一轮火箭弹的齐射之中除了杀伤力极强的空爆反步兵弹之外更有不少火箭弹携带磷铝燃烧战斗部转瞬之间第181团的阵地前沿便成为一片地狱般的火海。
付出数百名精锐步兵的代价印度6军似乎才终于明白作为曾以近战、夜战以及密集式集团冲击战胜过无数强悍对手的中国6军是不会让对手以简单的考备自己的绝招所击败的。包括他曾经最好的学生—越南人民军。在老山战役期间越南6军曾计划以8个精锐步兵团共18ooo余人的兵力展开所谓“北光计划”进犯我老山前线但在中国6军空前强大的火力面前很多越南6军的部队刚刚下车便遭到了中国重炮的火力覆盖。付出了伤亡数千人的代价仅向前推进了不到15米。时代在变但中国6军勇敢无畏的精神不变变的只是手中日益强大的武器和打击对手的方式而已。
在奇袭的计划被打乱之后印度6军第1集团军冒着被火力反压制的风险出动了所有地面炮火进行报复在几乎一片倒的炮战之中印度6军以3个炮兵营被打残的代价向第181团的阵地上艰难的倾泄了数千炮弹。数不清的炮弹在第181团驻守的阵地上植出了一片片桔红色的火林。印度6军此刻只能相信他们的所有努力终有机会耗尽中国人的气血。毕竟在他们攻击的正面之上中国人仅有1个团的兵力。
但是当那些饱受中国炮兵杀伤的印度6军士兵越过那些自己同僚残缺不全的尸体冲上第181团阵地的前沿之时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宛如铁板一样的防御。无数的曳光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在阵地前织成了一张火网子弹在黑暗中准确的撩倒着每一个试图冲上阵地的敌人。而前线各步兵营所属炮兵连手中的89式1oo毫米迫击炮和团属炮兵营手中的86式12o毫米迫击炮均对前线蜂涌而来的印度6军步兵群提供猛烈的曲射压制火力这些呼啸而出的诡异曲线牵动着使用者的神经下一个瞬间便将带动着人的肢干在瞬间进入天堂或地狱。
“中国的步兵似乎永远不畏惧炮火。”很多年之后曾亲临一线指挥印度6军6个营轮番冲击第181团阵地的印度6军加尔各答城防司令布拉德少将曾心有余悸的道。或许布拉德并不知道他这早已不是第一个就这一战争奇袭出惊叹的指挥官。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所面对的对手—中国6军便是一支“飞机炸不烂排炮打不动”的钢铁雄师。
很多人在讷伯德维普战役之后在称赞第181团坚强果敢之余也曾质疑过为什么第21集团军在第181团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之时其他部队却全无动作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在第21集团军前线指挥部的里根本没有人将第181团所面对的战争归入苦战之列。印度6军早已失去了足以一战的能力在第21集团军这群猛虎面前的不过是一群被驱赶着的绵羊而已。
当士兵们在如潮的攻势中辗转反击;在铁火交织的狂澜中躲避求生;在沥血的肉搏中奋勇厮杀;所谓的战术和尖端武器都已失却了光彩。战争最终的将浓缩在每一个士兵的眼中如果细节决定成败那么战争的细节完全靠的是士兵们决死的勇气和临敌机智。虽然表面上处于守势但第181团实际上却控制着数倍与己的当面之敌的战场主动权。他们防御只是为了挫尽对手最后的一丝信心。凭借着坚固的土木工事第181团的每个连都可以抵御着数百名敌军不分波次的攻击。
战斗的距离在不断的缩短从轻重迫击炮的交锋到机枪火力的对射再到手雷和突击步枪的缠斗直到明晃晃的刺刀在黑暗下闪烁出逼人的寒光。面对着那最为终极的对抗由紧张到恐惧的转变通过第一人退却的印度士兵迅漫延到整个进攻的队列中去所有活着的士兵如同雪崩般溃退下去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兵败如山倒这支军队最终已经丧失了战斗下去的精神支柱恐惧将他们的灵魂完全吞灭了。
讷伯德维普战役在中国6军对整个印度东部地区解放的过程中仅是一场规模很的战斗。但却正是这次战役开启了印度6军在整个东部战线上总崩溃的开始。当印度6军解围的努力宣告破产之后转入防御之时却意外的现整条战线上的兵力对比已经生了本质的变化。中国6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已经全部转入了进攻的序列在他们身后辽阔的印度国土早已结束了中国远征军短暂军管。后勤线上无数的军车在道路上飞驰甚至可以看到普通印度民众的笑容和挥手致意。
随着印度政治局委员西塔拉姆耶丘的抵达中国远征军逐渐摆脱了外线作战的劣势。对于在西孟加拉邦左翼联合政府执政已有近3o年经验的印度而言其在包括西孟加拉邦在内的印度东部的影响力远远过了印度军政府的弹压。
或许是借鉴了中国在自己国家的成功经验印度也将土地改革作为其的执政基础。其中西孟加拉邦土改由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租佃改革与土地的重新分配。左翼联合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运动—“佃农行动”在土地记录中对佃农进行登记并在宪法修正案中赋予佃农永久、可继承地耕种租赁的土地。土改的第二项措施就是获得最高富余土地在穷人和无地者中进行重新分配。
而重组基层自治机构则是印度领导获得土地的农民当家作主的必要工具。以基层自治机构为平台印度与农村的既得利益者相抗争。西孟加拉的自治机构行使市政的职责建设与管理医院、学校和图书馆促进农业、合作社、家庭工业以及儿童福利的展。村务管理机构在地方规划和执行政府计划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促进合作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地方资源、确定房屋建造的受益者、减轻贫困以及提供社会保障等。这使得基层自治机构在西孟加拉农村地方管理中成为一个关键的部门。
如果不是乔京德尔先制人逮捕了印度在加尔各答的主要领导人印度军政府与印度在印度东部的交逐很可能提前导致印度的分裂。而即便是通过“斩”行动瓦解了印度的组织中枢其庞大的分支依旧存在。虽然由于投鼠忌器印度在的基层自治机构没有掀起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但是长期以来对印度入侵孟加拉的和平抵制却从未中断过而这也就是印度军队无法对印度东部地区进行更深层次动员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而通过与西塔拉姆耶丘的接洽中国政府很快便与印度的高层取得了意见上的一致。长期以来印度都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转变即通过展强大的群众革命运动把议会和非议会的斗争形式结合起来工人阶级及其同盟军将尽最大努力击败反动力量的抵抗从而通过和平手段实现这些转变。但是面对强大的反动力量的军事反扑。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显然已经无法在新的形势下巩固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
在西塔拉姆耶丘的倡导和组织之下印度在印度东部的残余力量努力动员各个阶层的劳动群众包括工人阶级和农业工人、农民手工业者、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与妇女、学生和青年一起工作的服务人员为能够取代统治阶级和政府而展开武装斗争。在中国远征军的帮助之下印度团结左派力量联合所有爱国民主群众以使国家走上新的展道路而与新德里军政府正式决裂。
其实印度东部各邦的经济状况并不差通过土地改革印度领导的各邦的农业经济得到显著展。不仅帮助西孟加拉邦摆脱农业展的停滞状况而且农业生产的展度也过任何一个邦。自1977年以来西孟加拉邦的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6在印度17个人口最多的邦当中增长度最快;西孟加拉邦是全国最大的稻米生产地土豆产量全国第二。堪称印度的粮仓。而自2o世纪8o年代西孟加拉邦农民收入增长在印度全国范围内也是最高的。在各级基层自治机构的帮助之下中国远征军逐渐从尴尬的“占领军”的地位中解放了出来。
越来越多的印度东部各邦民众从新德里的妖魔化中国的宣传中觉醒过来不禁停止了与中队的对立更甚至加入到了反对印度军政府的行列中去。“难道我们的民族就那么脆弱吗?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了印度尊严而死吗?”面对着在中国远征军的装甲洪流面前溃散的印度6军第1集团军印度6军加尔各答城防司令布拉德少将形单影只的站在辽阔的恒河平原之上在他的背后印度东部第一重镇—加尔各答已经从原先的混乱之中恢复了往昔的平静他的上司印度东部军区司令卡尔马特中将意外的释放了包括西孟加拉邦政府代总理、印度中央政治局成员巴塔卡列在内的印度的全部在押高官此刻加尔各答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新德里的领导。
“不!印度人不是天生的亡国奴只是我们向他们索取的太多又给予的太少。走吧!年轻人军人的最终结局不一定是战死。还是要有人活下去述历史。”走到这位自己最后的同僚身边已经交出了加尔各答城防大权的卡尔马特中将显得空前的轻松。他拍了拍布拉德少将的肩膀微笑着道。面对这位老前辈的劝解布拉德少将只有微笑的接受。而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卡尔马特中将取出了自己的配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年轻人为印度尊严去死的有我们这些老骨头就够了你们要为了他的明天而活。”
在印度华人最多的城市是加尔各答在加尔各答则有个塔坝中国城。塔坝是加尔各答东部城郊的一个镇面积约半平方公里2oo多年前以广东梅县客家人为主的华人开始落户于此至今在塔坝生活着近15oo名华人。这里有他们的家园和他们经营的3o多家中餐馆、25o余家皮革加工厂。几代华人的艰辛打拼也成就了曾是一片沼泽地的塔坝。在一片欢呼声中阔别祖国近一个世纪的华人后裔终于第一次感到了空前的自豪因为在他们的眼前是一支空前威武雄壮的中华雄师。
第七十章:南亚新局(五)
“其实一场战争的精彩之处往往在于开始而并非结束。”面对着战场之上到处可见的被印度6军遗弃的各种装甲车辆和火炮的残骸。身为中国6军第7装甲师政委的吴酬勤少将此刻不无感慨的道。这的确不是一场谈得上精彩的会战虽然中国6军动用了自己最为精锐的甲类集团军之中的翘楚—第38集团军和第54集团军但是战役的进程却显得平淡无奇。
亲自坐镇新德里的印度军政府最高军事指挥官的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比自己任何的同胞都清楚在西部战线他们所面对的是什么。在他们的夙敌巴基斯坦的国土之上那举世闻名的“万岁军”—中国6军第38集团军、印度6军永远的假想敌—中国6军第54集团军已经在战线的一侧磨刀霍霍那种强大的压迫感宛如高悬于新德里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刚刚击退了巴基斯坦6军攻势的印度6?
??再度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之中。
一度乔京德尔曾对试图在伊斯兰堡导演换马闹剧的美国政府恨之入骨如果不是华盛顿这种在中国后院火的行为并摆出一幅不惜一战的架势中国政府也不会精锐尽出乔京德尔真的很想中美两国打一个两败俱伤。但是这一切却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幻梦而已。现在美国海军的舰队可以轻松的打道回府中美两国的元在热线电话里只有一番虚情假意的寒暄之后便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生过。但是中国地面部队大军既出自然没有空手而归的道理。而印度自然便成为了中国6军精锐之师的试剑之石。乔京德尔此刻内心的呼声或许就是“你们组团忽悠我啊!”
和西方国家的预测机构一样乔京德尔和他的同僚一样过于迷信于中国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群山可以能够羁绊住中国远征军的脚步。但是便如曾经的葱岭和特勒满川无法阻挡住盛唐时代安西都护府的甲骑一样今天中国6军所要抵达的地方也不是任何山川可以阻隔的。仅仅用了短短2周的时间中国6军两个集团军又一独立装甲师的兵力便通过地面机动和空中运输在巴基斯坦东部地区完成了前线集结。
而与巴基斯坦6军那种猬集重兵于一隅的窄战线相比中国6军的部署要显得大气很多第38集团军在伊斯兰堡地区完成了集结之后立即开赴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全军的3师2旅在巴基斯坦东南部城市苏库尔到中部的工商业城市巴哈瓦尔布尔一线展开而第54集团军的3个主力步兵师则以巴基斯坦东北部城市拉合尔到木尔坦一线展开战线之宽几乎涵盖了整个印巴边境地区。
面对中国6军如此大开大阖的战略部署印度6军一度曾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样的宽大战线更象一种防御的姿态而并非是展开的进攻的准备。或许中国人也不想深陷于印度西部的战争泥潭之中毕竟经过了与巴基斯坦6军的浴血奋战。印度6军在其西部边境地区集结的兵力除了5个主力集团军之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准军事部队。纵深上千公里的防御体系使任何进攻者都将不得不认真的考虑一样被印度人的鲜血淹没的可能。而投入精锐部队的从另一种层面来也意味着任何轻微的损失都可能将是无法弥补的。比起经过多年严格训练的虎贲劲旅百战而成的不败金身往往更将珍贵。
中队很可能会在巩固一条坚固的防线之后等待巴基斯坦6军全面恢复全气之后再行起进攻毕竟有巴基斯坦6军的步兵来充当炮灰的话攻坚战所意味着的高昂代价将更容易接受的多。新德里当然更希望北京政府此刻能再度打开谈判之门即便不能最终签署和约一段时间的停火也足以令印度军政府获得喘息之机。
但是印度6军的幻想很快便被中国6军炮火无情的击碎了。2oo8年4月26日中国人民国防军南亚战区司令胡维风中将向所属各部队下达的总攻击的命令。伴随着巨大的轰鸣之中位于中国西部的陕西武功、宁夏银川、新疆库尔勒、乌鲁木齐、喀什一线的中国空军北线攻击集群全线出动中国空军的3个主力轰击机师所属的轰—9b型和轰—6各系列改进型轰炸机宛如一群群南飞的侯鸟从自己的冰冷巢穴腾飞而起飞往温暖的南方。他们所射的“红鸟”系列巡航导弹和“精卫”(以色列研制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攻击机的中国版)、“暗剑”系列无人攻击机将是中国轮打击的空中长臂。
虽然在中国6军起攻击之前新德里便利用击退巴基斯坦进攻的间隙抓紧最后的时间尽一切可能强化自身早已千创百孔的国土防空体系。印度军政府几乎清空了自己所有的军火库。构筑起了以新德里为重心、针对巴基斯坦呈梯次展开的三道宽正面、大纵深的防空拦截网即帕坦科特至哈尔瓦拉为第一道拦截网、昌迪加尔至安巴拉为第二道拦截网、新德里地区为第三道拦截网。虽然这三道防御网具备了正面宽、密度大、梯次鲜明、前后衔接紧密的优势。但是历次局部战争的经验证明依靠防空导弹和高射炮群的被动防空作战已经很难拦截攻击手段越来越灵活和狠辣的现代化空中打击。
面对着中国6军自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常规巡航导弹攻击印度6军的地面防空火力除了为兄弟部队分担了那从天而降的毁灭之外几乎一无建树印度6军位于西部地区防御体系纵深的众多防御支撑、补给中心、集结地域都在这一波次的空袭中全面瘫痪。而新德里更是自开战以来第一次正式的响起了空袭警报。被西方军方普遍认定具备末段音飞行及隐身能力的中国空射巡航导弹—“红鸟—d”型成为第一支震撼新德里的力量。这种刚刚列装部队不久的新型武器由轰—9b型战术轰炸机携带着从远离战区的中印边境地区射借助自身所携带地球高清晰全数字地图、多种接口api模块以及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飞越5oo多公里的距离准确的命中包括印度军政府心脏—国防部大楼在内的众多敏感目标。
虽然出于安全的考虑乔京德尔和印度军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早已不在国防部大楼内办公了因此在这次空袭并没有起到所谓“斩”的效果但是那座可怜的老旧建筑物在被击中之后所燃起的熊熊大火和黑眼却使整个新德里都陷入了一种空前的惊恐和不安之中虽然这个国家早已风雨飘摇但是对于生活在都的普通民众来毕竟残酷的战争还是第一次如此接近的裸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中国人开始向我们摊出最后的底牌了。或许此刻派人去北京和他们谈谈我们还有一线生机。”在位于新德里南楼区的那些为了抵御核打击而建立起来的大型地下掩体群之中印度军政府的脑们最后一次会集一堂讨论着自己和印度的明天。此刻作为印度席经济学家的贾达夫博士不得不再一次提出了与中国人媾和的建议毕竟印度此刻实际上已经一败涂地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战争都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要向中国人和全世界证明印度人是不可征服的。我的战士只会站着被击倒绝不会跪着去乞降。我们会让中国人重捣那些穆斯林的覆辙让他们的进攻最终变成一场夹着尾巴逃跑的比赛。”面对着贾达夫博士充满理性的建议还没有从击败巴基斯坦人的兴奋中恢复过来的南德拉乔格中将显得自信十足。在他看来印度6军经过了与巴基斯坦人浴血奋战之后无论是部队的规模和战斗力都处于颠峰状态完全可以在地面战中挫败中国人的攻势
印度6军利用两周的时间已经将战线稳定在了拉贾斯坦运河一线沿着这条5oo多公里长的运河印度6军构筑起一条绵长而富有弹性的防线。长于防御的帕斯里查中将便是这条名为“阿克巴”防线的最高指挥官在防线的第一线他部署了由12个步兵师组成的一线防御体系这12个步兵师大多来自于那些仅受过短暂军事训练的民兵和预备役士兵组成虽然兵力庞大但帕斯里查中将显然并不指望他们能够挡住中国6军的脚步在12个步兵师的侧后是充当第二线防御的8个独立步兵旅这8个独立步兵旅的组成要相对精干和强悍的多他们的任务是随时增援防线上的危险地带阻挡中国人由冲击转便为突破而一旦防线真的被突破这5个独立步兵旅的部队则有责任用自己的血肉阻滞中国人的履带给一线部队以时间重组防线。
而一旦中国6军的攻击势头被遏止部署在纵深的印度6军战略预备队便将转入全线的反攻由南德拉乔格中将率领的印度6军包括2个装甲师和6个独立装甲旅在内1o个师的主力部队将对中国6军的装甲集群展开反冲击虽然预计会遭到占据制空权和炮兵优势的中队的远程杀伤。但是印度6军已经有自信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压倒对手。显然印度6军依旧在渴望着一场库尔斯克式的会战筑垒、步兵防御、装甲部队反冲击、最终全线反攻。
“我并不敢保证我们的军队还可以支撑下去但是我想的是即便现在中国人接受我们的乞降印度也终将沉沦。与其如此不如让我们来轰轰烈烈的一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的牺牲去祝福一个印度新的明天吧!”作为印度军政府的实际领导人乔京德尔用嘶哑的嗓音宣布了最终的决定。那最终的安魂曲终于辽阔的塔尔沙漠之上吹响了。
来自中国方面空前猛烈的炮火准备是这安魂曲最初的音调作为中国6军最强甲类集团军的代表中国人民国防军第38和第54集团军都拥有着空前庞大的地面炮群充分继承和扬前苏联6军的大炮兵主义在空中支援火力不达的情况下不能没有必要。这两大集团军炮兵火力覆盖范围可以从前沿数百米延伸到1oo公里而集团军直属战役战术导弹营所装备的东风—15型近程弹道导弹更把打击范围延伸到3oo至6oo公里的敌后纵深。面对着中国6军空前猛烈的炮击被寄予厚望的“阿克巴”防线在转瞬之间便土崩瓦解。根据印度6军一线士兵的回忆他们所面对的早已不是常规的炮火而是一座倾倒下来的火山。
伴随着徐徐向前推进的炮幕中国6军的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向预定攻击地域展开了最终的地面进攻。战斗在曾被认为是印度独立之后国力象征的拉贾斯坦运河两岸展开面对着地面上隆隆驶来的中国6军99式主战坦克和86式步兵战车以及低空呼啸而来的布散着死亡的巴基斯坦空军的强—5c型攻击机和中国6军航空兵武直—1oa型和直—9g型攻击型直升机过时的步兵壕沟和堡垒早已不堪一击许多印度6军的士兵选择了投降或者逃亡当然也有人选择了留下来勇敢的战斗。但是无论他们作出怎样的选择结果都不会有太多的不同。战争的结局早已在开始之前已经决定了。
“阿克巴”防线仅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就被中国6军撕成了破布面对不断向前延伸的战线。部署在二线的印度6军8个独立步兵旅可以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中国6军前进的道路之上战士们不难看见成片成片被炮火夷平的树林和村庄那里都曾是印度6军试图阻击这支钢铁洪流滚滚向前所付出的代价。而南德拉乔格中将所进行的反攻击更成就了印度6军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天以及两支中国装甲雄师的威名。
辽阔的战线之上印度的军旗在摇摇欲坠。而在伊斯兰堡一场关于印度未来命运的讨论却已经在博物馆中开始了。“这位是谁?”在翻译的帮助下中国人民国防军南亚战区司令胡维风中将对着身边的穆沙拉夫总统笑着问道此刻在他们两人的面前画廊中央正摆放着一幅古老君王的画像。“严格意义上来他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父伟大的征服者—艾哈迈德沙杜兰尼。”注视眼前画中人那双深邃的眼睛穆沙拉夫总统平静的回答道。
作为阿富汗萨多查依王朝的创建者艾哈迈德沙杜兰尼可以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居住着的普什图人的骄傲。在他的有生之年里由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组成的强大帝国在他的指挥四度入侵印度征服了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地区甚至一度攻占德里并彻底洗劫了那座城市。但锡克族人和马拉塔人的游击战术却使他不胜其扰最终不得不撤出印度。
“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请您放心放心中队绝对有能力开创和维护一个使南亚地区走向辉煌未来的新局面。”面对着穆沙拉夫总统隐晦的提醒胡维风中将善意的了头在他的军用地图之上曾经统一的印度此刻早已四分五裂一个全新的对局正在南亚地区再度展开。
第七十章:南亚新局(完)
尾声:恒河沙数(上)
“如果你想要知道一些关于印度的情况你必须掏空你心中所有的先入之见。为什么要自囿于你心中偏狭的成见?不要试图作比较。印度是与众不同的尽管惹人气恼但它情愿一如既往我行我素……这就是印度的秘密:全盘地接受生活无论是善是恶。”
—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
终于又一个新生命在这战乱纷承的岁月里呱呱坠地了他将秉承着传承千年的来自印度的遗产开始在这个星球的命运之旅。如果是一个男孩那么即便是这样艰难的岁月也将会有一场盛大的庆典接生婆的手中会握满大把的酬金但假如是一个女儿。那就不会再有费更不会有喇叭吹奏出来的欢声。时间在这个新生命诞生的分叉停滞了下来全世界在这一声声的啼哭之中缓慢的转动着。
诞生在任何文明之中都被认定为灵魂在尘世冒险的开始;就在这个婴儿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之时等候在外面的众多焦急而鼓噪的女性之中便会有一个人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记录下来不久之后这个准确的时刻便将传递到这个家族的占星学家的手中那么伟大的“湿婆之眼”将会推断出在那脐带割断之时是什么星座的力量在拖曳。这位智叟将查阅各种难知的图象最终开具出一张俯有占星算命图的身份证。在未来众多的关键性的场合里—在他剃去了胎之后在他结婚、考试、旅行和参加工作、选举、商业交易和其他仪式之前都必须出示这张证件。印度人信奉宇宙他们相信那些预先注定的不灭灵魂遵循着宇宙神秘而可畏的节奏出入尘世所有的原罪和赎救都早已写在了那早已决定的帐薄之上。
因此在这个国度里占星学家总是到处都有他们帮助这些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次大6之上的人们继承这那些丰厚的遗产摆脱命运迷宫应付变化无常的世事。作为印度曾经最为著名的星象学家被称为“湿婆之眼”的西德罕塔早已习惯这样的场面虽然国家崩溃了但是人们的生活却依旧还是要沿着原有的轨道继续着。虽然外面的世界混乱而纷扰但他依旧细致的为这个新生命描绘着他那充满着美好的未来。在他的眼前正在燃烧着的孟买似乎只是一座画布之上的背景而已。
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忍受战火的侵扰选择逃离那些曾经代表着希望和梦想的城市。无论是曾经代表着印度中心的新德里还是黄金遍地的孟买。筋疲力尽的老马露出像烤面包架似的肋骨艰难的前行着而在它身后所拉着的那辆双轮马车之上高高地挤着东倒西歪的成人和昏昏欲睡的孩子这样不堪重负的场面早已屡见不鲜即便是自行车上常常也要驮上3个人。而父亲开着轻骑摩托车大儿子坐在前面而母亲则风雅地坐在后座之上她的背上还背着女儿膝盖上还坐着一个哇哇啼哭着的婴儿。一辆卡车的驾驶室里挤着除驾驶员之外的三、四个人更有数不清的人群坐在后面。如果家人不是太胖的话一辆轿车可以挤满一大家子人无数的难民拥挤在并不宽广的道路之上拥挤着。由一张张写满着疲惫、诧异、惊恐的面孔组成的洪流缓慢的向前移动着。
早已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之上汽车老板却像残酷无情的贩奴船主一般依旧从一个又一个筋疲力尽的同胞手中搜刮走他们最后的财物随后拼命地往车上塞人。在沿途的每一个车站到处可见无法忍受的人群从这些摇摇晃晃而又臭气熏天的怪物的窗户里倾泻而出就像被蟑螂抛弃一块啃食过的饼干一样其他人则蜂拥而上取代他们而在路上等车的宛如一帮等着开球的橄榄球后卫那些没能挤入车里的人常常被紧贴在车身上甚至卷入车轮之下。而汽车翻进河里更是常有的事情这些时候乘客只能痛苦地挣扎着因为太挤而根本无法逃脱。没有人可以预言这样的苦难旅程何时是个尽头。
战争已经无情的席卷了大半个印度无数的印度家庭破灭在战火和由此而带来的饥荒和瘟疫之中。从喜马拉雅山脉到科摩林角上的棕榈树林从东面雾气氤氲绿被丛生的印缅边境到宛如火盆一样的塔尔沙漠一个曾经强大的国家此刻已经四分五裂。这些逃离孟买的难民所前进的方面由英国海军少将摩尔汤普森率领的英国海军6战队第三突击旅的主力已经成功的控制印度西海岸城市—果阿。
作为一支时刻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两栖轻步兵单位皇家海军6战队第3突击旅一直以来都是英国联合快反应力量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高度的机动性、自持力和灵活性。在英、阿两国第二次马岛危机爆以来这支部队所下辖3个轻装突击单位——驻扎陶恩顿的第4o突击队、驻扎朴利茅斯的第42突击队和驻扎阿布罗斯第45突击队立即转入一级战备状态。根据前沿存在的战略思想这些突击队将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地在后续支援部队到达以前他们必须坚守住一条稳固的战线。但是当这些精锐步兵秣兵利马之际他们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自己的目的地竟然不是遥远大西洋之上的岛屿而是将大不列颠的荣耀带回曾经的殖民地—印度。当整个欧洲都在为大英帝国那往昔的荣耀而集结力量之际很少有人会想到为了夺回那距离欧洲山高水远的群岛而进行声势浩大的战争准备实际不过是一场英国和阿根廷之间掩人耳目的障眼法和双簧而已。
经过对多年之后解密的档案和资料人们有理由相信第二次马尔维纳斯群岛危机最初起源于英国和新近崛起的中美洲霸主—阿根廷之间的一次龌龊的交易。英国政府很清楚面对着越来越不利于己方的力量对比失去马尔维纳斯群岛仅是一个时间问题。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要求已经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自1983年起在英国不参加的情况下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会议每年均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关于马岛主权的决议敦促英国政府同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进行相关谈判。与其在一个对自己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再被迫退出马尔维纳斯群岛不如主动放弃。种种迹象表明在第二次马尔维纳斯群岛危机爆之前英国政府便一度通过隐秘的外交渠道向阿根廷政府表明了退出这片被英国人称为福克兰群岛的南大西洋殖民地的意愿。
英国政府很可能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协商敲定了如下的剧本:由阿根廷军政府出兵接管群岛随后英国政府虽然在表面上会进行激烈的外交抗议但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搪塞国民不满的表演而已最终英国议会将通过一系列决议展开与阿根廷军政府的谈判最终英国政府在获得联合勘探和开马岛附近南大西洋海域石油等补偿的情况下将这片岛屿交还给阿根廷人。这个剧本对于长期以来悬而难绝的英、阿马岛争端看起来不失为一个最佳的解决之道。面对示弱的英国阿根廷军政府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照章办理。但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如同2o世纪9o年代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在美国的诱导之下入侵科威特一样最终钻入了西方世界为其精心准备的陷阱。
不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老对手也并没有占到更多的便宜虽然通过与阿根廷的交易使英国皇室和政府利用夺回己方殖民地的名义完成了对军队的动员。最终利用大英帝国常年以来积蓄的力量在印度崩溃之际重新返回了南亚次大6试图在印度西海岸建立起了一个忠于大不列颠的傀儡政府。为了这一目标英国人可谓机关算尽但是最终却依旧没有逃过为别人作嫁衣的宿命。不过此刻乘坐着“山猫”多用途直升机撤离孟买的谢里王子、萨金娜以及塔塔兄弟对于他们各自的命运却依旧一无所知。除了对自己前途的迷茫之外他们之间关于爱情的角逐也同样扑朔迷离。不过不管怎么随着英国皇家海军6战队第三突击旅的抵达至少他们的生命是安全的。
与在战火之中痛苦挣扎的孟买相比新德里或许是幸运的。虽然中国6军的铁骑在过去的七十二时里几乎席卷了整个北印度。但是此刻这座印度曾经的中心在它最后的时刻却依旧保持着他应有的尊严和荣耀。面对中国6军最为强悍的两个重装集团军印度6军猬集的重兵并未重现对巴基斯坦进攻时的辉煌胜利在中国远征军空地协同的雷霆一击面前那些固若金汤的防线在中国6军的攻势面前不过是钢刀削烂泥铁拳砸豆腐而已。在漫长的战线之上一个又一个的噩耗宛如雪片般传回新德里的指挥中心最终的崩溃已经不再是可以预期的未来而是现实的呈现在印度军政府的核心领导层面前。
“我们必须撤离新德里辽阔的印度还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可以留给我们去对抗中国人的入侵。”从前线惊慌失措的逃回位于新德里南楼区地下的大型地下掩体群后印度6军曾经的悍将南德拉乔格中将此刻惟有面如死灰般的对着印度军政府的脑—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以及6军参谋长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出了自己最后的建议。“恐怕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印度虽大却再无可战之地。放弃了新德里就意味我们的军队只能成为一群无家可归的野狗任中国人猎杀。与其这样……。”作为一名曾经的科学家和学者阿卜杜勒卡拉姆总统显然远比自己的部下理智的多正如他的个人信条所的:“惟有强大才能得到尊重。”失去了力量所谓的正统将一钱不值。他选择了默默的等待战败的结局而作为一名军人乔京德尔上将却选择用行动来捍卫印度6军最后的尊严。
“你错过了一场最后的谢幕大典。”当印度6军第31装甲师师长瓦克尔拉贾准将率领着他疲惫的部下赶到新德里城下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之时阿卜杜勒卡拉姆总统的特使已经在伊斯兰堡向中、巴两国联军指挥部表达了印度军政府愿意接受中、巴两国提出的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持续了近1o个月的中、印战争即将落下它的大幕。随后到来的只是漫长的手续问题毕竟与印度进入战争状态的国家不仅仅是中国和巴基斯坦面对着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印度东盟各参战国、孟加拉乃至尼泊尔、不丹以及刚刚独立的锡金都希望可以以战胜国的身份加入到对印度的最终瓜分中来。此刻穿越了大半个战场的度6军第31装甲师所能做的只有放下武器等待最后的裁决。
“接下来将是一场华丽的盛宴。不过这一切与印度无关。”在与自己的老友瓦克尔拉贾准将简短的交谈之后乔京德尔上将便以印度海、6、空三军总指挥的身份签署了印度无条件投降的停火协议。随后的一个时里他与自己的妻子共进了最后的晚餐。当夜幕降临中国6军的先遣部队乘坐的军用运输机抵达新德里机场之时这位一心想要拯救印度的军人选择了在自己的指挥部内用手枪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个陷入四分五裂的印度已经一群无奈的听从命运安排的人民和军队。
无条件投降意味着战败国向战胜国不附带保留条件的投降。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理只受到舆论与文明的约束而战败国则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即一切都应遵从战胜国的指示和命令。战胜国不承认战败国原政府、原政治团体、原领导人有任何政治权力。从战败国投降签字到与战胜国建立正常关系之前战败国政府的职能由战胜国驻军脑机构行使。因此在印度接受无条件投降之日开始这个曾经的南亚大国便已经成为了刀俎之上的鱼肉。任凭各国无情的宰割。
巴基斯坦无疑是各战胜国之中对印度怀有最大敌意和领土要求的一方。除了要求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纳入版图之外伊斯兰堡还希望能够获得印属旁遮普邦地区。历史上的旁遮普地域辽阔西连拉贾斯坦沙漠东达喜马拉雅山脉向西北深入印度河流域在印、巴分治中被迫一分为二由于这个地区穆斯林人口众多因此分属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无论人口土地都远远大于印度的旁遮普邦今天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人口已经占到巴基斯坦总人口的約6o。伊斯兰堡希望能够结束旁遮普地区的分裂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而旁遮普又被称为“五河之地”为印度河、拉维河、奇纳布河、萨特雷季河、杰卢姆河所环绕一直以来都是印度农业最达的邦之一素有“印度粮仓”和“面包篮”之称。盛产麦、水稻和棉花等。更有达纺织业、丝绸业、自行车、化肥、制糖、面粉加工业以及汽车业等。巴基斯坦政府在经济上的考量自然不言而喻。
不过中国政府并没有急于同意巴基斯坦的要求毕竟伊斯兰堡所提出的是获得整个大旁遮普的概念。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印属旁遮普邦之外巴基斯坦还希望或者由于锡克教和同样說旁遮普語的非锡克教的争议而于1966年在印度的旁遮普又划分出的哈里亚那邦及1971年喜马偕尔邦。也就加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将一举鲸吞印度西北部四个邦的辽阔土地。如此大的胃口自然不能不令中国站在盟国的角度上提醒巴基斯坦注意消化问题。
与印度西北部地区相比印度东北部方向的处理要简单的多。众多印度反政府武装在战争的独立述求将暂时得到满足。先位于中国、缅甸、孟加拉、不丹的交汇处的阿萨姆邦由“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波多民族民主阵线”和“卡塔普尔解放组织”这阿萨姆邦三大反政府武装组织在中国远征军的协调之下在阿萨姆邦地区放下武器开始由反政府武装向政党的转变。中国政府希望能在两年之内结束阿萨姆邦的军事管制完成当地人民在这一地区建立多党联合执政的阿萨姆民主共和国的夙愿。
梅加拉亚邦和曼尼普尔邦由于长期以来比印度东北部的其他地区相比较为富裕因此并没有特别强烈的独立要求。因此中国远征军仅是在当地进行了简单的军事管制便放手让其实行自治。但恰是此时一个意外声音的出现却令中国政府多少有些左右为难。
尾声:恒河沙数(二)
“米佐拉姆人是神圣的神选之民的后裔是玛拿西(约瑟之子)支派的儿女。”这样的话语在大多数时候看来都更象是神棍们蛊惑人心的口号而并非代表一种政治述求。毕竟无论对于熟悉佛教典故的中国人或是信仰印度教诸神的印度人来类似“玛拿西”和“约瑟之子”这样的称呼都往往显得无比的陌生。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米佐拉姆人来这些听起来晦涩难懂的名字却代表着他们种族自古相传的历史。
根据《圣经》中的记载古代希伯来人共有十二个支派其中十个支派是以雅各的儿子的名字命名的也就是︰流便、西缅、犹大、以萨迦、西布伦、迦得、亚设、但、拿弗他利、便雅悯。而另外两个支派则是以雅各的孙子约瑟的儿子的名字命名的即:以法莲和玛拿西。雅各的另外一个儿子—利未由于统治着是一个宗教性支派。因此有别于其他的十二个支派长期以来并未在以色列人所征服迦南之地时获得一块属于他们的土地。在上古以色列的历史之中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后来合为南方的犹大王国而北方的十个支派合为以色列王国。在西元前721年由北方十派组成的以色列王国由于遭到强大军事帝国—亚述的入侵而最终消失。其居民大多数都被亚述人卖为奴隶被征服者带往亚洲各地。也就是以色列所谓的“失落的十族”而犹大与便雅悯便成为仅存的两个支派也就被认为是今天的犹太人的祖先。
很大程度上被基督徒认为无比神圣的《圣经》其最初的起源更象是一部古代希伯来人神话史诗。但是由于基督教义的神化使得这部史诗批上了太多神圣的光环对于它的记载总有两大最极端的派别一派相信圣经中描述的全部是可信的历史甚至包括上帝创世的传另一派则坚定的认为圣经中几乎都是无稽的传当然大多数现代人对于圣经的看法总是正态的分布两者之间。不过这个世界上总有好事者喜欢牵强附会关于古代希伯来人“失落的十族”最终去向的研究从西方文艺复兴便一度兴盛一时而自2o世纪5o年以来随着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和以色列的强盛。越来越多的亚洲不为人所关注的渺民族出于历史和文化上的自卑情节开始尝试着利用《圣经》中的传将自己与逐渐成为富有和成功代表的犹太人扯上关系。世代居住于印度东北部的米佐拉姆人显然也是其中之一。
在印度的米佐拉姆和曼尼普尔两个邦一共生活着2oo万“钦龙”人他们中的多数人表示自己是亚述征服者于27oo年前流放的以色列“失落支派”的后裔。当时共有十个支派被亚述征服者流放。他们在穿过伊拉克、阿富汗和中国南方后最终在印度和缅甸边界地区的森林地带定居下来。一个多世纪前多数人放弃了万物有灵论转而信仰基督教。而他们的“回归运动”的基础则可以追溯到2o世纪5o年代据当时两名基督教徒都做了相同的一个梦梦见天使宣布他们是以色列人。而随后其它人也开始已注意到他们在信奉基督教前的传统与犹太人传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包括就是在出生第8天实施行割礼但不是用刀而是使用磨尖的石头。以及在庆祝节日时还会食用未经酵的面包虽然他们平常根本就不吃面包。
虽然这一行为被当地的基督教会直斥为无稽之谈。但还是越来越多的米佐拉姆人开始归信犹太教。实际这一与中国古人所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同样的道理毕竟在犹太人成为整个欧洲的仇敌被强大的第三帝国送进集中营的时候便没有看到有任何一个民族出来自认是“失落的十族”后裔去和自己的犹太兄弟一起去承受那集中营的毒气沐浴。当然包括米佐拉姆人在内的这些民族得意攀上犹太人成为他们散落在外的“穷亲戚”实际上也得益于犹太人在复国主义思想感召之下所并出的空前的团结和互助。
犹太人将自己称为“记忆的民族”。亚伯拉罕的信仰埃及的奴隶生活先知的言行贤人的智慧民族的历史﹑与圣城耶路撒冷的关系犹太人靠着“记忆”将这些继承下来并告诉子孙过去所生的一切。犹太人是“记忆的民族”是为了表示他们记忆和继承历史的遗产。在这些记忆中不光有民族的伟业和光荣还有那些迫害﹑离散﹑痛苦和失败。犹太人通过记忆将这些痛苦和教训世代相传以警后人。而以色列建国后认为要团结流落到全世界所有本民族的人所以他们采取了以色列为国名而没有采用犹大作为国名而且自称为希伯來民族而不是犹太民族。但犹太人这个名词已经被世界各地广泛接受。
对于来自遥远印度自称“昔日同胞”的米佐拉姆人以色列政府一度采取谨慎的态度一度拒绝承认他的犹太人身份。但是随着多次中东战争武力对抗的结束以色列政府却现他们正在面临一场新的对抗—在“人口和生育率”领域的竞争。虽然以色列人妇?
?的总合生育率过了欧洲达到29左右也就是每1ooo名妇女可以生育29oo个孩子。但是这一度比起巴勒斯坦人5以上的生育率因此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口永远也不可能过巴勒斯坦人。而犹太人口的比例持续下降。这种此消彼涨的较量最终导致的以色列人不得不放弃了他们在加沙地带的定居以加大了以色列控制的以色列本土以及西岸地区的犹太人口比例。但这也仅仅是将犹太人从多数民族转为少数民族的时间推迟了不过2o年而已。巴勒斯坦席谈判代表埃里卡特便曾不无得意的过:“我们并没有消失我们也不准备消失。出生在我家乡杰里科镇的孩子们将成为约旦河与地中海之间的多数民族。”
为了改变这一力量对比在不进行战争来削减巴勒斯坦人的前提下犹太人只能选求外来力量的帮助。而自称“失落的十族”之一的米佐拉姆人显然不失为号召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重回以色列的一个典型范例。当然一口气引入2oo万根本与犹太民族生活习惯格格不入的米佐拉姆人显然不是大多数犹太人可以接受的事实因此以色列的教宗—大拉比阿马尔在派出宗教法庭代表团与米佐拉姆人进行了接触之后决定不承认来自米佐拉姆和曼尼普尔两个邦的印度人为犹太人但接受他们是犹太人后裔的证据。而其中的一个拥有7ooo余人的“布尼梅纳什”部落则被认为是犹太的直系后裔派几名犹太宗教法官前往印度东北部与缅甸接壤的偏僻角落主持仪式使“布尼梅纳什”部落人皈依犹太教而这个部落中两百多名幸运儿则可以如愿以偿的移民以色列。最终定居以色列北部的拿撒勒镇和卡尔米埃勒
显然绝大多数的米佐拉姆人并不了解以色列政府这一举动背后“千金买骨”的象征意义。这极少数人成功的加入以色列国籍给了他们无穷的动力和勇气。但是在新德里的统治之下他们的这一美好夙愿显然依旧遥遥无期印度政府在这个问题虽然保持着听之任之的态度但实际上却根本不会给米佐拉姆人脱离印度的机会。这一并非单独出自于印度自身利益的考虑更是以色列政府与新德里达成一致协议。
不过中印战争的结束却给了一直以来都幻想着自己是“犹太后裔”的米佐拉姆人一个实现梦想的最好契机。当中国远征军带来了新德里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米佐拉姆邦的居民们并没有象他们的邻居那样对独立自主可以摆脱印度斯坦人的统治抱有太大的兴趣相反真正可以激他们热情的是他们终于可以不受约束的奔向自己的那失落的家园了。米佐拉姆人第一时间联络的并不是前来解放他们的中国远征军而是远在中东的以色列政府。米佐拉姆人组织了一个由各部族长老组成的使团前往耶路撒冷除了朝圣之外他们还希望根据《犹太人回归法》让大多数的米佐拉姆人移居以色列。而国际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会社则应该承担“玛拿西儿女”部族皈依犹太教的全部费用并为他们移民以色列提供便利。
面对这群“讹人”的“远方亲戚”以色列政府多少有些哭笑不得。痛斥对方然后拒之门外自然并非难事但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以色列政府还是表示了愿意考虑他们的意见。只是让众多米佐拉姆人离开生活已久的土地恐怕大多数人都会留恋吧!因此以色列政府希望米佐拉姆人可以多考虑一下移民的问题。
“我们一也不后悔离开那些我们出生的地方。因为以色列才是我们的应允之地。”但以色列政府的劝告却遭到了对方义正词严的回答。根据《出埃及记》中记载:当年希伯来人因受到埃及人的高压统治而被迫逃出埃及摩西奉上帝之命带领希伯来人穿越红海抵达充满奶与蜜的应允之地。显然米佐拉姆人早已不将可以移民以色列看成是一种奢求而是自己作为“神选之民”所理应享有的权力。
面对米佐拉姆人死皮赖脸的移民请求以色列政府只能表示将2oo万米佐拉姆邦的居民移居到以色列的国土之上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并非可以一蹴而就以色列政府希望米佐拉姆人能够先逐步找回他们作为犹太后裔的光荣和生活习惯再考虑移居以色列本土。但是令以色列人没有想到的是对于自己的这一推脱米佐拉姆人似乎也早有应对之策。米佐拉姆使团面对无法移居以色列这一问题显然早已有预料。他们迅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希望能够先与以色列结成一个基于犹太后裔共同利益的联盟。
这一要求虽然表面上看对以色列颇为有利毕竟自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以来在世界各大种族的政治版图之上以色列依旧是犹太人唯一的聚居地。如果可以与独立的米佐拉姆结成联盟无疑从一个侧面扩大了以色列的政治生存空间。但是精于算计的犹太人却不难从这事情充满诱惑的表面洞察其背后的隐患。米佐拉姆邦的面积不过21万平方公里且地处米佐丘陵东部河谷狭窄人口极稀西部虽然有一些利于耕作的平原但农业却以粗放的轮作为主。可以整个米佐拉姆的经济还处于原始的刀耕火种阶段。米佐拉姆邦空前的落后与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使经济得以较快展的以色列完全格格不入。如果这个联盟真的变成了现实那么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为以色列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被迫向遥远的米佐拉姆邦持续输血。
最终以色列政府不得不抱着“解铃还需系铃人”的心理向在处理印度所属各邦的前途问题上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中国政府求助。在了解了以色列政府所面对的尴尬之后中国政府多少也有些无从应对毕竟米佐拉姆人对于自己是犹太后裔这一理论坚信不移。而在印度东北各邦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又向来强调民族自决的精神。如果不是以色列政府开出了众多丰厚的后报中国政府也实在不想趟这个混水。最终经过了历时数个月的讨价还价在中国政府的协调之下以色列政府与获得独立的米佐拉姆共和国订立了一系列经济、科技互作协议。暂时稳住了叫嚣要“举国重演《出埃及记》”到处租借船只恨不能全民渡海移民以色列的米佐拉姆人。
原印度东北部特区在战前共有印度政府设立七个邦分别是阿萨姆、那加兰、梅加拉亚、米佐拉姆、特里普拉、锡金和阿鲁纳恰尔。总人口31oo多万总面积约占印度6地领土面积的8。由于印度东北部在行政上属于印度的时间较晚而印度自身在其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统一的时间也很短。加上贫困落后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长期以来都与印度政府处于离心离德的状态。虽然新德里一直以来强调东北部地区的特殊情况例如地处山区没有港口又偏处一隅与印度其他地区之间夹着一个孟加拉国仅有狭窄通道相连等等原因。但实际上印度政府长期以来错误的经济政策也是导致东北部地区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除了在民族自绝的基础上赋予了阿萨姆、那加兰、梅加拉亚、米佐拉姆、特里普拉、锡金这6个邦的独立自主之后中国政府更是启动了准备已久的“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战略。这一战略早在2o世纪9o年代末期便由中国云南省的经济学界提出但是由于新德里的反对而迟迟无法启动。而随着中印战争的终结一个崭新的自由贸易区域的雏形终于出现在了环孟加拉湾地区。
中印这段争议始于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会谈。在会上英国全权特使威廉亨利麦克马洪提出麦克马洪线为西藏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该线将藏南及达旺等地区割与英国。后来英藏代表皆签字批准该线中方代表则因中央政府反对而没有签字。中方至今的观是: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因此西姆拉会谈条约只有单方签字(即英国)应视为无效。中国所坚持的是中印传统线。
而长期以来由印度根据英国政府单方面划定的麦克马洪线而强占的藏南及达旺等地区建立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国政府从来不承认该邦的合法性而随着中印战争的结束这一长期搁置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了。印度所强占的阿鲁纳恰尔邦地区总面积为83743平方千米可以是现时印度东北部面积最大的行政区。但是人口不过1oo多万。随着由拉萨军分区组织的特遣队抵达该邦府伊塔那噶。阔别祖国多年的藏南领土终于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
印度东北部各邦的独立风潮一度引了印度本土民众和西方各国政府的猜测。中国会以印度原属各邦为单位彻底肢解印度的怀疑一度出现在众多国际观察家的报告之中。但是很快一个新兴联邦政体的出现却最终打破了人们的这些顾虑。
尾声:恒河沙数(三)
曾几何时西方国家在探讨苏联解体之后的国际运动的前景之时总认为象印度、日本这样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国家里存在党派并不为奇。毕竟在全世界的国际陷入空前低潮的情况下这些党派的存在与其是一股政治力量不如是这些国家议会民主的一种象征和标志。虽然在印度党派存在的时间并不短影响力也不可谓不大甚至可以在象西孟加拉邦这样的地方政府内长期执政可以星星之火生生不息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导致了他们要想夺取全国政权形成燎原之势却也遥遥无期。
理论在印度的传播几乎与中国是同步的。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时正是印度资本主义展和工人运动兴起的时候这为社会主义和思潮在印度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土壤一些资产阶级秘密革命组织成员和国大党内的少数激进青年成为最早接受社会主义和思潮的人。其中作为著名、并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当数—罗易(anabendranathroy)。这位出身于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的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及活动家18岁就参加谋求印度独立的地下抵挡运动而当1915年尝试动武装政变推翻英国统治之后。这位年轻的革命者开始踏上了前往德国及中国上海寻求德国提供武器支持印度革命的道路但是却均未能获得成功。据他还曾在日本会见了在那里避难的孙中山但是谈到民族解放问题时孙中山提出了要借助日本的力量把欧洲列强赶出中国和亚洲。罗易对孙中山的主张不予赞同。而孙中山还建议罗易从袁世凯的反对者手中购买武器用以协助自己的倒袁运动。
1917年罗易流亡墨西哥开展民族主义革命活动。由于与当地知识份子及政治领袖关系密切。罗易曾一度被选为墨西哥社会党总书记。十月革命后他转向与当时在墨西哥的俄罗斯革命者鲍罗廷熟悉并一起创建了墨西哥。192o年他受到列宁的邀请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二次大会并在会上表关于民族及殖民问题的理论甚至成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这方面理论的补充。罗易在这次会议中的表现可以是印度人在共产国际运动的一次颠峰而同一时期的中国人依旧处于襁褓之中。此后罗易在共产国际之中可谓春风得意192o年他于塔什干成立印度侨民。1922年为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之一之后更一度成为共产国际主席团成员。但是随后的中国之行却成为了他人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的拐。
1927年年初罗易奉共产国际之命前往中国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团团长负责“指导中国革命”。不过他生不逢时他4月初抵达中国4月12日便生了震惊中外“412”反革命政变接下来他又与当时的总书记陈独秀以及老友—苏共驻华代表鲍罗廷就中国革命的策略问题生激烈冲突。5月31日共产国际密电指示动进行土地革命武装农民、没收土地;渗入国民党内并组成可靠的武装部队。但罗易请与6月将共产国际指示未经许可给了国民党在武汉的领导人汪精卫过目最终令汪精卫在在武汉动“715”反革命政变残杀人和革命群众。可以这位印度人在华期间的所谓“指导工作”除了间接重创了中国革命之外一无所获。曾:谁促成了与国民党的分裂?“到头来还是罗易本人”。1929年罗易被斯大林开除出共产国际。
与罗易创立印度侨民的同时在印度国内也有少数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1922年间印度的加尔各答、孟买、拉合尔、马德拉斯和康浦尔等地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组。罗易派回国的一些侨民党员也成为这些马克思主义组的创建人。这些组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和思想创办了很多刊物如孟加拉语的《人民之声》、英语的《社会主义者》和乌尔都语的《革命》等等。组的兴起引起了英国殖民当局的不安。在“粉碎布尔什维克阴谋”的叫嚣声中印度各地的组活动都遭到了空前严厉的打击。
而自从192o年印度侨民成立之后印度的内部就存在着关于党的最低纲领和战略策略之争。党内斗争更是频繁激烈。在印度独立前后印度时而提出要采取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时而提出采取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推翻政权时而与宣称要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的国大党左翼结成统一战线。朝令夕改不仅使印度空有千万民众的支持却一事无成更最终导致了1964年4月印度的全国会议出现全面的分裂。最终形成以当时的党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等为的印度(马克思主义)以及以党的主席丹吉为的印度。此后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两个“本是同根生”的党派便陷入了严重的内耗之中。
印度认为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是新独立国家中经济展最先进的但在农业中残存着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印度政府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府实行的是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印度现阶段的革命任务就是联合反帝反封建反垄断资本的力量组成包括工人阶级、广大农民、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民族民主阵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族革命建立由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共同领导的民族民主国家通过非资本主义的和相对和平的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对外政策上印共强调支持国大党奉行的不结盟政策主张大力加强与苏联的合作认为苏联是不结盟国家“最可靠的盟友”是“世界和平的堡垒”。
而印度(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印度国家是大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机器印度社会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与种姓、教派、部落制度的特殊混合体反对印度关于印度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论断。认为印度面临的革命的性质是反封建、反帝、反垄断资本争取民主的人民民主革命。革命的道路应是由工人、农民、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下层组成广泛的人民民主战线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积极参加议会斗争通过合法途径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改革但也必须准备“应付一切突然事变”。在对外政策上支持政府奉行的不结盟政策赞同同苏联亲近。但更倾向于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以及“统一战线”的道路。中印边界冲突生后印共(马)的很多党员因为拒绝污蔑中国为“侵略者”而遭到政府迫害约有13oo多名党员干部被逮捕。
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全世界的运动陷入空前的低潮使印共(马)和印共不得不进行反思认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代表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而是有关国家的领导人歪曲和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印度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两党的政策暂时出现了趋同的倾向结成以印共(马)为的左翼阵线。在中印战争爆之前印度左翼阵线在印度东部的西孟加拉邦、特里普拉邦和喀拉拉邦都拥有空前的政治影响力。
而在中印战争的进程之中印度左翼阵线一直没有中断过在印度国内进行和平反战宣传的努力并因此而遭到了曼莫汉甘地内阁和印度军政府的严厉打击和血腥镇压。而在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时印度人还是清楚的认识到中队的敌人并非是印度民众而是盘踞在新德里一意孤行的印度军政府。在印度政治局委员—西塔拉姆耶丘的努力之下印度人利用其在印度东部的影响力帮助中队稳定了当地的局势和社会次序为战争最终的顺利结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印两国山水相连中印两国的人在历史上更多次并肩携手为了亚洲人民的反帝、反封建大业而奋斗。左派政党是印度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支持中印友好事业的中坚力量为促进两国关系展做了大量工作。多年来中国同印度左派政党保持着密切交往这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愿同印度左派政党扩大交往、加强交流、互相学习也期待着印度左派政党继续挥积极作用为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随着加尔各答的陷落大批被印度军政府拘押的印度左派政党领导人重获自由。而面对中印战争之后印度国内纷乱的局势中央总书记胡建华在北京亲切接见了以印度领导人巴塔卡列为的包括印度、印度(马)、全印前进同盟在内众多左派政党领导人。
在会谈中胡建华赞扬了印度左派政党各位领导人长期致力于中印友好为中印关系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看到印度国内的一些军国主义分子试图凭借武力挑起战争称霸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地区这一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热爱和平的全亚洲人民所无法容忍的。而事实更雄辩的证明了他们的这种倒行逆施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目前正是中国和印度两国展的关键时期为两国深化全面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提供了宝贵机遇。双方应该洞察世界展潮流以战略和长远的眼光把握两国关系抓住有利时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合作、共同展。
实际上中国政府的意图早已不言自明除了要求印度吐出多年以来非法侵占中国藏南地区的领土之外中国政府对印度并不没有过多的领土。即便是战略位置险要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中方也仅是暂时接管而已。站在中国政府的立场之上中国并不希望出现一个以印度各邦为单位的四分五裂的国度。如果可能中国政府希望印度左派政党可以挥其在印度国内的影响力接管在中印战争之后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印度本土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一个奉行社会主义的印度新政权。
不难想象在中国政府核心领导层的心目之中未来理想的南亚政治版图不应缺少一个继承新德里绝大部分遗产的社会主义印度。这个新兴的政权将在南亚政坛之上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对内而言印度将领导将近9亿人民最终解决困扰印度近半世纪的温饱的问题对外社会主义的新印度将会与中国携手开创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新纪元无论是以中、印、缅、孟四国为主构建的环孟加拉湾经济圈还是未来由中国主动的环印度洋地区经济合作联盟一个统一、富强的印度都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虽然这个美好的蓝图要想变成现实依旧需要中国政府和印度左翼联盟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是毕竟只要印度左翼联盟肯那么他们将迅接管昔日新德里所控制下的28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中包括:西孟加拉邦(拥有18个县、总面积8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亿)、比哈尔邦(拥有37县、总面积9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千万)、贾坎德邦(拥有18个县、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6千万)、北方邦(拥有7o个县、总面积29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亿人)、查蒂斯加尔邦(拥有16个县、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2千万)、安得拉邦(拥有23个县、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5千万)、中央邦(拥有45个县、总面积3o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千万)、拉贾斯坦邦(拥有32个县、总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千万)、北安查尔邦(拥有13个县、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o8千万)、古吉拉特邦(拥有25个县、总面积19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千万)这1o个主要的邦以及德里、昌迪加尔这2个中央直辖区。
虽然这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印度共和国的版图在短时间之内无法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但可以中国政府已经竭尽了所能。毕竟在印度南部是处于英国皇家远征军控制之下的马哈拉施特拉、卡纳塔克和果阿这3个邦以及达德拉和纳加尔哈维利、达曼和第乌、拉克沙群岛这3个曾经的中央直辖区。以及在战前中国政府许诺由泰米尔族人自治的泰米尔纳德以及本地治理中央直辖区。而位于南亚次大6半岛最南段的喀拉拉邦目前正处于空前的混乱之中。如果印度左翼阵营可以接受这一安排的话中国政府将给予更多的经济和军事领域的支持。
“北京方面正试图在新德里的废墟之上培养出一个和他们同样信仰的新政权。他们企图如果最终变成现实将以为着这个星球上将有1/3强的人口重新回到那马克思、列宁、、格瓦拉曾经挥舞过的红旗之下。”面对着中国政府在如何处理妥善战败后的印度所进行的努力华盛顿方面并非一无所知面对中国试图扶植印度左翼政治力量的计划一向对怀有深刻敌意的美国“鹰派”显现出了空前的不安。随着铁幕帝国的解体大多数的西方资本国家都认定他们是这场世纪之战的最终胜利者的幽灵终于不在游荡于欧洲的天空虽然朝鲜、古巴、越南、老挝等国家依旧在的领导之下但是在强大的西方眼中他们不过是一些不起眼的顽石而已如果不是中国的存在他们几乎可以宣布的最终消亡了。但是随着中印战争的结束他们再度看到自己恶梦的复苏。
“我们的确可以用武力的手段阻止印度这个亚洲最大的民主国家落入极权者的手中但是我们的人民是否作好面对一场放大了无数倍的越南战争的准备了呢?”针对“鹰派”政治力量在国会内的煽风火、鼓吹要在印度使用武力保障“民主”迈克李总统不得不悲观的向自己的同胞们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卤莽行动的预期。虽然在数以亿计的印度人之中不乏对中国远征军怀有深刻敌意的年轻人但是美队的介入在对殖民统治有着切肤之痛的印度人眼中将是更将是一场全民族的灾难。虽然印度左翼阵线未必有控制全国的号召力但是在民族主义的煽动下印度人将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反抗美国入侵的行动中去而与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更糟的是美国在印度并没有一个合适的代理人集团。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印度左翼阵线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却委婉拒绝了中国政府提出的由其重组印度全国政府的建议只希望在其原先处于执政地位的印度东部地区组建一个松散的社会主义联邦政府。这一结果后来在一些中国史学家的记述中被如此表述:“印度左翼阵线的行为几乎是在全国解放的前提之下自己要求划江而治甚至退回陕甘宁边区。”而很多年之后当印度元老—西塔拉姆耶丘在回忆这段历史之时依旧在他的个人回忆录《印度的曙光》一书之中不无遗憾的写道:“当2oo8年的新德里向印度人打开大门之际我们党内的大多数人却将这个无比辉煌的权力颠峰视作了空前可怕的陷阱。机会就在他们的畏畏尾之中白白的失去。”
尾声:恒河沙数(四)
关于印度左翼阵线联盟放弃接受中国远征军移交印度次大6的核心区域最终选择龟缩一隅的原因。后世的史学家们曾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给出了无数种答案和解释。在中、美两国的相关档案资料还没有全面解密之前各种冠以内幕、黑幕、秘史头衔的无端揣测和昵想曾一度吸引过无数世人的眼球。这些几近于推理的文字之中往往将印度次大6最终出现的如此结局的原因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
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中、美两大级大国早已完成了对南亚次大6的势力划分。所谓由印度左翼阵营出面执政建立一个富强的印度不过是中国政府掩人耳目的障眼法而已。人们猜测着在印度崩溃的过程之中中、美、英、巴四国高层曾有过一系列秘密协定其历史作为或许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以及雅尔塔协定只是这场针对印度毕竟还不象曾经的德、日轴心那样早已沦为了全民公敌而美、英两国更要在全世界面前保持着“局外中立”的形象。因此这些会议的结果最终无法形成象《波茨坦公告》那样统一的声音只能以密约的形式被参与国封存在保险库中。
不过还是有好事者竟从中、美、英、巴四国外交部对外公布的一些只言片语和外事活动之中勾勒出了一张所谓“印度路线图”的秘密会议日程表。先在处理印度战后问题上达成协议的据信是美、印、巴三国在协助中国解除印度核武装的问题上。美、英两国的特使曾在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地区与巴基斯坦军方当时的主要领导人—基亚尼上将进行过长时间的磋商这些会谈的内容至今都没有向外界解密。但是人们有理由相信美、英、巴三国在考虑瓦解印度核武库的同时也早已商定瓜分印度中西部地区辽阔疆域的问题。
而协调中巴两国之间步调的会议则据是在中国西部重镇—兰州召开的。在这次“兰州会议”之中来自伊斯兰堡的巴基斯坦总统特使除了与中国总参谋部的代表协商了中国远征军入巴参战的问题之外有关印巴边境的重新分割以及如何处理战败后的印度自然也在讨论的范围之内。最终随着巴基斯坦政局归于稳定中、美两国围绕伊斯兰堡倒向问题上的争夺最终以拥有强大地面优势的中国逼退远渡重洋而来的美国海军6战队而以全胜告终。尘埃落定的中、美、英、巴四国自然而然的选择了重开谈判。而这一次会议的地则众纷纭。西方学者坚持认为这次最终决定印度命运的会议在美国夏威夷州府—火奴鲁鲁(檀香山)展开因为根据官方的报道当时正有一支由中国国防部副部长—吴辉上将率领的中国人民国防军高级军官代表团在当地访问而同期抵达的还是英国国防大臣约翰里德。因此西方史学家一直坚持这次“檀香山会议”最终决定了四国瓜分印度的协议。
而东方的史学家往往对所谓的“檀香山会议”保持着高度一致的否定和怀疑。中国官方的历史研究团队认定在处理战后印度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并没有与美、英两国有任何的地下磋商。而一些民间团体在这个问题则显得相对宽松的多他们认为中、美、英、巴四国在处理战后印度的问题之上必然有着一系列协商和妥协。但是对于会议的地他们大多认为所谓的“檀香山会议”不过是第一轮接触真正在南亚次大6势力划分问题上一锤定音的是在“檀香山会议”一周之后在中国东部城市—天津举行的中、美、英、巴四国会议。根据中国民间研究者收集的信息在吴辉上将率领的中国人民国防军高级军官代表团结束完对夏威夷的访问一周之后白宫分管亚太事务的副国务卿斯文顿、英国国防大臣约翰里德以及巴基斯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塔立克马吉德上将均相继抵达天津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这座中国环渤海湾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曾在决定印度命运的过程中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种“密约”曾流行一时毕竟在战后印度的处理问题之上从结果来看中、美、英、巴四国的确各取所需表现出了空前的默契相安无事。不过也有相当一部份西方史学家对“密约”嗤之以鼻。在他们眼中“贪婪成性”的中国巨龙根本不会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遵守所谓的“密约”印度左翼阵营之所以无法上台执政重新统一印度完全是由于其与中国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之上存在着“路线之争”这些持所谓“路线”和“换马”的西方学者往往会援引印度左翼阵营的一些政策和文件试图明印度左翼阵营所坚持的不过是伯恩斯坦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提出的修正主义的模式在经过了思想洗礼的中国人的眼中印度左翼阵营存在着严重的“路线问题”因此中国人在无法服对方改弦易章的前提下不得不选择“换马”。
和“密约”一样坚持“路线”和“换马”的西方史学家们同样可以找到充足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他们往往会旁征博引的用大段大段的国际运动史来明“路线之争”在共产国际中的“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影响。在印度左翼阵营各主要党派在随后岁月里的停滞和没落以及印度(毛派)的迅崛起似乎更从一个侧面应征他们的分析。
但是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或许永远将成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之谜。但无论如何从后来事情的展中来看几乎对新德里崩溃毫无准备的印度左翼阵营根本不具备接管印度次大6大部分地区的能力。在西塔拉姆耶丘的个人回忆录—《印度的曙光》一书中这位亲历印度在21世纪的崩溃和重生的老人以无比犀利的笔锋鞭笞了自己同僚当时的短视和幼稚:“尽管中国人已经拿出了十万分的诚意并向印度左翼阵线的绝大多数领导者展现了他们强大的物资储备和军事力量。与历史上那些血腥而艰辛的革命里程相比左翼阵营入主新德里几乎不过一次闲庭信步的旅行而已。但是从印度军政府的监狱里走来的那些印度左翼政党的领导者们此刻却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不清。在北京的日子里时间在每天无休止会议逝去。但会议主题往往不是如何构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如果解决过8亿民众的吃饭问题或者如果建立各地新的行政单位而是印度东北部地区诸邦的独立和巴基斯坦人吞并大旁遮普地区对民众心理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人民心目中避免成为中国附庸的形象。”
显然自印度独立以来所推行的“民主制度”已经褪尽了印度左翼政党的革命热情他们早已遗忘了列宁所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西孟加拉邦成功的长期执政即是一座丰碑也是空前沉重的历史包袱。印度左翼阵线早已在所谓“民主”的氛围中蜕化成了只会应付选举的政治组织。军队和铁腕在这些一切以“民意为先”的政客眼中早已成了暴政的代名词。因此在经过的反复的磋商之后印度左翼联盟最终以“经验不足”和“仍不具备掌控全国大部分?
?区的能力”为由拒绝了中国政府邀其入主新德里的要求。对于印度左翼联盟的大多数政党而言他们似乎相信在随着战争的结束最终印度将回到过去的轨道上去而在“战后拒绝与中国政府合作建立傀儡政权”的他们将最终会得到更多印度民众的支持而获得在更多邦的主导权。
当然在西塔拉姆耶丘的个人回忆录里还暗示了在与中国的会谈之中印度左翼阵线内有人怀有深刻的个人目的而刻意拒绝这一条件丰厚的邀请。而其中印度领导人巴塔卡列当其冲。巴塔卡列本身在印度左翼阵线中威信就并不高只是由于印度(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人现任印度西孟加拉国国邦领导人的卡拉特意外的由于飞机失事而丧身才让他坐到了印度左翼阵线领导者的位置之上。但由于被印度军政府突然受押使得巴塔卡列在印度左翼阵线领导者的位置上毫无建树在重获自由之后他不免感觉到来自在战争中风光一时的西塔拉姆耶丘等人的威胁。如果顺利的入主新德里毫无疑问印度左翼阵线将面临一次空前的大洗牌而如果依旧龟缩于西孟加拉等地他和众多在战争期间被囚禁的印度左翼政党领导人便依旧可以稳居高位。
便如任何的历史事件一样同一段岁月总有着无数的解读方式。但在印度左翼阵线退缩之后的最终结果却只能是一个。在次后的岁月里深陷分裂和苦难之中印度人民或许曾无数次诅咒过那些只为了保持自身形象的左翼阵线人。如果当时他们再勇敢一或许印度在21世纪的历史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但是历史并不容许假设直到数年之后加尔各答再度易手日益没落的印度左翼阵营也没有机会弥补自己的过错。或许这就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我们要将印度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魔爪中解放出来。”就在印度左翼阵线选择了退缩的时候另一支力量却在悄然成长。在查蒂斯加尔邦的丛林里一队队年轻的男女正在由镰刀和锤子组成的党旗前宣誓。在他们的身后一股空前强大的力量正在加集结。自2o世纪2o年代以来印度的运动历经曲折展先后建立了四个迄今并肩共存各自战斗。192o年成立的印度为反对英国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长期斗争。1964年受国际共运两条路线斗争的影响党内一部分人认为印共背离马克思主义转向修正主义于是退党另建印共(马克思主义)。到1969年印共(马克思主义)内又有一部分人认为印共(马)背离列宁主义和思想而另建印共(马列)。在印共(马列)内部主义影响愈益增强印度毛派组织纷纷涌现先后达几十个之多。其中于2oo4年9月成立的印度(主义)(简称“印共(毛)”是目前印度最大的毛派政党其成立后势力迅扩展他们积极与尼泊尔(主义)进行联系进行了广泛的游击活动。
他们所在的组织和其它一些信奉主义的印度人一起被统称为毛派。他的前辈、前印度(马列主义)总书记玛瞿穆达曾在1968年过:“中国的主席就是我们的主席。”那些印度的毛主义者紧跟毛的理论——坚持阶级斗争、人民战争他们的核心思想就是土地革命。更重要的是在196o年代中苏分裂后这些毛派分子坚定地站在中国的一边。
从1993年至今印度绵延的贫困山区为毛派提供了舞台他们的势力也从原来的4个邦扩展到印度28个邦中的13个邦。1992年印度前总理拉奥曾诚恳地向民众道歉认为政府始终没有解决好土地改革的问题而相关的承诺其实早在独立前就已经做出。此后一个选举接一个选举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并为因此改善。而毛派的核心目标——土地革命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在印度经济高展的今天印度农民的自杀率近年来也扶摇直上社会分化加剧。印度媒体总是将毛派称为毫无群众基础的“幼稚恐怖主义组织”这显然是歪曲了事实。他们一直在为穷人战斗并已经展出了游击战争和根据地。当然如何突破的思想框架建立符合印度情况的战略同样是一个课题。
在中印战争中他们进一步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在北起尼泊尔边境南至安德拉邦南部山区一线他们建立了被称为“红色走廊”根据地。印共(毛)正努力把这一地区建成一个革命联合区域以进一步扩大毛派组织的影响和势力并最终实现其势力范围楔入印度重要地区同时联合诸如尼泊尔(毛主义)、不丹(毛主义)等其他南亚的毛派组织的目标。但是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此刻他们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合作者。
“听中国人最为喜欢和擅长的体育项目是乒乓球不知道你们是否与我行反正我是对那玩意一窍不通。不难想象能在如此狭的空间内用角度、率和旋转击败对手的民族是多么灵巧和精明。不过美国更擅长美式橄榄球因为我们相信势力决定一切强壮的体魄和团结一致的精神足以压倒任何对手。现在美利坚队抢截成功球在我们这一边。”在美国海军-74“斯坦尼斯”号航母的舰桥之上亲自坐镇tf5o“海军远征特遣部队”的美国海军第5舰队司令帕特里克沃什中将一边叼着自己最喜欢的哈瓦那雪茄一边得意将自己在大学橄榄球队里练得无比粗壮的大腿翘到自己的办公桌上通过手中的话筒他正向整个舰队进行广播不过他所作的并不是一场“级碗”(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盟的年度冠军赛)决赛的现场直播而是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前最终动员。15分钟之后“巴丹岛”号和“拳师”号这两艘两栖攻击舰便将展开第一波次的登6行动。满载着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3个营的庞大直升机群将呼啸着驶离各自的母舰飞往预定的目标宛如一群贪婪的贼鸥。其中隶属于美国海军6战队第22倾转旋翼机使用试验和评估中队的8架v-22“鱼鹰”型倾转旋翼机显得特别的枪眼。而最原本平静的阿拉伯海之上一艘艘满载着重型装备的美国海军lcac型气垫登6艇也正乘风破浪扑向那遥远的海岸线。
印度左翼阵线拒绝入主新德里的消息华盛顿方面几乎与中国政府同时知晓。随着印度军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中央情报局便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密切监视着中国政府和印度国内的任何异动。“美国政府在解除印度核武装的问题上给予了中国以极大的帮助如果没有美国空军协助拦截恐怕中国中部的经济引擎—重庆已经在印度军方的核打击之中化为了一片废墟了吧!”在分割印度的问题上华盛顿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置身事外。虽然美国政府和军队从来都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在关注着中、印这个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展中国家为了争夺21世纪唯一一张进入达国家入场券而展开的撕杀。
虽然在战端初开之时以迈克李总统为的美国政府便看出了印度必败的结局而在战争中与中国展开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域等的全面合作最终将印度推行了崩溃的深渊。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希望或者可以容忍中国独自享用击溃印度的胜利。除了从经济角度早已打好了“让中人去流血摧毁最终由美国商人来重建南亚。”的如意算盘之外。利用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的战争利用巴基斯坦6军中的激进派推翻伊斯兰堡的穆沙拉夫政府再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逼迫北京方面接受既成事实最终达成断中国一臂的“大中亚战略”更是美国政府一直以来筹措着终极计划。
如果这一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一个完全倒向西方的巴基斯坦将成为美国政府在中亚和南亚战略的最好拥护者。美国无须进入崩溃的印度面对数以亿计、有如蝗虫的印度难民便可以达成自己的预定战略。这无疑是美国政府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是由于白宫方面低估了中国政府在巴基斯坦问题上决心和反应度最终在围绕着伊斯兰堡的搏弈中面对中国6军2个最为精锐的甲类集团军美国政府不得不选择了暂避其锋。
但这并不意味着华盛顿方面甘心全面退出南亚地区。实际就在新德里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的48时之内美国政府便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表达了:美国要在“建立和平、稳定的南亚次大6新次序”中挥“关键性作用”的意愿。白宫分管亚太事务的副国务卿斯文顿更是裸的表示:“在如何处理战败国的问题上与接管过柏林、东京、巴格达的美国政府相比北京方面根本就毫无经验可言。”其言语之中所深藏的锋芒实际上已经昭然若揭了。也正是担心美国可能的介入。中国政府才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希望印度左翼阵线入主新德里。显然在半个世纪的交手和对峙之中中国政府很清楚美国人害怕什么。
但是印度左翼阵线的怯懦和短视最终令中国政府所安排的双赢局面归于破产。当白宫方面确认了这一消息之后欣喜若狂的迈克李总统立即命令美国海军第5舰队司令帕特里克沃什中将根据原先拟订的预案动代号为“攻”(firstdon)的军事行动。
“攻”是一个美式橄榄球进攻术语在美式橄榄球之中一次进攻机会被称为“don”。进攻方必须在四次进攻机会内将球向前推进至少1o码否则失去进攻权改由对方进攻。如果成功将球推进了至少1o码称为达成攻(firstdon)可再获得四次进攻机会。身为一名大学时代的橄榄球明星帕特里克沃什中将当然明白这一代号的意义。这将意味着一次中美之间在南亚赛场之上最终攻防的转换。
尾声:恒河沙数(五)
(五)
“如果6军和海军兄弟放眼看看天堂的景象;他们将现大街由我们警卫—美国海军6战队员。”在自己部队的军歌之中弗雷德里克中校最喜欢那最后一句因为在这多少有些亢长的歌曲之中只有这句最能体现美国海军6战队唯吾独尊的心情。与自己所熟悉的那老式ch-46“海上骑士”型运输直升机相比刚刚列装美国海军的v-22“鱼鹰”型突击运输机的飞行度和载重量均增加了1倍以上而活动范围则是前者的4倍因此其在问世之初便受到了美方的强烈追捧。贝尔/波音公司的营销团队更是不遗余力的在五角大楼和美国国会中大肆宣传:随着v-22及其改进型装备部队美队的两栖作战能力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作战保障能力都将得到空前程度的提高。
但是由于这种飞机的设计结构复杂尤其是在对机翼旋转结构和旋转式短舱结构的研制方面长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试飞时机毁人亡的事故接连生更令美国国防部一度倍感索然无味。不仅很多合作国家纷纷退出研制就连曾经的最大用户—美国6军都一度决定放弃研制计划。如果不是美国海军6战队的参与以及连续建造4艘16ddh轻型航母的日本海军对v-22这一美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计划中的预警型的迫切需求的话v-22型倾转旋翼机的计划最终很可能胎死腹中。
v-22型突击运输机是v-22系列倾转旋翼机第一种改进机型专门为美国海军6战队配备主要部署在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上。以取代ch-46“海上骑士”和ch-53a/d“海种马”型直升机计划产量425架。这种战机的特在于它的主翼可以以主翼轴心为圆心做大范围的折叠。此刻满载着3名机组人员和24名全副武装的海军6战队员的战机正高飞翔在阿拉伯海的上空。“孩子们!这只是一次简单的飞行我们将安全的降落在印度西部的国土之上。这个国家的军队早已失去了斗志那里的人民将会无比的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敢保证和在伊拉克的那些噩梦般的战斗相比这次行动将会轻松的有如一次旅行。”望着机舱内自己部下脸上不安的表情身为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的尖刀—第5团第1营的营长弗雷德里克帕蒂拉中校几乎参加过美国海军6战队在伊拉克的所有军事行动。他知道他的战士此刻在担心着什么。
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是被公认的美国海军6战队远征群中的主力。而弗雷德里克所在的第5团更是该师王牌中的王牌。这支部队在1914年的美墨战争中组建此后他们的军靴踏过了法国泥泞的战壕尼加拉瓜潮湿多雨的丛林太平洋烈焰升腾的海滩。在那场爆于朝鲜半岛北部冰雪长津湖畔的惨烈搏杀或许这支常胜部队的辉煌将继续下去。从得意洋洋的在元山登6到成功突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黄草岭的阻击阵地到最终在长津湖陷入重围不得不在优势空军和炮火的掩护之下狼狈逃窜在兴南被赶下了海。从那一天开始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便宛如陷入了一个魔咒之中。在加勒比海的阳光海风之中他们奉命驻守在关塔那摩随时准备入侵古巴。战斗一旦打响无论世界是否毁灭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率先血染哈瓦那的滩头。好在苏联政府屈服于肯尼迪政府的压力撤出了导弹危机最终结束。而后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又深陷越南纵横交错的泥沼稻田之中甚至在1975年西贡大使馆撤退侨民的最后时刻依旧由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的士兵执行掩护的任务。这个可怕的魔咒一直持续到2o世纪9o时代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中东酷热荒凉的沙漠才再一次让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重新品尝到了胜利的滋味。而在旨在推翻萨达姆统治的“持久自由”行动中海军6战队第1师更连续推进1ooo多公里完成6战队有史以来连续推进距离最远的行动。而在世界媒体面前将渲染得神乎其神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巴格达市郊击溃的正是弗雷德里克所在的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第5团。
在占领巴格达之后海军6战队第1师更扫荡了伊拉克复兴党的老巢—位于巴格达西面和北面的“逊尼三角”地区(位于巴古拜、拉马迪、费卢杰三个城镇之间的地带)第5团所属2营和3营未经大战即占领了被认为是萨达姆最后堡垒的提克里特并一直推进到了萨达姆的诞生地—位于提克里特以北的萨马拉镇(saarra)。但就当大多数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的官兵都认为伊拉克战争已经顺利结束之时真正的恶战却刚刚开始。
在进行了饱和式巡逻以消灭潜藏下来继续顽抗的伊拉克正规军残部寻找伊军放弃的补给仓库并向当地人放食物和饮水并提供医疗救护之后。2oo3年7月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第5团6续启程返国1o月即全部返回国内。但是仅仅经过了不到17个月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便不得不重返伊拉克以替换那些早已被路边炸弹和城市游击战磨尽了锐意的同僚。在美军攻打伊拉克“抵抗之都”费卢杰的“幻影愤怒”行动中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的数千名士兵再度成为攻城部队的中坚力量为美军很快攻入并控制费卢杰大部分地区挥了重要作用。
与其他部队相比海军6战队更擅长“镇压与安抚并举”的两手策略一方面严厉打击与美军对抗的武装分子另一方面逐步减少伊拉克人的仇恨情绪从而将自身伤亡和作战行动可能导致的平民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为此海军6战队特地拟定了一系列与伊拉克人“拉近距离”的计划包括大量增加与伊拉克人的交流、对友好的当地人施以额外的奖励、鼓励士兵学阿拉伯语、加深了解和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等。但虽然海军6战队被美军“包装”得对伊拉克人更为“友好”但是针对他们的袭击依旧却同样无法根绝。而66续续被披露的美国海军6战队滥杀无辜的行径更令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颜面扫地。
“美队或许拥有着碾碎敌国庞大国防体系的强大战争机器但是我们却无法征服一个觉醒的民族即便这个民族如阿富汗山民般落后如索马里人般孱弱只要他们不屈的战斗下去我们唯有后撤。”随着机窗外绵延的海岸线逐渐清晰起来弗雷德里克中校知道他和他的营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战区。这是一个对于大多数来自美国本土的海军6战队士兵来完全陌生的领域。在曾经的印度地图上它被称为古吉拉特邦。
作为印度最西部的邦古吉拉特邦濒临阿拉伯海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总面积约19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千万人。近代印度的精神领袖—圣雄甘地便出生在这个邦的博尔本德尔。一湾碧蓝的坎贝湾和卡奇湾向北伸入围绕着由丘陵和山地组成的卡提阿瓦半岛。飞过冲积和风积层构成的海岸平原庞大的美国海军6战队机群开始在预定地区展开大规模机降。美国海军6战队第1师第5团所属的3个主力步兵营按照预定计划在古吉拉特邦的第一大城市印度的第七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北部全面展开。
“美国人的这步棋……。”在位于新德里的中国南亚战区、印度临时军管委员会的指挥中心内手握着中国6军两大主力集团军的胡维风中将此刻却面对着囊括着整个印度北部的巨大电子沙盘前默默无语的望着那个代表着艾哈迈达巴德的红色光斑。此刻在它的北部三个蓝色的光真正快展开。毫无疑问在几个时之内这三个光便将组成一带横亘在卡提阿瓦半岛北部咽喉处的致命切口。
“古吉拉特邦西北部是荒凉的卡奇沼泽北部与拉贾斯坦沙漠相接东北则是阿拉瓦利山脉。加上背靠的阿拉伯海卡提阿瓦半岛几乎可以是一个天然的要塞。美国人只要用极少数的兵力便可以在这个半岛根部的艾哈迈达巴德构筑起一条拒我于国门外的坚固防线。”而在远离战区的北京在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部的指挥中心内掌握着东亚最为的强大战争机器的统帅们此刻正在耐心的倾听着由总参谋长助理—林太平少将所作的形势分析一幅幅由尖兵系列军用侦察卫星传回的卫星图片之上游弋于阿拉伯海之上美国海军第5舰队宛如一群大不一的鲨鱼背鳍昭示着死亡和毁灭。
“艾哈迈达巴德在阿拉伯海坎贝湾以北跨萨巴马蒂河。人口约4oo余万。原系阿沙瓦尔的印度教城镇。1412年经古吉拉特国王阿默达沙扩建。从15世纪开始逐渐繁荣起来。新城建于右岸是行政、文教和住宅区印度著名的古拉蒂大学就位于此。旧城在左岸是商业中心和铁路枢纽工人区分布于铁路线和东部郊区。印度独立後197o年前为古吉拉特邦府。这里是孟买到新德里间的铁路公路中继站并拥有现代化的机场。”号称总参西南通的林太平此刻再度挥出他强的记忆力在他的解之下这座对大多数中国人来完全陌生的城市此刻跃然于众人的眼前。
“在巴基斯坦被我们逼退之后美国海军第5舰队便一直徘徊于阿拉伯海之上我们便一直留意着他们的行动。二部已经再三提出美队有在古吉拉特邦一线登6的可能。但是我南亚战区指挥中心却几乎全无动作”此刻担负着收集和分析情报工作的总参二部部长—刘文国少将多少有些愤慨和无奈的道。
“实际上美国海军6战队在古吉拉特邦登6的迹象早已从各个方面显露无余。在美国海军6战队抵达之前这一地区曾一度生过激烈的宗教冲突。由于新德里的崩溃。当地长期敌对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生了造成数万人死伤的大规模流血冲突。应该这一情况与美国的利益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bc、abc和美国国家公开电台均对当地的情况进行不遗余力的报道。根据美国政府历次出兵海外的顺序我们早已提醒这一情况可能是华盛顿方面在为出兵强占古吉拉特邦进行的舆论准备。”作为总参海外情报机构的负责人刘文国少将对国外媒体的动向向来敏感。
在印度有12的人是穆斯林这些曾经挥舞着新月弯刀的征服者们他们的辉煌早已顺着莫卧尔帝国的斜阳而消逝。随着印度的独立半个世纪以来印度穆斯林的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他们还面临着越来越恶劣的社会和政治处境。占据着人口优势的印度教徒用选票的手段对印度的穆斯林采取孤立的政策最终迫使他们逐渐远离印度教育和培训机构这使得穆斯林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逐渐降低并使得他们在印度政府部门中的任职人数逐渐减少。最终沦为贫穷的工人和农民从事着低收入职业。虽然在每次大选来临之际一些政党都会表现出同情穆斯林景遇的态度但一旦大选中取得胜利之后他们便忘记了自己在大选中曾经提出的捍卫穆斯林权力的口号这一问题导致印度穆斯林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领域的权力永远无法能得到保障。
对于印度教教徒而言生活在自己身边的穆斯林永远都是一个异数。在中印战争的过程之中印度军政府曾经试图采取过对印度穆斯林严格的管控和关押措施有人曾向乔京德尔提议在拉贾斯坦邦的沙漠之中修建大型的集中营以关押居住于印巴边境地区的穆斯林或将他们集体迁徙到印度中部的中央邦地区以避免他们在战争中成为祸起萧墙的第五纵队。虽然这个空前庞大的计划最终由于物资和时间上的限制而未能实施。但是在战争的过程中主要由印度教教徒组成的军队依旧对穆斯林举起了屠刀。特别是在巴基斯坦军队深入印度国土的战斗之中大多数印度军队都在各地组织防御的同时对当地的穆斯林实行血腥的清洗行动大批无辜的穆斯林青年被以巴基斯坦间谍的名义不加审判而直接枪决。这一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加剧了印度穆斯林对新德里的背离而随之而来的报复更令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沿袭了半个世纪的旧仇更添新恨。
虽然随着中国远征军的到来和印度军政府的无条件投降印度西北部各邦的次序在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军的约束之下逐渐恢复了正常。但是在印度辽阔的国土之上这种自性的仇杀却仍在继续。而生在古吉拉特邦的流血冲突其实不仅与宗教、政治有着莫大的关系。更是是多年前的那场所谓“寺庙之争”的延续。26年前在古吉拉特邦的宗教圣地阿约迪亚曾有一座建于16世纪的巴布里清真寺。但在印度教中巴布里清真寺的地基被认为是印度教大神“罗摩”(同时也印度教最高神毗湿奴的化身据出生在1万年前)的诞生地印度教称这是4oo年前穆斯林占领者强行拆掉原先的罗摩庙建成的。因此这座清真寺必须拆掉以重新盖一座罗摩庙。穆斯林们则认为罗摩只是传中的人物诞生地之无从查考而清真寺已有4oo多年历史因此不能拆掉。但由于印度教徒人多势众加之政治党派插手1992年1o月3o日印度教徒强行进入巴布里清真寺用锤子和镐头捣毁了这座有着464年历史的古寺导致大规模的宗教冲突2ooo多人死亡。此后古吉拉特邦的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便一直处于极端对立的状态。
而随着新德里军政府的崩溃与巴基斯坦比邻的古吉拉特邦内的穆斯林便空前的亢奋起来。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中国远征军的胜利更是他们的天然盟友—伊斯兰堡的胜利。由于古吉拉特邦与巴基斯坦的交界地区是泥泞难行的卡奇沼泽因此巴基斯坦与中国远征军并没有将这里作为一个推进方向。古吉拉特邦的穆斯林们开始筹划动一场武装起义全面夺取该邦的统治权。最终将古吉拉特邦和印控克什米尔、大旁遮普地区一样并入巴基斯坦。对于这一行动伊斯兰堡并没有给予明确的支持但是大批武器通过民间的渠道由巴基斯坦境内进入古吉拉特邦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获得了全面的武装之后古吉拉特邦的穆斯林率先难。在各大城市动了规模空前的武装暴动向长期统治着该地区的印度教徒展开了血腥的报复。如果不是一支印度军队的突然出现他们的行动几乎已经触及到了胜利的边缘。也正是此时美国主流媒体开始对古吉拉特邦的局势予以了空前的关注:“中国和伊斯兰堡正在联手进行种族清洗”、“古吉拉特邦只是一个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印度的印度教徒都会倒在穆斯林的屠刀之下”。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往往正对喜欢扮演救世主的美国人的胃口。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了解印度也根本不会去研究印度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的历史恩怨甚至不知道古吉拉特邦在哪里。但是只要告诉他们那里正在生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屠杀往往便会激起美国民众空前的热情。他们总是很享受这种感觉派出武装力量去干涉一个与他们毫不相干地区就好象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硬币丢给乞丐一样会让人充满了满足和优越感。
而古吉拉特邦的近海总储量约3亿桶的油气田以及可能是下一个波斯湾的德干高原更是令美国的石油巨子们蠢蠢欲动。由于新德里的干涉印度的石油勘探业一度由英国的凯恩能源和加拿大的尼科资源公司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独领风骚。现在在军事力量的支持下美国人要在印度的海上和6地树立起自己高大的井架。
而正当万事具备之际上帝又为美国人送来了最后的东风。一位美国海军6战队的退役中尉劳埃德基尔默和他所率领的一支“探险队”意外的在古吉拉特邦的巴罗达地区遭到穆斯林武装的袭击而丧身更令美国国内群情汹涌。尽管劳埃德基尔默的军旅生涯劣迹斑斑涉嫌多起在伊拉克屠杀平民的案件才被迫退役。他在古吉拉特邦所从事的也不是所谓的“探险事业”而是为美国的亿万富翁充当雇佣兵试图去巴罗达的清真寺与旧王宫建筑抢掠文物才被穆斯林群众击毙。但这一切并没有关系只要妙笔生花他的死同样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在美国主流媒体的笔下劳埃德基尔默几乎成了现实版的“蓝波”他前往古吉拉特邦的目的也变得无比纯粹—为了拯救“濒临灭绝”的印度教徒。现在白宫和国会山有足够的民意支持可以出兵了。如果还不够的话美国的媒体还准备宣称中国和巴基斯坦正在向古吉拉特邦的穆斯林武装输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唯一令五角大楼担心的是他们在古吉拉特邦的行动是否会激起当地穆斯林的反抗。毕竟自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和安拉的子孙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无可弥补。虽然当地的地形将阻碍中国和巴基斯坦6军的介入但是穆斯林一旦展开大规模的游击战同样会令美队焦头烂额。但是好在这个问题提前得到了解决。当穆斯林们在巴布里清真寺的遗址之上欢呼他们的胜利之时他们却意外的现了大批全副武装的印度军队已经在坦克等重型武器的掩护下将他们包围了。
经过了数昼夜的激战由从新德里归来的悍将—南德拉乔格中将统帅的印度军政府参与部队在各地艰难的扑灭了穆斯林们的暴动。基本稳定了古吉拉特邦的局势。作为印度军政府中最后的顽固派南德拉乔格中将拒绝了执行向中政府无条件投降的命令。虽然新德里地区的印度军队已经无力再战但是他本人却依旧相信印度辽阔的纵深依旧大有可为因此在中国远征军进驻之前他率领着忠于自己股部队向西南方面撤退并成功的穿越了拉贾斯坦邦的沙漠地带抵达了古吉拉特邦的府—甘地讷格尔。
这里曾经集结着由他统帅的驻守印度旁遮普邦的巴廷达地区和贾拉帕哈尔地区的第1o、第11集团军驻守拉贾斯坦邦的乔德普尔地区的第12集团军以及前期从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纳格罗塔撤回的第16集团军展开了针对印度南部自治邦联的“平叛”之战此刻虽然印度6军第1o集团军已经在孟买附近地区向印度南部自治邦联的武装投降而第11、第12集团军在回援新德里的战斗中也消耗待尽。但是曾经驻守印控克什米尔的第16集团军却依旧建制齐全。凭借着他们的力量南德拉乔格中将成功的稳定了古吉拉特邦的局势。
在南德拉乔格中将宏大的“复国战略”之中在古吉拉特邦地区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之后他将向印度腹地的中央邦地区挺进在那里动员起更多的印度民众与中国人和穆斯林对抗。他依旧坚信印度终将取得胜利。但是对于美国政府提出了合作邀请这个老派的印度军人却表示明确的反对:“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战争虽然惨烈但最终不过是一场利益之争如果印度最终亡于中国那固然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我们依旧可以保存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如果让美国人介入进来那么印度的传统最终将归于毁灭。”
但遗憾的是他的话并没有被太多的人所记住。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印度6军第16集团军军长沙鲁克汗在美国海军6战队抵达之前拒绝了南德拉乔格中将要求他阻击美队的命令并动部下将这位印度军政府最后的拥护者击毙在了自己的办公室内。在最后的时刻南德拉乔格中将依旧在计划收复中央邦的计划。
“在新德里地区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政府之前我们的远征军无力向古吉拉特邦地区挺进。毕竟面对卡奇大沼泽的阻隔我们的机械化部队无法迅的起进攻。”面对着刘文国少将的质疑林太平只有无奈的回答道。卡奇大沼泽面积约18ooo平方公里几乎全部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境内。东段的卡奇沼泽地在古吉拉特邦内面积约51oo平方公里。原为阿拉伯海的一部数世纪以来的淤塞终于与海分离。1965年印巴两国因大沼泽西部边界的争执结束国际法庭将边境地区约1o划归巴基斯坦约9o划归印度。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得陇望蜀是人之常情。但是以我们目前的力量终究不可能吃掉整个印度。英国人可以来美国人同样可以来。既然南亚次大6不是我们征途的终那么又何妨稳定一条新的战线呢?这不仅是一条我们与美国人泾渭分明的鸿沟更是一条新的起跑线。接下来的岁月里我们将与美国人面对面的展开新的竞争。与其去追究责任不如尽快确立新德里临时政府的人选问题。”老练的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长冷笑着道。其实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有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而是你无法感知威胁的存在国家也是如此。
尾声:恒河沙数最终回
“关于印度新一届临时政府的组建问题国务院方面希望由我们总参来担任组织工作我想听听你们两个的意见。”面对美国海军6战队在古吉拉特邦地区的登6中国人民国防军最终选择了“不动如山”的态度。毕竟在今天的中美两国之间任何刺刀见红的正面对抗都随时可能引一场震撼世界的末日决战。因此这种以前沿强大军事存在为基础的“既成事实”式的推进战略便成了双方扩大自身势力范围挤占对手控制领域的常见手段。这种模式事实在人类历史上大国搏弈中并不少见唯一不同的这次的主角轮到了中美两国而已。
在战后印度的处理问题上中国政府实际上已经不得不接受美国介入的事实。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堵死华
盛顿方面在建立了稳固桥头堡之后美国海军6战队下一步可能的得寸进尺。因此走出会议室总参谋长曹阳上将第一时间召集了自己的智囊—十三翼将中的“鬼谋”林太平和“影傀”戚度。中国必须第一时间填补上新德里的政治真空状态。
“我觉得甘地家族是个不错的人选。”面对着曹阳上将的询问林太平微微沉吟了片刻之后答道。“理由呢?”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内曹阳坐在自己宽大的办公桌前一边随后翻看起手边众多需要签署的文件一边头也不抬的问道。“甘地家族经营印度已历五代可以是百年老店、根深蒂固。曼莫汉甘地虽然被军队起的政变之中被赶下了台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家族在印度的政治生命已经终结了相反根据我们的情报曼莫汉甘地自从逃离新德里以来一直在其家族的根据地—北方邦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林太平显然成竹在胸。
如同美国的肯尼迪家族一样甘地家族在印度是一个声名显赫的政治世家甚至拥有着肯尼迪家族所不具备的近乎皇室的尊贵血统。在以族群区分的印度社会这个家族的祖先属于享有崇高社会地位的克什米尔婆罗门族。不过和大众的理解不同甘地家族和事实上圣雄甘地没有任何血缘和族种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将它更适合被称为尼赫鲁家族。它的第一代领导人—莫蒂拉尔尼赫鲁虽然没有提倡“非暴力不合作”的圣雄甘地那般家喻户晓但是通晓印度教、伊斯兰教和西方文化的莫蒂拉尔却是印度国民大会党真正的奠基人。
而他的儿子—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更是当之无愧的“印度国父”如果没有他与国大党同志一道不辞辛劳徒步到偏远的乡村出席农民会议表演讲动员起印度数以千万计农民。远赴欧洲先后访问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苏联结交众多社会名流争取到了强大的外援。那么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至多不过是一场表演给英国殖民者看的政治走秀而已。
而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母子更是印度在2o世纪后半页的政治中坚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21岁加入国大党的英迪拉打破传统习惯与出身低下的费罗兹甘地结婚。从此她的姓由“尼赫鲁”变成了“甘地”从而有了影响印度政坛的尼赫鲁—甘地家族一而人们一般简称其为甘地家族。如果不是锡克族卫兵射出的子弹、泰米尔猛虎组织成员的人体炸弹那么甘地家族的“世袭统治”可能还将继续下去。而事实证明在没有一个新的“尼赫鲁-甘地”出现的印度政坛显得分外的混乱和动荡。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证明这个传奇家族的影响力并不是仅有那辉煌的历史。
“从封建帝国到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占印度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长期以来还处于民智未开的状态。因此印度国内的绝大多数农民对尼赫鲁—甘地家族有着很深的感情。因此对于任何党派而言“甘地家族效应”都是一笔空前巨大的政治财富。只要我们推出甘地家族的后裔便不难召集一群落魄的印度政客。”与林太平所虑相同的戚度赞同着道。
“你们的意见不无道理但是正是曼莫汉甘地一手炮制了印—东(盟)战争这个时候再由他出任这个临时政府的脑是不是有些……。”曹阳上将抬起头来看着眼前这两个算无遗策的青年才俊不无担心的道。“总长请放心甘地家族并非只有曼莫汉甘地这一枝独苗。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面旗帜所以才干和能力原不是第一权衡的要素。”林太平一边着一边从自己随身的公文包之中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一份资料随后双手递到了曹阳上将的手边。
“索尼娅甘地拉吉夫甘地的遗孀。甘地家族目前资格最老的掌门人。优是公众形象正面在国大党内颇具影响。缺是背负着意大利人血统的原罪在印度农民中缺乏认同感。普利扬卡瓦德拉拉吉夫甘地之女甘地家族最具明星气质的政治新星优是具有戴安娜般的明星气质和魅力具备老道的从政技巧缺在公众场合长期保持低调领导才能不足。瓦伦甘地拉吉夫甘地之侄。甘地家族新生代中最为年轻的男丁优拥有自己的党派—全印桑贾伊党并与人民党关系密切缺太过年轻吸引不到公众太多的注意力……”在林太平的所整理的这份名单之中甘地家族目前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成员无一遗漏不仅一一列明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见是作足了功课。
“你的意思呢?”草草的看过了林太平整理的文件曹阳上将依旧希望听到林太平的意见。“从各方面条件来看普利扬卡瓦德拉是最佳人选。与母亲索尼娅最大的不同是普利扬卡不仅秉承了祖母英迪拉的做事风格和亲民形象而且在血统上也是名副其实的印度人。许多印度人都把普利扬卡视为她那光芒万丈的祖母英迪拉甘地和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的混合体。不过她的从政经验尚浅领导才能也并突出。作为我们即将组织的这个临时政府的领袖可以再合适不过了。”林太平微笑着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不错很有见地。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新的临时政府应该包容绝大多数的印度主流政治力量否者这些力量便可能落入敌对势力的手中。因此我们要的不仅是一个普利扬卡。与人民党关系密切的瓦伦甘地也可以吸收进来嘛!”曹阳上将拿起手边的那支英雄金笔在普利扬卡和瓦伦两人的名字之上重重的画了两个圈。
甘地家族的分裂始于第三代的英迪拉甘地这位被印度民众奉为“杜迦”女神的政治家同样必须面对自己生后的接班人问题。英迪拉甘地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拉吉夫甘地次子桑贾伊甘地。拉吉夫自幼性格内向言语不多甚至有些腼腆。其弟桑贾伊与拉吉夫迥然不同性格外露肆意妄为。通过长期观察英迪拉得出结论:拉吉夫对政治不感兴趣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桑贾伊有政治头脑有领导能力敢作敢为是尼赫鲁家族未来的希望。于是她便着意在各方面培植桑贾伊。
1976年伊始桑贾伊正式加入了青年国大党并控制了这一组织的实权旋即又借国大党召开年会之机公开登上了印度的政治舞台随后权力急剧膨胀最终当上了国大党总书记几乎成为当年印度最为瞩目的“政治明星”就在接班几成定局之时198o年6月桑贾伊却在一次滑翔机飞行表演中意外坠机而亡。意外传来英迪拉甘地自然悲痛万分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她考虑更多的却是如何消弭这次意外在自己权力中枢的影响。甘地夫人迅转向培养原本对政治冷淡的长子拉吉夫甘地希望他能够完成自己的夙愿。但是桑贾伊的遗孀玛内卡却表现出来有极大的权力她公然与拉吉夫争权这种做法最终招致了婆婆的不满随着双方的矛盾加深玛内卡自此渐渐疏远家族最终带着儿子瓦伦以亡夫的名义自创了一个新党派——全印桑贾伊党凭借着甘地家族的声誉玛内卡在政界也有成就。但这一切均不来自于向来与甘地家族共同进退的国大党而是与政坛新贵—人民党合作的成果。显然虽同属于一个家族但是拉吉夫一支与桑贾伊一支实际上是势同水火。而此刻将他们两派同时引入即将入主新德里的临时政府是否将是一场新的家族内讧的开始呢?
“总长真是高瞻远瞩如此一来甘地家族的矛盾将更趋向与白热化在新的临时政府内将更难形成合力。”实际这一步棋早已在林太平的计算之中但是身为曹阳上将的助理更多的时候他需要将决策的空间留给自己的领导。“不错!同时通过这两个甘地家族的代表我们可以同时引入国大党和人民党这两个印度最为主要的政治力量。加上东部地区的印度左翼阵线可以目前印度比较有影响力的政治派别都已在我方的掌控之中。”曹阳上将显然对自己的创见有些得意他轻松的靠在自己坐椅的靠背上了头。
实际上对于美国海军6战队在古吉拉特邦地区的登6中国人民总参谋部并不担心毕竟经历了西方列强数百年殖民统治的印度人民对于美、英等国有着先天的反感因此美、英两国可能可以在印度西南沿海地区凭借着较为接受西方文化的印度中产阶级的支持建立起一些傀儡政权但最终无法深入依旧秉承印度传统文化的内6。不过这一情况的前提必须是美国政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代理人一旦华盛顿方面比中国先一步与掌握着印度主流思想的党派合作那么凭借着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资源储备毫不夸张的中国远征军将在印度再无立锥之地。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甘地家族的藏身之地并服他们与中国政府合作了。”当大方向确定之后剩下便只有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如何实施。自从新德里政变以来甘地家族便一直被印度军政府视为威胁而遭到全国通缉。但是凭借着来自农村的强大支持以及中央邦和北方邦辽阔的国土。长期以来印度军政府对甘地家族的围捕都以失败而告终。既然连土生土长的印度6军都一筹莫展的话那么客场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又能否顺利的找到这个游离于印度腹地的政治豪门呢?
“荣波的‘牙旗’部队早在一周之前便已经从印度东北部地区通过空运抵达了北方邦在他们的连续追踪之下已经基本将甘地家族主要活动范围锁定在阿拉哈巴德周遍5o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目前正在组织兵力进行地毯式搜查。”实际上在这个方面林太平早已作好了充足的准备。在好友荣波的建议之下林太平一改印度军政府原先采取大规模地面搜查的方式让网络战部队从国际互联网入手由甘地家族在海外资产的异动追查其在印度国内的登6地址。在这个互联网高度达的时代一个人可能数月不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之下却不可能离开网络。果然在不懈的努力之下目前已将这个家族的主要活动范围压缩到了一个相当的范围之内了。
阿拉哈巴德是印度北方邦东南部的城市位于恒河与亚穆纳河的交汇处。常住人口并不多即便计算上郊区也不过百万。但由于是印度教圣地之一有寺院、阿育王石柱等胜迹。因此每年一度的浴佛节都有2o万人前来参拜而逢每12年一度的大节参拜者更将达到百万。由于是文化教育中心水6交通要冲和农产品集散地在中印战争之中并未受到太大的波及。此刻当“牙旗”部队的指挥官荣波大校乘坐的米—171型军用直升机掠过这座城市的天空之时映入眼帘的依旧是一幅熙熙攘攘的盛世景象。“目标已经控制住了夜狼中队已经将目标人物包围在建筑物之中随时可以展开强攻。”正当荣波感慨印度的辽阔之时耳机里却传来了令他振奋的消息。“无论如何不能强攻但千万要盯紧了。让他们跑了我唯你是问。”对着头盔上的延伸下来的话筒荣波大校有些激动的部署着他的部队毕竟他们已经连续追击了数十个昼夜了。
“刚刚从一线传来的消息“牙旗”部队刚刚在阿拉哈巴德逮捕了甘地家族的所有主要成员。当时他们正在尼赫鲁家族第一代创始人—莫蒂拉尔尼赫鲁所修建的被称为“欢喜宫”的祖宅里。”数分钟之后这个好消息便传递到了北京的总参办公大楼之内。“看来他们已经捉好了与我们合作的准备了。”听到这个消息身材瘦弱的戚度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好了不这些了!对了太平啊!那个军事频道的刘舒畅你怎么看啊?”虽然还不清楚长于心理分析的戚度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但毫无疑问这至少意味着这些关键的人物不会落到美国人的手中要知道尼泊尔和印度边境地区已经现美国6军第1特种作战分队“三角洲”活动的迹象。此刻曹阳上将的心情显然不错有些半开玩笑的问道。“年少、有活力不过很难缠。”面对这个名字林太平多少只有报以苦笑。
“这么连你也搞不定她咯!”曹阳上将继续着自己的问题。“不!我已经找到了突破口。”林太平摇了摇头他那双一直仿佛弥漫着雾气的瞳孔之中突然闪烁了一次决绝的寒光。“进攻或许是最好的防御不过不要忘记了如果每一个男人都是猎手的话每一个女人便都是陷阱。”对于林太平所能作出的对应之策戚度早已洞若观火两个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全军最为精明的鬼才此刻相视一笑这个简单的笑容或许便是一场无比复杂的兵棋推演。
“这些是送给那位美女的啊?”在新近落成的中央电视台大楼的大门口一辆挂着总参牌照的军用吉普旁两个年轻英俊的少尉正心翼翼的从车上搬下那一捧捧娇艳欲滴的紫色玫瑰。进出大楼的众多美丽的女记者和主播们都不禁停下了脚步侧目关注着这热情如火的表白。在一捧玫瑰之上都会清晰的写着“献给我心中最珍贵的你。”落款则是那由那简单的笔画构成的那或许并不简单的名字—林太平。
“看来他是真的爱上你了?”在军事频道栏目组的走廊之上这些鲜花的主人—刘舒畅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前看着不远处那展开的花海耳边佩带的蓝牙里传来那慈祥但不失威严的声音。“只是一次攻势而已。”刘舒畅冷冷的回答道。“希望你能清楚这一……。”随着通话的结束。刘舒畅转过身来眼上依旧是那天真的笑容。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同样清楚紫玫瑰的花语—浪漫真情以及弥足珍贵。
“难得你还有时间来看我这个老头子。”在位于中国中部“楚汉名城”的湖南省省会长沙城中一处雅致的院落之内已经退休在家原中国人民国防军广东军区司令—钱萧上将此刻正泡上一壶新出的“君山银针”与刚刚从孟加拉国返回国内的忘年交任令羽围枰论道手谈正欢。“可惜这一次我军出兵印度最终还不能克尽全攻让美国人最终还是渔翁得利。”手持黑子的任令羽一条大龙刚刚作活却不由触动了心头之事苦笑着道。
“我们毕竟在南海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保全了巴基斯坦这个全天候友谊的盟友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又那有十全十美的。大国崛起之路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钱萧运子如风从容淡定微笑着答道。“希望天佑中华吧!”任令羽又落下一子胜券似乎已经在握。“事在人为经过了那些漏燃烧的岁月之后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那么便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挠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过任啊!你要老大不了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终生大事了啊!”随着钱萧在棋盘轻松的落子局势竟瞬间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等她从南非回来吧!”面对着棋局上的骤变任令羽把提起这个关乎命运的黑子却再度举棋不定起来。
南非或许是最能体现西方政治中三权分立理念的国度连都都有3个之多。行政都比勒陀利亚、立法都开普敦以及司法都布隆方丹散布在这个非洲为为强大国家辽阔的领土之上。但是关于印度转移到非洲的众多科研人员、武器装备以及稀有矿石的移交工作却被放在有着非洲的曼哈顿的约翰内斯堡举行。
作为非洲最大的都会城市约翰内斯堡带有非常典型的欧洲城市风貌以及18-19世纪后工业时代的印记。这座面积约269平方公里的城市不仅是南非的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屈一指的产金中心素有“黄金之城”之称。四周绵延24o公里的地带内有几十个金矿。市区街道下有一英里多深的坑道城内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状况严重城西南25公里的索韦托更曾是南非黑人最集中的隔离区。19876年南非政权便是在这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索韦托惨案。不知道是否是由于那耀眼的黄金以及长期被歧视造成的心理阴影。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城市灯火通明建筑物上的霓虹灯齐放异彩在增添了现代大都市的氛围的同时也令罪恶四处蔓延着。
约翰内斯堡的治安非常混乱以至于外国人无法下车自由自在的在街头比肩接踵的人群中闲逛。但是最近那些喜欢惹是生非的黑人似乎收敛了很多因为前不久一个身着便装的中国籍男子拖着一条伤腿打翻了4个手持利刃的劫匪据他这么作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一个美丽的中国女子但是那个团伙中另外6人却是被那个女子制服的。当然碰到这种情况毕竟还是偶然事件大多数衣食无着的黑人还是不会轻易身边财的机会。前方一个背着相机的马来西亚女记者此刻便成为了他们的猎物。哈里森相信只要度够快他可以轻易的从那个瘦削的女记者手中抢走她的行李袋然后消失在人群之中。
他的预测对了一半黑人在短跑方面的天赋让他宛如狂风一样掠走了对方手中的行李袋按照常例对方会尖声呼救但在这个城市里“help”永远是不会得到回应的。但出乎哈里森意料之外的是那个女孩子在下意识里喊出的是一种他完全陌生的语言:“救命!”她那一刻的声音在哈里森的耳朵里几乎响彻了约翰内斯堡并很快得到了回应。一个华人男子追了上来这令哈里森倍感轻松况且从对方跑动的姿势来看他的腿受过伤。黄种人天生不是跑步的料当然那个跨栏的除外。哈里森一边笑着一边不幅度的迈动着自己修长的双腿。但是在半个时之后当他跑出5公里之外准备休息一下时一个黑影却重重的将他扑倒在地并以闪电般的度扼住了他的咽喉。上帝啊!竟然是那个华人男子。
帮那个素昧平生的同胞抢回了行李袋之后康伟凭借作为一个战士的天性迅的原路返回寻找失主。从孟加拉的战火中走来康伟的腿上虽然留下了永久的残疾。但是他并不后悔因为他坚信没有任何挫折可以摧毁一个男人的信念。但是当他拿着那散淡淡茉莉花香的行李袋站在对方面前时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虚弱和无力。但他的迟疑却并没有挡住那紧紧拥抱住他的双臂。“我曾许诺要将我的初夜献给能在丛林中捕获的那个男人。从今以后我不会再放手了。”康伟并不知道自从印尼分开之后戴佩玲跟随着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整个战场。此刻她终于再次见到了那个令自己铭心刻骨的他。
“或许我也应该远离战火去寻找那属于我的幸福了。”望着远处霓虹灯下那紧紧相拥的男女。同样身着便装的冷紫翎微笑着转身离去。夜幕下的约翰内斯堡人群依旧如织对于大多数人来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大的改变。那个遥远东方崩溃的国度崛起的民族一切一切的不过是过眼的烟云或许今天这兴盛成败的轮替在这个古老星球的历史之中不过是恒河之中万千沙数中的一粒而已。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全文完
感谢各位读者长期以来不懈的支持。
峥嵘岁月蹉跎人生—写在《龙的力量—南海扬帆》完结之时
曾计古人有云:“文如行马易纵难收”隼曾经一度不以为然。但是随着《龙的力量—南海扬帆》一文逐渐进入收关阶段。隼才真实的体会到了古人所表达的这种感觉。甚至一度颇有几分力不能支勉强催谷之感。(不知道近来令隼倍感不适的病毒性感冒是否也是因此而来。)不过好在全文的七十章的主要内容已经写完隼也可以长出一口大气向各位读者大大交上这份并不良好的答卷了。
凭心而论《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的后半部分写的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战场主要转移到了印度国内力量对比上的此消彼长令惊心动魄的对攻战逐渐变成了历史。故事描述的重开始从战场本身转移到国际政治力量的角逐—特别是中美两国在南亚地区的明争暗夺之上因此从节奏和故事情节上来讲都显得有些沉闷。记得有位读者跟我全书最好看的部分还是《决战马来》的部分隼想这或许是人之常情吧!其实不仅是广大读者倍感乏味实际上作为作者的隼写的时候也味同嚼蜡。但是为了故事的完整性隼还是努力将这些部分补充完成。或许有些时候文章的收尾便如同阿q最后所画的那个圆越是想画的圆却是歪歪扭扭的难以入目。隼在这里只能向广大长期以来支持《南海扬帆》的读者们致以十二万分的歉意。
从构思这部开始到最终完成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里。期间几次想过放弃(甚至可以实际上已经放弃)又几次因为割舍不下而重新继续。原本定位为虚拟军事的作品最终被隼拖成了架空历史(忍不住要汗一下)。因此很多设定也不得不一改再改。回过去的八年隼只能用峥嵘岁月蹉跎人生来形容。我们伟大的祖国一路走来虽然谈不上风雨如磐但却也是苦难重重。从长江洪峰到肆虐、从跳梁到汶川地震这八年之中的艰辛历程其实远比任何一部虚拟军事来得动人。而与那些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不息的人们相比回过去的岁月隼自感无甚建树人生的大好年华蹉跎过去。不免有些焦急在未来的日子希望能与各位读者一起互相勉励为祖国更为美好的明天而一起竭心尽力风雨守望。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是《龙的力量》的第一部根据最初的设定这部作品将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正传三部曲—《南海扬帆》、《北狩狂谰》和《决战未来》以及外篇三部曲—《晨星》、《蚀日》和《天狼》。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和设定的修改。《晨星》这部外篇将被取消。而《蚀日》则将于正传中的第二部《北狩狂谰》合并为《北狩蚀日》将在今年七月左右推出。而主要讲述中、美、俄三国角力的《天狼》也将在五月底与广大读者见面。
在《南海扬帆》中留下的许多未尽的线索:随着印度的最终分割与内战的再起为了第二次马岛战争而集结的庞大欧洲舰队最终扬起了远征的风帆面对崛起的中国日薄西山的俄罗斯究竟会站在西方的一边共同遏止新黄祸的出现还是与中国并肩对抗美国的全球霸权?不断转动的亚欧战略大三角最终是否可以让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所想成为锁死中、俄两国的审判之锁十三翼将倾巢出动又是否可以破解着必杀之局?精彩的谋略计算和惨烈的命运决战尽在《龙的力量》之外篇《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