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一)
无边的天幕之上宛如墨汁一般的黑夜真正逐渐的消退东方闪现出来的乳白色曙光再一次出现在一望无垠的恒河平原的尽头但是对于此刻正艰难行进在西行路上的印度6军士兵来那个日出的方向却更多的代表着凶悍的打击和无情的毁灭。在一辆辆俄罗斯生产的t-9oc型主战坦克所扬起烟尘之中这些挤在坦克车身之上的步兵们此刻只能在颠簸之中相互依靠着争取着那一分一秒的时间假寐。在刚刚过去的那数十个时之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心惊胆战之中度过休整和睡眠对于这支曾经的精锐之师来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比奢侈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我师在昨夜中国空军的空袭之中又损失了坦克61辆、各式装甲车172辆。由于生机械故障而丢弃的装备数字正在统计……。”面对着眼前一连串的统计数字作为印度6军第1集团军所属第31装甲师师长的瓦克尔拉贾准将此刻只能用倍感无力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作为印度6军第1集团军的突击尖刀在印度对孟加拉展开的全面进攻之中这支装甲劲旅从西里古里走廊的预设阵地一路向南以每昼夜9o公里的度迅越过印孟边境深深的楔入到了孟加拉的国土之内。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这支生力军的出现任令羽才推翻了孟加拉6军坚守贾木纳河一线的决战计划。
虽然一路突进直到达卡城下印度6军第31装甲师都可以是如入无人之境。但是面对着达卡城防的环行防御体系印度6军第31装甲师却在几轮试探性攻击之中在兵员素质、武器装备都远不如自己的孟加拉6军面前铩羽而归。其实起那几次战斗至今仍让瓦克尔拉贾准将倍感疑惑百思而不得其解。在那几次攻击之中印度6军投入兵力都在2个加强连左右以标准的坦步协同战术正面猛攻孟加拉6军一个步兵营防御的阵地。
在缺乏反坦克导弹和现代化反坦克火箭筒的情况下孟加拉6军竟用老式的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地雷和集束手雷愣是打瘫了印度6军最为新锐的坦克和步兵战车的冲击。事后在重炮火力的覆盖下印度6军才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夺取了对方的阵地。在检查了孟加拉6军的阵地配置之后瓦克尔拉贾准将便认定单纯依靠装甲部队进行地面突击将无力撼动达卡的城防而他的这一建议也受到了乔京德尔的认可。最终导致了印度6军第31装甲师提前撤出达卡外围的战线率先撤回印度本土。
在达卡外围瓦克尔拉贾准将见到是一个完全中国化的步兵阵地。在构筑阵地的过程中孟加拉6军便注意了假阵地、子阵地的配置并对每个步兵班进行了战斗编组。往往在战斗开始的过程中故意放开缺口诱引印度6军的主战坦克进入预先设置好的“迁引区”而同时在一线的反步兵分队则展开反冲击割裂印度6军坦克和步兵的联系。然后利用纵深布置的障碍物和雷常迫使印度6军的坦克部队进一步脱离步兵进入由多个反坦克组埋伏的“伏击区”。最终宛如落入了陷阱的蛮牛面对群狼一样在“爆炸区”被最为原始的反坦克武器炸毁。虽然瓦克尔拉贾准将并知道这不过是任令羽带给孟加拉人的礼物之一—中国6军传承多年的“三区打坦克”战法。但是他却清楚的可以感觉到自己的部队在这种战法几乎无计可施。
不过虽然率先撤出了战场但是印度6军第31装甲师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在离开孟加拉的领土进入印度之前印度6军的每一支部队几乎都会饱受孟加拉游击队的袭扰。虽然天性善良而懦弱的孟加拉人其实并不是一个桀骜不驯、难以征服的民族但是缺乏对占领区统治经验和手段的印度官僚和各部队的后勤管理机关却让事情变的一团糟。对于已经占领的土地印度6军大多都直接划分给各部队实施军管而在战线不断向前延伸的情况下印度6军的正规军也无力对日益增加的土地和人口实行管理之前被部署在印孟边境上的边境保安部队便成为了这些占领区的实际统治者。
对于这些准军事部队而言显然在广大孟加拉的农村作威作福、鱼肉乡里是他们唯一有意愿也有能力完成的任务。虽然乔京德尔等印度军方的高层领导者并非没有看到这一趋势蔓延的威胁一再要求各部队整肃纪律。但是法不责众和山高皇帝远的心理依旧让这种肆意妄为的罪行不仅没有得到抑制相反却成几何基数的膨胀着。
不过比起占领军的纪律问题来更深层面的经济掠夺来却可以是在孟加拉各地燃地下抵抗之火的真正源头。经济上的互惠互利虽然无法真正解决包括民族对立在内的种种问题却往往可以起到延缓其爆的作用。不过对于早已处于崩溃边境的印度经济来却难以向孟加拉占领区的人民提供更多的经济实惠相反为了维持在孟加拉前线的4个集团军的6军以及上百个营的准军事部队的行动印度6军的后勤部门不但对占领区实行裸的物资强征甚至对国内的西孟加拉邦也同样采取竭泽而渔的手法。这就必然导致了衣食无着的孟加拉人揭竿而起。
而面对这种在后方不断出现的星星之火印度6军的高层却抱着只要攻占达卡便可以瓦解孟加拉人的对立情绪或攻占了达卡便可以抽调出大量兵力绥靖地方的侥幸心理依旧选择依靠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准军事部队进行粗暴的清剿最终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令后方的孟加拉游击队力量最终形成了无可遏止的燎原之势。
在撤回国内的途中无所不在的各式各样的地雷几乎成为了印度6军各种车辆的噩梦。而一种被孟加拉当地游击队俗称为“帕帕亚”(孟加拉语:木瓜)的重型土制地雷则往往比正规工艺制造的各种地雷更为恐怖。这种“帕帕亚”一般以大口径炮弹为主体进行改造以一个粗制滥造的铁桶为容具在底部安装上足够的炸药然后再将大口径炮弹放入其中改装触其引信便可以宣告完成。
俄制t-9oc型主战坦克压上传统的反坦克地雷至多被炸断履带。但是一旦触了这种名为“帕帕亚”的炸弹那么剧烈的爆炸往往可以轻易的将整辆坦克掀翻甚至直接击穿坦克的底盘将整辆坦克炸回零件状态。在撤往印度本土的途中公路的两侧到处可见被抛落一边的炮塔和烧的漆黑的坦克残骸这大多都是这种“帕帕亚”土制炸弹的杰作。据这种虽然原始但却无比高效的武器同样来源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事情中国的民兵便用类似武器重创过日本侵略者。
除了行进中遭遇各种爆炸物的袭击之外进入宿营地也往往得不到真正的休息从用土枪鸟铳狙击哨兵到用土制迫击炮和手雷攻击军营孟加拉游击队的行动几乎从未中止过而负责保卫这些兵站的印度准军事部队在遭到正规军的呵斥之后往往除了以粗暴的方法在附近的居民之中随便抓几个年轻人当众处死以示威吓和报复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虽然很想停留下来为自己的友军肃清一条安全的走廊但是围瓦克尔拉贾准将却不得不命令自己的部队无视这些攻击加向印度本土撤退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乔京德尔在此刻让他和印度6军第31装甲师撤离孟加拉的真正用意。
“印度的核牙齿已经被我们的敌人无情的敲碎了喜马拉雅山脉根本无法阻挡中国6军的脚步无论是我们山地步兵的防线还是山南的丘陵都无法长久的保护我们的侧翼。”在撤离达卡战线的前夜乔京德尔曾如此语重心长的向瓦克尔拉贾准将交代了印度6军东部战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或许印度6军之中有人会埋怨乔京德尔为什么会如此草率的起这样一场旨在针对孟加拉的战争而且抽调了足以在北方依托地形构筑一道坚固防线的山地步兵将他们消耗在孟加拉的泽国之中而印度东部的整个北方战线处于无兵可守的状态。
面对着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指责瓦克尔拉贾准将不得不为乔京德尔进行申辩:其实整个印度东部的战略局势就是一盘死棋。北部是中国6军陈兵十万的绵延雪山南部是已经任由中国海军樯橹纵横的孟加拉湾东部是充满敌意的缅甸中间还有一个随时可能倒向中国成为最佳跳板的孟加拉。无论在那个方向上印度都没有一个可靠的战略依托。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故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在当时那样的局势之下印度如果采取消极的防御态势虽然可能可以在东部支撑更长的时间但最终败的却只能比现在更惨。”在远离战场的中国都北京与乔京德尔几乎站在同一位置的中国人民国防军副总参谋长—胡维风中将此刻竟有些同情起这位独自支撑着新德里天空的同行起来—他本不必要如此作为军人他完全没有必要替那些政客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中国所要的不过是一个虚弱的印度而以甘地家族为的印度金融寡头和地主阶级几乎已经同意了削弱自己以谋求和平。但他却意外的跳了出来想用激进的军事手段将自己的祖国拉出泥潭。但是显然印度这头大象已经陷的太深了。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之前这场隔着世界屋脊的对峙不利于中国。但是在当铁轨延伸到日喀则之后印度便无力再维持一场与中国在雪域高原上的战争了即便只是一场静坐战。”很多人都认为印度在山地步兵师的数量和装备的优势足以抵消无敌于世界的中国步兵但是他们却显然忽视一个决定战争的最关键因素—后勤。当一场漫长的对峙和战争真的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展开之时虽然印度山地步兵师可以和中国的同行一样依靠直升机和骡马将补给从集结地域送往前线但是加尔各答向北延伸的老旧铁路却未必可以象年轻的青藏铁路那样奔腾不息。而一旦印度6军各部队进入北部的战壕也势必意味着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的空虚北京方面可以轻松的利用他对孟加拉的影响力将众多的地面部队秘密部署到威胁印度东北腹心的位置。一旦时机合适中国6军将从孟加拉和西藏南北夹击将整个印度东部撕成碎片。到了那个时候印度所面临的局面将更为艰难。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新德里的乔京德尔上将和胡总参谋长一样都是机动作战和进攻学的信徒。预期将2o余万大军冻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不如直接南下先解决了孟加拉的威胁。毕竟印度的核武库和世界屋脊的地形即便无法阻挡中国远征军的到来也可以延缓他们的脚步只要时间掌握的好。印度完全有可能在中国介入之前夷平孟加拉。”此刻的棋局已到了官子的阶段虽然蓝方还没有最终投子认负但是显然胜负已分。一向很少走出自己的推演指挥室的绿方指挥官—戚度大校此刻竟也意外的走到了胡维风中将的面前。
“的确如此!但是无论如何我和乔京德尔都没有想到—原本一场狮子扑兔志在必得的战役最终竟会打的如此艰难和漫长。”看着眼前这个瘦削的对手胡维风不竟有些好奇的问道。“这并不奇怪因为你们的对手是任令羽—一个中国6军新一代中最好领悟‘间接路线战略’理论的军事天才。”
戚度大校微微冷笑着将自己手边夹着的一本已经有些泛黄的书稿递到了胡维风的眼前。“这就是任令羽在军校时代最喜欢读的书—英事理论家—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的《间接路线战略》。”
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个法国人1895年他出生于法国巴黎。只是童年时便随家人到英国定居虽然自幼体弱多病但是和很多男孩子一样哈特十分喜欢参加各种带有战术趣味的竞争性活动并最终不顾父母的反对报名参加了英国6军投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漩涡之中。在以规模浩大、伤亡惨重而著名的索姆河会战之中年轻的哈特三次负轻伤不得不返回英国本土养伤。不过在养病期间哈特闲得没事撰写了一本名为《英军进攻索姆印象记》的册子对当时的英军将领和索姆河会战倍加颂扬鼓吹“洪水泛滥式”的进攻方法虽然并不成功但是却成功了完成了从一个职业军人向军事理论家的转变。
此后哈特与倡导以坦克作为主要进攻力量的“机械化战争学派”元老—jfc富勒结成莫逆之交共同推动新生的机械化战争理论。他所撰写的《步兵教程》在德国的反响远远过英、法等国。德国主张装甲战的将领大多采用了他的理论以至于以古德里安为的一批装甲将领自认为是哈特的弟子。
而对后世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哈特最早以批判的态度审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指导。他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打成灾难性的消耗战是由于战争双方都错误地把克劳塞维茨关于在战争中必须彻底摧毁敌人军队的战略原则奉为金科玉律。在这个观的支配下哈特开始悉心钻研战争史以创制一个新的战略理论抵消克劳塞维茨的影响。通过对历史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哈特的“间接路线”思想逐步形成。
所谓的“间接路线战略”理论就是主张把战斗行动尽量减到最低限度避免正面强攻的作战方式强调用各种手段出敌不意地奇袭和震撼敌人使其在物质上遭受损失在精神上丧失平衡以达到不进行决战而制胜的目的。他的这一战略思想深刻的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时代的全世界范围的局部战争。四面受敌的以色列更将这理论作为国家战略而广为研究和运用。
在中队之中研究“间接路线战略”理论的不乏其人但是真正要将这种理论运用于实际战场之上却鲜有其人毕竟作为一个传统6军强国中队长期以来都奉行敢打敢拼的精神崇尚“两军相争勇者胜”。虽然也常有智取和奇袭的精彩战例但多为神来之笔中人骨子里仍然坚守着“以正合以奇胜”的古训。
“从干预越南内战中的奇袭海防到闪击河内到中日爪哇准战争中的多空降全面开花。任令羽的每一次精彩的指挥之中无不显示着‘间接路线战略’理论的主要原则。而这一次的达卡攻防战显然也不例外。不过以前他更多的是将自己的部下作为饵兵但今天这个饵由他自己来作而已。”看着慢慢接过那本旧书心翻阅的胡维风戚度大校又将目光转向了眼前的战区。
“弃卒保车虽败而不乱。相信胡维风经此一役将来的用兵恐怕将更为谨慎和老练啊!”而就在戚度大校的头通过可以监视全场的闭路电视摄相头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长曹阳上将正面对着眼前自己所器重的这位年轻将军的成长而欣喜。“呵呵!与任令羽的那一招‘双倒扑’相比胡维风作事还是有些太拘泥了。”而在曹阳上将的身后那个苍老的声音又再一次的出现了。“你不用担心只要有我在。就没有人可以撼动你和十三翼将……。”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二)
与北京3月的春寒料峭相比位于印度西海岸的拉克沙群岛现在却是处于一年中最适合潜水的季节3o摄氏度左右的平均气温加上岛屿之上充满了海洋气息的潮湿空气。阳光、沙滩、成排的棕榈树这个靠近赤道的热带群岛之上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轻松和从容。
这个位于印度半岛西南阿拉伯海之上的群岛包括了最北部的阿明迪维群岛、中部拉克代夫群岛和南端的米尼科伊岛总计有25个大岛屿但面积仅32平方公里。由于大多为水下火山锥周围的珊瑚礁逐步展而成所以这些岛屿面积都不大其中最大的米尼科伊岛也不过453平方公里。
这个群岛虽然在地理位置恰好扼守在印度洋的主航线之上但是由于岛屿上可开的面积太因而长期以来都被世界所忽视。即便是印度政府本身虽然将其列为7个中央直辖区之一但在独立后的大半个世纪里新德里对一些星罗棋布的岛屿实际上采取的依然是放任自流的态度。直到2o世纪末印度人在羡妒于邻近岛国马尔代夫每年从欧美游客身上赚取的大把外汇之时才如梦初醒的现原来同样的自然风光自己早已拥有不过一直错过而已。
借助着印度政府大力展旅游业的东风这个一直依旧处于蛮荒之中不受世人重视的群岛才逐渐开始获得潜水爱好者们的青睐。为了尽快可以建成可以接待大批欧美游客的基础设置一向对外国投资持排斥态度的印度次在这些岛屿的开之上邀请来来自英国的开商一向要求奢华尊崇的英国人果然不同凡响仅在短短的3年之内便在米尼科依岛上投资修建起了两座六星级豪华酒店。
而此刻在其中一家名为“王子之梦”的酒店中一池碧水的游泳池旁一个着上身、戴着墨镜的白人男子正独自在太阳伞下品读着一本有些厚重的精装大部头书籍—“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
这显然是一篇完成于近两个世纪前的经典—它完成于1853年7月22日星期五的伦敦题目和内容一样简单而直接:《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但是这篇看似平淡、仅有万余字的通讯却因为出自于一个声名显赫的作者之手而广为流传这个作者的名字叫:卡尔亨利希马克思。
“想不到王子殿下竟然会对一个者的书感兴趣。”从巴基斯坦在迪拜转机乘坐阿联酋航空公司的航班秘密抵达仍在战火之中印度南部港口城市科钦然后再乘坐印度航空公司支线飞机降落在群岛之中唯一的拥有机场设施—阿格蒂岛还要换乘轮渡才能来到这里。这样的长途跋涉对于汉密尔顿公爵这样的老人家来实在是一种折磨但是面对着眼前这位英国皇室身份特殊的青年他却依旧是如以往一样保持着一个英国绅士应有的从容和优雅。
“他先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你或许可以反对他解决问题的思路却永远无法否定他所提出的问题。你呢?我敬爱的汉密尔顿公爵阁下。”青年缓缓的合上了自己手上的名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书籍摘下遮住了大半个脸的宽大墨镜露出一张帅气阳光却依旧难掩稚气的脸庞。虽然年仅24岁但是他的名字却早已在出生之时便响彻英伦三岛乃至整个欧洲。他便是赫赫有名的英国王子—谢里查尔萨斯阿尔伯特大卫、英国王储查尔萨斯与已故的谢安娜王妃的次子、英国王位的第三位顺位继承人。
“作为您忠实的仆人和长辈我很高兴能看到您的成长。”面对对方不卑不亢的反问老练的汉密尔顿公爵也不禁一时语塞。“目前您亲手缔造的‘印度南部自治邦联’似乎有些展的不太顺利。”从沙滩椅上起身谢里王子微笑着从身材火爆、皮肤黝黑的美丽侍女—来自南非的职业名模妁尔科克的手中接过那杯金黄色的鸡尾酒顺势将对方搂住怀中用自己依旧空闲的左手亵玩起这个如黑珍珠般的美人丰腴的臀部。
“情况有了些变化但是一切都还在我们的掌握之中。”面对着眼前这个依旧放浪形骸的王子汉密尔顿公爵尽量保持着自己的冷静潮湿而闷热的空气令已经衣着正式的他多少有些头昏脑胀。“是吗?!泰米尔邦正在剧烈的动荡之中从斯里兰卡的丛林里窜入南亚次大6的猛虎组织已经转移了他们建国的方向;安得拉邦有无数的农民正在信奉主义的印度的领导之下割据地方。依旧忠于新德里的军队和民众正在整个南部到处制造着叛乱而印度6军的机械化部队前锋已经进入了马哈拉施特拉的境内向孟买逼近。在这些的局面之下我很想请问您—我敬爱的汉密尔顿公爵阁下怎么样才叫真正的失去控制。”面对着英国皇室复兴计划的智囊和实际执行者一直以来都表现的置身事外的谢里王子突然变的咄咄逼人起来。
“王子殿下您所的情况的确不可否认。但是这一切本来就在老臣我的计划之中。美国第五舰队的航母战斗群……。”面对着一直以来都是一副玩世不恭姿态的谢里王子汉密尔顿公爵虽然保持着礼节上的尊敬但骨子里却认定对方不过是一个贪玩的孩子。所以当此刻被对方如此直白的问责之时汉密尔顿公爵竟一时有些无言以对起来。他一边从自己用料考究的西服上衣口袋中取出散出浓郁香水气息的手帕擦拭着自己额头上不断滑落的汗珠一边只能将自己目前所能想到的对策娓娓道出。
“呵呵!难道您现在还对那些端坐在白宫里政客们所给出承诺当真吗?精明的美国人何曾为了他国的利益而火中取栗即便是他们口中亲密无间的盟友大英帝国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其价值也不过是拿来牺牲的炮灰而已。第五舰队根本不会在我们需要他的时间出现。”面对着眼前模样有些狼狈的汉密尔顿公爵谢里王子回应的不过是一个嗤之以鼻的冷笑而已。
“放弃幻想吧!我敬爱的汉密尔顿公爵阁下要再度重现‘日不落’的辉煌大不列颠的子民们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正凭借我们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勇气和无畏他们才在长达数百年的竞争中挫败了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兰西人将印度洋变成了大不列颠湖今年我们要重返印度战斗和牺牲同样在所难免。没有坚强的武力作为后盾您的谋略不过是空中楼阁。”将手中看似淡雅但却入喉入火的鸡尾酒一饮而尽谢里王子猛的松开自己怀中欲迎还拒的美人挺起自己健壮的胸膛用低沉但却有如滚雷般的声音出了战斗的呐喊。
“坚强的武力……?!我很赞同您的意见但是我却不得不提醒您在目前的条件下大英帝国并没有准备好为印度南部各邦的独自而进行的战争。”实际上谢里王子所言之种种老谋深算的汉密尔顿公爵并非没有想到过。抛开对美国援助的幻想以大英帝国力量去实现在印度南部地区一系列分裂活动的蓝图并非没有在汉密尔顿公爵的脑海中出现过。但是那也过是灵光一闪的短暂憧憬而已。残酷的现实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彻底击碎所有的美好的愿景。
大英帝国的确曾是一个无比强大的“世界巨人”。即便在他衰落的前夜他的外表依旧强大得不可战胜。一战爆前的19oo年大英帝国版图达到12万平方英里所控制的人口占到世界总人口的1/4。虽然在新的一轮工业革命中输给美国和德国但精明的英国人却用完善的银行和资本输出为自己轻松的获取无可估量的收入英国所拥有的5o家殖民地银行下属2279家分行仅仅是利息一项便可以每年为英国带来了1亿英镑的收入但是貌似强大的帝国却有着无法治愈的隐疾。英国狭的本土和相对较少的人口使他始终无法最终同化那些被征服的土地从殖民地来的巨大的财富常常在流入国库之前就被为镇压此因为英国的文明输出而民族意识萌所导致起彼伏的起义和叛乱所需的军事行动消耗掉了。规模不大的英国6军疲于奔命。更糟糕的是国民经济投资被殖民地资金输出搞得供血不足从而导致1875年至1884年之间工业增长率只有可怜的15英国一向奉行的自由贸易政策也随着国力的衰弱而变得不利:英国产品不是被欧洲其他国家更具价格质量优势的替代品挤了出来就是被挡在高额关税壁垒之外。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削弱只是英国先天不足的一次集体爆而已英国似乎命中注定只能是一个18~19世纪的霸主在新的百年中只能无奈沉沦。缺乏经济和人口支撑的英队虽然依旧自保但前提也是以北约集体防务为支柱以核威慑为后盾。实际上在汉密尔顿公爵的努力之下英国政府在这次行动已经开足了绿灯了贸着被媒体揭露而倒台的风险工党内阁几乎所有精锐的特种部队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参加到了这场针对印度的政治分尸之中了。好在英国民众的注意力都被大西洋彼岸的第二次马岛危机所吸引无暇估计英方的异常调动。但是要想象谢里王子所的那样投入更多的武装力量英国政府显然力有不逮。
“好吧!我知道您想要什么!衰弱的大英帝国此刻无法派出那么多的远征军我们只能依靠美国人的支援。呵呵!我只能对你你错了!我的老伯在你们这些所谓的政治家躲在密室里勾心斗角的时候我已经为大英帝国集结起了足够的力量。”谢里王子此刻的情绪显然有些激动他几乎是在对着汉密尔顿公爵泄式的咆哮他激动的声线甚至让身后的美女模特—妁尔科克害怕的捂住了双耳。“好吧!我的王子殿下我不想忤逆您的意愿目前的局势也诚如你的那般严峻。我想如果您有更好的注意请放手去干吧!我将全力配合您的行动。”最终汉密尔顿公爵选择了不再坚持南亚次大6这局棋英国实际上在已经在中、美两大国的打压之下失尽了先手。如果任由这样展下去的话最终的结果无疑是在新德里政府倒台之后中、美摄取分裂印度的绝大部分利益而英国可能只能捞倒一些残羹冷炙甚至颗粒无收。竟然如此不如让谢里王子这样的年轻人去放手一搏。
“好的!我会让你见识到我的能力!还有我听萨金娜这个婊子在印度被你安排去勾引塔塔集团的掌门人……。”就在这场不愉快的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谢里王子突然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个敏感区域。“她只是殿下过去一个玩具而已……。”汉密尔顿公爵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的回答道。但是等待他的却是另一声咆哮:“那也是我女人!!”
“想不到这个曾经令整个英国皇室蒙羞的野种竟会是一只桀骜不驯服的幼狮。”走出谢里王子的行宫汉密尔顿公爵努力镇定着自己的神经从怀里的药瓶里取出数片用于稳定血压的药剂放入自己竟有些微微战抖的双唇。谢里王子可以是英国皇室历史最富戏剧性的一个王子这一戏剧性可以从他降生之前起他的母亲—谢安娜王妃曾是英国历史上最富人气的王妃当1981年7月29日他与查尔萨斯王储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盛大婚礼之时全世界有数亿人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这一盛典。婚后一年多谢安娜生下了她和查尔萨斯王储的第一个爱情结晶—威利王子而1984年又生下了次子—谢里。
一切似乎是那么的完美无暇但是很快婚后的谢安娜婚姻生活并不如意的传闻便被公诅于世无论是英国皇室的繁文缛节与她自然活泼的性格格格不入的法还是查尔萨斯王储对她在公共场合每每风采夺人心有不悦的解释。最终都汇合到一个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上那就是谢安娜和查尔萨斯王储最终的双双出轨。就在谢里王子出生的两年之后查尔萨斯恢复了他和老情人达米拉的关系而谢安娜的情人则盛传有数个之多。而其中最有名的则当数曾在英国皇家近卫骑兵团服役过的6军少校—休斯特了。两人的关系正式展开据是在1986年但好事者却考证出王妃早于1982年即与王储结婚不到一年便红杏出墙与休斯特有染。
这些人甚至挖掘出了在谢里出世后不久王妃曾写给休斯特的密信信中:“只要看看那个婴儿(谢里)一眼你就知道他是我们的孩子。”而谢安娜在给他的另一封信中则温柔地:“我真想为你生孩子。”这些证据无一例外的都指向了谢里敏感的身世问题这些传闻通过各种途径传到年幼的王子耳中。虽然谢里表面总是对此一笑了之但在内心深处他却苦恼不已经常不自觉揣测自己生父的真实身份。而在苏格兰参加完外祖母的葬礼之后王子终于像火山一般爆了。因为他传闻中的“生父”休斯特也前来参加了葬礼。
根据内幕人士称:“葬礼结束后谢里决定当面与查尔萨斯谈论此事。谢里开门见山地质问查尔萨斯:‘我的父亲到底是谁?——是你还是詹姆斯休斯特?’”但对方仅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内幕人士称:“查尔萨斯沉默了好久然后才开口:‘如果真有什么关于休斯特的事情被瞒着不让我知道的话那我也不想知道。’接着查尔萨斯王子试图安慰谢里。他用胳膊搂住儿子的肩膀柔声道:“不管生什么你都是我的儿子。不管你选择相信什么我永远都是你真正的父亲而且我永远都爱你。”
而在一向对这一问题讳莫如深的英国皇室当然不会选择用dna鉴定来了解此事最终这种阴影造就了谢里王子反叛的性格他不仅极富冒险精神完全不害怕危险尤其热衷体育运动喜欢足球、橄榄球、马球和游泳滑雪时更是疯狂的直向下冲。而且吸食大麻、未到法定年龄就混迹于酒吧和夜总会之中被称为“派队动物”。最终被一向治学严谨的温莎伊顿公学勒令退学。但是这个使得英国王室上下大伤脑筋的“野子”却在英队之中得到了肯定于承认。
当他进入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时很多军官都赌他一定会因为无法忍受“苦行僧”生活半途而废。但是他却在没有受到任何特殊照顾的情况下顺利毕业并被授予少尉军衔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装甲侦察部队的指挥官。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所参加的部队正是他那个可能的“亲生父亲”
休斯特少校曾经指挥过的英国皇家近卫骑兵团。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三)
“达卡的天空已经基本被肃清了第一波次出击的战斗机大部分已经在返航的途中本次出击没有任何的损失。”在烟波浩淼的孟加拉湾之上在安达曼群岛的泊地里进行了为期3周的战区应急维护和保养之后中国海军印度洋远征舰队的主力—“上海”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又一次活跃在了战场之上。此刻重新进入战时工作状态起来的航空控制室中国海军的精英们正在忙碌的比对着显示屏幕上的各种数据。通过电视屏幕刚刚晋升为中国海军大校的马澜舰长正密切注意着飞行甲板之上准备起飞的第二攻击波次的战机准备情况以及人员和车辆的移动位置和维护。而作为航母战斗群的最高指挥官肩膀上已经多了一颗将星的徐杰少将则关注着目前整个战局的态势。
在雷达信息的显示屏幕之上在雷达的工作半径之内所有已经出动的“上海”号航空母舰舰载战斗群的活动以及周围附近海域
、空域、舰船和飞机的活动全都一目了然的展现着。“看来印度6军的野战防空体系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完备嘛!”面对着此刻如临大敌的同僚马澜大校微笑的宽慰道。在“江苏”号航母遭受重创而不得不返回国内进行大修之后虽然中央军委用晋升来表达对他的信任和肯定但是作为一个军人的责任这本来理所当然的嘉奖却令徐杰似乎变得比以前更为谨慎和心起来。
“我们投入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群为的就是扫除可能存在的障碍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不得不在最为困难的想定下战斗啊!通知各o1-o6号国防动员舰准备进入逆风位置投射战机……。”面对着第一轮空袭的结果徐杰少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毕竟在“江苏”号被迫退出战列之后在远离本土的孟加拉湾战区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战力被明显的削弱了一半以上。虽然集中了原先“上海—江苏”双航母战斗群中最为优秀的舰载航空兵但是面对着压制整个印度东部沿海的任务徐杰少将所面对的依旧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如何才能打好接下来的连场恶战已经成为了在安达曼海海域休整期间徐杰少将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毕竟刚刚进入蓝海的中国海军在纵横四海的无敌霸主—美国海军面前依旧显得相对年轻而稚嫩但随着战线的延伸中国海军航空兵却需要面对几乎和美国海军同等甚至更为艰难的任务。拥有位局全球之的12个航母战斗群的美国海军拥有一套完整的并行之有效的战备轮换规定—和平时期每艘航母一个标准的训练、执勤和休整周期为18个月并各占1/3时间。也就是正常情况下美国海军现役的12艘航空母舰均以6个月为间歇始终保持1/3在海外执勤或担负作战任务1/3进行海上训练另外1/3在港内休整或进厂维修保养。
即便是仅有实际[]兵力1/3的处于海外执勤状态但强大的美国海军仍具有同时向一热地区布署2个航母战斗群实行威慑而一旦局势由危机上升为战争美国海军的“舰队紧急反应计划”则可以在3o天时间内向全球任何一个热地区同时集结和部署至少6个航母战斗群并且有另外2个航母战斗群可以随时准备增援即所谓“6+2”方案。
与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相比中国海军目前的情况则只能用捉襟见肘的尴尬来形容。虽然在拱卫环渤海湾的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的武装序列之中还有一艘直辖市级1o万吨级的重型核动力航母—“北京”以及由前苏联11435型常规动力航母“瓦良格”号改建而成的国防训练舰“镇冰”号但是作为保卫中国沿海的最后支柱这2艘航母此刻必须维持中国东部沿海的日常战备巡逻以威慑日、韩等对中国海洋利益有所染指地区军事强国同时担负着必要时候抗衡部署在西太平洋的美国海、空军强大军事力量的来犯和入侵。目前在役的2艘“直辖市”级核动力航母之中唯有“上海”号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海外部署。
在后来中国海军总结21世纪自身展战略的过程之中饱经了血与火的考验后劫后余生的中国海军精英们最终不得不痛苦的承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2o世纪末期中国海军所提出的建造6艘“江苏”级中型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蓝色方案”才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军建设方案。虽然从舰载机数量和综合战力方面来衡量6万吨级的“江苏”级中型核动力航空母舰仅能达到“直辖市”级重型核动力航母的1/2但是在投入经费和建造周期上“江苏”级航母却较“直辖市”级航母有着明显的优势。
“江苏”级中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虽然在前期的研制过程中耗资巨大却周期漫长花费了近2oo亿美元才最终定型历时6年才最终在江南造船厂下水成军。但是在后续舰的建造过程中高昂的单舰造价却可以迅的得到分摊和稀释以江南造船重工和大连造船重工在“江苏”级后续战舰建造的招标过程中展开的激烈竞争来看最终“江苏”级中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单艘战舰可能将低至4o亿美元即便加上舰载机的采购报价一艘“江苏”级航母最终成军的全部耗费也不过8o亿美元。但是当一个民族在阔别百年之后重新迈向大海时迎头赶上的紧迫感和来自外部的压力最终令中国海军在21世纪初叶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选择了盲目和冒进。
在由国防科工委、总参装备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召开的一系列研讨会上在在“江苏”级航母顺利建造的背景之下各部委的专家显然都沉浸前所未有的欢欣鼓舞之中。所有人显然都已经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因为根据海军部的推演1个由“江苏”级中型核动力航空母舰为核心组建的海空突击集群虽然可以在近海防御作战之中抵挡2个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的来犯。但是在远洋决战中却需要由2艘“江苏”级航母组成的双航母战斗群才有可能压倒1艘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航母是一种进攻型的武器建造它们的目的便是走向蓝水……”。在某些权威一锤定音的言之中原本进展顺利的“江苏”级航母建造计划被要求全线下马。
原本在中国海军中型航母采购招标中由于吨位和体型标而落选的8万吨级航母被重新启用并在总参装备部的要求之下进行进一步的放大。在仅经过了不到4个月的修正之后“直辖市”级重型核动力航母的设计草案便在一路绿灯的情况下获得了通过。舰“北京”号和2号舰“上海”号几乎同时在大连造船重工和江南造船重工开工建设。由于时间仓促“直辖市”级几乎可以只是“江苏”级的简单放大版而为了节省成本原本为“江苏”级研制和生产的弹射系统、导航设备以及自卫武器更几乎都被直接移植了过来。这种简单粗暴的嫁接模式最终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直辖市”级重型核动力航母的舰“北京”号性能并不近如人意在下水之后规模的改动不断迟迟不能形成战力。
而2号舰“上海”号虽然在建设过程中吸取了许多“北京”号建造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最终下水之后其性能也不过达到了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早期型的水平。在兵棋推演之中中国海军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以“直辖市”级航母为核心组建的海空突击集群虽然基本具备了与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一对一抗衡的能力但是却并没有十足取胜的把握。为此总参装备部不得不要求已经进入船台开始建设的“直辖市”级重型核动力航母3号舰“天津”号和4号舰“重庆”号放缓建设。在原有设计蓝图之上进行大规模的改进。
可以中印全面战争阶段正处于中国海军航母建设正从原先“大跃进”式的盲动期重新进入“步慢跑”式的平稳期。“直辖市”级航母3号舰—“天津”号目前已经完成了船体建设的5o而4号舰“重庆”号则刚刚完成了3o指望他们可以赶上这场战争的话无疑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战争已经变成了耗日持久的消耗战了。
在后续战舰迟迟无法到位的情况下为了弥补前线海空突击力量的不足中国海军必须另辟隙径。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英、美、德、日、意等主要交战国采用民用船只改装而成的“辅助/护航航空母舰”概念显然给了中国海军以灵感。所谓的“辅助/护航航空母舰”最早以美、英大国为了应对纳粹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到处展开猎杀的狼群而以商船改造而成的型航空母舰他们被要求在运输船队前方展开用舰载机侦察、攻击德国潜艇或引导水面舰只执行反潜攻击。
世界上海军历史上有史可查的第一艘护航航空母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大胆”号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是由一艘被俘获的德国货轮—建造于不来梅伏尔坎船厂的“汉诺威”号改装而来的它的出现带动了一种风潮已经开始从“大舰巨炮”理论中走向“航空制胜”理论的美、英两国凭借自身的工业实力在不断开工建造新型航空母舰的同时将成批成批的商船改装成为护航航空母舰。这种改建的工作最早极为简单—对主甲板进行一些改装增加全通飞行甲板。将烟囱位置后移根本无须建设机库与岛型舰桥一艘商船便摇身一变成为了活跃于大洋之上的航母了。
而随着战争的延续这些护航航母的结构也日趋合理从设有简易的舰桥和桅杆到加设机库、升降机到最终安装先进的雷达等导航系统。护航航母最终脱离在后方捍卫海上交通线的龙套角色走入了一线战场。虽然由于航和装甲等方面的限制护航航母一般不直接参加与敌军舰队的海战但是对岸轰炸等支援任务却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在1944年1o月的莱特湾大海战之中美国海军更有六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意外地撞上当时编组有日本最强大战列舰的水面舰队—联合舰队第一机动舰队而展开了一场“狗斗大象”般的战斗最终竟幸运的给予了对方重创而自身仅损失两艘护航航母。
而在登6安达曼群岛的“冰山再现”战役中中国海军所临时征用的过2oo艘以上的中国、东盟各国民用船只更在登6战中表现出色。其中作为直升机起飞平台的12艘大型商船更是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辅助/护航航母的作用。其中更有6艘加上滑跃甲板作为歼-13h型垂直/短距起落战机的海上起飞平台。在“上海—江苏”双航母战斗群撤回安达曼群岛进行休整的同时中国海军已经在开始考虑将这些大型商船进一步改装成为真正护航航母的可行性。除了船体自身的条件之外缺乏合适的舰载机也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歼-13h型垂直/短距起落战机虽然被证明具备了在型海上平台上起降的能力但是其尾焰的侵蚀性问题以及护航航母上糟糕的维护环境都限制了这种战机的长期部署。
不过在突击塔吉克斯坦南部的法克尔俄-印联合空军基地的战斗中崭露头角的“鹰-o82”轻型前线战斗机给了中国海军以一个新的选择。这种虽然已经定型仅2o年但刚刚进入现役的武器具备起飞距离短、维护简单等优除了适合前线机场部署之外也具备了在型航母上升降的可能。而在执行了法克尔机场突袭任务之后这种轻型前线战斗机被正式定名为“强-9”型轻型对地攻击机在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建立了规模的生产线维持低生产之中。
而在接到海军的定单之后中航一集团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更迅拿出了“强-9”型轻型对地攻击机舰载型号—“强-9”h型舰载攻击机。虽然“强-9”h型舰载攻击机的最终型号性能相对完善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仅能对已经完成的15架的“强-9”a型轻型对地攻击机进行相关的上舰改进以便于部署在安达曼海上正在进行应急改装的4艘“岛”级辅助/护航航母之上。
此刻4艘“岛”级辅助/护航航母已有2艘可以勉强进入战列—它们是舷号1o1o“崇明”号和舷号1o11“长兴”号已经进入逆风放飞位置一架架“强-9”型轻型攻击机正缓慢的动双翼之下的螺旋桨向着孟加拉的方向滑进起飞位置战机的6个外挂之上装置的57毫米火箭弹吊舱和25o千克炸弹满载着死亡。很少有会想到这些中国海军应急展起来的舰种和战机在数年之后竟会成为辽阔的中国海疆之上最后的希望。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四)
“又到了我们出击的时候了!老伙计!”拎着自己笨重的飞行头盔来自俄罗斯空军的瓦里德尔上尉和自己的同僚们一起有些懒散的走向各自的岗位—那孤零零的停在跑道尽头的3架灰色涂装的米格-31型截击机这里是位于印度东北部特区阿萨姆邦北部的提斯普尔(tezpur)空军基地。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来自俄罗斯空军的“歼星者”中队终于又一次接到了出击的命令。
作为莫斯科向印度提供直接军事援助的一部分俄罗斯空军将有2个中队的精锐飞行员和战机秘密被派驻到印度的境内在莫斯科的默许之下为维护新德里的利益而战。当然这种慷慨并不是无偿的印度政府除了将向莫斯科支付价格不菲的装备租用费用之外还将给每个到来印度的俄罗斯飞行员准备条件优厚的工资和津贴不过很显然钱并不是万能的。
虽然无论是装备和飞行员的素质装备着米格-31型截击机的“歼星者”中队自然不能与威名赫赫、几乎横扫了半个马六甲战区的“方块a”中队相提并论。但是在印度空军的众多菜鸟面前这群来自俄罗斯的“空中兵痞”却完全可以摆出一副皇牌的姿态。与“方块a”中队挥洒从容的初战一样“歼星者”中队的第一次出击便是从加尔各答近郊的卡莱孔达空军基地出击拦截假道缅甸对安达曼群岛实施远程空中打击的中国空军轰炸机群自身也战损了3架之多但却取得了击落中国4架轰-9b型轰炸机和6架轰-6d型轰炸机的惊人战绩。
不过他们的辉煌却有如流星般短暂从中印战争开始至今“歼星者”中队并没有第二次出击的记录更多的时候他们都不得不把精力浪费在乏味的战备巡逻和转场飞行之中。而新德里对此则多少有些无可奈何。因为莫斯科所想要的并不是替印度人去打仗俄罗斯人冒着触怒中国的目的秘密参战无非是想用俄制武器的辉煌战果来勾引起新德里那疯狂的购买而已。与俄罗斯人可以自信独步战场的苏—35型战斗机不同米格-31毕竟是上个世纪8o年代的产品虽然经过了全面的系统升级但在中国空军所广泛装备的新锐战机面前已经没有优势可言。初战的得手完全是凭借着抓住机会、突施冷箭而已。
显然对于自己战机的实际性能俄罗斯人还是心中有数的所以一直以来莫斯科都要求“歼星者”中队尽力避战同时则极力鼓吹米格-31的优良性能要求新德里迅购买。不过可惜的是面对着不休止的消耗印度的国库显然不足以维持新德里所开动的战争机器。在中印战争爆之后不久印度政府便因经济的全面衰退和议会的反对中止了印-俄第二阶段的军购方案。
不过精明的俄罗斯人并没有因此而选择放弃支配着克里姆林宫的军火寡头们一边在国际对冲基金在印度金融市场中所制造的风暴中推波助澜用曾经夺走过俄罗斯人半个世纪财富的金融武器掠夺印度人的资产一边又极力在新德里新一届军政府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印度的国库之中已经没有任何硬通货储备了?没有关系我们支持用黄金或其他贵金属结算!印度也没有足够的黄金可以支付?没有关系慷慨的俄罗斯人会无私的帮助你们。你们可以用矿石、农产品甚至是服装来交换我们尖端的武器。”
但是局势的变化却很快就让莫斯科对新德里抛弃了幻想。一个没有了核武器失去了整个次大6半岛南部且四面受敌的政权显然不应该不可能成为俄罗斯的盟友。于是乎俄罗斯的各大媒体开始大肆宣扬新德里军政府的倒行逆施起来。并再一次的向北京伸出了代表着和平和友好的橄榄枝。
虽然很多中国人民国防军的战士并不愿意相信但是事实却往往总是那么的无情在整个中印战争期间中国从未中断过与俄罗斯的军火贸易。在马六甲战区的战火中中国政府总计从俄罗斯的各大军火寡头手中购买了过2oo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不过和印度不同中国所采购的主要是自身军事力量之中俄制武器的替换零件和包括各种型号导弹在内的武器弹药。对于中国的需求俄罗斯人表现的原比应付印度人时积极。毕竟他们知道除了中国人手中有足够的硬通货之外还有完全可以生产出同类产品的技术。
“这将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出击了吧!飞完这一次我们就将被召回国内了吧。”钻进自己飞机的坐舱瓦里德尔上尉充满着倦意的对着自己身后的同僚道。莫斯科已经对新德里的新主人失去了耐心他们要求印度军方归还所有的战机和飞行员。但乔京德尔却要求“歼星者”中队至少要在印度6军主力成功撤出孟加拉地区之后才能离开战区因为在目前的印度空军装备序列中已经几乎没有可以拿的出手的战机了。
“准备起飞!”听着耳机里塔台上传来的指令瓦里德尔上尉机械的操作着自己的战机。在出击前他已经从那个着一口蹩脚英语的印度空军翻译口中了解了今天任务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复活正在达卡外围进行攻坚的印度6军正遭遇着猛烈的空中打击。此刻印度空军将出动东北特区各地军用机场之上所有仍可以起飞的战机起飞迎击而这其中“歼星者”中队将是当之无愧的主力。
“进入射程后就把导弹打完然后返航。我可不想和占据优势的中国海军航空兵缠斗下去。”瓦里德尔上尉一边操控着自己的战机进入跑道一边在心中默默的规划着。4枚p-33远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能在具有强大电子优势的中国海军航空兵面前取得什么样的战果瓦里德尔上尉的心中显然并没有底。但就在他将战机刚刚驶入跑道的刹那一阵阵密集的枪声却打断了他的思绪。对于这种突然生的情况瓦里德尔上尉并没有更多的惊慌毕竟这里是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
阿萨姆邦位于印度的最东部同中国、不丹、锡金、孟加拉国、缅甸等国相邻。面积约为78万平方公里。人口3千多万主要以阿萨姆人和孟加拉人为主。阿萨姆人是一个民族长期融合的产物虽然考古学家认定这个民族的祖先起源于原始澳大利亚但是今天的阿萨姆人面部已经有了明显蒙古种人特征了。在很多生活习惯上也日渐受藏缅文化的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近代的阿萨姆人就是来自中国云南的傣族分支。
历史上阿萨姆人曾长期的在这边土地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繁衍出了达的农耕文明。但是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到来大批尼泊尔人和孟加拉人为了铺就大英帝国进入缅甸的跳板而被强行迁徙到了这里。阿萨姆人所占有的人口比重被不断打低而社会地位更是直线下降在饱受歧视之中民族主义的思想开始萌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中阿萨姆人独立建国的诉求开始空前的高涨起来。
从英国人手中获得了全面独立的新德里政府本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东北各邦不仅民俗风情上与印度斯坦相去甚远经济上也相对落后无论对于国民经济还是国防战略上都是一个无比沉重的包袱。新德里完全有机会在独立之初便给予高度的自治以缓和当地已经日趋严峻的对立情绪。但是国大党的政客们显然被大英帝国昔日的辉煌以及刚刚萌的大国情节冲昏了头脑。在东北各邦的问题新德里选择了照单全收在字面上国土面积和人口增长的背后却为将来的后患无穷埋下伏笔。
在度过了独立之初相对平静的2o年时光之后一直在地下汹涌的分离运动之火最终在2o世纪7o~8o年代全面的爆了出来而导火索正是印度政府一直自诩为无上武功的、成功肢解了东、西巴基斯坦的“第三次印巴战争”。
在孟加拉国成立的血雨腥风之中有上百万孟加拉难民逃到包括阿萨姆在内的印度东北各邦这些难民的到来成为压跨当地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2o世纪7o年代后期便在阿萨姆邦等地掀起的驱赶“外籍人”行动最终演化成了武装冲突。
1979年4月一个名为“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政治派别正式进入了新德里的视野他们的政治诉求简单而直接—就是要求把阿萨姆从“印度统治下解放出来”、建立独立的“阿萨姆国”。在当时印度政府并没有对这个毫不起眼的武装组织给予更多的关注毕竟在印度东北部各邦不断生的流血冲突中这种揭竿而起的反政府武装多如过江之鲫仅在阿萨姆邦境内便出现了“卡尔比国家志愿军”、“波多民族民主阵线”以及
“卡塔普尔解放组织”等多个政治派别。整个印度东北部有上百股分裂势力最多的曼尼普尔邦盘踞着2o个以上武装分裂组织。
在已经雄心勃勃准备用武力解决一切的新德里看来多打击一个反政府武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他们却显然错误的估计的形势“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不仅在印度政府先后动用了8个6军旅和4个6军师所实施的两次大规模军事围剿行动中坚持了下来还在不丹南部和缅甸西北的森林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营地将其作为训练武装人员、储存弹药以及向印度实施突袭的基地令印度政府头疼不已。
虽然印度政府努力开展外交攻势2oo3年11月在多次交涉之后终于获得了不丹政府的帮助派兵协同清剿将“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武装力量赶出了不丹南部一度重创这一支长期活跃于阿萨姆邦丛林之中武装力量但是好景不长就在新德里坚信自己已经严重打击了这些反政府武装的有生力量把这些组织主和派逼上谈判桌之际。各地不断爆的暗杀、绑架、袭击军警等恐怖活动却明确的告诉着印度政府他们的对手并没有屈服只是换了一种对抗的方式而已。
在此后的数年里虽然大规模的武装突袭不复存在但是印度东北各邦的驻军和武装警察却依旧疲于奔命而这种被冠以时髦的“反恐战争”的对抗形式显然对印度军队来并不熟悉。在这不断的消长之中印度政府又被卷入了与强大的中国对抗的旋涡。原先驻守印度东北部的各地的印度6军第4集团军被调往孟加拉战场失去了这一有力的砝码印度东北部各邦的局势正向着有利于反政府武装的一侧倾斜着。而填充正规军调离所留下的真空的唯有一向声名狼迹的准军事武装—“阿萨姆步枪队”了。
“阿萨姆步枪队”可以也是一支拥有悠久历史的部队虽然在它的历史之上更多留下的是血腥屠戮和妇女。但是在目前的形势之下新德里也惟有依靠这支军事力量暂时先维持东北部各邦的秩序。不过即便是这个并不复杂的要求“阿萨姆步枪队”也显然无力胜任。
随着印孟战争拉开序幕东北部各邦的局势便开始不断恶化。不时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宛如各地印度政府统治的丧钟一样宣告着末日的到来先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失去了控制被驱逐的各个反政府武装开始重新在各地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一开始“阿萨姆步枪队”还会组织力量进行清剿但在几次遭遇游击队伏击伤亡惨重的撤回之后当地政府不得不放弃了努力只能集中更多的精力确保城市、军事基地以及主要交通干道的安全。
但随着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原本安全的城市和军事基地也变的不再平静。虽然印度政府加强了各地治安管理的力度但是零星的暴力事件依旧不时有生。甚至在闹市中都生了武装分子袭击巡逻队和与安全部队进行枪战的恶件最终当地政府不得不宣布各邦进入“紧急状态”关闭所有政府机关、商店和集市并对进入各个城市的交通进行阻断。试图将每一座城市都建立成为镇压的堡垒。但是显然这样的行动并不能真正抵挡反政府武装下一个阶段的攻势因为他们已经与多年前的乌合之众有了最根本的差别。在印度东北各邦近十万的游击队身后站立着的是一支规模不大但却足以颠覆整个战场格局的中队他们的名字叫“牙旗”。
“潜入提斯普尔空军基地的侦察分队已经进入了指定位置3o秒内将图象和数据传输过来。”在位于阿萨姆邦西北部的丛林之中一辆辆经过精心伪装战场c4isr指挥车内已经在印缅边境的丛林里潜行了近一个月的荣波大校正默默的注视着各种数字化设备紧张的运转由侦察组携带单兵雷达、激光测距测向仪等侦察设备已经目标区域内的每一细节通过数传电台、移动电话、卫星电话等通信系统迅显示到指挥中心的电脑屏幕之上。而参谋人员依托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处理以供指挥官作出最后的决策一组组参数正通过数据链飞快传输到部署在位于提斯普尔空军基地2o公里外的炮兵阵地之上。
而在丛林之中6门国产车载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正根据前方侦察设备传回的目标信息在自动调整射角、射向将炮口指向目标这种新型的轮式自行火炮从外型上看似乎只是原有牵引式榴弹炮和重型卡车的简单嫁接。但实际上却大幅提升中国6军炮兵部队的战场机动与生存能力。“牙旗”所配备的这种新型火炮是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被称为“中国恺撒”的国产sh-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的自用版只是口径由北约制式的155毫米改为了152毫米而已。
随着一声声急促的轰鸣炮群以每分钟6的射同时向着目标地域展开了猛烈的炮击。而这样的炮击仅持续了不过一分钟就在炮口的硝烟还未散去之际所有的火炮又迅转换成了行军状态消失在了密林之中而在远方的印度空军基地之上从天而降的灾难已经将跑道上所有的目标炸成了碎片包括那3架等待起飞的米格-31型截击机。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五)
“……我们组织的成员正受到不丹与印度两队的大规模联合攻击。由于遭受对方来自空中与地面重炮的全面打击加上目前缺衣少食天寒地冻我们的部队正被迫向贵国与不丹的边界撤退……我们谨此恳请贵国政府与人民给予安全通道允许我们进入贵国领土并暂时给予我们组织的成员生存所需的最基本待遇。”当此刻乘坐着由缅甸军政府支援的中国产北京吉普行驶在阿萨姆邦东北部城市—萨地亚市的道路之上“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主席—阿拉宾达拉吉柯瓦用饱含着热泪的目光注视着这第一座由“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武装控制的城市脑海里回想起的却是自己曾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写出的一封求援信。
那是2oo3年12月的一个冬夜数以千计追求独立和自由的阿萨姆人冒着风雪跋涉在不丹东北部的山脊之上在他们的身后是6ooo名全副武装的不丹皇家6军的士兵。当时拉吉柯瓦几乎已经绝望了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在一夜之间便荡然无存。一直以来提供庇护的不丹政府竟然突然转变了态度这多少令政治上相对幼稚的“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一时间不知所措起来。下一步究竟该去向何方即便是身为领袖的拉吉柯瓦也只能是茫然四顾。
“向北走越过喜马拉雅山脉进入中国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这一条出路了。”面对着已从三面展开合围之势的不丹军队残余的“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战士的活动空间正被不断的压缩着向北撤退进入中国境内似乎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在思虑再三之后拉吉柯瓦最终选择了以极其谦恭的语气向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了这封“求援信”恳请中国政府允许他们进入中国国土避难并以传真把信送了出去。
现在回想起来拉吉柯瓦多少有些懊恼自己当时的幼稚国际社会之上有些事情永远是“可以作但却不能”的面对着对“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严密监控的印度政府来他的这封“求援信”非但不能为自己和自己的战士打开唯一的生路相反却将中国政府逼进了死胡同。当新德里拿着截获的传真通过中国驻印度使馆向中国政府转达了印度政府的“关切”之时中国政府只能郑重的表示重视与印度现有的友好与合作关系不会干涉别国内政—
“中国政府不允许任何人利用中国领土从事反对别国的活动。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事态的展。”
不过就在印度的各大报纸竞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相关消息以期从舆论上孤立“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之际来自北方邻国的援助却秘密的抵达了正坐困雪山等待覆灭的拉吉柯瓦的手中这一援助可以是轻如鸿毛毫无价值却也可以是重如泰山足以逆转乾坤。那不过是整整1oo册翻译成印地语版本的《选集》。起初拿到这些厚重的书籍之时饥寒交迫的“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战士的第一反应就是拿来生火取暖。但是当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之后拉吉柯瓦才逐渐明白了中国政府此举的真正用意。
“在这个世界之上没有任何的革命者是依靠外援获得胜利的一时的挫折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坚信即便是星星之火最终同样可以燎原。”连续3个昼夜废寝忘食的秉灯夜读熬红了拉吉柯瓦的双眼却也坚定了他的信念。面对着半个多世纪前那个令一个崭新的中国崛起于东方的伟人一向自视甚高的拉吉柯瓦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渺。那经历了千年历练的东方智慧从字里行间宛如甘甜的溪水一般汇集到他的心田浇熄了那几乎烧尽理智的焦躁火焰。重新审视自己眼前的危机。拉吉柯瓦第一次看到了希望。
虽然在横扫自己的营地之时不丹皇家6军强悍的宛如下山猛虎。从印度政府手中获得的包括大量防弹背心、夜视仪、无线电台在内军事援助更令熟悉地形的不丹军队在追剿的路上可以紧紧的咬住“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不放。但是歼灭自己真的就符合不丹政府的本意吗?显然不是新德里长期以来对不丹所抱有的领土野心不丹王室早已有所警觉。所以才会长期默许印度东北各邦的反政府武装栖身于自己南部的丛林之中。显然虽然迫于印度政府的压力与印度6军展开联合围剿。但从不丹政府的利益考虑他们所要的无非是将包括“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在内的反政府武装清除出自己的领土从而给新德里和国际社会一个交代而已。骨子里不丹王室还是希望印度东北部各邦永无宁日才好这样才能牵制印度6军在东北各地的驻军。令新德里无力吞并自己。
想通了这一层关系之后拉吉柯瓦作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不再向不丹北部与中国交接的山区撤退而是全军转向直接冲向不丹皇家军队的阵地。这种被所有人认为是几乎送死的自杀式行动却出现了几乎戏剧性的结局。不丹皇家6军配合的在自己的阵地之上打开了数公里宽的一个缺口让“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成员借着夜色的掩护从容突围。虽然在途中不丹军队也频繁的开火枪炮之声几乎从未断绝。但那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朝天开火而已。经过了一夜的“激战”之后拉吉柯瓦率领着他的部队成功的冲出了包围圈重新进入了不丹南部的丛林之中。
“与中国的‘长征’相比我们的这一次战略转移不过是闲庭信步而已。”虽然甩掉了不丹皇家6军的追击。不过此时的拉吉柯瓦
已经不再推崇这种越境攻击的模式他所要想作的是回到自己的国土上去放手动群众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在接下来的日子不丹军队继续尾随“送行”。直到“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成员重新进入了印度境内。虽然暂时摆脱了困境但是摆在拉吉柯瓦面前的道路却依然严峻。印度军队不会放松对他们的围剿而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又谈何容易。长期以来“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所推行的“建立由阿萨姆人自己统治国家”的理念仅在激进的阿萨姆人中拥有市场。对于来自尼泊尔、孟加拉以及印度其他地区的移民来他们非但不是解放者而是屠夫和恐怖分子。甚至出现了由孟加拉移民组建的“孟加拉国联合解放阵线”武装组织对当地部族的驱逐行动采取以暴抑暴的方式使当地部族和外来移民的冲突愈尖锐。而这些阿萨姆人中的既得利益集团更宣称:“阿萨姆人民不要什么独立的阿萨姆跟反叛军谈判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这也就注定了“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乃至印度东北各邦其他反政府武装一直只能通过搞恐怖袭击来吸引世界的注意。为此拉吉柯瓦也曾苦苦思索过但是面对着印度东北部各邦现状拉吉柯瓦扪心自问仅凭自己的智慧很难有所突破。不过在不丹境内得到了中国的“援助”之后一切的问题都变得迎刃而解起来。其实印度东北部各邦的真正矛盾并不在于宗教和民族矛盾而缘于当地落后的经济以及印度政府所实行的私有化土地制度。无论是当地部族还是外来移民都不过是印度东北各邦这个干涸水池中艰难呼吸的两条鱼无论他们之间如何互相攻击最终不过令水池变得更为浑浊而已。要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拉吉柯瓦所要作的先是展生产力为更多的人民谋取福利。
而在以农业为主的印度东北各邦土地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与中国相比印度的土地资源实际上是相对充足的。虽然国土的总体面积略于中国但是在印度利于耕种的平原约占国土面积的43加上占28的台地和缓丘。印度全国耕地面积达到了141亿公顷位具世界第一位。但是印度政府所推行带有明显殖民地与封建残余的土地私有制的土地集中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虽然经过了长期的土地改革却一直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印度国内依旧有大量农民没有属于自己的耕地。为此拉吉柯瓦先便提出了在自己所控制的区域之内推行“耕者有其地”的“印度土改”。将原先由各地农村之中拥有绝对权势的高种姓者手中所握有的大量闲置土地以“赎买”的方式征集回来分配给那些一无所有的农民以这种方式广泛的获取民众的支持。而受益的人群
而在与其他武装力量拉吉柯瓦也不单纯限制于阿萨姆人来自孟加拉和尼伯尔的农民也同样可以从“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手中获取同等面积的土地这也是拉吉柯瓦从《选集》中获取的智慧—“统一战线”。虽然在推行之初这些新的斗争策略也遭遇到了来自内部的“不同声音”但是经过几年的整合和积累“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最终逐步在印缅边境一带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武装根据地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军事思想”更令印度军方几乎无法依靠以往单一军事打击的方式来消灭这支日益成熟的政治力量。
“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这一系列作法很快也得到了印度东北部各邦反政府武装的学习和借鉴。长期以来在印度东北地区分离主义运动的活跃着的主体民族如那加人(naga)、米佐人(izo)、库基人(kukis)、梅泰人(eteis)、博多人(bodo)也纷纷群起而效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中印战争开始之前印度东北部各邦局势的主导权已经从新德里政府的手中转到了各反政府武装的手里即便没有中国远征军的到来最终在力量的此消彼长之下印度政府的力量也将在漫长的拉锯之后被逐出印度东北部各邦。而由荣波大校所率领的“牙旗”军团的出现不过是为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各反政府武装提供攻击印度军方严密控制的城市和军事要塞的能力。
印度6军并非没有设想过中国6军假道缅甸进攻其东北特区的可能。事实上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的印度东北各邦一直都是印度6军预设的主要战场。按照印度6军总部在战前的推演在中印两国在马六甲战区展开激战的同时中国6军极会可能以2个集团军的兵力从印缅边境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印度6军展开钳型攻击。预想之中中国6军最可能投入的兵力为成都军区的第13和第14集团军其中重型装备较多的第13集团军可能从中国云南省的保山和德宏一线越过中缅边境然后以缅甸的密支那为前进基地北上进犯印度阿萨姆邦的雷多地区。而以摩托化步兵为主力的第14集团军则可能从云南的瑞丽地区出击以缅甸的曼德勒为基地继续向西进入印度的曼尼普尔邦。针对这一情况印度6军的部署是放弃国境一线的防守大踏步的后撤。利用印缅交界地区的地形为中国远征军的补给制造压力同时在获得来自本土的增援之后在印度阿萨姆邦府—迪斯布尔和梅加拉亚邦府—西隆一线展开决战。
按照印度6军的如意算盘这一区域将是中国远征军补给的极限。而印度方面则可以以逸待劳利用源源不断从本土赶来的兵员和补给展开防御和反攻。最终重演当年中、美、英三国盟军重创日本的英帕尔战役。但是这一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设想最终没有成为现实先不论一向重视后勤的中国6军“向来不打无把握之仗”印度东北部的战略地位也不足以吸引中国6军如此兴师动众。在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部的计划之中中国6军只要一个旅级单位的部队便足以扫荡新德里在这一地区的统治。而这一支部队正是中国6军长期雪藏的精锐—数字化步兵旅“牙旗”。
从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开始在以美国为的多国部队摧枯拉朽般的攻势面前世界各国的军事学者都不得不承认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战争时代。而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精确制导武器为骨干的火力打击系统和以电子干扰设备为代表的电子对抗系统无可争辩的将成为军队未来生存与制胜的重要支柱。对“制信息权”的争夺与对抗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战双方胜负。而数字化部队更将信息化战争时代舞台上夺目的主角。
所谓“数字化部队”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数字通信技术联网使部队从单兵到各级指挥员在各种形式的战斗、战斗支援和战斗保障系统都具备战场信息的获取、传输及处理功能的新型组织形式。作为这个领域的先行者美国6军从1994年拥有第一个数字化试验营到1997年便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旅级规模的数字化部队试验演习最终在伊拉克战争推出了世界第一支数字化实战部队—美国6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
与美国6军的先声夺人相比世界其他军事强国却显得有些追赶不及。虽然英、法、德、日等国大都成立了数字化部队但是却都远未到成熟到可以走上战场。而中国6军在这个领域也只能建立了若干规模的数字化试验部队埋头猛追。而在中印战争之中如何磨练这些精兵部队为中队未来的展指明方向则成为了中队高层无可回避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印度东北部是一个最为理想的战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犬牙交错的各方势力给了中国6军一改以往大规模的兵力集结到前沿地带的线式作战形态的机会让数字化部队非接触、非线式和远程化的作战模式可以得到充分的挥。
“牙旗”
数字化步兵旅编制总人数为66oo余人全部由来自中国大6各军区和台湾特别行政区的数字化试部队组成下辖1个装甲侦察营、2个机械化数字步兵营、1个战斗支援航空营、1个152毫米自行榴弹炮营和1个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营、1个通信营以及1个军事情报营。按照美方的演习的数据证明数字化部队拥有3倍于常规部队的潜在战斗力而一个数字化师甚至可以达到6个传统师的作战能力。当然中国6军并没有将希望全部寄托在“牙旗”
数字化步兵旅的身上他的任务更多的是为中国在该地区的众多盟友提供信息和火力上的支援。
一次又一次精准的炮击瘫痪了印度东北部各邦境内印度空军仍能使用的空军基地在侦察打击一体化的条件之下“牙旗”部队的炮兵甚至可以命中已经进入跑道滑翔过程的印度空军战机而印度军队却连对手是谁都还没有搞清楚。3个高效灵活的自行榴弹炮连可以在几个时之内转战多个战区令印度军方感到四处起火的恐慌。而一车一车印度准军事武装“阿萨姆步枪队”的士兵从各个城市的营地出赶往遭遇袭击的战略据却往往刚刚驶上公路就会进入在中国数字化步兵队引导下的反政府武装的伏击。整个印度东北部在此刻全面的沸腾了起来……。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完)
敬请期待下一章:花谢孟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