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支持啊!收藏收藏啊!!!】
燕风近来很…?恩,用个好词是闲情逸致,不好的词就是,闲得发慌。
半个月以来燕风都在府中和军营中度日子,少有外出。不过依然挺了过来,当真不可思议,为何?因为遇见了一件恼火的事,当然不是董卓的作为,这些他都料到了,所以可以平常待之。而是回来后才得知,曹操跑了!曹操这个人,可是自己以后的大敌,不得不慎重对待,即使不能自己杀(因张辽),也要想方法控制,限制,可能的话,借他人之手,除去。虽然自己对他很欣赏,但也只是限于脑中,限于他只是个历史人物,但如果他真的出现在自己的争霸的过程中,那么,绝对是越早出去越好。晚一天,自己的生命就会多一份危险。
哎…算了,反正人都跑了,还提他作什么。我啊,是该出去走走了,该拜访一下贾诩,他可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啊。其实燕风早就想去了,不过以前不行,现在就不一样了,虽然董卓还是对自己不放心,但已经把住处周围的暗探,撤了回去。想必也解除了对自己的防备。
“令明,走,陪我去拜访文和先生。”
“诺”庞德应道。他现在暂时担当燕风的亲卫队长。
……
说道贾诩这个人啊,很多人都认为他不忠,为何?他曾效命过的有董卓,李傕,张绣,这些让人都没有好的下场,死的死,降的降,而且降的那个最后也死得离奇。贾诩,这个人称乱国毒士,深谙明哲保身之道,洞察人性可谓到了炉火纯青地程度的人,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他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使自己活得时间最长,还保全了家人。所以也有人认为他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但是,人既死,言它何意。燕风倒认为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是一个谋士,一个三国时期,可比郭嘉诸葛亮等人的顶级谋士。
他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李傕郭汜作乱时,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帮助李傕走向了权利的巅峰,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又曾为张绣谋划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归降曹操后,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曹操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为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帮助他成为九五。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反。这一切都说明了他的智谋。
因而燕风现在非常想将贾诩收为己用,不过燕风知道,想贾诩这样,有大才的人,其行为必异!根本不能以看待常人地眼光来看待他们。有时候,你只需要一句话,做一件微不足道地小事,或者什么都不做,就能令他们死心塌地地为你效命。可是有时候,就算你对他再礼遇有加,拥有滔天的权势,也难以换来他地真心辅佐
所以燕风不急,也不能急,只能拉拉关系,探探口风。
贾诩为人很低调,府邸也很朴素。只有前后两个小院,是洛阳官吏中住房最寒酸的,就连一般的商贾之家也不如。
贾诩平常喜欢呆在书房。说是书房,其实里面没有几本书,也没有书架,只有几卷竹简包在布囊里,放在书案旁,干干净净,却是好像很久都没有翻开过了。
贾诩本人面庞清瘦,却很有精神,疏朗的胡须打理得很清爽,眼睛中不时有精光乍现。瘦弱的身躯穿着宽大的衣服,微闭着眼睛跪坐在桌前,两只手挽着,轻置在腹前,仿佛一个石人,一动不动。这就是燕风了解的贾诩的‘一切’。
书房中,一只香炉放在面前,淡淡的清香从香炉里溢出来,在不大的书房里流动。燕风与贾诩相对而坐,目光霎时对接,似有莫名地气息从两人地眸子里流露出来,犹如实质般在空中不断地交锋、拼杀。数息之后,燕风才舒了口气,起身相着贾诩,拜道,“先前,在相国处,多谢先生劝言,燕风在此谢过先生。”
“燕将军,不必多礼,在下并非为你,只是述说事实而已。”贾诩微微一笑,推托道。
老狐狸,燕风按骂了一句,一点也不想和自己有丝毫瓜葛,不过也不在意,呵呵一笑,跪坐下来。道,“今日前来,除了感谢先生之外,还想向先生赐教”
“不敢,燕将军何出此言?”
“呵呵,先生不必自谦,朝中何人不知先生乃是有大智慧之人,还望先生不吝赐教。”燕风再次躬身拜道。
“燕将军多礼了,在下之才,乃是小才,不像将军,文武全才,深明大义。乃国之栋梁,相国之将才”
“哦?呵呵,先生谬赞,燕风虽有战功,但只是一武夫而已,只能战场拼杀,谋求进身,并不通谋略,不如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料敌制胜于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于股掌之中。”燕风微微一笑,跟我打太极,那好我们就打太极,极力称赞道。
“诩愧不敢当,将军玩笑了,”
“并不是玩笑而已,文和先生,出身贫寒,并不出名,世人皆不知先生大才,但我曾闻名士阎忠认为先生与众不同,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岂非缪言?我还闻先生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上遇见氐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先生曾机变说道:‘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定用重金来赎。’借当时太尉段颎,久为边将,威震西土的声势,来吓唬氐人,从而得脱,令氐人盟誓后送先生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不知这机变知之士,乃是先生吗?”燕风狡黠一笑,出言道。
果然,贾诩听后,脸色为之一变。也是,贾诩之智,在于了解其人,洞察其性,方能妙算无错,而如今竟然有人如此了解他,怎能不心惊。不过他不知道,燕风并不了解他,只是看过他的传记而已,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贾诩知道:我很了解你,你不必在跟我装下去了。良久,喟然叹道,“燕将军,好心机,不知今日前来,找贾诩何事?”
“呵呵,先生不比担心,今日来此,想问先生一件事。”燕风贾诩如此,知道被自己蒙住了,于是趁机说道。
“何事,贾诩知无不言。”
“先生何以看待相国大人?”燕风问道。
“这…”贾诩愣道,没想到燕风会问这样的问题,不知道燕风是何用意,于是斟酌了一下道,“董相国,乃世之英雄,将军以为然否?”
燕风眉毛一挑,真是狡猾,看来想得到些实质的东西,不容易,也罢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先暗示一下。于是也赞同的开口道,“是的,董相国,威武善战,权震天下,乃当世第一权臣。”
“权臣?”
“是啊,先生可知权臣的路,一死两活?”
“燕将军,请讲,贾诩拜听”
“呵呵,其路一,一死,权臣被天下人讨伐,被天下官忌惮。群起攻之,以一人之力,抗天下之人,必死;其活路一,一活,殚精竭虑,筹谋划策,扩纳党羽,永为权臣,但此路极难。其活路二,二活,行王莽之事,成九鼎之业,胜,威临天下;败,不得翻身。如此而已,别无他路”说玩,燕风看着贾诩,也不急着。
贾诩这时为之震惊,这燕风的话,是不是在告诉他,燕风是个叛逆,他不是忠于董卓的,看似两活,其实对于董卓都是死路。而且,往深里说,他也有可能不是忠于大汉王朝的。这是个乱世奸雄啊…那他又为何要回来,受制于董卓。他在河东郡有二十万大军,绝对有资本,反抗董卓,却回来了,心甘情愿的让董卓消弱他的军权,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他先前所做的一切不是表明他对董卓的忠心吗,而现在有隐晦的说出董卓不得好死的下场。忠心?叛逆?这个燕风,好深的心机啊。
“将军,不怕贾诩,将这些话告诉相国吗?”贾诩笑着说道。
“哼”燕风闷哼一声,阴冷地眼神将贾诩牢牢锁定,冰冷地目光深深地刺入贾诩地眸子,浑身散发着浓浓的杀气…良久,突然一笑,道,“我相信文和先生,”虽然是笑,却让贾诩感到冰冷,仿佛进入北方的腊月。
“燕风,就此告辞了”燕风拱手,说道。心知,今天要想得到贾诩的心里话,很难,非常难,相当难。虽然自己可以让他大惊,大震,却不可以让他大惧。只能告辞。
而贾诩,看着出门而去的燕风,神情异常复杂。过了好一会儿,才无奈的叹了口气。
“大哥,你为何叹气,”
“我是为自己叹气,也是为燕将军叹气啊”
“哦?以兄观之,燕将军是怎样的人。”
“乱世奸雄,可成霸业。”
“那大哥为何不?”
“哎…”贾诩摇摇头,“其势未成,多有磨难,我怎可弃家冒险?”
“大哥……”
……
“贾诩是何人,将军如此对待他?”
“贾诩?!”燕风回头望了一下,道,“是可以助我成就大业之人”
“那将军,为何不…”
“哎…”燕风摇摇头,“不知…或许时机未到吧。”
“将军…”
“好了,我们回去吧。”
……
回到家的燕风一直闷闷不乐,他自己清楚自己最需要的不是那二十万大军,而是可以为自己出谋划策的谋士,这也是他放弃独立,回洛阳屈身的一个重要原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