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术与势

作者:半生恨雨 字数:3245 更新:2023-01-28 02:40:46

已经是将近寒冬,从井径西向,进了娘子关就是山西地面,两边都是深及千尺的悬崖,太行八径之中唯有此处最是险恶,却也是由直隶入山西最快的一条路。

郑观应呵呵手心,抖落身上的积雪,拢了拢一领棉衣。再走两天就到了太原,一路行来他一直在想方怀跟他的一番话。

“这次你去山西,河要治、地要迁,但最重要的是帮朕盯牢山西这块地,山西虽土地贫瘠,但丁口众多,广有财货。你有什么事情,直接上密折给我。”

前面就是平定州的府城,此时已是快要天黑,郑观应决定在平定州歇一晚再上路。不过他没有着急进程,而是带着几个随从再城门口溜达着看了看,张贴告示的地方贴得满满的,却没有看到应该有的行新币的告示。

最后郑观应还是在守城士兵身后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找到一张巴掌大的告示,而应该在旁边负责宣读解释的衙差也没看到。

一路上,除了京师顺天府,在定州、保定、正定各府,郑观应都见到了这样的情况。现在看来,这已经不是一府一县的疏忽,而是一场有组织的阴谋。

原本为行新币定的三个月宣传期,现在都过去两个月了,可是路上郑观应还是碰上几个不知道消息的百姓,单是靠报纸是不可能让所有百姓都知道,毕竟中国还有半数以上的百姓不识字。而传统通过告示晓谕百姓地方法又被下面的官员这样虚应其事的篡改了,郑观应估计还有许多百姓不知道将以新币换旧币的消息。

这次的是一比两百的兑换率,可以想见,如果在百姓不知道新币的情况下,新币突然流通起来,将会有多少人上当受骗,物价会有多大的波动,到时造成的混乱将难以想象。

方怀把郑观应递上来地折子交给一边老神在在的杨士琦,那天在铁路司见了杨士琦后。方怀就了他作自己的侍读。不过就算是这样,他还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

杨士琦结果方怀手里地奏折,细细看了一遍道:“皇上不是早料到了这种情况,改革币制。启用纸币就没了火耗的征收,等于断了那些人的一半财路,要是不弄出鬼来,只怕皇上还不放心。现在他们手段都使出来了,皇上只需间招拆招便是。”

方怀叹口气道:“这我如何不知,然而严刑峻法虽镇得了他们一时,但却非长久之计。”

杨士琦放下手里的奏折道:“所以关键之计在于如何笼络天下官员为皇上所用。恕下臣直言。皇上似乎过于注重白石精舍里地人而疏于在这方面的考虑,现在朝廷官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乃是办洋务而得提拔、一类是八旗的亲贵大臣。还有一类便是士林出身的官员。洋务派官员多与英国相近。皇上主张在缅甸与英国开战便是得罪了洋务派;出身士林地官员于孔孟之道至关紧要。皇上改革科举、增考西学便是得罪了士林官员;而皇上重用汉臣,又大大得罪了八旗亲贵。如此同时得罪了三派,难怪皇上所举之事皆步履维艰了。”

方怀听了恍然,这些日子他一直觉得心下烦躁,好像有层层丝网裹着自己一般,自己撕开了一层又有一层,方怀此时看向杨士琦道:“只是我大清要想振兴,此三事势所必行,要整天想着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怕是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杨士琦头道:“皇上所言甚是,只是皇上与这三派官员之间并非全无转的余地,若是能拉拢一派打压一派,借力使力岂不更好。”

“哦?”方怀目光一凝,回过身道:“你有何良策?”

杨士琦躬身道:“微臣斗胆为皇上分析如今朝中情势。”

方怀头,杨士琦接着道:“我大清入关已历两百余年,八旗子弟因有落地钱粮,大多不思进取,皇上欲兴变革唯有重用汉人,所以对八旗亲贵大臣只能打压而无妥协。”着杨士琦看了看方怀的脸色,却见方怀脸色如常,因而继续道:“而今皇上又与俄国联手对抗英人,是所以洋务派亦不可用。”

方怀目光一转看向杨士琦道:“你是用那些酸儒?他们除了徒乘口舌之利还能做什么?”

杨士琦道:“儒家之道于华夏已立千年,自有其可行之处。皇上欲兴西学,并非一定要与儒家为敌不可,依士琦看,西学乃为术,儒学是为道,以术兴工商,安黎庶,以道正民心,治国家。”

方怀听了没有接话,来回在殿中走着。

“其实为官者要精通地不是天文算数而是经世治国之道,皇上改科举可以恢复古制为名,将考八股改为考策论,再辅以天文、明算诸科,则士子既不用皓穷经,又可不必违背圣人之道,

所得之人才既精于治国之道,又能懂得一二门西学,喜。”

方怀听了杨士琦地话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原本思索良久地事情得以一朝解决,不过杨士琦的话还没有完。

“皇上平日可多做些亲近儒家地事情,如修缮孔庙,编修儒家经典等等,本朝历代先皇多为之,皇上何不向其学习。”

方怀这才明白为什么康熙和乾隆要费那么大的劲编《康熙字典》、《四库全书》,感情还有这一层原因在里面。

第二天,金銮殿上。

方怀削瘦的脸上布满杀气,冷冷地望着底下的朝臣。百官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一个个把头都深深低了下去,原来有本上奏的把折子又重新掖回了袖子里。压抑的气氛盘旋在太和殿上,让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良久,方怀才了一句话,但紧接着就把百官吓了个半死:“你们是不是都想来当这个皇帝?”

“臣等不敢。”百官全都跪下了。

“你们是不敢啊,你们是在做。朕下达的旨意被你们阳奉阴违,改得面目全非,你们是想代朕号施令啊。一个个都抬起头来跟朕。”

但下面哪有一个敢露头,齐声道:“皇上息怒。”

“看来朕还是太心软了,前些日子朕体恤你们,不追究你们那龌龊,还给你们加薪俸,你们却蹬鼻子上脸是吧。朕倒要看看是你们的脑袋硬还是朕的刀快,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能动的都给我下去查,查到的重重有赏。但要是你们中有人知情不报,朕一旦知道了,以同罪处理。”

百官许多听了脸都白了,有些是心中有鬼的,还有些是担心这场风暴刮起,又要有多少人遭灾,这官场短短时间内连遭两次打击,不知是否承受得住。现在有不少部门已经出现运转不畅的情况了。

这时恭亲王奕突然站出来道:“皇上,前次贪墨案,已有不少官员去职,朝廷至今元气未复。那些官员不过是一时糊涂,惩大诫令其改过也就是了,上次一些朝中官员贪墨,皇上尚且能够网开一面,这次下面的官员不过偶有失责,皇上何必大兴血光之灾,天子还需以仁恕为本。”

奕站出来话让方怀心中冷笑,看来洋务派和那些王公大臣背后应该达成了什么协议。“恭亲王所言差矣,天子之道,以利民为本,朕之所以要治这些人的罪,皆因这玩忽职守比贪墨更为可恶,贪墨尚且不一定害民,这玩忽职守却是害民至深,要是朕没有在行新币前现这些人做的事,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要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这样他们的罪还不大吗?”

于是乎,短短三个月内,官场的第二场风暴又掀了起来,可以称得上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人在全国开始了明查暗访,一时间人人自危、人心惶惶。民间的谣言越来越多,声势也越来越大,但真正从方怀手里批下去杀头的,十个手指头也数得过来。

这样做是杨士琦教方怀的。

对于底下官员阳奉阴违,方怀实际上是有准备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历来是中国的传统,方怀原本的打算是用严刑峻法除掉这些官员,好换上强学会的新鲜血液。但之前因贪墨案换上的几个强学会会员让方怀意识到这样行不通。

这些年轻的学子热情是有的,也有爱国心,但他们缺乏基层的管理经验,很多事情甚至比不上那些贪墨的官员。而这次处理的官员更加接近基层,大多是一府一县的行政长官,负责的事情更加全面,用强学会会员强行代入这条路显然行不通。那样不但会激化朝廷官员之间的矛盾,更加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就像历史上的王安石改革一样。

后来还是杨士琦提醒方怀,他的最终目的是将新币推广,那么只要让每一个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就可以了。所以他为方怀设计了这场雷声大雨的戏,中国的事情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今天这个县令被官差带走了,明天就可以传得十里八乡都知道,然后人们就会问“某某县令为什么会被带走?”,然后新币行的消息自然就进了他们的耳朵。而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一道一道地查,变相地干了宣传队的活。能想出这样的手段让方怀不得不佩服。

杨士琦微微而笑道:“天下事无外乎术与势,皇上顺天应势,乃成大事之道,微臣懂的是不过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微末之术,实不足道也。”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8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