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训政期”很快就过去,因“辛巳之变”带来的影响渐渐平抚下去,许多老百姓都不知道他们的头上已经换了一片天。
方怀终于开始行使他作为皇帝的权力,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两道上谕:召李鸿章和左宗棠进京。
李鸿章此时正在筹办北洋水师,而左宗棠此时则是平定了新疆,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所以两人接到旨意后很快就进了京。
接到圣旨的时候,李鸿章正在解决“勇”、“扬威”二舰回国的事情。这两艘舰是去年通过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向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购买的,设计采用的是最先进的4座往复式蒸汽主机技术,拥有6座锅炉,最高航可以达到16节,也就是每时16海里,是大清度最快的铁甲舰。
这两舰本该在今年4、5月份交船的,却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离开纽卡斯尔。
送走了钦差,拿着圣旨的李鸿章问身边的心腹谋士郭嵩焘道:“筠仙,你以为朝廷召我回京为了什么?”
郭嵩焘淡淡一笑道:“这就要看这道旨意是谁的意思了。”
李鸿章头,关于西太后被废,皇帝亲政的消息他早有耳闻,但朝廷里的风向他还是看不出来,按理那位皇上出自醇亲王府,朝中得势的该是醇亲王,但现在又是恭亲王坐着辅军机大臣的位子,这让他有摸不透。
这次回京的除了自己还有左宗棠,两人虽然不对付,却是汉人中少有的手握兵权的,召二人的进京的用意不由让人惴惴。
郭嵩焘这时道:“中堂大人无需担心,朝廷现在这样子就是哪一方也得拉拢您,如果嵩焘所料不差,大人此次回京当直入军机处。”
李鸿章听了露出微微笑容,待看到一旁的郭嵩焘才收拢得意之情,叹气道:“我担心的倒不是朝廷的事情,而是勇、扬威二舰。都是日本人和法国人捣鬼。”
郭嵩焘此时捻了捻胡须道:“日本和法国两国公使同时向英国人施压,想来是早勾结好的,法国人在安南蠢蠢欲动,日本也对朝鲜虎视耽耽,他们都不希望我们得到勇和扬威二舰。大人可让?刚同英国人明二舰是我大清先购买的,绝不可让给日本人。英国人如若出尔反尔,就是置国际信誉于不顾。”(?刚是曾纪泽的表字,当时他是中国驻英国公使)
李鸿章闻言皱了皱眉道:“可是日本为了什么平衡,也必须同时卖给他们两艘同样的铁甲舰,英国人也不好厚此薄彼,但英国人既没有同样的铁甲舰,日本又不想等几年后造好的铁甲舰,你怎么办?”
郭嵩焘笑了笑道:“此事容易,中堂大人忘了在我大清之前,那智利也购买了一艘与勇、扬威相同的铁甲舰吗?大人只需让英国人出面把那艘一年前造好的铁甲舰转卖给日本,想来日本人也没什么再可的了。”
李鸿章闻言面色稍荠,了头。
第二天,李鸿章便带着几个亲随和一队士兵赶往京城。
到了京城,李鸿章没有先往吏部交旨,而是带着两个拎着食盒的随从到了东交民巷。这里是洋人住的地方,蓝眼睛黄头的外国人要比黑头黑眼睛的中国人还要多。
在里面转了一圈,出来的时候,两篮子食盒都装满了。再从东交民巷拐进宣德门,这一片就是朝廷重臣的府邸了。
李鸿章带着随从在一座独门独户的府邸前停了下来,只见正门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写着恭亲王府四个金字。
待门房通报,王府总管亲自迎了出来,带着李鸿章朝后院而来。
王府占地极广,一道接一道的回廊,不知有多少进院子,光是经过的花园就有三座。花园中厅台水榭,殿宇楼阁,竟将一副江南水乡的风光移到了这长城脚下的京城。
最后几人进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园子,这园子竟是依着一座土坡而建,坡上尽是绿油油嫩草。坡的一座亭旁,奕忻正在那里打拳。
清朝自马背上得天下,对骑射武功十分注重。清朝皇帝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骑射武功也是考校的一项,所以在同治以前,清朝的每个皇帝的功夫都是不错的。
奕忻看到李鸿章来了,于是收住了拳势,旁边的下人赶紧递上擦汗的毛巾。
李鸿章这时拍起了手,道:“王爷真是好身手,微臣从心底佩服啊。”着挥挥手,让身后的侍从把食盒里的西洋菜摆上,然后对奕忻道:“东交民巷新来了个洋厨子,做得一手好西洋菜,我知道王爷喜欢新奇的玩意,特地让人买了几道来,让王爷尝个鲜。”
奕忻一边擦汗,一边在旁边的亭子坐了下来,看着李鸿章道:“来就来,搞这么多花头干什么。”
“鸿章能有今天,多亏了王爷的提携,这些不过了表心意罢了。”
奕忻这时接过筷子,挑了几放到口里吃了,摇头道:“这洋人别的东西好,这做菜却是比我大清差远了,不宫里的那些厨子,就是我王府的那些烧火的也够教他们的。”
李鸿章听了笑道:“王爷的是。”
奕忻抹了抹嘴,翻眼看向李鸿章道:“你来不会光给我送吃食来的吧。”
李鸿章一张苦脸道:“前些日西太后移宫废号,东太后又归政,按理应是您和醇王主政,却又不见两位王爷出来主事,朝廷局势如此云波诡秘,我实在看不透,特来请王爷指一二。”
奕忻看了李鸿章一眼:“你是看我在家里闲的无事可做,猜不出那封圣旨是谁的意思,怕调你回京是要拿你的兵权吧。告诉你,那封圣旨是从禁中直接的。”
李鸿章一脸的不敢置信:“难道是皇上……”
奕忻面无表情道:“你不要看那个娃娃皇上,如果我猜的不错,西边的这次彻底栽跟头多半是这位皇上的一手杰作。”
李鸿章听了这话更加呆了,半天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