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天快傍晚的时候,援军总算是赶到了军和伪军,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急需的火炮也带来了。
“有了炮兵的支援,倒要看那些支那人还能支撑到几时?”三个守备队长又恢复了一脸骄横,长出一口恶气般的吼叫着。
与三位日军指挥官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红格尔图镇内的情况。与日本人的判断完全不同,镇内的中队不是只有区区几百人,而是整整一个三千人的加强团,他们不仅拥有便于携带的战炮,还用成群的骆驼从后方带来了凝水泥和一批大块头的预制件,镇内的工事远比日本人想象的要坚固得多。还有一件事是日本人应该想到的,可他们还是忽略掉了,既然中队能够成功的同时夺取土城子和陶林,又怎么会只有眼前这么点儿人马呢?
但是急于夺回红格尔图镇的日军已经顾不得细想这些了。仅仅经过了非常短暂的炮火准备,日军的冲锋便开始了,他们叫嚣的口号便是要在日落之前结束战斗。或者我们可以说的更准确些,那根本就算不得是什么炮火准备,仅有的两门对着镇口正面胡乱了几炮,你也可以硬说那算是炮火准备吧,但事实是中队阵地的一点皮毛也没有伤到。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在丢下一片尸体后,日军这一天最后一轮攻击也同样无功而返了。
日本人打不动了,就该中国人动手了。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一直苦心经营着自己的部队,与英法德美这样的一流强国相比,日本的工业谈不上达,国内资源也相当匮乏,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军工生产。但通过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军工生产计划。同时配合适当的军队训练方法。日军地战斗力还是让那些军事强国也不得不刮目相看的。虽然缺乏交通工具,工兵力量也明显不足,但日军仍善于长距离行军与奔袭,日军缺乏自动化装备,炮兵也谈不上很强,甚至步枪地威力也不足。但通过训练也能够让士兵在步枪精确射击和拼刺方面高人一等,就连步枪威力不足这样地缺陷也无关紧要了。那些来自农村的日本士兵很能吃苦耐劳,军事素质很过硬,武士道精神也使得他们战斗意志特别顽强。
日军固然有自己的优点,但缺点也同样明显。他们有自己的一整套作战方式。所有作战都不脱离这些的范围,这固然造就了日军的强大,但也使得各级军官固步自封,战术思想僵化,若脱离之前预定地套路,便会手忙脚乱,应变能力极差,有时甚至反而不会打仗了。日军过于强调武士道精神。对于肉弹战术之类倍加推崇。虽然造就了一大批悍不畏死的士兵,但也不是每个士兵都来自贫苦农家。也就不是每个士兵都能那样吃苦耐劳,而对于武士道精神地理解每个人也不一样,例如第四师团和一些特设师团的战斗意志便不怎么样,甚至反而不如其他国家的士兵。
日军还有一个非常片面的地方,那就是夜战,对于夜战,日军只是强调进攻时地决死突击,除此之外便在没有什么概念了。而日军的各种技术装备也都是为了应付白天作战而准备的,而基层官兵对于这些有限的技术装备也是非常依赖的,一旦失去火力的支持,日军战斗力就要大大折扣。而日军自己却并不认为自身夜战水平不足,反倒是对自己的决死突击战术沾沾自喜。
也许正是基于这一点,再加上他们认为红格尔图镇内的中队自保犹恐不足,绝不会冲出镇外来找死,他们只是草草地收拾了一些,安排了有限地岗哨,却没有构筑一些起码的工事。
日军夜战不力,但柿子还是要先捡软地捏。此时两翼包抄上来的另外两支部队也已赶到,全军随即动总攻。骁勇的骑兵挥舞马刀直接冲击伪军阵地,见人就砍,蒙疆自治军本就没什么士气,此时更是上下皆惊,很快陷入混乱,军官士兵分头逃生,红格尔图镇内的部队也奋力出镇攻击,两军内外夹击,蒙疆自治军全线崩溃。
伪军的崩溃也很快影响到日军,甚至还直接冲散了一段日军自己的阵地,日本指挥官眼见守不住,又已陷入混乱,难分敌我,遂下令不管不顾的朝前一通猛打,伪军要后退,日军则是要压住阵脚,部分地方还放生了火拼,就是没有明确火拼的,也有不少蒙疆自治军的士兵倒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下,眼见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一些伪军索性缴枪投降。
日军还在拼死顽抗,但此时已经形不成有效的火力网,不过日本人到底还是训练有素,而且异常狠毒,他们一面组织撤退,一面故意进行扰乱射击,将中队的火力引向刚刚还并肩作战的伪军阵地。毕竟是夜战,不能看出敌人的样子,只能击中火力向这些阵地射击,结果伪军的伤亡越的惨重,而日军主力则乘机逃脱了……
“混蛋!饭桶!区区几百个支那人便把你们打成这副狼狈样子?!武士道精神哪里去了?”看着手下这群残兵败将,师团长鲛岛重雄感到既震惊又愤怒,很是了一通脾气,这才搞清楚红格尔图镇的中队绝不只是几百人,而应该是主力,他刚刚也是气糊涂了,现在慢慢冷静下来,反倒是觉得这应该是个机会的主力远离后方,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岂不是自己的第14师团立功时候到了,只要能消灭眼前的中队主力,谁还会去管之前的那些许失败。
想到这里,鲛岛重雄倒是乐了,笑中透着狰狞。他立刻下令集合部队,他要亲自指挥这次战斗,让那些同僚们看看,他的第14师团才是真正的帝国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