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我可真是服了东家了,大伯您是知道的,我读书不成材,可做生意也还算是一把好手,走南闯北的也见过不少世面,可就从没见过一个像咱东家这么会赚钱的。想当初,就是因为书读得不好,咱们镇上就没一个人正眼瞧我的,在看如今,如花似玉的媳妇也有了,孩子也有了,这几年跟着东家,我自己也攒下了二三十万两银子的家当,我这辈子,知足了。”说话的是孟夫子的侄子孟掌柜。张文英一到南洋就大摆宴席,不过显然,孟掌柜这会儿喝得有点儿高了。
“你小子也知道你当初那没出息的样子,要不是载之,你这辈子早就完了。”
“夫子呀,您可千万不要这么说,要不是孟掌柜他们帮我,张家哪来如今这么风光家喝酒!”
张家的流水宴场面很大,也很嚣张,一直摆了二十几天才完。
张家如此花钱如流水,不少人看了都很眼红,便是当地的那些荷兰大商人也不例外,不过他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张家那位小爷很会赚钱,他来了,张家怕是要更兴旺了。
这天,张文英把所有的掌柜都叫了回来,他有事要和他们说。
“载之呀,你来了后,饭也吃得特别香,我老头子每顿也能多吃半碗饭了。”孟夫子的话听起来还真是满假的,不过最近他确实每顿多吃了半碗。
“说也奇怪,我好像每顿也能多吃半碗了。”张祖贵也现,自己的饭量好像也涨了。
“大伯,老太爷,别说是你们了,我和其他掌柜也都觉得这饭比从前好吃了。”孟掌柜也代表诸位掌柜说话了。
“我哪有这么神奇,我是在菜和汤里加了这个。”说着,张文英掏出一包白色的颗粒。
会吧?这盐有这么神奇?以往烧菜时不是也放了盐吗?”孟掌柜大吃一惊,白色的颗粒不是盐就是糖,他可不相信张文英放的是糖,不过盐也不太可能呀。
别说孟掌柜不明白,在场的其他人也全都不明白。不过大家倒并不觉得这会是盐,毕竟盐大家天天都在吃的。
“当然不会是盐了。这是我在京城时,从海带里提炼的东西,叫做谷氨酸钠,我也叫它味精,做菜时放一点儿,菜味就会很鲜美的。我曾经给了桃红一些,不过看来她是藏私了。”
“桃红呀,少爷给的好东西也不拿出来分享一下,也太不够意思了。”王飞虎一听就开始数落起桃红的不是。
“先生给的东西怎么能随便跟人分,在说先生也没说过那是做菜用的呀!”正说着,桃红又忍不住摸了摸像项链一样挂在脖子上的那一小瓶味精,脸一下子红了。
“味精,味精。东家,这东西咱们应该生产呀,就咱们一家会,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在座的人中还是那个山西掌柜谢老柱最会经营,一下子就想到了靠味精来财。
“我这就去把能买到的海带都收回来。”孟掌柜已经坐不住了,现在他就好像已经看见一大群人排着队来买味精了。
“就你急?也不听载之把话说完。”孟夫子最看不上侄子这副没出息的样子。
“孟掌柜,你先坐嘛。现在去买海带有什么用,五百斤海带才能提炼一钱味精,这么高的成本,是赚不到钱的。”
孟掌柜不甘心的一又坐下了,味精的确是好东西,不过听起来成本还真是高得吓死人。
“桃红,你来时我吩咐你建的那两个厂子怎么样了。”
“先生就放心好了,粮食加工厂早就建好了,不过生产的那些白色颗粒不知是干什么的,只好按照先生的吩咐,先用瓶子装起来,放在库房里。那个火碱厂也建好了,生产的火碱不仅足够粮食厂用的,还卖给了洋人不少,如今都有些供不应求了。先生你不知道,咱们张家人办事可不像大清朝廷的官员们那样拖拖拉拉。”说着,桃红有些得意的笑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味精也是白色颗粒呀。”张文英显得高深莫测的笑着。
“对呀,我怎么就没注意到,原来咱们早就开始生产味精了。”孟掌柜恍然大悟的拍了下大腿,掰着指头算了一下:“看来这味精的成本也不算高嘛。”
“当然不高,要不然我们怎么靠它大财。”张文英收起笑容,接着说:“孟掌柜,你明儿就带些人手,去日本开一家味精店,广告词我都替你想好了——家有味之素,白水变鸡汁。”
“为什么要去日本开店呀?”孟掌柜可不太喜欢和日本人打交道,不过他还是很得意的,这种赚大钱的事东家从没忘记过他。
“甲午那一战咱们国家败得太惨了,又赔了不少银子给他们,也是时候该他们出点儿血了。孟掌柜,这味精的价钱嘛,你不妨定的高些。”张文英记得原来的世界里,是日本人明了味精,还赚了中国人不少钱,他这么做,真是不无恶意呀。
谈话一直进行到天黑也没结束,王飞虎一按开关,从美国进口的灯泡便又给屋子里带来了光明,因为只有一个灯泡,屋子里不算暗,却也不是很亮。
“这灯泡太暗了。”张文英着牢骚。
“文英你就将就一晚上吧,明天我就去找工匠来多装几个灯泡。”张祖贵这些年最见不得的就是侄子受哪怕一点儿委屈。
“不用了,四叔。花旗国那个叫爱迪生的老头可以造电灯,咱中国人也可以的。”说实话,张文英想要的不是多几个白炽灯泡,而是日光灯。
“我行的,我一定能办到的。”张文英握着拳头,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
一个念头开始出现在张文英脑子里:我要财,大财——为了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