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376章 言三事,首定彻变官制体

作者:陋室寒山客 字数:3287 更新:2023-01-27 00:51:24

"籍以上诸点,吾方敢言断、方敢谈战。英国人不会阻挠亦不敢阻挠,德国人当为助我、而非助敌。君大可行之,汝这去与倭贼谈,吾即与丁、刘二尚书调兵谴将。单指外交,日寇必不肯轻易低头的。我强军大兵压境,才是助君再成清名的重点。"

一翻长论,将日本人不敢开战、英德两国不敢阻挠的原因全部阐述完,刘克武最后是含笑冷眼扫视了一下殿上的群臣。

霸傲之气,当李鸿章、张之洞、翁同和、寿耆和盛宣怀看到刘克武的目光时,李盛翁三人大为赞赏。为掌朝权之重臣者,当有傲气制人、当有霸气才可辅君成就不世功业。寿宣二人则是大为敬佩和赞服,这半年来他们彻底见识到了刘克武的本事,此时见到那霸傲眼神,内心中变法的动力更加充足了。

至于十八大臣中,其他那十三个人,则是早就屡见不怪刘克武冷酷的对敌表情、傲气凌人的神色和霸气十足的表情了。

辜鸿铭接了圣命,更拿到了二届中央全体党代表选举出来的复兴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的上谕,立即就不再多言,转身去了西四胡同他那外务部。

看着辜鸿铭走出太和殿,刘克武转身对光绪一礼,却又提出了一个正式确定了中国以后几年内军政格局和变法最重、亦是最后的一步骤:"启奏陛下,臣还有三件事,关系我中华之未来、关乎变法之的成败、关怀国之未来。"

闻言面露惊奇,已有一个多月了,许多朝议之事实际上刘克武都是象刚才那样,先扔出决定再去进行阐述。在很多时候,与其说光绪在听他的,更不如说是刘克武在真正以宰相身份独断朝纲。

虽臣重君轻非光绪所愿,更非任何一个封建君王所愿接受的事。但变法乃为保其祖宗江山,光绪更看的出通过变法,他能用这个年纪比他还小的重臣,实现他千古明君的夙愿。权暂授,业成功臣退的事,光绪也一直还认为他有能力可以做到,也就乐得事事把关、任由刘克武大掌诸权、不报先断了。

而现在,一个多月来第一先请后办,这让光绪惊奇之余,不禁大起兴趣。在龙椅之上端正了一下身,光绪克制了一下自己后,才笑着开口对刘克武言到:"卿乃宰辅,权责当断。何事如此重大,竟让卿亦不敢断也?"

"回皇上,此三事,均乃国之基、变法之本也。臣久未提,实乃不得以。今时机已到,若欲对日强压而不为之反噬,此三事必先行才可。"刘克武低着头,却恢复了从入京以来那沉稳、成竹在胸的语气。

"何事如此之大,卿尽管言来。诸事为变法让路、百事为兴业开道,非卿之意业为朕意也。"

"第一事,乃是彻底改革内阁,臣已列好革变定制的具体纲要。此变,变现之军机群臣为军机之留八大臣,行走与圣上之前。其他诸臣,则改任内阁大臣。仿效西方之法,内阁断国务,军机控大权。八大军机并皇上,议政定夺于金殿之上。内阁群臣,议政常处决断于勤政殿内。"

"卿此为何意乎?现之十八大臣,均行走于金殿之上,朕才有今日之亲躬百业的机会。难道,爱卿认为朕有何事办的不妥,还要再学妖后之术,削朕君权不成?"光绪的话,让站在金殿上的李、翁、张、寿四老臣听到后,不禁都目光紧盯向了刘克武的身上。

当朝宰辅,君授独断大权,掌天下兵权之十分之八、控变法即中国诸政命脉的刘克武,现在实际上在被扔进翰林院中当了从四品侍讲学士的康有为等人新改名为《中国日报》的报纸上,被骂成了是当世曹孟德之行。

光绪其实也心中比任何人都明白,他现在诸事唯刘克武之言为遵,实际上正是因为惧怕刘克武这个一入朝就势大控国的强臣的。

能那样轻松又缜密的擒了妖后,刘克武现在的权利又已经完成全面的控制,哪天真的一个不顺意,光绪可不相信在边陲的那晋、溥静、载滢、庆恩、荫昌、魁斌、崧杰和依克唐阿那些所谓"宗社党"人,凭借他们手上那加到一起才十万人旗人为主的部队会是这个复兴党领袖的对手。

政党准建之后,刘克武的第二次复兴党全国代表大会是半公开的召开的,也是中国真正全国性的第一个政党。而之后。李鸿章是拒绝了成立党社,反鼓励其亲信全都加入到了复兴党中。

张之洞因有政见上是与刘克武存在不同的,所以自己搞出来个以原来那些封疆大吏为核心的社兴党,取意社稷兴盛。翁同和一见别人都弄党了,他也立刻重整清流人士,组建出了全国性的第四个党派,仿效英国人取了个保守党的名字。

到了那些满清的皇亲国戚们,于党政之事唯有前任山西巡抚、现任民政部副大臣毓贤和唐努乌梁海镇守使、骑兵第五军军长荫昌二人懂得这些事。毓贤屡受刘克武的恩情,其人其实也早已倾向于复兴党的政治主张。

但刘克武在其找到杨度想要在"二大"召开后加入复兴党,却让其去帮助荫昌把满清的贵族们全都拉到一起,组建出了有个"宗社党"。

之后,康有为也不甘心政治上的失败,更不甘心之在实际上变成了国家的最高文史修撰中心和内廷教育之用的翰林院侍讲学士,也拉着他的那帮弟子们组建了以维新为名的政党。袁世凯在诸党之间均被拒绝加入,最后也只能成了维新党唯一掌握军权的人。

这也是袁世凯要与日本人合作、违谕自行筹办军火的原因。全在边陲之地那些宗社党贵族手上的军队,和维新党的军队都是俗话说的"后妈养活的孩子"。袁世凯清楚这一点,才被刘克武故意而为的逼到了当汉奸的边缘。

五党的实力上,却是天壤之别的。复兴党秘密发展的早、组织结构最明确,党员在"二大"召开时,已经公开的是847万人之众。

张之洞的社兴党,虽是有变法前的那些封疆大吏,包括已经查明无关联去自己高老还乡,被挽留在北京安养天年的刘坤一在支撑着,实际上的人数也不过才8千6百多人。

清流一派的翁同和那个保守党,倒是在人数上成了第二大党。可惜清流思想,在大变革的时代里,已经少有人去信奉,所以他们那个党的党员也不过正式备案1万人而已。而且,其党之员、多为腐儒。

到了宗社党,虽然皇上亲自给他们当了荣誉党魁,可满人摸不准这变法和党禁开的脉,真正加入的也不才9千7百多人。

再看袁世凯当了所谓总干事长,实际上还是康有为一人在那妖言惑众的维新党,总共加一起才不过区区千余人的党员。其中还有不少,都是袁世凯那个军之中的军官,根本就是一群在政治上的半废物。

加上海外的兴中会,国际上承认并认同的,实际上中国现只三个月内,就已经有了会党六个至多。当然,孙文的兴中会一直在喊着推翻满清、光复中华的口号,他们是暂时未得到光绪承认的。

即使是朝野有其他四大政党,在挟制着刘克武,光绪还是很清楚眼前的形势。其他那四个政党叫喊的再响,真要是刘克武想当"奸臣"。从财经到军事,从工业到路矿,全都控制在复兴党人的手上,他光绪也好、其他四大政党也罢,谁也不可能是复兴党的对手。

听到光绪的话,刘克武四个月来第一次跪到了地上,叩首回到:"臣万死不敢欺君,更不敢冒犯君权。然则变法,即仿西法,若想安抚住海洋之孙文、国内诸多以洋人教会当掩护之反叛之会党,必行此法而无他选,还望圣上明查。"

"是啊!皇上,刘相决计无欺君之意,臣等愿保、并请圣上准此请"

带头跪下的不是复兴党的大臣,却是李鸿章和张之洞。这倒让光绪看到此时之景后,大吃了一惊。李鸿章倒还好理解,刘克武是他的爱徒,现在都已经把他北洋的嫡系传接的差不多了。

可从开党禁、准官民自行建会党参议朝政以来,张之洞过去没少帮刘克武,但他毕竟是原来清流一派的骨干。思想上虽然接受很多的西方之事,却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也让他在复出后和刘克武之间矛盾没少出的。

争权夺势,臣之三本之术重者。朝臣纷争不出掌控、不损国事,则为君之幸驭之法。这些道理光绪明白,刘克武也明白,为官的人九成九也都明白。朝臣不纷争,皇位就要出危险。

而此时张之洞却带头先力挺起刘克武来,光绪不禁将目光转投向了站在张、李二人身边的帝师翁同和。结果,更让他未想到的事发生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8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