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多说其他,陆建章站起了身,又是一拱手说到:"爵帅既已明示,标下这就去交代侦缉处兄弟们立刻着手去查。"
话说完,陆建章转身就离开了刘克武的房间。至于查这些干什么,陆建章根本不会问。在他的心中,刘克武的话现在比圣旨还管用,让他做什么,都有必然性的结果。到了他该知道的时候,不用他再问刘克武自然会告诉他的。
至于即查洋教,又查已经开始在形成,打着宗教旗帜的义和拳要干什么,暂时也只有刚刚又仔细思考了一下的刘克武自己知道了。
挂名在参谋营务处之下的侦缉处,一直都是很多人只有个代号,除刘克武、陆建章和曹瑛之外,没人知道他们真实身份的人。薪俸军饷,侦缉处的绝大多数人,也都一直是以刘克武的私库支付的。
半年时间,从无到有,在刘克武全力策动、陆曹二人竭力筹办之下,五百人的侦缉处从这一天之后,才开始真正让复兴社更多能接触到核心层的人知道。
几天后,在将军府内,刘克武又接到了北京发来的一道新圣旨。准刘克武、丁汝昌以山东财资三年重建水师计划,准二人改军港为海军基地之奏。
准严复为威海海军基地总办、杨度为青岛海军基地总办、刘步蟾为北洋水师威海第一舰队总办、萨镇冰破格擢升北洋水师青岛第二舰队总办。四人均实授总兵衔、赏二品顶戴。
在这份圣旨上,光绪更是直接给刘克武又赏了个加兵部尚书衔。如此一来,刘克武的一品顶子是彻底的变的更红了,而且更是有了对山东一切军务的先斩后奏、专权办理的大权。
光绪也很清楚,看着是丁汝昌和刘克武联名上的奏章,可实际一定是刘克武起了个主导作用。大战刚毕、国需安定。有庆、恭二王力保,躲在颐和园的西太后又得了李莲英不断的吹风,说刘克武多么忠、多么有本事后,那个老太太更是直接让李莲英给光绪传了一份手谕,让光绪酌情照准。
所以,在圣旨的最后,光绪还加了一条。命刘克武为北洋水师重建全权总办,而丁汝昌则变成了会办大臣。此外,刘克武的头上,还正式被多加出了个文华殿协办大学士的新衔。
加兵部尚书衔,等于给了刘克武先斩后奏之权。加太子少保,让刘克武的品级确保为一品,与只有加尚书衔却没有这傅、保之号的王文韶成个同品之衔,让其真正可以专权办理山东军务。
加了文华殿协办大学士,更是确定了刘克武这个一品不再是署理,而是正式的。按满清的规矩,只要加了这个协办大学士衔的官员,在京必为军机上行走。若象刘克武这样派驻在地方的,则对朝廷交办之事,也无需再接受各地总督辖制。
再加上之前给刘克武的汉军都统、一等镇鲁伯和山东将军,在整个直隶总督该管的地盘上,实际上刘克武已经反而高过了署理总督王文韶。
即便是李鸿章再回来,那位老人家在爵上是一等肃毅侯。在其他的职务上,最多是个军机大臣、总督、太子少傅、北洋通商大臣和文华殿大学士。
除了那个文华殿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外,即便那老人家回任直隶总督,有事也只能个刘克武"商榷"办理了。
而诸官联保,更有两位王爷和李莲英全力帮助之下的众新南军将领保荐,不但被光绪照奏全准了,还格外开恩的全都晋、封出了官爵。
按光绪的这道圣旨,山东提督正式由晋封一等男爵的冯国璋出任,冯国璋同时兼任了新军第一镇的总统制。左翼总兵加提督衔、山东布政使由刘克武力主、光绪晋封三等男爵的马龙潭正式出任。
山东的巡抚,由新军第一镇右翼总兵加提督衔、新晋为二等男爵的潘万才出任。这样一来,山东的军政大权,光绪心中实际上也很清楚,还是都到了刘克武的手上。这也让他很是无奈了一翻,谁让刘克武在西太后身边买住了一个李总管,他也只能听命。
其他人的任命上,刘朝先带一标人马去江苏驻防,调归两江总督刘坤一辖制。刘朝先晋封二等定鲁伯、授江苏提督职加兵部侍郎衔后,同时兼任新建陆军第三镇的总统制。
在江苏的人事上,新军第三镇左翼新任总兵加提督衔、晋封二等男爵的周鼎臣出任了布政使。第三镇右翼新任总兵,并加提督衔、晋封二等男爵的张作霖出任江苏巡抚。
带着一标去安徽组建新军第四镇的刘克文,本就已经署理山东布政使了,这次则正式被调任江苏提督,并加工部侍郎衔、晋封三等安鲁伯的同时,仍然兼任新军第三镇子总统制。
安徽是诸多淮系出身权贵和包括刘克武在内许多新南军将领的老家,这次也是全都被新南军将领拿了真正的大权。段祺瑞为第四镇左翼总兵,加提督衔,晋封一等轻车都尉后出任安徽布政使。
在刘克文和段祺瑞的任命上,廷议当时还是很激烈的。按满清之规,为官着必须离乡而任,至少还要跨个省。而段祺瑞是安徽人,刘克武主奏的折子上竟然让他俩直接回老家去当官,先遭到了清流一派的强烈反对。
可那个朝廷到底是谁在做主啊?自然是躲起来"享清福"的那个西太后。廷议争论了两天之后,庆亲王直接就跑进了颐和园,和李莲英一唱一和的让那个老太太直接又出手谕,特准段祺瑞回乡任官。
老妖婆的话,更是在此之后彻底结束了为官之人不得在乡地为官,满清老祖宗们立下的规矩继续执行。那老妖婆当时的话说的是:"祖宗之制,改者已多。异地为官,若遇此翻刘克武这样公忠之人,力保同样体国之人,破一下老规矩换个一省安定兴旺,又有何不可呢?"
老妖婆此话即出,到了廷议上之后,清流一派再倾向于是光绪,也只能采取妥协了。在庆王的大力促导之下,光绪最后才在段祺瑞的任职上无奈的点了头,这才有了段祺瑞的二品顶戴和回乡、刘克文一品衣锦归籍任职之事。
刘克武很清楚,后世历史轨迹之中,段祺瑞后来可是北洋那些军阀之中皖系的老大,把他放到安徽虽然上面有自己的哥哥在那,但还是很不放心的。于是,安徽的巡抚,就由刘克武上奏之时,保荐了自己的结拜兄弟,最安分的新晋三等男爵熊秉琦。
有自己的亲哥坐镇安徽看着段祺瑞,再加上个即便是刘克文说话都未必听,不听圣旨只听自己命令的熊秉琦,刘克武不信也已经表现出很强忠心的段祺瑞还能逃出自己的手心,去搞自立和军阀派系去。
根据荣禄和在日本的李鸿章的主意,光绪这次正式将新军两镇变四镇,虽然主要是分散下刘克武的兵权,更多的也真是想强国强兵。
袁世凯的北镇,在这次之后正式被改称为第二镇,而袁大脑袋在天津第二次抗战之中,寸功未建却还是混了个晋任直隶按察使的好处。
当然,这只是满清朝廷,为了均衡一下南北二新军和刘、袁二人实力的方法,却让袁世凯还是有了更大抬头争夺权利的机会和筹码。
接完圣旨,送完宣旨的太监之后,刘克武将既然出任三省的众人全都留在了自己的将军府之中,一面交代人安排酒菜,一面又和众人商量起具体该如何治三省、保大权、求新晋事务来。
坐到主位之上,扫视面前刚刚换好新官服,全都戴上了红顶子的众人,刘克武先开了口,微笑着说到:"两百四十万两,换来众兄弟脑袋上的红顶子,本帅这次可没让各位白跟着我在天津折腾那么一下吧。"
"那是、那是"
"爵帅哪的话"
众人各自不同的寒暄之话,并没有停止刘克武继续说下去:"这顶子皇上是无奈的给了大家了,到了任上你们才是最要紧的时候。干好了,皇上也好、太后也罢,谁也不会妄动你们。可要干不好,你们可就随时准备再把这大把银子加将士鲜血和性命的顶子,还给朝廷的。"
谁都知道,光绪此次虽然无奈的照奏全准的把新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全都授权给了新南系将领,但那个皇上先前就已经对刘克武产生了猜忌,他们要有一点闪失就容易给拿掉顶戴的。
周鼎臣最先接过刘克武话,站起身一拱手对着刘克武问到:"爵帅您也知道,咱老周是个武将出身,现在让咱去江苏管全省之财,老周还真有些忐忑啊。爵帅可有什么具体的指点,让咱老周可参照着执行吗?"
周鼎臣本非魁字营时期走过来刘克武的嫡系,但从天津之役后,却也逐渐开始真正对刘克武产生了忠心。他的忠心,主要还是因为对晚他多年才以弱冠之年横空出世的刘克武,在这段时间以来让他看到的文功武略那份赞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