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新更新
轻轻一粒棋子落在盘中,出了一声悦耳的脆响。这是一只青铜的棋盘,上面纵横十九道。而棋子以红玉和白玉为子,可见这副棋具的珍贵了。如果这样一副棋具在东方六国,那自是不足为奇道哉,而在秦国,那可就少见得很了。这是甘龙家的宝贝,现在甘龙正在用它会客,这个客人也不是一般人,他就是从前和甘龙隐隐相对的现任太子傅监内史,公孙贾!
按理说这两个人关系并不是很好,有的时候私下里斗斗嘴,拌拌舌,说你事非,道我长短,这种相互拆台的事谁都没有少做。一般说来,在这两人相斗的情况下,甘龙占着上风,而公孙贾则落下风,却稳如磐石,风吹不动。同样,甘龙虽言语上对公孙贾有所苛薄,但也并不是一味死打狠压,总是留有一线的余地。甘龙深深的知道,一个朝堂上,文臣不容一人独大,再说他也不年青了,和公孙贾这样内健的人相斗,留下一线的余地反而见好。
果不其然,现在两人好的可不就是如同一个人似的么。现在公孙贾来到了甘龙府里,甘龙不仅让自己三个儿子甘石、甘砜、甘兖都来坐陪,请出了北秦的苦蜜茶,还拿出了他糜费千金所铸得的这副棋具。这是甘龙给自己的一副定性陪葬品。古人对陪葬品要求是很严的,是人生前最爱之物,甘龙对这副棋盘的珍爱就表示他如身死,四羊铜棋盘和红白玉棋子必是不可少的陪葬品。古人重礼,虽然这副棋珍贵,但它的命运如果无识,只是伴随黄土而入。
现在甘龙拿出这副棋具,就足以说明他对公孙贾的态度。那么两人怎么会好成这个样子呢,答案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这两个人都已经给排出了秦国的政治核心。不过虽然给排出了政治的中心,但两人还是可以在秦国上下蹦蹿的。特别是在他们两个人相继教导太子之后。
太子嬴驷算是苦尽甘来了,自打他入栎阳之后,常时间在父亲的榻前,秦公本人也意识到他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大哥不是不好,但以大哥的性情怕是会铸成大错,所以还真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一下,毕竟他不好女色,一直对此没有太多的性致,所以对于太子也就好得多了,一时间父子亲情,人伦之幸!但问题在于这个儿子也有一点毛病,那就是老秦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性情,叫倔!人常说秦川倔牛。一方面是当时秦人还不是给牛打鼻环,所以要控制牛不是那么容易,经常的牛都不听话,加上秦人的性情犟拧,故而就叫秦人倔牛。太子显然也有这个毛病,认定的事往往就不想改,秦公有的时候也为此头痛。加上太子虽然有武力,可是年小,正好可以进行学习,儒者蒙智,儒学之所以扬光大,关键在于他们当时主要的把持着教育制度,很多乡童学子学习,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了儒学,有的人就迷进去了。想也是知道,就连墨家两代钜子都是先学儒的,这就可想而知了。在秦国,大儒可少,能说的上的,也就是甘龙和公孙贾。这两人一老一少,一个学识渊博,一个有智思谋虑,正好是太子良辅,秦公觉得要想让太子懂事,先学知识,然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力,才好接手其余。
随着甘龙一子落定,提了一子,公孙贾不由赞叹道:“太师好棋,果然厉害,难怪可以辅助国君协理阴阳、融通天地、聚合民心,老太师真不愧是国之比干呀!公孙贾受教了。”甘龙出了缓缓的笑声,道:“老夫可不敢当此之赞。”他虽是这样说,但得意是不可避免的。比干是谁,他是大商天子帝乙的弟弟,心智群,才能出众,按商朝的制度,天子的兄弟也有继承权,所以过于优秀的比干一直遭帝乙所忌,郁郁不得志。可众所周知,帝乙死后,帝辛却大大的重用了他,从这里看得出大商帝辛的了不起,一个不好,比干就可能夺他的江山,但没有出现那样的状况,两个人齐心合力,大商从衰败中走了出来。至于比干之死,那也是政见的问题,而非是帝辛的残暴,不过由于比干活着的时候,叔侄两个合作无间,国力蒸蒸日上,所以百姓把这份功劳算在了比干的身上,而忽视了那上面的帝辛,不过在初时也不是这样的,只不过周灭商后,为了消灭商的文化影响,不得已从商人中挑了这么一个死鬼来追捧,和伪清政府为了淡化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而吹捧袁崇焕是一样的。其用心都是险恶至极。
不过无论如何,比干的名是出来了,这比干是大商的太师,现在公孙贾以二人相比,的确是结结实实的好大一记牛屁!两人再过几手,公孙贾更是推盘认输,连连笑着说道:“不行,不行,在下实实的不是太师的对手呀!”“呵呵呵呵……”甘龙也是自得,他的棋力平平,不过是自己喜欢和自己下罢了,他何尝不明白公孙贾是让着他,不过话说回来了,公孙贾让他的手法很妙,让一向喜欢下棋但却没有人陪着的甘龙好好的过了一把瘾!他露出了微笑道:“老夫老矣,现在也只能这样在这方寸之地显一显威风了,还要多谢太子傅大人的承让!”
“老太师仁厚,棋风古朴,正是我辈学习的楷模呀!”公孙贾说的很动真情。甘龙虽然看出来了,但却很淡然,他微微笑着对自己的三个儿子指点着:“尔等可见,太子傅大人之礼让?此仁仁君子之风,大秦独太子傅大人矣!”甘石三兄弟在心里腹诽着:“说那个好色无耻的东西是谁?现在却成了仁仁君子之风!”不过嘴里却是恭敬说道:“我等受教!”
公孙贾微微笑着说道:“不敢,老太师,明日还劳您去为太子进行早课。”甘龙道:“太子字可全否?”公孙贾面露激动:“太子贤明,识字已千,可以习文矣!”战国时不会教这个篇作那个章,只要习字到了要求,就可以学习时文,这些文以儒家学说,有六经,就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其后儒人董仲舒自毁《乐经》,假口毁于始皇之手,以此来恶汉武帝向法学之心。因为武帝好舞乐,他的姐姐平阳公主为了讨弟弟欢心,不仅自己与弟弟欢淫,还训练了一批乐人舞妓,卫子夫为其中之一。董仲舒强调法学毁文灭乐,绝武帝尚法之心。最终让儒家独大。此后儒家就开始强大了,东汉加上《论语》、《孝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宋时加《孟子》、《十三经注疏》。自宋以后,宋、明两朝虽然奋起,并且当时的一只脚都已经踏入到了资本主义的蒙芽状态,却都毁于浩瀚的儒家腐毒!这两个朝代最大的特点都是一样的,其一重文抑武,宋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出了二程和朱熹这些猪狗不如之徒。而明也是文官节制武将,最后的时期,文武成了寇仇,两不相容,明朝竟然是自己内部党争而毁的!
其实真正说来,就如同北秦伯自己承认的,儒家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自孔子之死,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式之儒。孙氏之儒的后世荀子,就果毅的批评子思和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由此可见,儒家也有一部的仁人,这些人也是有自己端正的思想。荀子与其说是儒家,其它和法家基本没有区别,若然非是如此,他也不会教出李斯这个纯粹的法家弟子。不过儒学是一门可以启蒙而难以透知的学术,学这门学问,见山是山,可却很难达到见山不是山的境界,再想要突破,达到见山还是山,那就更难了!大多儒人都是见山是山,对学习的认知仅在表面。李斯见山不是山,所以他是法家,从儒而达法。荀子是见山还是山,所以他虽然支持法家治政,但他却是一个儒者!不过话说回来,天下间出圣人何其难也,学儒的大多还是学成了董仲舒、二程、朱熹之类的人间丑刍,禽兽不如之徒!
他们最后都成了学一套,作一套,虚伪清谈,自高自傲,下流无耻,贪财好色,却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做尽了人间的坏事还要别人夸他们。要别人遵守道德,自己连儿媳妇也不放过。老到七十娶十三,还要美其名曰:一树梨花压海棠。但也由于此,可以看出,儒学用来利用骗人是最好的。甘龙沉思一下,道:“若要学文,当学《尚书》。”这也是一个必然。
就目前来说,儒家有《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可对于秦国来说,这里面可以学的就太少了。《诗经》、《乐经》、《仪礼》,一者诗焉,一者礼也,一者乐乎,三学都不是秦国所慕的。秦国有自己的秦腔,有自己的俚歌,不慕山东的那些多以浮华见长的诗歌和繁杂的礼仪。六经一下子就去除了三经。《周易》人所共知,太深了,一般人哪看得懂!就说是《春秋》,也不是孔子写的,他做的和姜子牙一样,把鲁国的国史修一下子,就成了他的学术思想,当真是欺天大盗!这和现在某个人把《红楼梦》拿出来用白话文写一遍说这是他的作品一样。真有人这样做,你能说《红楼梦》是他写的么?如此一来,也就只剩下一门学术可以学习了,那就是《尚书》。
《尚书》原称《书》,一直到了到汉代时才改称为《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在这里是为了写作方便所以在此就叫《尚书》。《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由于《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所以在这里来说,是最适合历代帝王世家一定要学习的东西。甘龙要教时文,也就只能教这个东西了。
公孙贾微笑合袖成揖道:“我大秦后君贤明有望,公孙贾在这里多谢老太师了!”甘龙道:“唉……此份内之事,何谢之有!”他若有若无的看了公孙贾一眼道:“老夫老矣,只能纵横在这方寸之间,能有心力教导太子一二,老夫还要谢太子傅给这个机会呢,只是太子傅……今未及四十吧……”公孙贾的脸上肌肉跳了两下。甘龙道:“正壮年也,何以也如此!”公孙贾道:“能教导太子成材,吾心足矣!”甘龙微微笑道:“那却也是,若太子早登大位,朝堂之上,必有你立足之地,便是坐上老夫之位,也非是并无可能,但是……”但是要等多久?十年,二十年,这是一个难想的问题,问这个问题等于是在问现在的秦公也就是嬴渠梁会什么时候死!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的秦公重用的是卫鞅、景监、车英等人,如公孙贾、甘龙、杜挚却是给排斥在外了!现在公孙贾也算是抱上了太子的腿,可是太子还太小,秦公更是年青,才二十多三十未到,想等到秦公的死,就算秦公五六十死,那时公孙贾又当多大岁了?
以大好的青春壮年,如此的付之于流水,叫公孙贾如何肯甘心!坦白说公孙贾都想过投北秦伯去。但问题在于多方面的,一是北秦伯在上次对公孙贾很冷淡,并没有表现出对他的渴求;二来公孙贾在秦国也非是一日,已经有了基业地位,放弃现在的一切去投北秦伯,如何肯甘心?三者最是简单,北秦之国没有贵族,更不会有封地,北秦的官员都是拿固定的薪俸,到北秦去拿那基本上的固定的公薪,却不是公孙贾想要的,感觉那太不踏实了。
“对了……”不想着这种不快的事,公孙贾转移了话题,道:“今年岁丰,我国府之收入定然是再次大收。”甘龙道:“话虽如此,只是……”公孙贾明白,甘龙损失了很多的地产。原本甘氏的主要收入是地里,但是现在的甘氏收入,已经有一小部分成了北秦给出的红利!过去,北秦给出的钱是甘氏的一小部分,属于锦上添花,但现在却已经成了一笔不菲的收入,若然非是如此,甘龙只怕要遣散一批自己的家丁,不然哪养得起!公孙贾故意道:“看来那个卫鞅还真是有本事,区区两年,我大秦已经回元养气,假以时日,未必不会强大!”
“不然!”甘龙冷声道:“我大秦之柱在于我老世族,现在卫鞅夺地与奴,你只看那国府收入多了,却不知道这是把我老世族之地给毁了,别说老夫,你公孙贾不也毁失良多吗?”公孙贾在这里笑了一下,道:“但我又买了地!”甘龙一怔,道:“买地?”公孙贾悄声道:“北秦国府开田地放,许有钱人购地,太师不知么?”甘龙意味深长道:“老夫可没有太子傅大人的关系深厚呀……”说到这儿,他又好奇:“我秦人怎么可以买北秦之地?”
“北秦缺少农人,但有的是田地,只要按北秦的法律去开田种地,那就可以,我们出人,到北秦开田,开下的荒田,算成是我们的田地,以北秦国府的规矩纳粮,除去两成的赋税,余下的八成都归我们,北秦人还会派出农令来帮助种田,也就是说,你在人市上花点钱,买一些个能种的奴隶,就可以在北秦开荒种田!有多少人,开多少田,只是我们不能过问,不管理会,说白了,由我们出人投资,由北秦人替我们管理,每年的收入,算成钱,打入我们的金行,太师看!这是北秦金行的纸卡!”公孙贾献宝似的拿出来炫耀。其实金行送来的不仅止是纸卡,还有名牌、钥匙、数字密码。不过对于甘龙说的也不必那么细碎,只要给他看看那脂蜡上涂的平滑精美的北秦金行的纸卡就行了。上面有一行的北秦数字。随着北秦文化的渗入,纵是甘龙也是认得北秦数字。“两万?”甘龙吃惊。两万是北秦纸元,也就是两百金。两百金少么?也许,但是在现在却不少了。公孙贾微微笑道;“暂时两万!”
“暂时两万,这话怎么说?”甘龙问道。公孙贾道:“我派奴四百,去北秦务农开荒,初期粮由我出,北秦国府规定他们可以开四万亩良田。北秦国养地有法,开田俱都能成肥田,亩产正常都是五至七石,此四百人,一年可以打粮十万左右!我可得八万矣!以利算,我一年可得十六万元,这两万是前期补偿,等明年收了粮,北秦国府定计,我就可以得到余下的十四万元,可能还会更多!”十四万元,就是一千四百金!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