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惯《三国演义》朋友,提及山东诸侯讨董,印象大概是这般:曹操一声高呼,山东无数群雄奉袁绍为盟主,接着山东联军与董卓相攻一阵,便迫使董卓退守关中,宣告讨董之战结束。
然而再读史册,整理一下年表,便会觉山东诸侯讨董,并非是短时间内快交兵一决生死战役,而是一场持续近两年的长期会战。自桥瑁中平六年西元凹年传搬书至四方,至藏洪设盟,奉袁绍为盟主,这属于外交阶段。自袁绍登位关东联军盟主,至初平元年西元,幻年!冬,这属于战前蓄势、僵持阶段。
自中平六年十二月,至初平元年冬,将近一年的时间内,无论董卓还是袁绍,双方都在通过种种手段蓄势,壮大自己。董卓全力诛除内患,袁绍则是稳固盟主名号,继而渗透四方势力。至于真正交兵除徐荣破击曹操、董卓掩袭阳人这般小战役外,其他则半点也无。
董卓、山东联军虽然不曾愿战,但是涉及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却是接连生,令人看不透局势变幻。甚至,未来三国各路军阀,诸如曹操、刘备、袁绍、公孙瓒等,各自命运改变,皆起源于这看似平静,内实波涛汹涌的初平元年。
第一件大事。
初平元年三月乙巳,初五,天子刘协车驾入长安。刘协入长安,标志董卓迁京布局顺利达成,自此可以凭借精山之险,效仿秦汉吞并天下之势,稳守关中。以待山东联军自溃。
迁京长安,则董卓立于不败之地。自此之后。董卓进退由心,进则效仿秦军出兵巡视山东,退则复制刘邦,守关而自保。
数日后,天子车驾安稳到达长安消息传至欲阳。沉寂许久的董卓,闻听迁都之策成功,立即露出獠牙,变被动防守睢阳,为主动撩拨山东联军决战。
三月戊午,初十。董卓捕杀太傅袁院、太仆袁基等等,一共袁家五十余人,尽被董卓送上断头台。这是自袁绍正月起兵以来,董卓第一次正式对外表明态度。
初,故西河太守崔钧,因为不耐西河郡荒芜,遂请调山东郡县。一如真实历史演变,崔钧至山东奉职不久,便牵连到山东联军中。因为崔钧也是大家子弟,名门之后,且资历不弱,故袁绍甚为敬重崔钧,将其列为上宾。
董卓杀袁院时,也曾因为崔钧投奔袁绍,欲一如真实历史那般,将崔烈投入司隶大牢。不过,因为刘皋这只蝴蝶干扰,原本只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宋泓,走进汉帝国朝政漩涡中心。董卓欲囚禁崔烈,一向与崔烈交好的执金吾宋泓,自然连忙上前求情。
迫于刘皋威压,董卓给宋泓点面子,没有坚持囚禁崔烈。不过因为崔钧连累,崔烈一切官职被董卓尽数录夺,成为雏阳城一个白身。
题外话暂且不提。
董卓捕杀汝南袁氏一家五十余人消息传来,山东联军一时失声,纷纷注目袁绍,看他袁绍将会如何应对董卓。
通过欲阳城内职方司密报,刘呆很早就知,袁院、袁基等袁氏族人,自袁绍起兵后,已经被董卓率兵监禁起来。董卓当时不杀袁院,是害怕袁绍、袁术怒极攻心,遂猛攻雏阳,干扰他迁京长安大计。眼下,迁京计划已经完成,董卓也不再畏畏尾,改为真刀真枪的试探袁绍。
董卓所诛杀五十余袁氏族人,皆是袁术、袁绍两系以及袁家身在朝廷重职之人。之所以选在此时,诛杀袁氏一门,却是董卓认为,山东联军,最大的威胁便是北方袁绍。南方袁术。若欲破灭山东联军,必须除去袁术、袁绍两部人马。袁术一去,孙坚不能独存;袁绍一离,韩馥、王匡两人亦难成大事。
董卓今日便以诛杀袁氏一门,便是要激起袁绍、袁术两人怒气,两人不顾一切,冲击维阳八关。等袁术、袁绍攻来,董卓却可利用雏阳八关地利,进而以精兵击破袁绍、袁术。毕竟现在袁术、袁绍虽有大名,但其实他们真正能完全统帅的兵卒,皆极为有限,他们若是学习曹操贸然进击睢阳,必然导致大败。
不过,也不知袁术、袁绍两兄弟到底如何心思,他们两人对董卓捕杀家人一事,不约而同选择沉默。尽管两人口口声声必欲诛杀董卓,为家人复仇等等,然而却始终不曾出兵进击过董卓。
第二件大事。
自诛杀袁氏五十余人以后,董卓果断采取坚清壁野策略,将旗阳人口、物资尽数迁徙长安。乃至数十日之间,偌大的维阳城变成一座空城。
无论雏京附近豪强,还是维阳居民,当此时,无不痛耸董卓残暴,摧毁欲阳。他们世代久居维阳近两百年,世代以集师人自豪,今日却忽然被董卓强行迁徙,心中怎能不起怨恨?
这就好比后世,突然某执政权要,责令北京居民尽数迁徙某城市一般,如此扰民命令,自然
不过,董卓采取坚清壁野之策,摧毁维阳城,将导致山东联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一旦维阳城废墟,袁绍等山东联军,便是攻克镶阳,也不过是徒劳无功。其实,单从军事方面而言,董卓这种坚清壁野计策,却是一种大会战之中比较难以对付的战略布置。
董卓摧毁维阳城,与后世沙俄火烧莫斯科,击退拿破仑,性质类似。且后世二战期间,德国战败前夕小胡子希特勒,为应对即将攻至德国的盟军,也曾计划过采取坚清壁野之策,破坏一切能毁坏的建设。这都是同种军事布置。
古今中外,历史上实施坚清壁野之策的战例不胜枚举。至于中国历史上,将这个,战略挥至极致的自然是蒙古军。蒙古军三番五次的坚清壁野军策,令宋军即便夺回失地,也不得不哀叹而回,不能占一次先机。宋军连蒙灭金时期,动的端平入洛,便是蒙古军一次教科书式的坚清壁野战略布置。
董卓摧毁雄阳城,自军事战略来看,无比正确。真实历史上,董卓便是凭借此招,令山东联军尚未取得丝毫战果,便各自纷乱,互相兼并,无暇关心董卓。若是历史上,董卓不曾败亡,反而是掌权大汉,那么不定历史对其评价立刻转向,称赞起董卓用兵如神,山东联军积弱,不堪一击。
可惜穿越此时空的是刘呆,而非董卓。局限于历史禁锢的董卓,如今依旧按照历史进程,一步步走向衰亡,不曾有过一次回光返照。
而且,因为朝廷百官与董卓二心,不肯为董卓出尽全力,以致不能及时疏导睢阳居民、豪强的仇恨。
似坚清壁野战略布局,属于自残行为,容易引起民众反感,故需引导民众仇恨对象。真实历史上,火烧莫斯科的仇恨,沙俄引至拿破仑身上;蒙古军摧毁名城,将仇恨引至宋军身上。
总而言之,这类坚蒋壁野事情做的,但罪名千万不能要得。
董卓今日做的,却不曾将仇恨疏导给他人,怎能不承担无数骂名!
有军事,无政事,董卓焉能不败?
第三件事。
自刘虞为幽州牧以来,开上谷胡市,劝督农桑,施宽政,轻赋税,卓有成效,逐渐将幽州引导至正规。
自两张叛乱平复,刘虞施恩于众胡,舍小利求大利。今日用些许财货收拢胡种之心,明日又通过胡市交易,将财货从胡种手中赚来。
在刘虞的分化政策下,许多鲜卑、乌桓部从,皆脱离本部率众投诚。刘虞边疆政策的成功,可以从历史记载中看出。
真实历史上,公孙瓒杀刘虞,刘虞不少部下亲信都亡归鲜卑、乌桓中。而后袁绍破击公孙瓒,曹操破击袁绍,都有刘虞昔日部下,率鲜卑、乌桓活动痕迹。
这也是因为汉帝国腹地积弱,粮草乏缺,刘虞不得不采取怀柔策略,化蛮胡为己用,以此来保证汉帝国边疆安稳。
边疆安稳,无有战事,幽州遂得和平展。因为这几年翼州、青州动乱,不少青壮远逃幽州,无形中为刘虞增加无数青壮人力。
初平元年夏,幽州在刘虞的治理下,竟出乎意料的获得大丰收。在汉帝国各州郡即将面临大范围饥荒时,幽州粮食却多的贬值,降至三十钱一石谷梁,当真是汉末一大奇特景象。
便在众人感叹刘虞治理有方时,刘暴却悄悄联系上幽州各大粮商,以每石谷四十钱价格,囤收幽州多余粮食。
似刘虞这种官员,最关心民生。刘最才刚联系幽州粮商买粮,刘虞已经得到消息,前来质问刘呆到底欲与何求?当时刘呆呵呵一笑,回信刘虞说:“田农俗言,遇上丰年,多收斗,却也卖不出价钱,盖因丰年粮贱,粮贱则伤农。与其三十钱一石价格,残害田农,不如令我以四十钱一石价格,买至并州。”
刘虞当时沉默很久,才回信刘最:“虽不知伯兴囤积粮草,所为何事,但这一句“粮贱则伤农”则说到我心中薄弱处。为幽州田农计,这粮食卖与并州便是。”
于是乎,初平元年夏日,幽州并州车马运送不停。幽州大丰收获得多余粮食,尽数运送至并州,当此时幽州百姓因为谷梁没有贱卖而高兴,刘呆则因为囤积大量粮食而兴奋的满脸通红。
两三月间,刘呆一共花费一亿多钱,购买来近三百万石谷粮,并州雁门、太原各大粮仓,一时堆满粮食。三百万石,足可以维持十万大军一年所需。
一县军阀激烈兼并,到那时可是有钱难买一升粮,故刘呆才敢再次耸险,自并州金库里,狠心抽调出一亿钱。
这一亿钱,为并州赢得深厚的粮食储备,为刘呆日后兵伐四方,奠定坚实基础。
这正是刘虞种田,刘呆收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