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谢谢大家的关心,因为眼镜铛了一下,只是小伤,昨天只是有点心有余悸。
今天事忙些,又要处理昨天霉运的事儿。傍晚时171章节,是让额朋友传的。
结果,杯具了,他把偶一篇半成品传上了……这节故事,bug较大,额昨天晚上修正了……重传一下修正后171章节……今天的章节,额处理完一个文档后,熬夜补!
==========以下为正文=================
第171河东郡:大夏龙兴之基业
大略浏览一遍雒阳职方司飞鸽传信,刘杲心中一动,唤来华歆:“子鱼,我若出兵河东,骠骑将军董重所言密旨、遗诏,可否为藉口?”
“万万不可!”华歆一听刘杲所言,登时脸色大变,失声劝道。
华歆话如连珠,语甚快:“边疆大吏疑天子之位,自古以来,被视作谋逆、叛乱之兆。如今何进与袁隗,互为表里,声威远著,类似昔日窦武,一旦伯兴身披谋逆之名,必将立时遣派皇甫嵩率大军来伐。”
“大汉衰世,四方动乱,民众皆推罪于阉竖。何进外连袁隗,以抗宫内阉竖,好比昔日窦武合谋陈蕃,寄托大汉百余郡两千石太守之希望。若是伯兴以遗诏为藉口,妄自出兵,干扰诸公行事,何进必言伯兴为阉竖之外援。”
“孔子曰‘小辩害义,小言破道’。盖因小而实,众民皆能略知;大而虚,俗民不能观其妙。因略知,故能蒙蔽灵智,因不能观其妙,故言其非。”
“今宦官之害,迫于眉睫,朝廷内外诸公,皆以为:只须诛杀宦官,大汉即能中兴。伯兴如若言及遗诏,质疑大将军何进,虽出于公正之心,却阻拦诸公联合何进,诛杀阉竖之路。有事可急,有事可缓。当此时,诸公诛杀阉竖为急,维持公正为缓,伯兴切不可逆天而行,以致诸公群起而攻之。”
刘杲不自觉的摩挲起鼻前,目光远眺晋水北岸农田,轻声道;“子鱼之意,是言大将军何进,如今为诸公手中利剑。斩尽宦官之前,此剑不能有所损伤?”
华歆点头道:“不错。遗诏之事,朝廷诸公未必不知端详。之所以此时无人言及此事,怕是诸公欲以此为剑鞘。大将军何进这把利剑,一旦无有利用之时,便以此剑鞘封锁,使之难成梁冀之祸!”
卸磨杀驴!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刘杲想起后世记载,长吐一口气,道:“如此看来,朝廷诸公,是准备一举摧毁宦官、外戚,重现士子之政。只是人心难度,诸公所谋,稍有疏漏,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华歆闻听刘杲此言,知刘杲已经放弃所谓先帝遗诏,心情放松:“老子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何以如此?非是不能知,无从可知,而是万民不乐知,不敢知,知之无用;非是不能行,无路可行,而是不乐行,不敢行,行之无益。”
“大汉疆野,东西、南北数万里,亿万生民,人杰无数,其中觉察大汉之弊,岂止二三人?”
“大汉弊端丛生,宦官、外戚为弊端之表像,而非弊端之源头。弊端种种,不可枚举。朝廷诸公不愿意相信根脉腐烂,自欺欺人,一心一意以为,大汉弊端根源便是宦官、外戚。”
“然而事实是,即便诸公诛尽外戚、宦官,大汉也只是苟延残喘,甚至可能因为中央骤然空虚,大汉根基将会突然崩塌!”
刘杲后世为军中政委,参军前又是眼界开阔,对各种思想潮流,也都略知一二。平素间,刘杲把后世各种哲学、政治学观点,以及盘桓数千年的历史阴影,都有意识的,和华歆交流过。
自邯郸与刘杲相识,华歆的思想,不知不觉受到刘杲侵染,进而急走向成熟。华歆如今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朝堂内外戚、宦官争斗,而是渐渐延伸到,如何改革汉帝国,使之重新散光彩。
待华歆感叹完,刘杲又问道:“河东郡,北有大河,又有中条山、王屋山,为之屏障。得河东郡,并州方可言兴盛。”
“并州一旦合并河东郡,北有吕梁山脉、常山山脉{今恒山}连势,南有王屋山山脉、中条山山脉串联,西有西山{太行山}隔绝山东,西有大河{黄河}天险。如此,进可窥利,退足自保。若并州不得河东,则类如砧板鱼肉,任人宰割。”
“子鱼以为,我该如何作为,才能盘踞河东?”
自从华歆上次冒死谏言,刘杲对华歆信任有所增加,一些本来藏在心底的计划,如今也开始与华歆商讨。当然,刘杲称帝心思,依然深深隐瞒,不曾外言一句。
华歆取下腰中短剑,蹲下,以利刃,在脚下草地上,划出河东郡、西河郡、上党郡简单地形图,指指点点:“伯兴不必顾虑许多。遗诏等涉及天子之事,虽不可提,但是此时却是伯兴占并河东的大好时机。伯兴,自晋阳直接出兵,沿汾水,过临汾,闻喜,一路逢城不进,日夜兼行,快入据安邑城。”
“伯兴入据安邑后,再上书大将军何进,言欲奉老太后之旨意入雒,请何进准许。大将军心中顾虑,不知伯兴欲如何,自然不敢随意责罚,以致战乱纷争。”
“先帝遗诏,可做利剑,高悬何进之头上,不可轻易祭出。只要伯兴小心行事,掐准进退之点,不惹怒何进,河东郡可轻易到手。”
刘杲点头道:“嗯。宝剑当需高悬,威慑群雄,如若随意祭出,不过一柄锋利凡刃。这道理,我也懂。先借屯兵安邑之势,威胁何进屈服,而后再借朝廷名头,收缴河东郡诸县城,实质占领。”
“子鱼,以为何时出兵为佳?”
华歆毁去草地上地形图,道:“出兵河东,伯兴手握主动权。如今雒京形势模糊,且董重之实信未至,伯兴理应坐等时机,以静制动。”
刘杲揉着额头思考许久,道:“也好。不过河东郡对我大业非常重要,能提前一日占据,就要提前一日。”
华歆收剑回鞘,意味深长的说道:“河东郡地势奇特,人口繁多,英才迭出,近为三晋立根之基,远有大夏之龙兴。”
三晋。韩、魏、赵,三家分晋,是春秋进入战国的分割点。晋中心力量,在于河东,而后战国初期,魏秦大战,也是围绕河东郡。
大夏。大禹死后,启建立夏朝。夏朝初期京都,如安邑、平阳、阳城,亦在河东郡。
提及三晋、大夏,华歆之深意,不言自明。
刘杲对于华歆的试探,充耳不闻,既不驳斥,也不揭露。不留口实的同时,又给华歆留下遐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