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儿!一年未见,个子果然长高了许多,也瘦了许多。.来,让为父好好瞧瞧。”刘璋粗重的声音似乎带着磁性一般,令刘循不禁前移两步。
“怎么?见到父亲不欢喜?”刘璋诧异道,他曾在脑中多次幻想过与儿子重逢的情景,却没有料到会是这番不冷不热的场景:刘循痴痴的看着他,没有像以往那样笑着脸高声呼叫“父亲”。
刘璋欣慰的笑容瞬间消散,他长长一叹,随即跌坐榻上,止不住的咳嗽。继而长长一叹:“你如此态度也是理所当然。”
接着刘璋便独自回忆起来,哀伤道:“你从小爱玩,爱闹,怎么也静不下来。不喜欢读书,不愿意习剑。为父记得每天清早,当你哥哥顶着寒风练剑时你却懒在被窝里睡大觉;当你哥哥忍着酷暑汗流浃背的静神读书时你又和侍女们满院子打闹。从小就没有对你有什么过份的要求,导致你不学无术。都怪为父狠不下心对你严厉,最终让你养成懒散的习性。”
“本州晓得,你仍然在怪为父当初不该派你来前线督战,让你吃尽苦头。本州晓得,你不像阐儿打小就在军营中长大,你是从小就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怀抱,没有离开过成都,更没有进过军营受过训练。突然派你去督战,中间又不让回来,的确是为难你了。”
“回想起你出发的前一晚,夫人(刘循母亲)苦苦求本州换上阐儿代你来雒城,为父也曾几次舍不得。可是,你不能一直不学无术永远懒散下去,你的将来不能断送在为父的溺爱里。就应该趁着年少把这些坏毛病给彻底改掉。当时本州下的决心,无异于当年与你叔叔争夺州牧继承权。”
刘璋渐说渐动容,最后一句几乎是嘶吼出来的。而门外的张任诸人都隐约听见了。做为那场“州牧争夺战”当事人之一的张任对此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刘焉病重,是他与张松苦口婆心的劝了三天三夜才勉强让刘璋下定决心先下手为强,展开对其他几个兄弟的抓捕。刘璋这才平稳的继承了益州州牧。而目下刘璋如此说,不正是坦言将来传位于公子循?
张任以为刘璋是个容易受到他人意见让思想摆动不定的人。原来他错了。他意识到,在州储方面,刘璋的决心最为坚决。此时,他开始真正的动摇全力辅佐公子阐的决心。
房间内,刘循对刘璋的真心话听的很是感触。管这个中年胖男不是亲生父亲,可是刘循占用了他儿子的身体,这个“儿子”的身份刘循是当定了。刘循觉得应该安慰这位用心良苦的父亲。徐徐开口道:“孩儿从未怪过父亲。相反,孩儿最感激的人就是父亲。”
刘璋几乎是从榻上弹起来,拉着刘循的手感慨道:“你能这样想,为父实在很开心。”说完又是一阵重咳,显然是身体不适。
刘璋如此之态,不禁让刘循想起历史对他的评价:老好人。也瞬间明白为何刘璋会请刘备入蜀。他太容易相信别人的话了。当年怂恿刘璋请刘备入蜀的正是张松。张松何人?那个能猜透曹操心思的杨修都说不过他。只是张松于去年因写信劝刘备攻打西蜀,被其哥哥揭发遭刘璋下令处斩了。
刘循不禁在想,若是张松没有被处斩那该多好。这样的人才,你不重用他,他不叛变才怪。
刘循收回纷飞的思绪,刘璋对“刘循”的期望,刘循岂能不知?当下道:“孩儿定不负父亲厚望!”声如洪钟,字字铿锵。
说话的同声竟出乎刘璋意料的跪倒下来。这不但是向刘璋的承诺,也是刘循对自己的誓言。
刘璋感动的双眼连眨,似是沙子飞进眼睛,要将它“眨”出来。他嘴解动容的连道:“好,好,吾儿终于长大了。起来,快起来,跪着疼。”
站起身,刘循被刘璋拉着坐在身边,听着他的家常。一年未见,刘璋的话实在太多了,尽是些家事琐事。不是刘循不想替“刘循”讨他欢心,而是实在听不下去。刘循终于明白刘璋的毛病出在哪了,出在刘璋完全不关心国家大事。
听了良久,刘循终于等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在刘璋举杯饮茶解渴时,他立即道:“张太守与雷副将来此找父亲,是为调任巴郡之事?”
刘璋愣一愣神,放下茶杯,心中满是欢喜。他等的就是儿子打断他的唠叨。若是儿子还向以前那样喜欢浪费时间与自己闲话家常,他怎么能放心将抗荆大任落在他的肩头?这一年多来,都督前线的其实是他自己。只是他秘密来前线,除张任之外无人知晓罢了。
眼下现身见儿子,是因为身染恶疾,不久于人世才迫不及待的要将州储先定下来。如果这次刘循还是不长进,他也只能将大位传给公子阐。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西蜀沦陷。
刘璋当下边说边咳道:“你强行收回为父命其执掌的左虎符是怕张任掌三军之权,尾大不掉?呵呵,张任是我蜀军支柱,他要的是名和权。此人不擅权谋,不必担忧。吾儿记住,打仗还得靠张任。”
刘循暗叹刘璋并不糊涂,反而看事透彻。他一边轻拍刘璋猪背(实在找不到好的词语来形容刘璋背部肥肉之多),一边禀道:“孩儿是另有原因。”
刘璋脖子一梗,疑呼:“详细说来。”
刘循侃侃禀道:“刘备屯兵涪水关,南、西、北三面皆是蜀地,东面是张鲁之地。刘备如同被围在垓心,根本无法突围。而他却守在涪水关,必然是在等待荆州方面救援。主公被困,荆州方面不可能不出兵相救。再者,荆州君臣对我西蜀广大之地的狼子野心,绝不会轻易丢掉。所以,荆州方面派兵救援几成定局。”
“眼下荆州方面拥兵十五万,加之与孙权联盟,而曹操无进攻荆州复赤壁之仇的举动,所以他们抽出十万大军入蜀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样才能以最快速度赶到雒城下与刘备的困师会合呢?当然是兵分两路。”
“一路沿江而上,直扑我东面的梓潼郡。梓潼与涪水关临近,拿下梓潼郡,刘备之困立解。另一路走川线,袭取我南面的巴郡,迂回到雒城下。东南两面遭袭,我军不能兼顾,必然有失。只要有一路突入雒城下,荆州军就可以与另一路合成前后夹击之势,这样一来,东南两面数郡尽失。而雒城也要受到极大危胁。”
“依孩儿之见,荆州军必然以重兵直扑梓潼,以轻兵快速迂回攻击巴郡。父亲必然知道田忌赛马之典故。”
刘璋听到儿子有如此一番言论,大喜之余惊道:“以我精锐之师杀敌之轻兵?”
刘循郑重道:“正如父亲所料。张太守是我军栋梁,所率之师便是精锐之师。只要成功阻挡南面一路,事后再挥师东进,如此我军方有胜算。”
刘循说此话时故意放大音量,门外的张任听的更加清晰。他的决心正在猛烈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