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一十八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新最快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此句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则宗法伦乱,纲常无序,此为一朝之大患,莫可以轻视!”,刚刚被恩赐为太傅的萧懿,卷着书背着手,昂头挺胸讲的得意气风发。
萧懿讲完这段,转会身后,不巧,正好看到他的好学生太子殿下,正趴在书桌上呼呼大睡梦游四海呢,萧懿见状不由大怒,如今皇帝身况日下,可是太子却仍是荒唐顽劣,不学无术,将来何以继任大统,护萧齐神器?当下,萧懿怒气冲冲的走到太子萧宝卷书桌前,用书敲了敲萧宝卷的书桌,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叫道:“太子殿下!”。
昨夜跟大内侍卫玩游戏玩地有太晚,今日又听着这枯燥无味的堂课,萧宝卷无聊之极,困意阵阵,一不心就跟周公下棋去了,此刻睡的正香,只听耳边“哐、哐”作响,萧宝卷睁开眼睛,只见萧懿一脸怒气的站在他面前,萧宝卷坐起身,道:“啊,太傅,天气暑热,极易疲乏,本太子一不心就睡着,实在对不起,太傅请接着讲吧,我听着呢。”,着还仰天打了个哈哈,挤出面眼眼泪。
萧懿闻言不由心中更气,这叫什么话,天气暑热,极易疲乏,那我怎么没睡着啊?当下瞄了萧宝卷一眼,冷言道:“太子殿下身为国之储君,一身兼系天下万民,关乎社稷江山,应当勤学苦就,卧胆尝薪,时时自省!而如这般厌弃学术,偷懒耍滑,将来何以继大统,何以护神奇?!”。
萧宝卷再怎么也只有十六岁,并不是什么圣人,,而是个孩子,而且还是正处于上年叛逆期的孩子,其本性贪玩,不知为奇,若是此时让他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听这无聊乏味的政治课,实在是一种束缚和煎熬。此刻听闻萧懿如此自己,当下就脸露不悦,他自认为自己已经道歉了,可萧懿还敢这样自己,真是可恶至极!
于是萧宝卷抬起脑袋,也瞄了一眼萧懿,也冷眼冷言道:“本太子才具品格便就如此,若是太傅大人看的无能接任大统,便向父皇禀报,废我太子爵好了!”。
萧懿好心教训他,反被这言撞,不由地心中气怒,言语被噎,道:“你……你……!”。
萧宝卷毫不理会他,只是冷眼瞧他一眼,别过了头,气的萧懿头冒烟。正在这时,殿门外值殿黄门高呼一声,“皇上驾临东宫,太子迎驾!”。父皇来了?萧宝卷看了萧懿一眼,起身来到殿门接迎明帝,萧懿愣了一下,也跟进跟过来一起接驾。
明帝迈步走进东宫,萧宝卷和萧懿赶紧跪倒,“父(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明帝手一抬,“平身!”,继而径直走到萧懿的书桌旁坐下。萧宝卷和萧懿跟着过来,躬身肃立她面前。明帝瞧了瞧他们,开口道:“此处无旁人,不必拘礼,坐吧。”。二人谢恩,萧宝卷在他是书桌前坐下,萧懿在明帝前方左侧坐下。
明帝扭头看向萧懿,道:“萧爱卿,进来太子功课进行的如何?”。萧懿闻言赶紧拱起双手,躬身道:“回禀陛下,甚好!太子聪明伶俐,臣一就通。”。明帝闻言头,颔首道:“嗯,那就好,太子玩年颇久,朕还担心他劣性难该,玩心如昔呢!”。萧宝卷闻听这言,不由为自己辩解道:“父皇,儿臣其实很用功的!”。
知子莫如父,明帝闻言扭头看了萧宝卷一眼,重声道:“哦,是吗?!”。明帝一眼瞧过去,眼中尽待严厉和威仪,萧宝卷瞧见有些畏惧,竟然不敢出言接答。正在这时,门外的又响起了黄门的高唱,“启禀陛下,建康卫左卫三营轻车都尉卫宁求见!”。
明帝闻言,抬起头来颔首道:“叫!”。殿内值殿力士高呼一声,“陛下有旨,宣卫宁觐见!”。接着殿门外也响起了这句悠扬的高呼声。片刻之后,一个年纪轻轻,盔甲戎装,英姿勃勃的将领走见殿中,此人正是卫宁,卫宁走到殿中央,跪倒在地道:“臣卫宁参见陛下!”。明帝手一扬,道:“卫爱卿平身!”。卫宁闻言谢恩站起身。
明帝看着卫宁,面露微笑,道:“卫爱卿从伍时日虽尚短,然这军伍之气却周身弥散,堪比久战沙场的老将呀!”。卫宁闻言一拱拳手,躬身道:“谢陛下盛赞,微臣惭愧之极,练兵十余日,然却也毫无建树,有负圣恩!”。明帝闻言呵呵一笑,道:“练兵之事本就是旷日持久,岂可有一朝一夕之速成?爱卿谦虚了,这待慢慢训练就是,朕,不催你。”。
卫宁闻言赶紧谢道:“谢陛下体恤,卫宁谢恩!”。
明帝抬头瞧了一眼卫宁,道:“今日招你进宫,不是要置问你练兵一事,而是要你做太子侍读,同时教太子兵法,讲演军事。”。卫宁听闻此言,不由有些愣住,太子侍读?当太子的同学?而且还负责教太子兵法?自己本意是练完兵后,以身体旧疾复发为由,上陈辞条,卸甲归田,这要是做了太子侍读,天知道以后还好不好辞职。
明帝眼见卫宁愣住了,还以为是自己给他的活太多了,让他心有忧虑了呢,于是见卫宁愣住了,赶紧解道:“哦,对了,军中事务繁杂,朕也体谅,你可不必天天进宫来,可五日或者十日进宫一趟,教演太子从伍之道便可。”。虽然明帝已经很体谅了,但是卫宁心中仍然心存顾虑,闻言之后面色仍还有些迟疑。
坐在卫宁不远处的萧懿,眼见卫宁仍有迟疑,眉头不由皱了皱,道:“卫将军还有什么可迟疑的,还不快谢陛下隆恩!”。萧懿与何郡守走的比较近,有什么大事何郡守必与他商量,今日这事他表了个这样的态度,想必就是何郡守在此也会遵从。当先卫宁只好先躬身谢恩,道:“是,微臣遵旨!”。
明帝见卫宁答应了,不由面露喜色,刚想开口些什么,突然他又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扭头看向一旁坐着的萧懿,道:“萧爱卿,讲解时久,你也乏了吧,要不我们听听卫爱卿对兵法的见解吧?”。萧懿闻言赶紧躬身道:“是,陛下英明,这正是微臣求之不得的,能过听听晚辈高见,学以其长,为微臣一大快事也!”。
明帝闻言哈哈笑了,扭头看向卫宁,道:“卫爱卿,前些日子你的那个什么‘校尉为部队之基’的理论,朕还有些不太透彻,你在为朕讲讲。”。卫宁本想推辞,但是明帝下定决心要栽培他,一定要听其言,卫宁无奈,只得讲演开来。
“陛下唉,臣在军伍之中,常听军中将领常:将及全军之魂,一将勇而全军勇;三军之重,莫过主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其实不然,微臣以为,将固然重要,然兵亦重要,军那些伍长什长等校尉将佐更重要。军伍作战,一捱交锋,便是交织混战,此时将不着兵,兵不见将,主将士兵各自为战,难以发挥精兵力量,只能靠士卒数多来取胜。
这时,训校尉将佐便可见奇效。皇上可着专人训练什长队正,让其有独立指挥部下之能力,一捱处于混战之中,他们可以就近指挥士兵,审时踱度,灵活统领,可比混战不成一提,各自为战的效果要好上百倍。”。
萧懿听道这里,插嘴问道:“卫将军,训练校尉,让其有独立指挥能力,那可是下放实权呀,届时若有居心不良者趁机握拳,岂不是引狼入室?再者,招专人训教,那不岂会是将出一门呀?将为全军,自古拥兵自重祸患朝纲者,不为少数,难道卫将军就没想到这些吗?”。
卫宁闻言对萧懿拱拱手,道:“萧大人所言,卫宁早已想到。校尉虽然掌权,然却只有指挥之权,调兵之权仍归将帅之后,再者,校尉什长伍长也可设正副,正带兵,副管律,两者可无隶属关系,已到达相互牵制之目的。另外,对于将出一门,那也好办,只消皇上指派一人为教习,便叫他不得带兵,而且所练校尉,也均有皇上分配军中。
这样,何人分配何处,除陛下无人可提前知道,另外,这样分派校尉,可分消军中大将之权,届时皇上在下令众将帅不必时时亲躬,不必亲与战事,只军居中调节,临时指挥即可,此举由可限制将帅之权,防止将帅拥兵自重,可谓一举两得。”。
卫宁一直想用古文来讲,无奈他的古文有限,这能用半百半古的话来解,有些地方有些方法讲的讲的词不达意,以至于明帝和萧懿听得似懂非懂,好像卫宁出的注意是加强校尉指挥能力,下放军权,从而限制将帅的全力,而后好像又有什么法子利用将帅统兵权,来限制校尉手中的指挥权。可是他们一时又想不透彻。
不管想的透不透彻,既然卫宁出来到了,该赞扬的还是应该赞扬,于是明帝开口道:“嗯,爱卿所述方法,好似可行,可惜朕还是有些不明白,爱卿有时机便写成奏折吧,届时朕在仔细琢磨,现在你的‘重兵’一事。”。
卫宁闻言躬身答是,直起腰又为他们讲解起重兵来,“陛下,重兵之事要比重校尉容易的多,因为军伍作战的主体,便是士兵,若是军中每士兵都能能战善战,那便可成军中精兵,倘若整个军伍都重兵重将,焉能不成强悍之师!”。
对也重兵这一其实很好懂,对也卫宁要每个士兵都能能征善战,明帝和萧懿并没有反对,毕竟作战的主体是普通士兵。当下,卫宁又出自己的练兵计划,同时又趁机出了自己旧疾复方的消息,来试探试探明帝的反应。明帝反应很大,不但慰问卫宁,还指派御医为卫宁诊治,但是绝口不提让卫宁休病,卫宁听完微微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