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六十三章 书房密议

作者:圆明园主 字数:3203 更新:2023-01-25 08:47:07

崇祯六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正一品南京右都督张府的书房。

此时,一个锦衣卫副千户单膝跪地,对着书桌后身着便服的一个充满儒雅气息的中年行了一个军中之礼:“卑职杨彪,参见都督大人。”

南京五军大都督府的正一品右都督,张可大赶紧从座位上起身,疾步从书桌后面转出来,走到杨彪跟前,用双手扶起跟前这位自己以前任职锦衣卫时候的得力干将,微笑着:“快快请起。杨彪,如今你是替皇上办事的人,我也早就和你没有了直接的隶属关系,这回更是我腆着脸求着如今的指挥使派让你帮我办事。你就不必这么多礼了。”

自从成功守住了登州,张可大就改变了历史上自尽太平楼的悲惨命运,带着他那个娇艳如花的陈氏妾离开了登州,前往南京上任他的大都督一职。

名义上张可大已经是武官中的正一品,品级升无可升,实际上五军都督府到了明末形同虚设,没有太大的实权。就是他实际掌握的两营皇帝亲军,也就是着一个御林军的名头,花着大批的银子养了一些世家子弟而已。真正的皇帝亲军是在北京的天子禁旅,由简应元、周遇吉、黄得功等训练成,分为龙骧左、龙骧右、武骧左、武骧右四营,由崇祯亲信的家奴,大太监们掌握着。

张可大立下了不的功劳,又是军中世家出身,本人文才不错,儒将风范展露无遗。自从南京上任以后,一方面张可大勇于任事,把归在他名下的两营皇帝亲军训练得有模有样。另一方面,他做事也不是那么刻板,适当地吃些空饷,对看到的各种军中弊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颇懂得做些赚钱的营生,再结交权贵和各色人等,在原本就有基础的南京城里混得风生水起。

张可大安定下来之后,就想到了那个登州时候那个神通广大的商人。一开始的时候,他先后派了自己的几批亲随前往崇明打探。可惜,这些人对于这种特务性质的活动实在是不在行,每回都打探不出什么太有价值的消息,回报张可大的都是一些明面上的事情,自然看不出什么异常。

然而,逐渐地,类似公务员考试,发行八股,元宵节虏寇归降等等一系列重大的事情,也传到了张可大这个消息灵通人士的耳朵里。作为以前的南京锦衣卫头头,他自然觉察出了其中不对劲的地方。于是,他就联系了以前任职锦衣卫时候的得力老手下,现在的锦衣卫副千户杨彪,潜入崇明侦察情况。

见礼之后,杨彪开始汇报他的见闻。

“卑职这次前往崇明,就以南京城中一名军中行走的商人为名,在崇明岛上待了两个多月。其间,借着做生意,考察商机的名义,多次实地查探了港口,衙门,茶馆酒肆等地。多番留心之下,确实发现了这个人的许多可疑行迹。”

“黄复华此人利用诸多手段,已经确实地操控崇明等地的实际民政和军事大权。如今,当地的无知民们已经只知有此人,而不知有圣上。甚至,一干人等去衙门办事,一应文书盖了我大明的官印之后,仍不放心,必要盖上黄氏门下的‘椭圆印章’才好。如今民间已有俗语流传,‘盖椭印,方妥贴’。”

到这里,杨彪从怀中掏出了一打纸张,很快地从中找出一张,递给了张可大。

“都督,请看。这就是那个人叫手下每月分两期向所有百姓发售的物事,他们都把它叫做报纸。每一份仅需要一文铜钱。”

张可大接过这张纸,只见这张中间折了一折,剩下的这一半大的纸张还有如同两个巴掌合在一起的大,纸张上印满了大大的各种字儿。很特别的一,就是这字明显是横向排版的,和如今通行的竖向排版大为不同。首先映入他眼睑的,是这么一段大字,几乎占了两分之一的版面:

“玉溪烟草总掌柜黄涛携全体伙计向广大人民真诚问候!”

这底下还有好几行一些的字句:

“蚂蚁搬场,您乔迁的好帮手!”

“王伦商行,信誉保证!”这正是那个首创用电报发送诗句,成就“千金一诗”盛名的王伦为他的商行打的广告。

展开叠在一起的这张纸,另半面却是一个白话文的故事,介绍的是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于近日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药——青霉素的故事。

这段文字最后动情地写道:通过半年多的紧张实验,研究员们终于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上个月,他们用青霉素重新做了实验,给8只试验用的白鼠注射了致死剂量的一种病菌,然后给其中的4只用青霉素治疗。几个时内,只有那4只用青霉素治疗过的白鼠还健康活着。这真是一个奇迹,从此我们中华民族又有了对抗病魔的一种全新利器!

张可大看得差不多时,杨彪又从那一叠纸张中抽出一份:“这黄氏逆贼颇会邀买人心之举。都督大人请看,这张报纸上就无偿公布了抵抗疙瘩瘟等时下流行瘟疫的药方子。”

张可大接过这份报纸,略过了那些广告,直接看向了那写着六字大标题“怎么抗击瘟疫”的文章。

这篇文章介绍了瘟疫的一些表现,其中的描述是那么真实而又令人毛骨悚然:如今流行的疫病有一种叫作疙瘩病。不论贵贱长幼,得了这种病很快就会死亡。患者胸腹稍满,生白毛如羊,日死人数千,很多人死了连病名都还不知道。兵科有曹氏一人正与客人对谈,举茶打恭行礼,人站不起就死去了。兵部还有朱氏者,拜访客人急急赶回来,刚进室内就死去。另有吴姓一人,刚想登船去上任,一个仆人就死了,另一仆人去买棺材,很久还未回来,赶去一看,这个仆人已经死在棺材店。有同在一个旅馆住宿的朋友鲍某劝吴某搬迁到另一个旅馆,鲍某先背负行李到新居,吴某稍微落后一会赶来,他看见鲍某已死在新居里。吴某赶忙又搬出去,等到第二天清晨,他也死去。又有两个同伴骑著马赶路,后面的人先话,前面的人答了话,后面的人再次话时,前面的人已经死在马鞍上,手里的马鞭还在高高扬起……

最后,这报纸上先是明各医院有“仙药”可以对付此类疾病。另外,针对各种瘟疫症状还公布了对症的良方。比如这篇文章把一种瘟疫称为“腺鼠疫”,其症状是寒战高热、喉咙或者腋下等处(淋巴)肿大,面红耳赤,烦渴欲饮,甚或神识模糊,苔黄,脉弦数。对此开出了一个方药:黄芩10克、黄连10克、板蓝根30克、连翘18克、元参15克、生石膏(先煎)60克、知母10克、薄荷10克、赤芍15克、大贝母10克、夏枯草15克、生地30克、马勃10克,生甘草6克。

张可大长长叹了一口气,这个人确实做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事情,可他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啊。

“彪子,你看,我们能不能派出精干人手,乘其反迹未彰之时,就暗中干掉此人?”

“都督大人,已经晚了,如今怕是下不了手了。此人现下深居简出不,身边护卫之人又颇多。他发迹的黄家寨村上上下下都是那些平日熟识的人员,外人断难靠近。卑职在这两个月间,就亲眼看到三个后金鞑虏的探子,先被游街示众,后被送上去台湾做苦役的船只。据这些人都是不怀好意,在黄家寨村等重要地区出没时被发现并抓捕到的。同时,此人的手下据会一种‘疲劳审讯法’,每每能获得真实口供。”

“我多方努力,也没能靠近黄家寨村,只能靠平日里多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就是这么心谨慎,那借宿的客栈老板也对我心生疑惑。我正是近日感到有人在暗中监视我的举动,为了防止被识破而误了大事,我只好脱身返回,前来禀告大人。”

“你觉得此人会造反吗?”

“回禀都督大人,卑职认为,此人日后必反。今年年头元宵节之时,他受降鞑虏一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如今恐怕只有当今圣上还被左右蒙蔽着这个消息。既然连鞑虏也不怕,要指望他对朝廷不生反意,恐怕十分艰难。”

“其人富可敌国,不光会笼络平民百姓,还利用‘八股’等若干手段,使得多少富豪和勋贵官绅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种种事端,朝廷上竟丝毫不显,可见一斑。”

“还有,卑职虽然未能探查得知其具体的兵力和兵容。但曾经旁观过崇明岛上的‘民兵秋季大演练’。大约每百户人家,就可出二三十人为民兵。都督,这些不是正式行伍之人,恐怕战力都可胜过我大明边军之外的大兵。据卑职的估计,崇明的人口就不下五万户。山东成山卫,原东江一镇,还有其人已经设府开治的台湾岛,加上诸多岛屿,此四大地区都是他的地盘,每处地域的人口恐怕都不下于崇明。”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