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频 女频 书库 看漫画 看电影
搜索
今日热搜

第三十五章 暖冬

作者:圆明园主 字数:3149 更新:2023-01-25 08:45:41

1631年和1632年之交的这个冬天,对于黄家庄的公民们来,是个暖冬。

虽然自然的天气因为是处于冰河时期,还是那么的寒冷,但是在大家的心里,却是暖洋洋的。煤饼等的应用,也提高了室内的温度。

1632年1月的一天早晨,陈村的一个煤场边,一堆人正热火朝天地干着活。

钢铁的生产离不开煤,光用木炭是不行的。虽然崇明岛不产煤,不过,镇江的宁镇山脉那边,还是有不少煤炭资源的。隔几天,就有船只满载着煤从那边过来。

有了煤,这技术简单的蜂窝煤饼和煤饼炉自然也问世了。

做煤饼,可是一个体力活。首先,煤炭先要过筛,把块煤筛出来,另做它用。然后,在煤粉里掺入一些黄泥,浇上了水,赤着脚在上面反复地踩踏。踩这煤炭是要有韧劲的。一脚又一脚地踩过去,翻过来,再踩下去。如此好多遍,直到煤泥不沾脚了,就是和匀了,踩黏了。然后,把煤泥拢到一堆,放到煤饼模子里,压实。把煤饼从模子里倒出来,放在阴凉处,约莫五六天后,就能风干得透。

这踩煤的劳力活,就让这一堆人中唯一的男人张麻子干着,其他的都是三四十岁的健壮农妇,在压煤炭模子。

张麻子,本名,今年都近三十了,因为时侯得了天花,虽然好不容易活了下来,但成了个大麻子。张麻子其它的都不错,但这一脸麻子太有特色了,本名大家都忘了,都以麻子相称。张麻子家以前家境不好,一直打光棍到了现在。

这边的刘家大婶就笑着问张麻子:“麻子,听你妈从娘家那边给你好了一房媳妇,什么时候娶进来呀?”

张麻子一边继续脚下用力踩煤,一边欢快地回答:“都好了,过完年,开春了就办事。”

“哎,麻子,这媳妇怎么下的,给大家伙聊聊呗。”

“这可真有得了。反正这聊磕也不耽误干活,我就给大家伙好好磕一磕。”

一众女人自然是连连头,催着张麻子快些讲。

“前头我娘回娘家,就找了那边出名的李媒婆,想给我一门亲事。那老婆姨一听我是大麻子,都快三十了,一开始挺不愿意,担心白忙和。我娘立马就付了一些银子,了不管成不成,都是李媒婆的辛苦钱。那婆姨的脸色才好看起来。

我娘又请她一起回陈村来瞧一瞧。回来时,我娘有意让船在大港口那边停靠,没再走四滧大河,而是改走了陆路。

我娘花银子雇了个马车,顺着那大路回来。这李媒婆哪里见过这么宽敞,平整,泛着灰白光泽的水泥大马路。加上那马车,如今下面都有了实心轮胎,可稳当呢。李媒婆美坏了,到地了半天都不愿下来。

等到了家里,李媒婆看到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都从屋里往外头伸根管子,好奇地一个劲地向我娘打听。我娘就有意抻着她,故意把话给岔开了。

进了屋子,我娘陪着她喝上茶,聊了好一会。没多久,我娘早些天从打铁的吴师傅那里借来的自鸣钟就响了。

李媒婆就听见当的一声,好象金钟铜磬一般,接着又是一连数下。她就吓了一跳,见我娘心定气闲,不免有些不自在。当下就东瞧西望的,看到墙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不住的乱晃,那响声也从那边传来。饶她自诩见多识广,哪里见过这个?!”

一帮子人都笑弯了腰,催促张麻子继续讲。张麻子清了清嗓子,又开始讲起来:

“这李媒婆接下来态度就很好了,连我的婚事包在她身上。到吃过晚饭,我娘又用火柴生起了煤饼炉,烟气顺着那让她不解的管子跑到了屋外。这屋子里暖烘烘的,可舒服了。

第二天,临走时,这李媒婆都恨不得自家有个闺女嫁过来,一个劲地对我娘:‘大侄子什么都挺好。年纪大,老成,还懂得疼人。就这脸上差了,但男人么,又不去唱戏,胳膊腿和眼睛,耳朵没毛病就成!’”

大家伙听了乐得不行,就有好事的老娘们开始拿些荤话撩拨张麻子,把个没开过荤的老伙子整得满脸通红。

远处学堂的下课铃声摇响了,一堆孩子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解救了张麻子。

张麻子看到这些孩童,叹息道:“如果我晚生些年头,跟他们一般,就不会得这满脸的麻子了!”

就在三个多月前,黄复华已经开始推行安全的牛痘接种法,把反应轻微的牛痘接种到健康人身上去预防天花。

1796年5月17日,牛痘接种法的创始人爱德华?琴纳等来了挤牛奶的姑娘尼姆斯,几天前她从奶牛身上感染了牛痘,手上长起了一个脓疱。琴纳用一把刀,在八岁的男孩菲普士左臂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了一条痕,然后从挤牛奶姑娘手上的痘痂里取出一淡黄色的脓浆,并把它接种到菲普士划破皮肤的地方。两天以后,男孩便感到有些不舒服,但很快地就好了,菲普士又可以活泼地与其他孩子们一起玩耍了。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无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每4名天花病人当中便有一人死亡,而剩余的3人却要留下丑陋的痘痕。

天花,是有人类历史以来就存在的可怕疾病。公元前1000多年前保存下来的埃及木乃伊的身上就有类似天花的痘痕。

在现代,我们已经消灭了天花。大家提到它,首先想到的就是西医的免疫学和牛痘接种,多数并不知道我国首先发明的人痘接种术(特异性人工免疫法)。对此,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讯》中写道:“我听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种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西方对于天花一直束手无策。曾经不可一世的古罗马帝国相传就是因为天花的肆虐,无法加以遏制,以致国威日衰。18世纪欧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数曾高达1亿5千万人以上。

早在晋代时,我国著名的药学家和道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对天花有了记载:“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同时他对“天花”的起源进行了追溯,指出此病起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即公元25年左右。这是世界上关于“天花”病最早的记载。

清代医学家朱纯嘏在《痘疹定论》中记载,宋真宗(公元998—1022年)或仁宗(公元1023—1063年)时期,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被人誉为神医,后来被聘到开封府,为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种痘获得成功,王素活到了六十七岁。

到了明代,随着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加深和治疗痘疹经验的丰富,我国便正式发明了人痘接种术。

自十六世纪以来,我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而且世代相传,师承相授。清初医家张璐在《医通》中综述了痘浆、旱苗、痘衣等多种预防接种方法。其具体方法是:用棉花醮取痘疮浆液塞入接种儿童鼻孔中,或将痘痂研细,用银管吹入儿鼻内;或将患痘儿的内衣脱下,着于健康儿身上,使之感染。总之,通过如上方法使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公元1682年时,康熙皇帝曾下令各地种痘,可见当时种痘术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俞正燮《癸巳存稿》载:“康熙时,(公元1688年)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痘医”。后来,种痘法经由俄国传到土耳其和北欧。到了十八世纪中叶,我国所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已传遍欧亚各国。英国人爱德华?琴纳正是受到我国人痘接种法的启示,才试种牛痘成功,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法。

施仁,年过五十,是这崇明岛最有名望的医师。本来,他只是一时一地的名医,没有在历史下留下大名。然而,遇到了黄复华,施仁不敢一定成为杏林名宿大家,但名传后世是确定无疑了。

黄复华把这牛痘接种法传授给了施仁,还答应以施仁命名,再传晓天下后世。再加上黄复华告知了其它一些医学秘方,如少林寺藏经阁秘本记载的行军散药方:

明嘉靖年间,倭寇侵略东南沿海一带,月空奉召南征,因气候炎热僧兵不服水土,突然有十余僧卒倒下,不省人事。月空当即取出“行军散”灌之,患僧即醒,又用乌梅沏茶饮之,片刻精神焕发,开赴战场剿敌。方用:薄荷脑一分,柿霜三分,枳壳一两,安息香一两,陈皮五分,制半夏牛黄广木香各三分共为细末,贮瓶,每服一分。

黄复华又答应从施仁家的药房大宗采购这些药品。如此名利双诱,自然就吸引到了崇明的名医施仁担任了医院的院长,并亲自教导那些学医的黄家学徒们。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