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对于郑伦的封赏,无疑告诉了大郑朝廷中的官员们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大郑景隆帝郑隆全力支持自己的侄子郑伦,景隆帝要为自己的侄子撑腰。无论是在朝堂上滚爬多年的持重老臣们,还是头脑聪明精通为官之道的普通官员们,都不难明白这里面的意思。
奉旨外出赈灾济民时,却未经上议,没有通过朝廷的正式审核渠道便擅杀朝廷命官,二品大员这位狂妄的小王爷竟然连请示都未请示便砍了脑袋,这样的行为如果换作了任何的其他人的话,不要说事后还有封赏,不治你个专断独行、狂悖无妄、擅杀朝廷重臣的罪名,要了你的小命就不错了。哪里会像现在的郑伦这样,轻轻松松一笔带过还受到了丰厚赏赐。
当然,作为一国之君的景隆帝也并不是没有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反对的声音,在他看来那些其他的官员们就算是接受了朝廷的这个行为,但是一点点的抱怨总是难免的。为此,郑隆还准备好了一番的应对,如果有人提出抱怨的话,郑隆就会告诉他自己的这个侄儿毕竟年纪轻,做事难免会不够稳重。但是他的一片赤诚报国之心和维持法纪、爱护百姓的态度还是可取的。既然是年轻人嘛!还是应该以鼓励为上,不要寒掉了年轻人的一片热忱,打击了自己这个侄儿的积极性。至于说相应的批评教育嘛!自己这个作伯伯的不是已经斥责过他了嘛?自己已经非常严肃认真的批评教育了这个有点性急的侄儿,而自己这个犯了小错的侄儿也已经端正了思想、严肃了态度,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向自己郑重的保证在今后的道路上决不会在犯同样的错误,决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同样的跤。
当然,自己这个做伯伯的也为自己侄子能够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的良好态度感到高兴,再三的叮嘱了他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不可以再犯。
可是景隆帝精心准备的这番说辞却完全没有用上,因为整个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一个人跳出来说一句反对的话语,没有任何一个大臣对此报以怨尤,就连那些专职抨击朝政和官员行为的御史言官们,也似乎突然间出现了短暂性失明症,对于朝廷颁发的这道恩旨没有提出任何的疑意和疑问。这不禁让郑隆一阵的错愕和郁闷,就好像是自己精心准备了一顿大餐,结果却没有一个人来品尝一样,真是枉费了自己的一番心思。
其实,郑隆这倒是有些错怪了那些朝廷中的官员们,这些官员们虽然平时常常会对景隆帝提出的一些想法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在大郑国不以言论及人罪的信条下,作为大郑的官员们敢于对自己的皇帝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甚至在有些时候驳斥皇帝的想法,这不但不是一件危险和愚蠢的事情,甚至在有些时候这反而是一种勇敢和忠诚的表现,不但不会令皇帝反感,反而会让皇帝觉得自己是一个耿直忠诚的臣子,更会为自己赢得一个清流的好名声。作为大郑的皇帝也早就习惯了臣子们这样行为。
可是,这并不代表大郑的臣子们就全是吃饱了撑得难受,没事就要和皇帝对着干的神经病。皇帝说一臣子们就偏要说二,皇帝说黑臣子就要说白,凡事总要和皇帝顶牛就对了。相反的,能够在宦海中沉浮不到的官员们其实心里都是明镜似的,这些人精们清楚的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可以反驳的,而又有那些事情是自己应该赞同的。
这次郑伦的陕甘之行,其所作所为全都明明白白的召告天下,其赈济灾民、剿灭流寇、及至最后的抓捕、斩杀贪墨朝廷灾粮的大小官员们,这些行为早就为郑伦赢得了极佳的名声,更得到了市间百姓和文人墨客们的歌颂称赞。如果这时候有人跳出来反对朝廷对于郑伦的恩赏,那么这个人无疑就成为了天下人唾弃的对象,成了站到人民对立面的仇人,更会成为那些文人士子们嘲讽和打击的目标。
所以,现在朝廷对于郑伦的恩赏,不但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反而会有无数的官员瞪大了眼睛,就等着有那么一个傻子跳出来成为众矢之的后,大家一起对其加以声讨,誓要将其打倒、打死、打的永世不得翻身。不过,可惜的是目前来看这样的傻瓜似乎还没有出现,恐怕以后出现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了,毕竟能够做官的还没有几个是真正的白痴。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人真的都对郑伦服气,至少对其不以为然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而对郑伦怀恨的也不在少数。这其中就以宰相王钧的公子王健为最。在知道了朝廷关于郑伦的恩赐后,这位王公子就恨的咬牙切齿、寝食难安,不过在现在的情况下,也只能暗暗记下,等待日后的时机了。
反正,朝廷对于郑伦的这次恩赏,就是在一片平静和赞同中颁布了下来。
作为这个事件的主角,我们的小王爷郑伦倒是无可无不可的,反正将来自己也是要继承瑞王爷的王位,而且在这次的事情之后,恐怕自己这个皇族子弟也就没有再亲自为朝廷国家出力的时候了,那么这次的封赏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的。于是,郑伦就准备继续他混吃等死的逍遥日子了。
不过,令郑伦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两天后,内政府又来人了。
这次来的官人依旧和上次一样,贵良和贵栋轻车熟路的报名进到了瑞王府中,然后在偏厅中等待着自己的上司。
郑伦在听到郑宝禀报说内政府又来人求见自己后,便立即随着他到了偏厅来。一进到偏厅中,郑伦就看见上次自己见过的那两个人正端正的坐在偏厅里的椅子上,双目侧视,一见到自己进来就急忙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三两步急行至自己面前,拜倒施礼。
“卑职贵良、贵栋,见过总管大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