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里有事,所以耽搁了更新,晚上特意更新两章,算是还各位支持本书之情!各位以后多提意见,多砸票,谢谢!!!!!
——————————————————————————————————————————————————
建州匪军的攻势出乎毛文龙的意料之外,原本其以为阿敏为了免除后顾之忧必先攻取义州城的,但是最后的结果是阿敏放弃了义州城,命令硕托和鄂尔泰的八千人马留守佯攻,毅然而然的绕过义州城直接往朝鲜国都攻击。
现在毛文龙心里面只是祈求朝鲜方面能够防守住国都,多撑几天,将阿敏的部队托在平壤城下,这样也许能够内外夹攻,为自己的失误找回一点面子,要不然等待他的可就是朝廷的处罚。
大明第一批次增援的二万多人马加上铁山的五千人马,以及义州城内五千人马,合计三万多兵力,在阿敏走后第二天便围困了硕托和鄂尔泰的八千余人。内外夹攻,经过半天的攻击,大明与朝鲜联军在损失近五千余人后,终于击退了建州围困义州的部队,此役建州匪军约三千余人战死,四百余人被俘,但硕托和鄂尔泰突围而走。
毛文龙得知建州增派了一万蒙古骑兵增援后,发觉自己这点兵马无法阻挡阿敏大军,便立即向袁崇焕请求再次增援朝鲜,袁崇焕接到战报后,立即令登莱、通州等地明军增派二万余人,在水战战船的连夜运送下,两天内便到达朝鲜战场,毛文龙亦令皮岛守军增援了一万人马,这样朝鲜明军总兵力达六万余人。
明军部队增援的消息,很快让阿敏知晓,阿敏与马古达等商议后,决定利用围困朝鲜国都,明、朝联军不得不前来勤王的机会,在国都外围与明军展开野战。
为了制造建州大军一心想夺取朝鲜国都的假象,阿敏便摆出自己的主力强攻朝鲜国都。
阿敏围困朝鲜国都后,朝鲜国王不断派出敢死人员传递求援信报,毛文龙无法,只好不待部队休整,整合六万余人的兵马往朝鲜国都急速赶来。
安州守军的顽强为大明增援部队争取了一天的时间,也为朝鲜平壤城争取到一天时间的布防。
现在朝鲜战事的双方军力部署是:大明毛文龙的部队六万余人,朝鲜国都平壤的防御部队二万余人,共计八万人马;阿敏方面的三万千人马。可说是明、朝联军的人数远远大于建州,超出差不多二倍,但是作战的能力却不知道能否消灭得了阿敏的三万余人,这其中还有一万余人强悍的蒙古骑兵部队。
十月二十五日阿敏正式包围了平壤,随后便展开了攻势,平壤城高墙厚,易守难攻。阿敏心想此时只有上下两策,上策是能够顺利攻下朝鲜国都,则迫使朝鲜国王签下城下之盟,达到原本的战略目的;下策是无法攻取,遭遇明、朝联军内外夹攻,利用野战之利,歼灭明军在朝有生力量,劫掠一些明军军事物资,弥补自身的不足,但无法达到原定目标。
仔细权衡利弊,阿敏心里面还是先选择了上策,为此他决定争取时间,尽快攻下国都,这样自己也可以对大汗有所交待,要不然这次征讨朝鲜算是失败,那么自己本来在争取汗位已经处于劣势的基础上,这一辈子就别想窥视汗位了。
朝鲜领军负责防守的是大将军李桂栋,此人进攻方面到没有什么,但是在守城方面到有一套本领,朝鲜国王李踪任命他做城防主官,倒也是知人善任。
阿敏派遣蒙古骑兵作为后备队,防范毛文龙的部队提前赶来,硕托和鄂尔泰带领残兵与阿敏会合后,阿敏便将其与蒙古骑兵编组,准备在野外迎战明军。
自己则亲自率领二万人马主攻朝鲜城内,虽说攻城一方要比守城一方的部队要多处三倍,这次符合实际,但是朝鲜军本身战力比较弱,又没有宁远城那么多的大炮,阿敏对攻下国都倒也是信心蛮足的
首先,阿敏主攻东门、李永芳主攻西门、德格类主攻北门、马古达主攻南门,四门同时进攻,但是主攻方向是阿敏自己的北门,这样的部署主要是想让朝鲜方面疲于应付,摸不清主攻方向。
阿敏下令进攻,二万精锐的八旗大军,将板木、云梯、盾牌、战车集中一起使用,用步兵盾牌护住攻城撞城门的战车,掩护至城门下边,阿敏亲率右翼四旗开始狂攻。
朝鲜军发射火箭阻敌抗击,建州匪军攻城士卒纷纷中箭死亡,火箭还连带着部分攻城器具燃烧,一时间箭矢满天飞舞,火光四溅,朝鲜城墙上还有几门火炮也同时轰鸣,大炮的声音震天响,建州士兵被炸得残肢乱飞,死伤惨重。
建州步兵蜂拥推楯车,运钩梯,步骑蜂拥而攻,弓箭手则不停的射箭,万矢齐射城墙上。在城碟上,箭簇如大雨般往下飞舞,悬挂的盾牌好似刺猬的皮一般紧紧缠绕。
朝鲜军凭借坚城固守,既不怕城下的骑兵猛冲,又能够躲避箭雨的攻击,阿敏一看城内早有准备,便集中兵力攻击其中的东南一角。
经过几次攻击,阿敏发现东南角一带是朝鲜军火力覆盖的一个盲点,赶紧命令部队集中人马凿城。阿敏的四旗部队顶着朝鲜军的弓箭、火炮、檑木、火罐的攻击,用楯车不断的撞击城门,同时那边工兵部队却不顾性命凿挖城墙,经过半天的连续工作,终于凿开高二丈余的大洞三四处,平壤城受到严重危险,眼看不报。
李桂栋见状后,亲率领敢死队五百余人,赶至缺口处,用火箭、烧油等燃烧物品烧杀建州攻城士兵,自己却不幸受伤,战袍破裂,左肋出被箭志射伤,却仍然不下火线,其部队的士兵对主官亲自杀敌,深感佩服,士气大振,杀退了即将攻入城内的敌人。
这一天,建州兵攻城,自清晨至深夜,尸积城下,几乎就要攻陷了平壤城,但没有想到平壤的防守如此顽强,第二日继续如此,仍旧没有丝毫的进展,阿敏见不能攻克,有加上接到侦查报告毛文龙的部队离平壤不足五十里地了,便下令停止攻城,全军退到西南侧离城五里地地方休整。阿敏两日攻城,共折游击三员,备御五人、兵二千五百人,攻具大多被焚毁,丧失殆尽,已无力在进行大规模的攻城了,看到这样的结局阿敏不得不仰天长叹,埋怨老天爷不给自己这个机会。
无法阿敏只好下令撤兵,全力回师对付大明增援部队,为防止朝鲜国都防守部队趁机出城偷袭,李永芳带五千人马殿后。
此时毛文龙的部队已经星夜兼程赶向朝鲜国都,而齐哈尔朗的一万蒙古骑兵部队却早已做好了迎击的准备,双方在平壤城外接触。
双方列阵于平壤城外四十余里处,建州军骑兵个个勇猛,冒着明军的炮火冲击,一万余骑兵的冲击,那场景确是吓人阿,只见到漫天遍野都是马匹,都是举着武器的建州骑士。
明军先以火炮攻击,每一发炮弹下去总要带走几位建州骑士的生命,火光闪闪、硝烟弥漫。但对于明军枪炮接战,建州军早已经熟悉,只要能够快速接近,近战于明军,明军则败。
很快蒙古骑兵便攻近了明军部队,毛文龙见状立即命令各部队结阵以待,以战车为营垒,防护骑兵,战车后隐藏着火铳、弓箭手、长矛等军种,誓死抵抗。
蒙古骑兵采用游走攻击的策略,马背上的弓箭手准确地不断射杀战车营垒的明军,酣战有时,明军首先不支,战车营中出现缺口,蒙古骑兵一哄而至,蜂拥而入,攻入明军阵内,短兵相接,明军不是敌手,被杀的大败。
明军阵营已有松脱的迹象,毛文龙一见情况紧急,果断地斩杀了几个欲逃走的领兵将官,将部队情绪稳住,虽说明军人数众多,但蒙古骑兵攻势凶猛,剽悍异常,明军单个作战不敌,加之骑兵冲击厉害,明军罕有一回合之兵。到了黄昏之时,阿敏大军增援到来,明军有些低档不住,车营有些被冲垮了,前后有多名领军大将阵亡,毛文龙依旧指挥部队稳住阵脚,这是一场惨烈的搏杀,双方都竭尽全力的进攻对方,一度打成平手。
交战双方杀了个天昏地暗,连续激战一天一夜,明军精疲力竭,毛文龙觉得无法打败建州军队,还不如保存实力唯上,便下令部队朝海边撤退,可借助水师战船火炮掩护自己。
明军撤退命令一下,原本还憋着股气的将士,顿时萎靡下来,一下子溃不成军,众军士赶紧扔下武器慌忙的逃命,毛文龙无法整军,只好率领自己的亲卫部队拼命的往西海岸跑,阿敏率军猛烈追击,沿途斩杀明军,胆小的明军见势不妙只好投降。
当阿敏的军队追赶至海边时,遭遇明军水师战船炮火的强烈攻击,损伤无数,齐哈尔朗、鄂尔泰、岳托等人均被火炮击伤,硕托攻在最前面,被火炮当场炸死。
水师战船的火炮延缓了建州军的追击,让毛文龙能够有喘息的时间重整队伍,摆好阵势,阿敏见无法突破火炮防线,加之毛文龙已经归拢好队伍,自己的部队损失也不少,无法在获取更多的利益,便撤兵了。
虽然没有攻下平壤城,但是击败了明、朝近十万的联军,阿敏的战功还是不错的。
北方的冬天即将来到,天气变冷了,温度下降的很是厉害,经过十余天的战斗,阿敏的部队消耗很大,原本五万余人的部队,此时亦不过二万余人,伤亡一半以上,已经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攻城之战。
在马古达、李永芳等人建议下,阿敏放弃了继续攻城,率领所有人马绕开平壤城,往朝鲜东北方向前进。
毛文龙派出侦察部队,得知阿敏已经北上了,便朝平壤赶去,当他们赶到的时候,眼前的平壤是一片伤痕,城墙内外尸横遍野,到处都是血池肉林,武器器具遍地皆是。
阿敏出平壤城,二十八日下午便攻取了平壤东北的小城虞安,随后继续北上,二十九日占阳城,三十日抵新义道,新义道郡守朴春义不敢抵抗,弃城而炮,阿敏兵不血刃地得到新义道,抢掠一天,最后整军和这次抢夺来的财物、牲畜,沿建州与朝鲜交接的鸭绿江北部返回了建州境内。
至此历时二十余天的朝鲜战事便告结束,此次战事明、朝联军共损失部队六万余人,将官十余位,丢失城池六座,百姓死伤十余万,牲畜、粮食被劫不计其数;阿敏大军共伤亡近二万余人,将官十余人,兵器、器具无数,但是俘虏朝鲜、大明军民共四千余人,陷城池六座,大大地打击了朝鲜的国力,而毛文龙因不遵守部属建议和袁崇焕得指示贻误战机,被崇祯谕旨召回北京,待罪等待朝廷的处置。
袁崇焕派遣的八千关宁铁骑在大、小黑山出击十余次,共歼灭建州军二千余人,多回小城镇五座。耿仲明率领的水师路上部队深入建州境内近百余里,焚毁村镇二十余个,歼灭和俘虏建州军士千余人,以及掠夺粮食、毛皮等物资多数。
朝鲜战事的结束由于大明积极的介入,虽然大明与朝鲜联军损失较多,但成功地阻挡了皇太极征服朝鲜的目的,迫使其延兵回撤,避免了历史上朝鲜被迫签下城下之盟的约定,让皇太极剪除后顾之忧的战略目标没有实现。
但是朝鲜战场上暴露出来的士兵战斗力问题,,将官的大局观问题以及军事战术,特别是野战中无法与建州军相抗衡等问题,让夏云觉得有必要对大明前线的将官进行有效的军事培训,同时积极挖掘大明内部优秀军事人才,培养后备军事干部的想法也日益明确。
皇太极对朝鲜战事的不利异常愤慨,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消除阿敏这个自己在汗位上不稳定的一个因素,便待阿敏回朝后,以朝鲜战事为由剥夺了阿敏作为议政三大贝勒的权力,提拔莽古尔泰作为三大议政贝勒,而莽古尔泰却是以皇太极为马首是瞻的人物。
朝鲜战事的结束,让朝廷上下都看到了夏云坚决支持朝鲜的决心,以及不畏艰难,不怕敌势强盛的意识,这让大明一些有识之士振奋不已。
夏云的恩科已经开启,新一轮选拔人才的工作已经开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也将走上历史的舞台,夏云将会利用这次难得机会,为自己的新政改革真正地物色几位得力的干才。
而户部侍郎钱兼益所带来关于江南的事情,也让夏云看到了大明经济改革希望,那里有一个女子,让夏云万分的期待,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历史,以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巧合,将自己与江南那位未曾谋面的女子捆绑在一起。(未完待续)